EHS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EHS管理体系基础-PPT课件

EHS管理体系基础-PPT课件
20
推行ISO 14001的意义
对外:塑造“绿色企业”,生产“绿色产品”行销市场, 提升企业形象,掌握商机
社环 会保 大意 众识
企 政府
关团 相体

客户
ISO 14000
绿
绿






社会满意 顾客满意 消费者满意

升拓企展 Nhomakorabea业




21
推行ISO 14001的意义
对内:降低成本,产生环保绩效,促进企 业永续发展
化。
活动/产品/服务 燃煤锅炉的使用
环境因素 SO2的排放 废煤渣的产生 锅炉可能爆炸 脱硫废水的排放 燃煤的使用 蒸汽管道的可能泄露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 固废污染 意外事故 水污染 能源消耗 意外事故
23
环境因素的识别
对部门的环境因素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
⑴ 大气污染;⑵ 水质污染; ⑶ 噪声污染; ⑷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⑸ 对臭氧层的破坏相关因素; ⑹ 能源的浪费;⑺ 土地的污染; ⑻ 危险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性物品); ⑼ 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包括供应商,客户及当地环保部门等; ⑽ 社区的反应; ⑾ 公司己纳入计划新产品、新工艺等相关新项目。
3、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
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 全球环境八大问题 –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 臭氧层破坏 – 化学品污染 – 海洋污染问题 – 生态环境恶化 – 大气污染问题突出 – 水体污染情况严重 – 城市化污染日渐突出
32
谢谢 !
33

EHS基础知识

EHS基础知识

第一章HSE管理体系概念第一节 HSE管理体系的概念HSE是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的缩写,其代表的意思是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简称为HSE管理体系,或简单地用HSE MS(Management System)表示。

健康(H)是指人身上没有疾病,心理上(精神上)保持完好的一种状态。

安全(S)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是企业一切经验活动的根本保证。

环境(E)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之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先进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方法,它是将健康(H)、安全(S)和环境(E)三种密切相关的管理体系科学地结合在一起,纳入到一个管理体系之中,为组织提供了一种不断改进的管理体系,是表现和实现既定目标的内部管理工具,是组织进行管理的模式,也是当前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通行证。

HSE管理体系是以体系标准为框架,以满足HSE目标为要求,在对组织现存的各种有效的管理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加以规范和补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建立的过程中同时还要考虑其有效性和经济性。

体系文件的详尽与复杂程度和支持体系的资源要求等,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内部条件及其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不必机械的采用统一的模式。

应结合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和内外部条件,设计和建立具有本组织特点的HSE管理体系。

HSE目标是“追求最大限度的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他人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创国际一流的HSE业绩。

”第二节 HSE管理体系的特点管理体系的内容是由七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它又遵循: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的运行机制。

EHS(安全健康环保)基础知识要点

EHS(安全健康环保)基础知识要点

基础安全1. EHS指环境、健康、安全;2. 化学品使用现场最多只能堆放24小时的用量。

3.事故是一种不正常或人们不希望发生的能量释放。

4.能量屏蔽失效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

5.事故冰山理论和事故金字塔说明只有有效的控制了隐患才能更好的防止事故。

6.事故金字塔(海因里希原理)告诉我们重伤,轻伤和安全隐患的比例是1:29:300。

7.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消除任何一要素即可灭火。

8.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称之为爆炸极限。

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将不会发生燃烧爆炸。

9.闪点是描述化学品易燃性的重要参数。

10.能够发生闪燃(一闪即逝的燃烧,不能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环境温度称为闪点。

11.四种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防爆区标志。

12.防爆区域严禁穿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上岗,静止在现场穿脱衣物。

13.动火、动土、限入空间、高处作业都属于危险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

14.除紧急情况外禁止在厂区内奔跑,与正在铲运的机动车辆保持1米以上距离。

15.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有目前使用的化学品MSDS资料。

基础工业卫生1.工业卫生是一门辨识,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内可能导致疾病、影响员工健康因素的科学。

2.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业卫生=职业病预防。

3.工作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4.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摄入、吸入和接触三种。

5.LD50和LC50是描述化学品急性毒性的参数,数值越小,毒性越大。

LD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剂量(mg/kg)LC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浓度(mg/M3)6.OEL(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工人每天(长期)暴露情况下,对自身和下一代的健康均不产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极限浓度。

7.OEL的三种表示方法:※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或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或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接触浓度(MAC或Ceiling):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8.OEL值的查询:我国卫生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9.不能使用气味来判定现场是否有危害,场职业危害只能通过评估来确定:现场监测,职业体检等。

EHS基础知识

EHS基础知识

1、什么是EHS管理体系?EHS的含义是什么?答: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EHS管理体系,EHS是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

2、为什么要建立推行EHS管理体系?答:建立推行EHS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保护环境,改进我们工作场所的健康性和安全性,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

