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精品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c6680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1.png)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难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2)B、C、D喷洒的“酸雨”浓度由小到大,也就是酸性由弱到强,A、B、C、D组喷洒的次数和数量要一致,以纱布和种子保持潮湿为宜。
5.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6.计算结果:求种子的发芽率
结果预测:BCD均比A的发芽率低,且BCD随浓度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
实验结论: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酸雨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越不利。
【提出问题4】如何才能控制酸雨的产生。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参考方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参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c2db3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e.png)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了解酸雨、温室效应等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酸雨等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教学难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和本地区是否是酸雨地区的调查。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收集同一地区3次雨水;收集雨水用的玻璃容器若干、棕色瓶、pH试纸、比色卡、标签、镊子;培养皿、食醋、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
学生:做好预习;收集有关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事例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2011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特大地震。
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由此引发严重的核污染。
生活在核电站周边几十公里内的居民被疏散,留守处理核泄漏问题的抢险人员被称作“敢死队员”。
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你还能说出哪些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危害的实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关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相信你能说出不少。
酸雨是具有较强酸性的雨水,可以用酸碱度来表示。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下面的探究项目,可以加深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材料准备:培养皿、食醋、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
2.实施建议:配置“酸雨”将食醋与清水混合,玻璃棒搅拌配置出pH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液,贴好标签。
3.选择植物种子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的生长状况。
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作出假设: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制定计划:(1)准备3个培养皿,内铺2层滤纸,加适量的自来水,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地摆上30粒种子。
(2)分别标记A、B、C。
培养皿A滴加清水;培养皿B滴加pH为3的溶液;培养皿C滴加pH为5的溶液。
(3)每天定时用注射器取等量不同pH的酸雨,分别滴加在B、C培养皿的种子上,A培养皿滴加等量清水。
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2d79c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e.png)
(1)污染物: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指含有汞、镉、铬、铅、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品。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2)危害:水中、土壤中的很多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镉、砷,会通过食物链积累,对各种生物造成危害,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3)防治:禁止有毒有害重金属排放到环境中,发生重金属污染后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3.大气污染
(1)污染物:主要有工业废气,燃烧煤、石油等燃烧时产生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危害:大气污染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叶面产生伤斑,甚至使植物枯萎死亡;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还会造成酸雨,对农业、林业、淡水养殖业等产生不利影响;动物吸入被污染的空气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或死亡;污染的空气被人体吸入,除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脏等产生危害,严重时可夺去人的生命。
c.设计表格,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注意:
向B、C、D培养皿中喷洒的“酸雨”pH由大到小,也就是酸性由弱到强,每天喷洒的次数和量由自己控制,但向A、B、C、D培养皿中喷洒的次数和量要一致,以纱布和种子保持湿润为宜。
⑤实施计划:根据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时间/天
1
2
3
4
……
分析完成“想一想,议一议”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核污染
日本东部特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引发严重的核污染。周边居民被疏散,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一、酸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污染是指自然地或人为地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产生危害的行为。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fdf44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2.png)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四章“环境污染与生物”,具体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及对生物的影响;典型环境污染案例解析;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及生物修复技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及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及生物修复技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修复技术。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防治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笔记本、教材、《环境科学》学习指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环境污染的定义与分类(10分钟)讲解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结合挂图进行展示。
3.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治环境污染。
4.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生物修复技术(20分钟)介绍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重点讲解生物修复技术。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环境污染案例,提出防治措施。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2.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3.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生物修复技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
(2)列举三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谈谈你对生物修复技术的理解。
2. 答案:(1)环境污染的定义: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分类: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
(2)三种影响:生物死亡、生物种群结构改变、生物遗传变异。
(3)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生物体的代谢、生理、生态功能,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环境污染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对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a61b2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9.png)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二章“环境污染与生物”,具体包括第1节“环境污染概述”和第2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重点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会分析环境污染案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提问:“你们知道环境污染有哪些种类吗?它们对生物有哪些影响?”2. 环境污染概述(1)教师讲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2)学生记录重点内容。
3.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教师通过案例讲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学生核对并改正。
5.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当地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对生物的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2.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案例:某地化工厂排放废水,导致附近河流水质恶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2. 答案:(1)见板书。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3fb44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d.png)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初中生物教材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的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和危害,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关爱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和危害;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培养皿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如工业废水、废气、垃圾堆放等,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
2. 知识讲解:介绍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和危害,阐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例如,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环境正常,实验组环境加入污染物,观察两组生物的生长状况。
4. 例题讲解:分析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实例,如水污染对鱼类的危害,空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环境污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 板书设计: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危害以及生物的影响。
7. 作业设计:(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并说明其来源。
(3)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参加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验探究1. 实验设计:学生需要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确保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2024年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
![2024年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ce0b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c.png)
2024年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环境科学》教材第五章“环境污染与生物”,具体内容为第2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详细内容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与放大效应;典型环境污染事件对生物的影响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理解环境污染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 掌握环境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与放大效应,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通过分析典型环境污染事件,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与放大效应。
难点:环境污染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2)讲解环境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与放大效应。
(3)分析典型环境污染事件对生物的影响。
3. 例题讲解: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讲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具体影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巩固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2. 环境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与放大效应3. 典型环境污染事件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2)举例说明环境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与放大效应。
(3)分析一起典型的环境污染事件,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1. (1)大气污染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动物呼吸系统疾病等。
(2)水污染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
(3)土壤污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b7ee0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b.png)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通过小组探讨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试验,提高学生合作沟通实力。
3、培育学生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沟通等多种实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提问:20xx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由此引发严峻的核污染。
生活在核电站周边几十公里内的居民被疏散,留守处理泄漏问题的抢险人员被称作“敢死队员”,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峻危害。
