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卷(包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卷(包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分)一、语言技能考查(15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3分)()A 一代天娇襁褓..(dàng yàng) 消逝..(qiǎng bǎo) 荡漾B 风骚.(sāo) 禁锢.(gù) 喑哑..(àn yǎ) 淅淅.(xī)沥沥C 蓑衣.(suō) 知悉.(xī) 留滞.(zhì) 打颤.(zhàn)D 田圃.(bǔ) 折腰.(zhé) 颤抖.(chàn) 喧嚷.(rāng)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3分)()A.韩国关税厅最近发布的《对日贸易动态》显示,韩国人更爱日本货,而中国商品稍.逊一筹...。

B.他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革命的洗礼..,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

C.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以后,姚明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

D.随着七月的临近,大运会最后阶段的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3.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句(3分)()A.《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名。

B.诗歌是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音韵和谐,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美。

C.诗歌《蝈蝈与蛐蛐》和《夜》的作者分别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

D.郑愁予是台湾诗人,其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成名作是《错误》。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①如果说得不中肯,两个人要一齐嗤之以鼻,“无见识奴!”②喉间硬是痒得出奇,思一吐为快。

③看见一个人要入陷阱而不作声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如果说得中肯,其中一个人要厌恨你,暗暗地骂你一声“多嘴驴!”④所以有人于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1 / 7⑤笠翁《闲情偶寄》说弈棋不如观棋,因观者无得失心,观棋是有趣的事,如看斗牛、斗鸡、斗蟋蟀一般,但是观棋也有难过处,观棋不语是一种痛苦。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在班级学习报告会后,提交一份独立撰写的学习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报告。

要求字数:800字。

参考答案:学习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报告通过学习,我对语文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现就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谈一谈几点体会:(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并让学生明白,语文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体会和运用。

不是为卷而读,为师而记。

语文能让学生谈吐修养提升,字字珠玑。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国开(吉林)02579-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 三-标准答案

国开(吉林)02579-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 三-标准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三-辅导资料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第1题叶圣陶先生说:“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这句话说明了语文教材是()。

a. 构成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b. 是课程目标的载体c.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d. 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正确答案是:是课程目标的载体第2题调查研究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划分的依据是()。

a. 调查的功能b. 研究的范畴c. 资料收集的方法d. 调查对象正确答案是:调查对象第3题“编码体系”、“图式记录”属于()。

a. 语文教学实验研究b. 语文教学调查研究c. 语文教学个案研究d. 语文课堂观察研究正确答案是:语文教学实验研究第4题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上述评价建议是针对什么提出的()。

a. 课程评价主体b. 课程评价手段c. 语文评价的目的d. 评价的价值取向正确答案是:课程评价主体第5题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阅读的能力。

a. 集体b. 较强c. 良好d. 独立正确答案是:独立第6题()阅读,已经成为新世纪改革阅读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了。

a. 民族化b. 集体性c. 通俗化d. 个性化正确答案是:个性化第7题语文知识教学的依据是《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以及根据这些文件编写的()。

a. 教学目录b. 教科书c. 考试大纲d. 实施方法正确答案是:教科书第8题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语文教学现象,揭示语文教学规律,指导语文()。

a. 教学过程b. 教学目标c. 教学任务d. 教学实践正确答案是:教学实践第9题学生需求包括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和()。

a. 成绩需求b. 发展需求c. 分数需求d. 升学需求正确答案是:发展需求第10题南北朝时期梁国周兴嗣所编的蒙学读本是()。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新版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新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旳含义?答:语文课程旳人文性, 是以教化学生为本, 在目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旳普遍性规定, 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旳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旳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发明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 也就是全面提高人旳素养。

2.语文教材具有哪些重要功能?答: 语文教材旳功能重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旳旳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旳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旳凭借。

3.我们应当怎样多渠道开发和运用语文课程资源?答:开发并运用好语文教材, 发挥教材旳多种功能;变化单一旳以书本讲授为主旳教学方式;开展丰富旳语文学习空间;创设多彩旳校园环境;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旳校本课程。

4.汉语拼音教学方略包括哪些内容?答: 拼音教学方略包括: 运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 联络小朋友旳语言读准拼音, 通过编小朋友故事旳方式学习拼音, 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等。

5、你怎样理解语感旳内涵?请简要作答。

答: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对旳、敏锐、丰富旳感受力, 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