它的推行和实施,对增强工厂的凝聚力,完善工厂的内部管理,提升工厂形象,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什么是EHS方针?其作用是什么?答:EHS方针是企业对其全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原则与意图的声明,体现了企业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的总方向和基本承诺。

因此可以说EHS方针是企业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也反映最高管理者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一个总承诺。

EHS方针也是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领域一切活动的驱动力,涉及到全体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每位员工应理解并遵照执行。

一个积极的、切时可行的EHS方针,将为企业确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准则,并为建立更加具体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供一个总体框架。

4、EHS方针的三个承诺分别是什么?答:一是对遵守适用EHS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二是对持续改进的承诺;三是对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承诺。

5、什么是EHS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答:EHS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是针对重要的环境因素、重大的危险因素或者需要控制的因素而制定的量化控制指标。

目标指标可以是保持维持型的指标,如,控制年度工伤率在千分之几以下。

也可以是改进提高型,如,将某种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多少个百分点。

管理方案是指实现目标指标的具体行动方案。

6、什么是管理评审?什么是EHS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大学生公寓谢谢你的光临!答:管理评审是指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依据自己预定的时间间隔对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EHS知识简介

EHS知识简介
确EHS工作的有效实施培训与宣传
培训内容:EHS法律法 规、标准、操作规程等
A
宣传方式:宣传栏、海 报、微信公众号等
C
B
培训方式:内部培训、 外部培训、网络培训等
D
宣传内容:EHS知识、 案例、安全提示等
4
EHS的案例分 析
成功案例
✓ 某公司通过EHS管理体
✓ 某工厂通过EHS管理体
系的实施,降低了安全
风险评估和管控:对企业的EHS风险进行评估和 管控,确保企业安全、环保、健康地运行
制定EHS政策与程序
1
制定EHS政策:明确EHS的目 标、原则和责任
2
制定EHS程序:明确EHS的具 体操作流程和标准
3
培训与宣传:对员工进行EHS 培训,提高员工的EHS意识和
技能
4
监督与检查:定期对EHS政策与 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提升企业形象:EHS可以提升企业在 员工、客户和社会中的形象,提高企 业的竞争力。
EHS的目标
保护员工健 康:预防和 控制职业病、 工伤事故的
发生
保护环境: 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和破

提高企业效 益:降低生 产成本,提 高生产效率
促进可持续 发展:实现 经济、社会、 环境的协调
发展
2
EHS的主要内 容
EHS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员工、企业和环境的 利益。
EHS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工 程等。
EHS的重要性
保障员工健康:EHS可以预防和减少 员工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和疾病,保 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提高生产效率:EHS可以降低生产过 程中的事故和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企业成本:EHS可以减少企业因 事故和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企 业成本。

EHS基础知识要点

EHS基础知识要点

EHS基础知识要点2016-01-19一、基础安全1.EHS指环境、健康、安全;2.化学品使用现场最多只能堆放24小时的用量。

3.事故是一种不正常或人们不希望发生的能量释放。

4.能量屏蔽失效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

5.事故冰山理论和事故金字塔说明只有有效的控制了隐患才能更好的防止事故。

6.事故金字塔(海因里希原理)告诉我们重伤,轻伤和安全隐患的比例是1:29:300。

7.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消除任何一要素即可灭火。

8.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称之为爆炸极限。

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将不会发生燃烧爆炸。

9.闪点是描述化学品易燃性的重要参数。

10.能够发生闪燃(一闪即逝的燃烧,不能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环境温度称为闪点。

11.四种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防爆区标志。

12.防爆区域严禁穿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上岗,静止在现场穿脱衣物。

13.动火、动土、限入空间、高处作业都属于危险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

14.除紧急情况外禁止在厂区内奔跑,与正在铲运的机动车辆保持1米以上距离。

15.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有目前使用的化学品MSDS资料。

二、基础工业卫生1.工业卫生是一门辨识,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内可能导致疾病、影响员工健康因素的科学。

2.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业卫生=职业病预防。

3.工作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4.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摄入、吸入和接触三种。

5.LD50和LC50是描述化学品急性毒性的参数,数值越小,毒性越大。

LD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剂量(mg/kg)LC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浓度(mg/M3)6.OEL(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工人每天(长期)暴露情况下,对自身和下一代的健康均不产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极限浓度。

7.OEL的三种表示方法: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或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或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接触浓度(MAC或Ceiling):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8.OEL值的查询:我国卫生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 9.不能使用气味来判定现场是否有危害,场职业危害只能通过评估来确定:现场监测,职业体检等。