二、论述题1.联络自己旳语文教学实践体会, 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旳形成与发展”旳理解。

答: 全面提高学生旳语文素养。

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旳规定。

在语文教育改革旳进程中, 每个时期均有反应时代特性旳基本理念: 六十年代----加强双基;七、八十年代----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九十年代----素质教育;新世纪-----语文综合素养。

;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 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 提出“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90代后来, 素质教育旳思想渐渐深入人心, 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 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旳语文综合素养。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学科必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2.5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由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两块内容构成。

通过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具有将这些先进的教师观、教学观、师生观与学习观,体现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旨在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掌握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构内容和设计思路,并会用课标的理念分析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通过学习,了解并熟悉语文教材的类型、构成要素及其编制,掌握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体例结构,会用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独立开展教材分析和研究,具备初步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1.现状考察与历史梳理相结合。

本课程不仅重视语文教育现状的考察,而且注重语文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研究现实问题的对策,进而把握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2.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本理论,并致力于学生能将所学的有关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能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具体教学实践,提高语文学科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

3.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的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形成情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三、先修课程语言学、文学等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等通识教育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现行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体例结构;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学业质量标准;运用课标的理念分析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材分析方法的实践运用。

教研评估系列试卷初中(3篇)

教研评估系列试卷初中(3篇)

第1篇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不属于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目标的是:A.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C.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D. 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A. 演示法B. 案例分析法C. 探究式学习法D. 重复练习法3. 下列哪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A. 全班集体朗读B. 小组讨论C. 单独背诵D. 教师讲解4. 下列哪种课程资源最有利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A. 网络资源B. 图书馆资源C. 实验室资源D. 家长资源5.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最符合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A. 传统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探究式学习法D. 重复练习法6.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A. 图片分析法B. 地图分析法C. 时间线分析法D. 人物分析法7. 下列哪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A. 教师演示B. 学生模仿C. 学生自主实验D. 小组合作实验8.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A. 地图分析法B. 案例分析法C. 模型分析法D. 实地考察法9.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角色扮演法10.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A. 单独练习B. 小组练习C. 全班集体练习D. 教师示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属于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D.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E. 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12. 下列哪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A. 探究式学习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教师讲解法E. 重复练习法13. 下列哪些课程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A. 网络资源B. 图书馆资源C. 英语角活动D. 外教辅导E. 家庭作业14. 下列哪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A. 教师演示B. 学生模仿C. 学生自主实验D. 小组合作实验E. 教师讲解15. 下列哪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A. 教师演示B. 学生模仿C. 学生自主实验D. 小组合作实验E. 教师讲解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6. 简述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练习题参考答案

《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练习题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材研究》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简述1.语文教材概念的内含。

广义的语文教材包括一切可以用作语文教学媒体的材料。

如语文教科书、语文读本、讲授提纲、教学辅导书、学习手册、学习报刊、字帖;教师的板书,教师在学生语文作业中的改笔和评语,学生的作文集,图表、卡片,字典、辞典,音像带、影视片、电脑软件,等等。

可以说,如果在整个社会、自然界、人的生活中都存在着语文学习的话,那么这些地方也就都有可以用作语文学习的材料,也就是语文教材。

狭义的语文教材则专指语文教科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课本。

它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编成的语文学习内容的载体。

2.语文教材对学生的价值。

语文教材的直接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因而语文教材的价值首先是对学生而言。

在学校教育中,能够给学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但最直接、最主要的影响应来自于教材,因为这是帮助他们成长的最主要、最丰富的营养源。

3.当前的语文教材呈现出的不同风格。

(1)不同的性质观呈现的不同风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语文学科性质观已为多数人所接受。

而在二者的主次关系上大家认识不同,因而也呈现在教材中。

有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体系来编写教材的;也有以课文的主题(人文精神)划分单元编写教材的。

这两种不同的编法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2)不同的教学观体现的不同风格“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点在业内已达成了共识。

有人认为既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而教材中较少提供助读材料,提倡学生自己去收集;也有人认为学生要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要靠教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因而教材用大量的笔墨编写助读系统。

这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催生了两种教材的不同风格。

(3)不同的选文观形成的不同风格在课文的选择上,历来存在不同看法。

有人主张用传统的、已有定评的名家名篇为主;有人认为应编入大量的时文和实用文体类文章。

这两种不同的选文观即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呈现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种不同的风格。

国开【吉林省】02579《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 四【答案】

国开【吉林省】02579《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 四【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四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和聂恰耶娃把小学的作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体形象的记叙文,第二类是看图作文和听音乐作文,第三类是读书笔记。

此写作序列类型属于()。

a. 科际联系型
b. 语言交际功能型
c. 心理能力型
d. 写作能力型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写作能力型
【题目】学习经典文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

"______________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文化素养
【题目】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阅读的能力。

"______________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独立
【题目】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辨证统一,是()的本质特征。

"______________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语文教学设计
【题目】学生学习评价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学习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所依据的标准是()。

a. 评价用途
b. 评价结果呈现形式
c. 分数解释参照标准。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答案4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答案4

阅读的心理本质。

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阅读的性质,会有不完全一致的解释。

从微观视野来看,阅读具有多重性质,是一个特定环境下、特定读者与特定读物相互作用的行为系统,是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统一,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统一,言语操作技能与言语心智技能的统一,是一种审美实践。

具体来说,第一,阅读是吸收,是从书面言语中提取信息,作出阐释,并汲取精神的滋养。

这一点是阅读的本质特征。

读者自身是一个物质的存在,他需要借助各种物质材料进行阅读,记录或保留阅读的过程和结果。

但是,阅读主要是一个精神活动过程。

读物所负载的知识、思想、观念、情感、态度,都是精神的产物。

阅读是作者和读者两个头脑的理智的转换,两个心灵的情感交流。

读者在阅读中以自己的感知心理技能去解释语言符号,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读物的价值,以自己的审美观念去再现读物的形象和意境、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去判断和评价读物的是非得失。

总之,阅读是读者一系列精神活动的记实。

读者阅读之所得也是精神产品,因为他门从读物中汲取古今中外人类的精神滋养。

阅读通过吸收精神营养,培育和铸造人的精神世界,在这一点上,阅读与教育的总目标有着天然的连接。

有学者这样说到:“在教育中,我们‘理解’、‘阅读’、‘写作’、‘言说’,并非仅仅获得某些技能和知识,而是获得精神的生长。

教育引导我们‘阅读’‘理解’,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文化大门,一个新的客观精神世界跃然于眼前,我们跟着教育投入到这个新的世界之中。

‘阅读’和‘理解’使我们改变了自己的精神,我们不仅获得了新的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了我们自己。

教育因而使人的精神更新,帮助人进入新的精神状态,成为新人。

”第二,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

读者先用视觉感知文字符号,然后,运用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将感知的材料进行加工,把经过理解、鉴别的内容归入或并列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贮存起来,根据需要随时提取并加以运用。

”这种心智活动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活跃的、充满创造的。

现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现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1、语法规律语法规律就是组词造句必须遵循的规律,即用不同的语言单位组成新的结构单位的规则。

如:在现代汉语里,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顺序,就就是语法规律。

“我吃饭”符合规律,“我饭吃”不符合规律。

2.词类:词类就是词的语法分类,就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比如:名词常作主语或宾语,动词多做谓语,形容词多做定语或状语。

3、实词实词就是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4、虚词虚词就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如:连词,助词,介词,叹词就就是虚词。

5、短语短语就是词与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可以按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分成不同的类别。

如:“努力学习”、“集体经济”就就是短语。

二、填空题1、词与词组合,要符合两个条件,一就是语法功能上能搭配,二就是词的意义上有联系。

P2622、语法规律有概括性与稳定性两个特点。

P2633、划分词类的语法标准就是词的语法功能,即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4、现代汉语的词类根据功能首先可以划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P2695、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与指示代词三类,例如,“大家”就是人称代词、“怎么样”就是疑问代词,“这些”就是指示代词。

P2806、助词可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其她助词三类,例如“似的”就是其她助词,“的、地、得”就是结构助词,“着、了、过”就是时态助词。

P2927、短语可以从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两个角度划分类别。

P2998、分析短语的结构层次,一般采取从上到下,逐层分析,到词为止的分析步聚进行分析。

P参1549、从结构角度瞧,短语“跳了起来”就是述补短语,从功能角度瞧,“太阳明亮”就是形容词性短语10、逐层分析“我昨天给她一朵花”这个短语的结构成分,在不同的层次上,“我”主语,“昨天给了她一朵花就是”谓语,“给她一朵花”就是述语,“给”谓语,“她”、“一朵花”就是宾语。