EHS职业健康基础知识

EHS职业健康基础知识
Page 3
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二、何为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指劳动者职业活动中可能 在作业场所接触到的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 素、生物因素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
Page 9
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六、如何发现职业病? 最有效是做职业性体检 ·就业前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 ·在岗体检:早发现可疑职业病、禁忌症 ·离岗体检:证明在职期间有无得职业病或损害
Page 10
全球电动车真正领导者
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有毒物质:如苯、一氧化碳等;引起刺激、 中毒 生产性粉尘:如焊接烟尘、有机粉尘等;引 起呼吸道病变、肺部病变Page 8来自 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五、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1.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这些人为 因素被控制消除,即可防止疾病发生;
2.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 以检查,过量接触才得病;
3.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 体发病; 4.大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 效差;
Page 4
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中毒】毒物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的组织发生 化学或物理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人体的正 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暂时性或 永久性病变。
·【职业中毒】在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职业性) 毒物引起的中毒。
Page 5
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三、什么叫劳动保护用品? ·【劳动保护用品】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 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 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劳动防护用品分 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EHS专业知识要点

EHS专业知识要点

环境,健康和安全(EHS)的专业知识要点:一.环境与健康:(一).噪音:1.耳塞适用于120分贝以下的噪音区域;3.预防噪音的措施有:1).消除噪音;2).降低噪音:隔音,消音,减震等.(二).ESD:1. 消除静电的方法:1).工艺改善:( 设计阶段采取措施,考虑消除静电的积累或者对产品保护)2).自然释放:湿度越大,静电越低.3).接地释放:机器接地,运输车的链条接地,工作台接地等4).离子中和:如离子风扇(WM/TEST);2. 车间ESD的注意事项:1).如何控制人体的静电?◆使用防静电地板/ 防静电鞋/防静电工衣等◆当坐在工作台椅子上时,佩戴防静电腕带(接触皮肤),并接地以泄放人体的静电◆直接接触产品(wafer, unit ) 要戴手套(gloves)或手指套(cots)2).防止产品受静电威胁的有效规则:◆使用低表面电阻率的材料,工具,减少静电的产生,并安全的释放;◆机器和工作台接地使其与地面短路,从而防止有害静电积累;◆容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如塑料制品)要远离防静电区域;◆设定防静电区域;◆使用防静电警告标志;3).防静电方面的禁止规则:◆不可以用手直接接触产品(在没有使用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不可以把容易产生静电的绝缘性物品带进车间,或放在工作台上(30cm区域内)。

◆不可以穿着平常鞋子进到车间◆当所用防静电用具(如防护鞋)达不到标准时不可进到防静电区域(三).净化间:1.净化度的定义:一万级的定义:一般指尺寸≥0.5微米的颗粒在每分钟每立方英尺内不能超过10000个.(四).辐射:1.辐射的危害:1).辐射对人体的效应是从细胞开始的。