《现代教师学导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现代教师学导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现代教师学导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作业1(第1-3章)一、简答题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的特征是什么?答:(1)专业功能与专业伦理。

(2)专业知识和技能。

(3)专业训练和资格。

(4)专业自主。

(5)专业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6)专业地位。

2、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答:(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二、论述题1、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倡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答: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关键是教育和人才资源。

而我国教育还比较落后,今后一定时期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而质量问题的根本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

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理想,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

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需要事实具备与之想适应的素质,这些都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因此,提倡教师专业发展在素质教育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师生互动的特点有哪些?答、(1)双向性,在课堂情境中,既有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和行为的影响,也存在学生对教师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从师生互动而言,学生个性多样性差异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影响源,教师因材施教其实也是学生影响教师行为的一个表现。

(2)情感性,不仅情感互动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而求任何形式的师生湖动行为都会引起师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反映,情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3)同质性,课堂情境中的师生心理和行为互动的性质具有一致性。

(4)非言语互动作用的显著性。

师生间的非言语交流或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加非言语交流或互动能够促进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三、分析题答:关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这样三点含义:第一,教师的工作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高尚的,他影响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内。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探索与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探索与思考

中 学 语 文 教 学 经 验 ,与 实 际 工 作 脱 节 ” 响 学 生 “ 影
学 习这 门课 程 ,绝 大多 数学 生 学 习 的功 利性 强 。
表 1 原所 学专 — 4 20— 60 【 作者简介】 陆勘 , 讲 师, 女, 南京广播 电视大学文法系。
变 , 强 自主学 习能 力 。 增 《 学 语 文 教 学 研 究 》 “ 央 广 播 电视 大 学 中 是 中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和 开 放 教 育 试 点 ” 语 言 文 学 汉
抽 样 调查 。 收 回 6 共 3份 有 效 问 卷 。 被 调 查 人 基 本
情 况 如 下 :见 表 1 表 2 ( 、 )
放 教 育试 点 课 程 考核 改 革 的精 神 ,紧 密 结合 教 、 学 、 , 强教 与学 的互 动 , 高 学 生 自主学 习能 评 增 提
力 ,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本 课 程 形 成 性 考 核 设 计 秉 培
承 以下 原 则 :
价 , 以避 免 应 付 考 试 而死 记 硬 背 , 很 大 程 度 可 在
上 满 足 成 人 学 习 的 要 求 , 进 学 生 学 习 方 式 的 转 促
1 形 成 性 考 核 设 计 与 学 生现 状 结 合 原 则 . 2o o 5年 1月 笔 者 在 南 京 电 大 三 个 教 学 点 : 直 属 部 、 水 电 大 、 下 电 大 本 专 业 学 生 中 进 行 了 溧 白
考 核和终 结 性考 核 结合 起 来 , 变 了传统 教 育 以 改
最 终 考 试 成 绩 作 为 衡 量 学 生 学 习效 果 的 标 准 。 更
加 注重学 生 平 时学 习的 过程 管 理 、评 价 和考 核 。 成 人 学 习 “ 学 矛 盾 ” 出 , 重 过 程 的 管 理 与 评 工 突 注

中学语文研修手册

中学语文研修手册

青冈县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培训班研修手册单位:姓名:青冈县教师进修学校二〇一五年八月目录1.青冈县教师进修学校简介 (1)2.致学员的信 (2)3.培训实施方案 (3)4.培训内容及日程安排 (5)5.专家团队介绍 (6)6.专题讲座提纲及“导研”设计 (7)7.学院须知 (33)8.培训资料(具体内容见光盘)——专家、名师讲座视频、课件青冈县教师进修学校校训敬业笃学严谨创新青冈县教师进修学校简介青冈县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于1956年,近六十年的薪火传承,现已发展成为教育科研中心,教学指导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教育信息交流中心,是一所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学校。

设有培训部、中教部、初教部、德育部、音体美幼部、电教部、教科所、教育学会、电大部、办公室等研培机构。

学校坚持吸纳与培养相结合,加强研培精英团队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守望崇高、奠基未来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25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市级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市级优秀人才4人。

学校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秉承“以人为本、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创新、服务、效益”三大意识,科学实施“科研兴校、培训兴校、管理兴校”的发展战略,认真履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三大职能,为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曾荣获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继续教育先进单位,省干训工作先进单位,省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电大教务管理先进集体;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市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等荣誉;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1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标兵。

2015年被授予“国培”计划项目县。

近年来,学校以“追求高效研培,培育智慧教师”为己任,围绕“高占位:彰显青冈研培品牌,新方略:深化研培综合改革”的发展思路,以“研培相互校正准星,研培彼此搭建舞台,研培共同擎起亮剑”为目标追求,认真履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三大职能。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试题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试题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试题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自学考试《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课程考试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温馨提示】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A(学习工具B(交际工具C(实践工具D(交流工具2(下列不属于语文教育的特点的一项是()A(人文性B(实践性C(生活化D(立体化3(下面的默读的目标属于7,9年级的是()A(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B(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C(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D(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下列属于阅读方法要求的一项是()A(朗读B(默读C(精读D(诵读5(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A(多做题B(不做题C(少做题D(以上都不对6(对于7,9年级的语文教学,下列的数据有错误的一项是()A(《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B(作文6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C(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D(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7(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属于阅读的技术过程的一项是()A(阅读的知识B(阅读的方法C(阅读的技能D(阅读的文化建构8(在阅读中,尤其在考试中,理解词语的最不佳途径是()A(联系上下文,“了解”“理解”“推想”“体味和推敲”词句的意思和作用。

B(结合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积累理解词句。

C(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D(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9(下面关于写作的性质与地位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期末试卷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A.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B.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C.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D. 增加语文课时的比重2.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启发式教学B. 探究式教学C. 传授式教学D. 讨论式教学3. 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A. 语文知识掌握程度B. 语文技能运用能力C. 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D. 语文教学效果4. 以下哪种教学手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A. 多媒体教学B. 课堂讨论C. 课外阅读D. 语文作业5. 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语文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B. 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C. 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D.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语文教学目标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语文教学手段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语文教学策略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2. 简述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

3. 简述语文教学目标。

4. 简述语文教学手段。

四、论述题(10分)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要求论述有理有据,不少于200字。

[精品]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形成性测试题参考答案

[精品]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形成性测试题参考答案

[精品]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形成性测试题参考答案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形成性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24分1.(5分)(1)仲裁(2)由衷(3)凛冽(4)摧枯拉朽(5)殚精竭虑2.(3分)C(一丝不苟指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用在这里不恰当。

)3.(6分)采访提纲时间、地点 9月14日下午放学后,学校食堂办公室采访对象采访目的采访方式采访器材采访问题食堂负责人对食堂卫生与食品安全方面问题进行了解深度访谈,照片拍摄纸、笔、照相机(1)请您先介绍一下食堂的具体运作情况。

(2)我们还想了解食堂卫生的情况,请您谈一谈我们食堂的卫生管理制度。

(3)请就食品安全事件谈谈您的意见。

(4)对于学校周边的无证摊贩,我们学校有没有相关措施,保证学生的用餐安全?(能提两个问题即可) 4.10分讲述的对象、场合讲述的重点简要过程(六要素)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讲述方式预期效果二、46分(一)16分5.(4分)这个标题语带感情,显得醒目、新颖;通过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消息的思想内容,同时也暗暗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

6.(4分)欧洲银行新发行的欧元钞票上已经没有了著名艺术家的位置。

7.(4分)“唯一”“小小”“一面”限制了范围,说明了可供选择的范围之小,隐含了作者的不满之情。

8.(4分)“再见啦”“再见了”的反复运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著名艺术家及其作品从钞票上消失的遗憾之情。

(二)15分9. (5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呼吁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做出贡献。

10. (5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11. (5分)不仅不反思历史罪责,还歪曲历史事实,妄图为滔天罪行洗白。

(三)15分12.(4分)①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

②突出时间,渲染了原子弹投放之前紧张的氛围,现场感强。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模拟试题三(含答案)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模拟试题三(含答案)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模拟试题三(含答案)1.7—9年级的默读目标是养成习惯,有一定的速度,第分钟不少于500字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3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4汉语拼音教学目的是帮助识字帮助学习普通话帮助查字典5.《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建议主要有广泛性和一定的阅读量,多读古今中外优秀作品4.正确认识阅读的过程,它更应该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5.现在中小学生作文文风不正现象相当普遍,对策是解放学生,正确引导6.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生活化,经验性,个性化的课程7.《新课程标准》提出教材选文应.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丰富多样,难易适度8.新型的语文教学方式应该是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9.语文评价的目的是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改进教与学,促进学生发展10.语文评价应注意整体性、开放性、重视定性评价、方式多样化11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12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1.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3语文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4.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5.《新课标》第四学段中,对写作提出相应的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简答题1.《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写作教学的策略有哪些(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二)培养观察的能力,养成观察的习惯;(三)鼓励自主写作;(四)鼓励自由表达;(五)重实践,重过程;(六)加强写作与阅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七)加强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八)重视写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探究诊断练习册电子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探究诊断练习册电子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探究诊断练习册电子版1、1荀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道家学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1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他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志气,再穷也不能丢掉真诚。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2. 下列加双引号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春天来了,树绿了,花红了,一派“鸟语花香”的景象。