它会使细胞的衰亡加速,使新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或造成细胞畸形,或造成人体内生化反应的改变, 当辐射有效剂量达到100msv时,患癌症的机率增大.2).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可对上述反应进行修复,从而不表现出危害效应或症状, 一次应急事件中全身照射最高不得超过250mSv, 当辐射有效剂量达到2000msv时,.药物不可逆转3).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或组织具有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影响造血功能,甚至死亡, 当辐射有效剂量达到4000msv时,体弱者死亡, 达到6000 mSv 时迅速死亡.2. 辐射有效剂量与危害程度参考对照表6.9~250.5~2.5msv3.辐射防护方法:1).时间防护;2).距离防护;3).屏蔽防护.(五).铅污染:1.血铅中毒的标准:国际血铅诊断标准:≥100微克/升,为铅中毒.正常的血铅水平:0-99微克/升.轻微的铅中毒:100-199微克/升.轻度的铅中毒:200-249微克/升.中度的铅中毒:250-449微克/升.重度的铅中毒:≥450微克/升.(六).粉尘1. 粉尘的定义: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2. 呼吸性粉尘的定义:是指直径小于5um的粉尘颗粒3.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1). 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等2). 物质加热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成小颗粒,或被氧化成颗粒物质等3). 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4). 生产中使用粉末状物质在进行混合,过筛,包装,搬运等操作时,也可产生大量的粉尘;5). 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4.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石英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矽肺职业病5.目前排在前三位的尘肺职业病是:矽肺(48%),煤工尘肺(39%)和铸工尘肺(4%);二.安全:(一). 安全管理:1.三全管理:全方位,全天侯和全员参与;2.三同时: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 “三同时”制度;2). 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 5).安全操作规程.4.三级教育:厂级,车间,班组;5.安全培训:1).新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6.安全控制的工程技术措施:1).消除或替代危险源(如用无毒替代有毒的材料). 2).降低潜在的危险(如隔音降噪)3).冗余性原则(多重保护,如飞机的双引擎). 4).闭锁原则(运动部件停止前安全门打不开). 5).能量屏蔽原则 6).距离防护原则 7).时间防护原则8).薄弱环节原则(防爆膜,减压阀等) 9).坚固性原则(防爆安全壳) 10).个体保护原则11).替代作业人员的原则(自动化,机器人等). 12).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二).电1.用电的基本常识:1).安全电压一般指电压50伏以下的,并且分五个级别,分别是42,36,24,12,6伏,超过220V 的称为高压.◆ 一般有触电危险的环境,安全电压为36V 或24V; ◆ 潮湿或狭小空间,安全电压一般选12V; ◆ 水下作业, 安全电压一般选6V . 2.预防电击的直接措施有: 1).距离防护; 2).绝缘防护; 3).安全电压; 4).屏蔽防护.3.”(三).机械:1.设备使用守则﹕○三好: 管好,用好,养好○四会: 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润滑五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6.安全防护要求:1). 一般低于2米的运动部件,都必须加安全保护装置;2). 安全门不可以BY PASS;3).安全装置失效后,必须尽快修复,在修复前培训相关人员并在显眼处贴警示LABEL.4).紧急制动开关必须是红色的,安装在危险部位随手可及的地方,高度大约1.3~1.5m..(四).危险化学品:1.危险化学物品的8大类:1).爆炸品,2).压缩气体,3).液化气体,4).易燃液体,易燃固体,5).自然物品,6).遇湿易燃物品,7).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8).有毒品和腐蚀品等.2.远离热源的定义:从感官上判断,长时间感觉不热的距离;从温度测量值判断,应小于30度.3. 化学品或化学专有名词解释:1). 异丙醇:俗称工业酒精,含有0.1%甲醇(在体内易转换成有毒的甲醛和甲酸),不可饮用或对伤口消毒,过量摄入工业酒精可能导致失明,甚至死亡..2). MSDS:物料安全数据表,是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的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其包含16项内容, 有效期一般五年.3). 爆炸极限:是衡量可燃混合物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易燃易爆的气体都有爆炸极限,分为上限和下限,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如氢气,CO)、浓度高于上限或者低于下限,都不会直接爆炸4.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爆炸极限参考表:三.消防与急救 (一).消防:1.消防疏散全员培训,一般每年两次;2.消防灭火培训,如:灭火器的正确使用;1).注意与火源的距离,一般1~2米; 2).注意对准火苗根部;3).室外要站在风向顺(上风侧);4).手不可以握喷管的金属部位,谨防冻伤;5).在狭小空间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后,应迅速离开谨防窒息. 3.火灾类型与灭火器的选用:(二).急救:1.生命特征的指标: R(呼气)、P(脉搏)、BP(血压)、神志意识(瞳孔,瘫痪)、T(体温)等.2.急救的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先重后轻,先止血后包扎.3.现场急救的五项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4.工伤或大出血急救:1).有伤残的应保持支体完整;类火灾类火灾选用干粉、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选用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EHS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EHS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EHS基础知识培训课件本课程旨在帮助员工了解并掌握EHS(环境、健康与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以下是本课程的内容概述及详细讲解。

1. EHS概述1.1 什么是EHS- EHS的定义和目标- EHS的重要性和作用- EHS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1.2 EHS管理体系- EHS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 EHS管理体系的框架和要素- EHS管理体系的特点和优势2. 环境管理2.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的影响和后果- 环境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环境管理的目标和原则2.2 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的流程和方法 - 环境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措施 - 环境监测与报告的要求3. 健康管理3.1 职业病防控- 职业病的定义和分类- 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 职业病防治的管理要点3.2 个人防护- 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装备 -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 - 个人防护的注意事项和要求4. 安全管理4.1 生产安全- 生产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 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和要求- 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4.2 设备安全- 设备安全检查和维护的要点- 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设备事故的防范和处理方法4.3 火灾安全- 火灾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 灭火器材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和疏散逃生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对EHS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环境风险评估的方法- 职业病的预防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 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安全的检查和维护- 火灾安全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我们应当时刻保持对EHS的关注,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附录A:相关法规和政策附录B:参考资料和资源推荐注意:本课程为培训课件,仅供内部培训使用,未经授权禁止外传或用于商业目的。