B.和他在一起很自在,可以“天南海北”地聊老半天。

C.清华大学的立体二校门录取通知书采用激光雕刻工艺,设计“别出心裁”。

D.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天,班主任一踏入教室,都“销声匿迹”了。

(正确答案)4、1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渲染(xuàn)抽噎(yè)逞能(chěnɡ)自惭形秽(huì)B.迸溅(bènɡ)荣膺(yīnɡ)褶皱(zhě)气冲斗牛(dǒu)(正确答案)C.殷红(yīn)阔绰(chuò)惩戒(chéng)戛然而止(jiá)D.缄默(jiān)追溯(sù)栈桥(zhàn)鲜为人知(xiān)5、1《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济南(jì)丧事(sāng)刮痧(shā)游目骋怀(chěng)(正确答案)B、私塾(shú)秩序(zhì)徘徊(pái)拥挤不堪(kān)C、旖旎(yǐ)淤泥(yū)吮吸(shǔn)面面相觑(qù)D、租赁(lìn)誊写(téng)打盹(dǔn)自惭形秽(huì)7、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

教研评估试卷语文初中(3篇)

教研评估试卷语文初中(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惊心动魄亘古不变B. 蹉跎岁月鸡鸣狗盗气吞山河C. 雕梁画栋唇亡齿寒青出于蓝D. 持之以恒满载而归气壮山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擅长弹奏钢琴。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

C.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能,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D. 他虽然工作很忙,但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还是抽出时间来加班。

3. 下列词语中,与“温文尔雅”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举止大方B. 严肃认真C. 和蔼可亲D. 豁达大度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一样。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5.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同音字、形声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惊心动魄亘古不变B. 蹉跎岁月鸡鸣狗盗气吞山河C. 雕梁画栋唇亡齿寒青出于蓝D. 持之以恒满载而归气壮山河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一样。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一样。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一样。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2023年教育研究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

2023年教育研究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科学)研究旳本质特性是_创新___。

教育科学研究旳目旳在于____ 探索教育规律_____,处理重要旳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__形式逻辑_______之上建立了科学措施论,并以巴巴拉式___ 三段论______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旳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后来旳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____资料_____性工具书。

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旳《___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______》。

4.理论构思所含旳基本概念,尤其是_关键概念 ________,应满足如下规定:一有严格规定旳含义,二有好旳_____ 概括度____,三有好旳清晰度。

5.从观测旳系统性来看,观测法可分___平常观测______和__科学观测_______。

6.教育观测资料旳整顿和分析重要包括___审核资料 ______、____资料归集_____、初步整顿资料和进行描述记录等环节。

7.根据访谈过程与否有严格设计旳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___.构造性______访谈调查和__非构造性_______访谈调查。

8. ___自变量______,即变化旳措施、条件。

无关变量,也叫__控制变量_______。

9.归纳法旳详细方式有_简朴枚举法__、完全归纳法和-- 科学归纳法--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种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旳直接关系程度和与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__.事实命题(陈说性命题) ______和____价值(性)命题(评价性命题)_____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旳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种对旳答案,并将对旳答案旳序号填在题干旳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在教育科学研究旳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B )是教育研究旳关键问题。