《EHS基本知识》课件

《EHS基本知识》课件

工作条件改进
• 讲解如何改善工作场所 的空气质量、噪音和光
• 照介。绍提供舒适工作环境 的最佳实践方法。
员工福利
• 解释提供员工福利,如 健康保险、健身设施和 健康咨询的益处。
• 讲解如何促进员工工作 与生活的平衡。
推动EHS可持续发展
探讨EHS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推动EHS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数字化转型
解释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改变 EHS管理的方式和流程。
全球化
讲解全球化对跨国企业EHS管理 的挑战与机遇。
《EHS基本知识》PPT课件
EHS基本知识PPT课件大纲:
什么是EHS?
介绍EHS是环境、健康和安全的综合管理体系,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EHS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探讨EHS在提高员工安全、减少环境影响和实现法规合规方面的重要作用。
EHS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解释与EHS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ISO 14001和OHSAS 18001。
风险识别
讲解如何识别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和危险。
风险评估
解释如何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并使用评估结果进行优先排序。
风险控制
介绍不同类型的风险控制方法,包括工程、管理和行为控制。
持续改进
强调持续改进对于预防事故和提高绩效的重要作用。
EHS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探讨EHS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影响,以及确保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符合EHS标准的方法。
演练计划
解释制定演练计划的重要性,并提供实施演练的 最佳实践方法。
危险源辨识
介绍如何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源。
演练评估
讲解如何评估演练的有效性和改进机会。
实施健康卫生措施
介绍如何促进员工健康和防止职业病,包括个人卫生、工作条件改进和员工福利。

EHS基础知识要点

EHS基础知识要点

EHS基础知识要点2016-01-19一、基础安全1、EHS指环境、健康、安全;2、化学品使用现场最多只能堆放24小时的用量。

3、事故就是一种不正常或人们不希望发生的能量释放。

4、能量屏蔽失效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

5、事故冰山理论与事故金字塔说明只有有效的控制了隐患才能更好的防止事故。

6、事故金字塔(海因里希原理)告诉我们重伤,轻伤与安全隐患的比例就是1:29:300。

7、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与点火源。

消除任何一要素即可灭火。

8、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称之为爆炸极限。

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将不会发生燃烧爆炸。

9、闪点就是描述化学品易燃性的重要参数。

10、能够发生闪燃(一闪即逝的燃烧,不能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环境温度称为闪点。

11、四种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防爆区标志。

12、防爆区域严禁穿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上岗,静止在现场穿脱衣物。

13、动火、动土、限入空间、高处作业都属于危险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

14、除紧急情况外禁止在厂区内奔跑,与正在铲运的机动车辆保持1米以上距离。

15、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有目前使用的化学品MSDS资料。

二、基础工业卫生1、工业卫生就是一门辨识,评估与控制工作场所内可能导致疾病、影响员工健康因素的科学。

2、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业卫生=职业病预防。

3、工作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与生物因素。

4、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摄入、吸入与接触三种。

5、LD50与LC50就是描述化学品急性毒性的参数,数值越小,毒性越大。

❖∙ LD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剂量(mg/kg)❖∙ LC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浓度(mg/M3) 6、OEL(职业接触限值):就是指工人每天(长期)暴露情况下,对自身与下一代的健康均不产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极限浓度。

EHS(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基本知识培训

EHS(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基本知识培训

EHS体系运行控制 4.危险源
1)什么是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壞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1
EHS体系运行控制
2)危险源的分类 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⑴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钢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 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其他; ⑵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 ⑶电危害:带电单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 电火花、其他;
26
EHS体系建立(策划) 7.管理者代表职责 ➢ 负责本单位内EHS体系有效运行﹔ ➢ 负责为本单位EHS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徥供必要的资源﹔ ➢ 负责制定本单位EHS体系目标指标﹔ ➢ 负责参与公司EHS体系定期管理评审并报告本厂区/事业单位内EHS体系运行情况。
27
EHS体系运行控制 1.固体垃圾分类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系统。 2)先期规划,预防为先;有效管理,降低风险;紧急应变,减少危害;在研发、采购、生产、营
销等全方位、全过程,减少或消除其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负面影响。
19
EHS体系建立(策划) 3)全员参与﹐明确组织职责﹐加强宣导﹐促进全员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意识;通过培训,不断提
升全员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能力。 4)科学策划﹐重在执行﹐定期检查、内部稽核和管理审查﹐持续改进。 5)以公正、合理的精神和具体、有效的手段,要求供应商符合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系统要
32
EHS体系运行控制
2)危险源的分类 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⑷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 他噪声; ⑸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 ⑹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 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⑺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 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 击地压、其他; ⑻明火:

EHS基础知识

EHS基础知识



根本原因:这起事故也暴露出东风煤矿防尘制度不落实、安全管理和劳动 组织管理混乱等问题。调查组认定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22
当前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职业病发病率高
2000年全国各类职业病发生情况
职业病种类 病人数/人 9100 4487 1196 785 358 67 212 16205 构成比例/% 56.2 27.7 7.4 4.8 2.2 0.4 1.3 100
原因:CO2浓度平衡失调。从 1960 年到 1995 年的 35 年间增长了 3 倍,即从 8 万亿吨增至 24 万亿吨。
主要危害:气候异常、物种灭绝(200种/天)、海平面上升。
14
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6)臭氧层的破坏
臭氧(O3)层概念:地球的保护层。
现状及趋势:1985年,人类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2400万平方公 里),随后在北极上空也观察到“臭氧空洞”。
尘肺 农药中毒 慢性职业中毒 急性职业中毒 职业性眼、耳鼻喉病 职业性皮肤病 其他职业病
尘肺 农药中毒 慢性职业中毒 急性职业中毒 职业性眼、耳鼻喉病 职业性皮肤病 其他职业病 总计
57%
28%
1% 2% 0%
5%
7%
23
当前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职业病发病率高:尘肺
 ¢ ¡ ý ý Ð ·² À Ê
水资源枯竭
10
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2)森林面积锐减 世界: 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 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10左右。 中国: “九五”期末森林覆盖率16.55%,世界平均水平为25%; 人均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HS 培训基础(全)