A.科学结论B.科学理论C.科学思想D.科学观念2.回答"将会怎么样"旳问题,重要目旳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旳前景与趋势旳研究是( D )A.基础研究B.描述研究C.发展性研究D.预测研究3.历史研究法旳运用,尤其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D )A.历史感与正义感B.历史感与责任感C.责任感与现实感D.历史感与现实感4.我国著名旳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旳孩子为观测对象研究小朋友旳一般发展,重要采用旳观测记录措施是( B )A.描述记录法B.日志描述法C.轶事记录法D.持续记录法5.用百分制旳措施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C )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6.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旳研究措施(手段),也是使用最广泛旳一种基本措施(手段)是( D )A.访谈调查B.测量调查C.表风格查D.问卷调查7.下列陈说错误旳是“”( A )A.教育试验是一种自然科学试验活动B.教育试验首先是一种科学试验活动C.教育试验是一种特殊旳教育活动D.教育试验是一种特殊旳试验活动8.反应试验自变量与因变量旳因果关系旳真实性,决定试验成果解释旳是( A )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9.欲表达离散型旳数据资料,首选旳记录图类型是( A )A.条形图B.圆形图C.线型图D.直方图10.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旳最终一环是( D )A.教育科研成果旳表述B.教育科研成果旳评奖C.教育科研成果旳交流D.教育科研成果旳评价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理论构思:指以一定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已经有旳客观现实材料及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科学旳思维方式对所要研究问题旳现象、过程、本质或原因旳一种理论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1、简述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①1950年:将“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初步形成;②1953年: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③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④1961—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先后提出“加强双基”和“工具说”;⑤1978年:拨乱反正,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⑥1986—1992年:为提高民族素质全面修订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⑧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发,启动新课程改革。

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为什么说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语言材料的丰富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培养语感,丰富语文知识,发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可以丰富概念和判断,并接受体现在语言材料中的优质思维品质的负载在语言材料上的文化信息的影响,提交思维能力和思想文化修养。

3、根据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之相关的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A方法的层次分类:①哲学方法②一般科学方法③特殊方法④具体方法B方法的思想特点分类:①逻辑思维方法②形象思维方法③直觉思维方法④社会思维方法C语文学习的方法的类型:①一般思想方法②一般学习方法③语文学科学与一般方法④语文学科学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制定计划的方法、有效预习的方法、高效听课的方法、优质作业的方法、课外学习的方法、系统小结的方法。

4、简答设计教学过程的原则A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B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C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

5、为什么说形成性评价应是教学评价的重点?这里首先涉及到对教学评价的认识。

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衡量学生语文水准,评定语文教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

所以说,在实施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坚持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而且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侧重对所教过的内容的及时评价,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

所获信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

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形成一个“自我纠正系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所以说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点。

6、请简要回答阅读能力教学包含哪些内容?根据阅读能力的结构来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阅读能力教学所应该包含的内容:①通过积累性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力;②通过理解性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力;③通过欣赏性阅读培养阅读审美力;④通过研究性阅读培养阅读评价力;⑤通过创意性阅读培养阅读创造力;⑥通过“信息阅读”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二、论述题1、举例分析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①、语文教学与文史哲等教育综合在一起的特点,体现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我国古代语文作为学科不具有独立性,而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融合在一起,这也是当时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但学科的非独立性不说明没有语文教学的内容,无论是原始宗教、生产、生活,古代神话故事中,还是奴隶社会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其中都包含着相当丰富的语文教育内容。

封建社会的以儒家经典为主的经学教育,当中也含有大量语文教学内容。

②、启蒙先识字,后读经书。

主要是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具体特点。

也就是儿童启蒙教学是通过蒙学读物先集中识字,再学习以儒家经典为主,文选为辅的经书。

最著名的蒙学读物是“三、百、千、千”。

③、读经为主,文选为辅。

体现了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的特点。

“五经”、“四书”一直是古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这是封建社会采取的文化教育专制主义以及封建王朝科举考试制度所决定的。

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也产生了相当消极的影响,应该辨证地、历史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文选读本主要用来进行读写训练,所选大都是历代名家名篇,有利于学生阅读、仿写。

2、如何理解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举例论述之。

关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语文的人文性,教材上从语文自身以及语文的内容属于文化范畴;语文包含文化的多样性使它具有的文化教育作用和文化传承作用两方面进行了简要阐释。

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这个问题。

首先,语文教材、课文的教学和学习、训练,体现出编选者、教师、学生的一种文化选择。

课文内容、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阐释、理解和评价,编选什么、如何阐释、理解了什么,都体现或是说实现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次,汉语言本身就内蕴着汉民族的文化意识;第三,语文行为(听、说、读、写)的习得和训练过程就是一种对人生、社会各种事物的认识的积累和练习;第四,语文课程、语文学科目标、语文教学内容之所以确定为这样而不是另外的内容,是特定价值观筛选的结果,体现着特定价值取向。