EHS 培训基础(全)

和NFPA等级;
危险通报与化学品安全
化学品标签系统:所有在BHA使用的化学品,都必须有相应的 明确的标签,标签应清晰整洁,并且无误的对应容器中所容纳 的化学品,每种只能盛一种化学品。 NFPA: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美国国家防火委员会) HMIS: Hazard Materials Identification System (危险材料识别系统) 以上两种系统中,均分为防火、健康危害(毒性)、反应性和 活性、PPE使用四项,对于其中前三项的严重等级,由0 - 4构成 0:无危害 1:轻度危害 2:中等危害 3:严重危害 4:剧烈危害 对于其中最后一项的个人防护等级,由A-X组成,其意义如下
扩散式气体采样器
呼吸保护四步骤之一:识别侵害呼吸系统的物质
暴露评价
呼吸保护四步骤之二:了解这些有害物质的危害
人体对有害物质的自身防御机制
呼吸保护四步骤之二:了解这些有害物质的危害
正常的纤毛
损坏的纤毛
呼吸保护四步骤之二:了解这些有害物质的危害
有害气体中毒:如刺激性气体、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
第三部分:噪音的危害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跳加快或减缓,心率不齐 血管痉挛、血压升高 导致心血管疾病加重
第三部分:噪音的危害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恶心,甚至呕吐 导致胃病或胃溃疡发病率增高
第三部分:噪音的危害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导致妇女月经失调 导致男子精子质量下降,引起不育
导致胎儿畸形
紧急反应与紧急逃生
1. 什么是紧急情况:工作场所中的暴力行为;雇员对公 司人员或设备做出的严重威胁;对员工严重的,致命 的伤害;突发的设备失火,或任何形式的爆炸;地震 或其它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的化学品泄漏;各种原 因导致的重要财产损坏;恐吓威胁等。 2. 紧急逃生路线图:如上图。 3. 紧急逃生出口:只有在紧急逃生的情况下使用。 4. 紧急集合区域:在公司西面,大门旁的草地上。 5. 事故报告:任何发现紧急情况或事故的人员,均有义 务向你的主管或EHS部门直接报告,若发现严重的火 灾、爆炸等情况,打碎你最近的报警器玻璃报警。

EHS基础内容培训资料全

EHS基础内容培训资料全
EHS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感谢您的聆听! !
欢迎批评指导!!
2019
ppt常掉落的地方, 防止硬物跌落压伤脚部。
2 、防滑鞋 3、绝缘鞋
EHS
三、机械的危险性
机械本身潜在有各类危险,如机械势能、刃 具、噪音、电力及热力等,对工友的安全及健康 构成威胁。在这里,我们着重讲机械的危险性对 人体造成的伤害,以及预防措施。
EHS
常见的机械性伤害
压伤 前后、上下等往返
EHS
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二、劳保用品(PPE)简介
1. 安全帽 2. 呼吸护具 3. 护眼器具 4. 听力护具 5. 防护手套 6. 足部防护
EHS
安全帽
安全帽类:
是用于保护头部,防撞击、挤压伤 害的护具。
防护原理:
利用头箍与头部之间的间隙,起到 缓冲作用。
EHS
呼吸护具
EHS
听力护具:
听力护具
听力护具。长期在80dB(A)以上或短时在115dB(A)以上的环境中工作 时应使用听力护具。听力护具有耳塞、耳罩和帽盔三类。
EHS
听力护具
防护原理: 通过阻碍的作用,降低 声波对耳鼓的损害。
EHS
防护手套
防护手套:
用于手部保护。主要有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手套、电焊手套、防X射线手套、 石棉手套等。
六、危險化学品与安全标示
危險品一般是指具有易燃、易爆、腐蝕、 毒性或放射性等危險性的物品。
有毒性或腐蝕性的化學品、壓縮氣體、爆 炸品、有機溶濟和燃料是工作場所常見的 危險品。
EHS
化学危险品的标示
化学危险品的包装和标志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常见危险标示:

EHS基础知识培训

EHS基础知识培训

包括车间设备运转和生产作业活动所产生的噪音污染。
4.土壤污染
包括无害固体废弃物、有害废物和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物对土壤的 污染、绿化所用的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以及施工 建设活动所产生的污染。
5.能量消耗
包括电能消耗、天然气消耗
危险化学品定义
•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爆、易燃、毒害、 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 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容 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 护的化学品 • 常见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吸入 中毒、皮肤接触腐蚀、眼睛接触、误食等
什么是EHS