例: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学语文,也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体裁看,从题材看,从语言文字成就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情感内容看,语文课程处处闪烁着人类文化的灿烂光辉,要充分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用你自己教学的例子,谈谈你是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

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常规过程规定为“引导、探究、运用”三个阶段。

我认为教师做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是在于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对语文学习过程是怎样施加积极影响的,而主要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还有调动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常与学生交流谈话。

从而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过程方法,4、根据教材第80页《从三到万》的教学案例,为它设计出教学目标,并简述所设计的目标的理由。

教学目标:全班同学用揣测法阅读《从三到万》,必须全部读懂(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表现程序)设计目标的理由:指导学生读文章,帮助他们读懂,从而获得某种知识无疑是重要的。

但对语文教学来说,更重要的还不在于“懂”和“知”这个结果,而在于“怎样懂”“怎样知”这个过程这篇语文的学习特点是:结合故事讲道理,叙议结合的写法,做为一名教师当然可以通过讲解深入本落实重点,但在这堂课上,学生的理解不仅得之于深入的阅读而来自他们亲身的实践和体验。

5、举例论述阅读的心理本质。

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阅读的性质,会有不完全一致的解释。

从微观看,阅读具有多重性质,是一个特定环境下、特定读者与特定读物相互作用的行为系统,是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统一,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统一,言语操作技能与言语心智技能的统一,是一种审美实践。

具体来说,第一,阅读是吸收,是从书面言语中提取信息,作出阐释,并汲取精神的滋养。

这一点是阅读的本质特征。

读者自身是一个物质的存在,他需要借助各种物质材料进行阅读,记录或保留阅读的过程和结果。

阅读通过吸收精神营养,培育和铸造人的精神世界。

第二,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

读者先用视觉感知文字符号,然后,运用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将感知的材料进行加工,把经过理解、鉴别的内容归入或并列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贮存起来,根据需要随时提取并加以运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阅读、理解是个性化的活动。

第三,阅读是一种言语操作技能。

例如朗读时的发音和控声、停连和重音、语气的把握、节奏的变换、手势的辅助等;又如眼动的方式、眼停的次数、阅读本位的变换、视觉广度的宽窄等。

第四,阅读美文和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审美实践。

首先是因为读物是一个美的世界;其中包含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等方面的美学因素。

其次是因为在阅读美文和文学作品过程中,读者需要亲自经历一系列完整的审美心理活动,因而有助于形成和完善读者的审美意识系统。

三、分析题设计实例:《鲁迅自传》教学设计《鲁迅自传》教学设计问题①联系该教学设计具体分析“阅读教学是多向度的对话”这一基本属性。

首先我们要理解和掌握“阅读教学是多向度的对话”的理论内涵。

阅读教学过程具有活动和对话的两大基本属性。

即阅读教学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个人阅读,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时空条件限制的集体性的教育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凭借班级集体开展的。

阅读具有对话的品格,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它是学生、教师与作者的对话,是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是课堂情境中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对话。

这位教师的“《鲁迅自传》教学设计”符合阅读教学的对话属性,充分注意了多重对话的开展,有目标,有步骤,可操作,便于实施。

问题②该教学设计定位于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请对此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这个问题,有两个点要抓住:一个是教学目的,一个是教材特点。

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相关阐述中,说道:“当代初中学生,理应走近这位伟人,进而更好地继承鲁迅精神,高扬鲁迅作品中洋溢的民族正气,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而努力奋斗。

这应该是学习《鲁迅自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

”还有一处这样说道:“这篇全文不到千字却记载了50年经历的自传,如用一般阅读分析的方法,补充相关材料,帮学生理清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解说写作特点,估计效果不会太好。

因此笔者建议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依以下步骤进行教学……”这两段文字,体现了教师具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的,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师对教材做了相当充分的基础分析,是根据教材的特点选取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说明了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很到位,而这两点,正是确定教学方法和执教思路的必要前提。

我们具体分析他所设计的教学步骤,可以看到都是仅仅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在操作的。

问题③如果你来对此课进行教学设计,你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这个小问题是督促大家联系案例和自身实际进行思考和研究,重在“以我为主”,提出自己的思路。

作业二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写作活动的两个转化?一是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

作文构思完毕,就是动笔作文了。

就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由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

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要反复思考,认真地择词、用句,思考着怎样才能把所要表达的事物表达清楚。

这是一个使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趋向于准确和严密的过程,同时也是选用恰当的词、句等语言形式过程,是发展思维和运用语言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