EHS是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
这是从欧美企业引进的管理体系,在国外也被成为HSE。
EHS是指环境、健康与安全一体化的管理 EHS依据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标 准实施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
全球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 -海洋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包括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能源资源的过渡消耗
中国的环境问题及管理现状
-酸雨
-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
-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海洋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
国内职业安全现状
卫生部公布报告显示,在中国,每年各类伤害 发生约2亿人次,因伤害死亡人数约70万-75万人, 占死亡总人数的9%左右 职业病、工伤事故—每年我国因此产生的损失 居然达到了800亿元 我国目前有7亿多人受到职业伤害,平均每两 个人中就有一个

EHS基础知识要点

EHS基础知识要点

E H S基础知识要点2016-01-19一、基础安全1.???????EHS指环境、健康、安全;2.???????化学品使用现场最多只能堆放24小时的用量。

3.???????事故是一种不正常或人们不希望发生的能量释放。

4.???????能量屏蔽失效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

5.???????事故冰山理论和事故金字塔说明只有有效的控制了隐患才能更好的防止事故。

6.???????事故金字塔(海因里希原理)告诉我们重伤,轻伤和安全隐患的比例是1:29:300。

7.???????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消除任何一要素即可灭火。

8.???????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称之为爆炸极限。

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将不会发生燃烧爆炸。

9.???????闪点是描述化学品易燃性的重要参数。

10.???能够发生闪燃(一闪即逝的燃烧,不能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环境温度称为闪点。

11.???四种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防爆区标志。

12.???防爆区域严禁穿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上岗,静止在现场穿脱衣物。

13.???动火、动土、限入空间、高处作业都属于危险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

14.???除紧急情况外禁止在厂区内奔跑,与正在铲运的机动车辆保持1米以上距离。

15.???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有目前使用的化学品MSDS资料。

二、基础工业卫生1.???????工业卫生是一门辨识,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内可能导致疾病、影响员工健康因素的科学。

2.???????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业卫生=职业病预防。

3.???????工作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4.???????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摄入、吸入和接触三种。

5.???????LD50和LC50是描述化学品急性毒性的参数,数值越小,毒性越大。

✍✍✍LD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剂量(mg/kg)✍✍✍LC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浓度(mg/M3)6.???????OEL(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工人每天(长期)暴露情况下,对自身和下一代的健康均?不产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极限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HSE管理体系概念第一节HSE管理体系的概念HSE是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其代表的意思是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简称为HSE管理体系,或简单地用HSE MS(Management System)表示。

健康(H)是指人身上没有疾病,心理上(精神上)保持完好的一种状态。

安全(S)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是企业一切经验活动的根本保证。

环境(E)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之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先进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方法,它是将健康(H)、安全(S)和环境(E)三种密切相关的管理体系科学地结合在一起,纳入到一个管理体系之中,为组织提供了一种不断改进的管理体系,是表现和实现既定目标的内部管理工具,是组织进行管理的模式,也是当前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通行证。

HSE管理体系是以体系标准为框架,以满足HSE目标为要求,在对组织现存的各种有效的管理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加以规范和补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建立的过程中同时还要考虑其有效性和经济性。

体系文件的详尽与复杂程度和支持体系的资源要求等,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内部条件及其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不必机械的采用统一的模式。

应结合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和内外部条件,设计和建立具有本组织特点的HSE管理体系。

HSE目标是“追求最大限度的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他人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创国际一流的HSE业绩。

”第二节HSE管理体系的特点管理体系的内容是由七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它又遵循: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的运行机制。

只有当一个体系或一个系统的所有要素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时,才能使所建立的体系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一、HSE管理体系的系统性HSE标准强调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手段。

首先,它强调组织机构方面的系统性。

要求在组织的HSE管理中,不仅要有从基层岗位到组织最高管理层之间的运作系统,同时还要有一个监控系统。

组织最高管理层依靠这两个系统,来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二,它要求组织实行程序化管理,从而实现对管理过程全面的系统控制。

这与我国过分地依赖于管理执行者平时的主观能动性的传统管理方法有着根本区别。

这样既可以避免管理行为的随意性,也可以避免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推卸责任。

第三,文件化的管理依据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按照HSE标准的规定要求,组织不仅要制定和执行的方针,还要有一系列的管理程序,以使该方针在管理活动中得到落实,保证管理、操作和维护工作能按照已制定的手册、程序、作业文件进行,从而符合强制性规定和规则的要求。

这些方针、手册、程序和作业文件及其记录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相互联系的文件系统。

同时,HSE标准又对这些文件的控制提出要求,从而使这一文件系统更加科学化。

第四,HSE标准的逻辑结构为编写HSE管理手册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机构基础。

二、HSE管理体系的先进性按HSE标准所建立的的管理体系,是改善组织的管理的一种先进、有效地管理手段。

该体系把组织活动中的的工作当作一个系统的工程问题,来研究并确定影响所包含的要素,将管理过程和控制措施建立在科学的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基础上。

为了保障,对每个要素规定了具体要求,而且建立和保持了一套有文件支持的程序。

对于一个已建有管理体系的组织,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文件的规定执行,坚持“文件写到的要做到”的原则,才有可能确保体系的有效性。

三、HSE管理体系的预防性危害辨识、危险评价与控制是HSE管理体系的精髓所在,它充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实施有效地危害辨识评价与控制,可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控制。

对各种作业和生产过程实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HSE策划,形成HSE作业文件,对各种预知的风险因素做到事前控制,事先预防的目的,且对各种潜在的事故制定应急程序,力图使损失最小化。

组织要通过HSE标准的审核,就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规定的要求。

这样还可以把“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和“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制度”作为组织建立和实施HSE标准的前提。

因此,通过实施HSE标准,将促进组织从过去被动的执行法律法规的要求,转变为主动地去遵守法律法规,并不断地、主动地去发现和评估自身存在的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制定目标并不断改进。

这将完全区别于过去那种被动的管理模式。

通过建立HSE管理体系,使HSE管理真正有效地走预防为主的道路。

四、HSE管理体系的全过程控制HSE标准要求实施全过程控制,即把HSE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系统分析理论的方法来解决的威慑功能问题。

从分析得出的可能造成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入手,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在研究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对职业安全卫生的影响时,通常把可能造成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和组织的管理有关的危险因素,它可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加强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人的行为评价来解决;另一类是针对原材料、工艺过程、设备、设施、产品,研究整个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它通过采取管理上和工程技术上的措施而得以消除或减少。

为了有效地控制整个生产活动过程的危险因素,必须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备及全员参与,才能确保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得到改善。

全过程的HSE管理包括决策、设计、采购、生产过程及辅助过程、售后服务、建立HSE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员参与机制等。

第三节HSE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管理体系的提出,是人类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体现。

近年来,国际上先进的石油、石化行业相继采用的HSE管理模式,具有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特点,它是组织减少可能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和改善HSE 业绩的有效管理方法。

一、建立HSE管理体系,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石油化工业组织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和实施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有关安全、劳动卫生、环境标准要求的HSE管理体系,有效地规范生产活动,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满足安全生产、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促进组织进入国际市场自从国际组织上一些大的石油组织实施HSE管理以来,国际石油行业对石油组织提出了HSE管理方面的要求,不实行HSE管理的组织将在对外合作中受到限制。

实施HSE管理可以促进我们的管理与国际接轨,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为施工作业队伍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减少组织的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污染物、安全事故、生产性疾病(职业病)的产生几乎都是由不良的管理体系、技术动作、工艺设计或生产控制造成的,只有通过实施HSE管理,摒弃传统的处理方法,采取积极的事前预防措施,对组织的生产实行全面的控制,建立一整套管理体系,才能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事故处理、环境治理、废物处理和预防职业病发生的费用,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

四、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历年来,各行业的各类安全事故,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如:火灾、油井失控、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环境污染等,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管理不严、操作人员疏忽引起的。

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在事故发生时,通过有组织的系统性控制和处理,使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提高组织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水平推行HSE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规范HSE管理,加强HSE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重视程度,进而引进新的监测、规划、评价等管理技术,加强审核和评审,使组织在满足安全、环境和工业卫生法规要求、健全管理机制、改进管理质量、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建立全新的战略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改善组织形象,提高其综合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HSE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清洁生产、优化环境、人身及财产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如果组织接连发生事故,既造成组织的巨大经济损失,又会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留下技术落后、生产管理水平低劣的印象,以致恶化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会给组织的生产活动造成许多困难。

组织通过实施HSE 管理,能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用于处理事故的开支,由此也提高了经济效益,这既能满足职工对HSE的要求,又能改善组织形象,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结果则促使了组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高。

第二章HSE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第一节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OHSMS)一、职业健康安全法职业健康安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中规范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劳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历来都比较重视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

早在1956年5月,国务院便颁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业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即所谓“三大规程”。

改革开放以来,又出台了一大批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矿山法》,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章专门规定了劳动安全卫生。

2001年10月,我国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职业健康安全立法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仍然任重道远。

二、职业健康安全法的表现形式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表现形式按其立法主体、法律效力不同,可分为宪法、职业健康安全法律、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职业健康安全规章。

经我国批准生效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国际劳动公约也是职业健康安全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1.宪法: 是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的首要形式。

在所有法律形式中居于最高地位,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所有其他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形式都要与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相一致,不可与之相抵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