你还能说出哪些环境污染的实例呢?(温室效应、酸雨、雾霾等。
)这些环境污染对生物都会造成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新课绽开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关于环境污染的实例,同学们已经说出不少,下面通过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来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提问1:春雨潇潇,滋润万物。
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损害人的皮肤和黏膜。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
)提问2: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酸碱度(pH)来表示。
任何溶液都有肯定的pH,常温下其范围在0~14之间。
那么下面来看一下大屏幕上的资料,想一想雨水的pH值在什么范围内可以被称为酸雨?(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
正常雨水的pH不小于5.6,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
)提问3:为什么有些地方会下酸雨,是什么缘由导致的?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行思索。
(有的学生想到了工厂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比如煤等燃烧。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提问4: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多媒体播放酸雨的形成过程。
(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和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雨。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708e5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9.png)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2.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环境污染有哪些类型?它们对生物有哪些影响?2.环境污染的类型与来源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环境污染的类型及来源。
3.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大气污染展示大气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大气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生讨论:大气污染对植物、动物及人类的影响。
(2)水污染展示水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生讨论:水污染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及人类的影响。
(3)土壤污染展示土壤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生讨论:土壤污染对农作物、微生物及人类的影响。
4.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教师讲解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生物种类的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等。
学生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课后作业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分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3.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逻辑性等。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满意度,以及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程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环境污染的类型与来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发现并列举身边的环境污染实例,如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生活污水等。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生物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8d894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0.png)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概念、分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分类、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具体表现和防治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2)提问:你们知道环境污染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吗?2.环境污染概述(1)讲解环境污染的概念、分类及危害。
(2)分析环境污染的来源和特点。
3.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分析环境污染对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
(2)讲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生理功能的影响。
(3)展示环境污染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案例。
4.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1)介绍国内外防治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和措施。
(2)分析防治环境污染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3)讨论如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防治环境污染。
5.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在本地区开展环保活动,减少环境污染?(2)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环境污染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3.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4.实践活动是否有效,如何改进?5.课后作业是否有助于巩固课堂内容,如何优化?六、教学资源1.图片:环境污染的实例图片。
2.文字材料:国内外防治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和措施。
3.视频资料:环境污染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案例。
七、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环境污染问题。
2.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68f5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a.png)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内容为“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掌握调查环境污染的方法,学会设计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调查法、实验法研究环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实验设计与操作。
2.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培养皿等)、环保宣传材料。
2. 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调查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环保宣传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介绍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实践调查:让学生分组进行环境污染调查,培养学生运用调查法研究环境问题的能力。
4.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5. 结果分析:让学生分组展示实验结果,讨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影响及防治措施。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认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调查你所在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列举主要污染源,并提出防治措施。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污染源和防治措施,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3ec75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c.png)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初中生物学教材第四章“生物与环境”的第二节“环境污染与生物”。
具体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和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出发,提出解决方案。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具体影响,如何减少环境污染。
2.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环境保护宣传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环境保护宣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环境保护宣传视频,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引发学生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分享: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建议。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可以是倡议书、心得体会或者解决方案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环境污染定义: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对生物和环境造成了危害。
类型: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来源: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农药、生活污水等。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引起生物基因突变,影响生物多样性。
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工业污染排放。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可以是倡议书、心得体会或者解决方案等。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f9e3e948d7c1c709a14529.png)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7年级生物杨全领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以酸雨或废电池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还包括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过程方法: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态度价值: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教学板书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酸雨对生物影响及控制二、废电池对生物影响三、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还包括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教学过程【自学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哭泣的森林、污染的环境、受酸雨影响的水稻,让学生观察、体验、感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请讲一讲。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问题,你知道多少?你怎么知道的?你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过吗?生物圈是人类的家园。
地球上,我们的家园怎么样呢?危害我们生存环境的事实让人触目惊心,下边我们以酸雨或废电池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酸雨对生物有危害,被成为_____?酸雨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什么?2、废电池含有___、____和_____重金属,对生物的影响是什么?控制废电池的根本措施是什么?3、水俣病,是居民食用含__重金属的鱼虾造成的, 痛痛病是长期食用含____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
4、温室效应跟______气体排放有关。
臭氧层破裂跟_____气体排放有关。
它们的危害是什么?5、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还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
学生记忆这些问题。
【互动环节】一、提出疑问,互动探究:酸雨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根据下面的提示、你能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吗?有了方案,再尝试完成它。
课件出示实验提示与要求。
提问边点拨。
•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置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怎样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情况?•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的话,应当怎样设计?•本实验需要进行数量统计吗?•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44515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6.png)
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掌握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3.了解生态平衡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环境污染的成因和生物的受害情况;2.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和环境保护问题。
【教学难点】1.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具体影响;2.了解环境污染的改善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教授法;2.课堂讨论法;3.游戏法;4.实验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在课前了解环境污染的概念、成因和危害。
2.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第二步:学习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讲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对植物、动物、人类等的影响。
2.大量的细节和研究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口课重点内容。
3.引导学生思考,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步:探讨环境污染的成因和措施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包括工业废气、废水污染、城市垃圾等。
2.介绍几种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比如通过分类减少废弃物、使用再生能源等。
第四步:实验、游戏环节1.让学生进行环境污染实验,自己提出环保方案。
2.让学生玩环境保护游戏来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第五步:总结1.清晰地阐述环境污染对生物产生的影响,重点强调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需要充分关注环保问题。
2.让学生总结自己所学知识,总结自己的收获。
【教学评估】1.授课后,让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小测验。
2.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对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加以评定。
3.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如环保设计方案等。
【板书设计】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影响;2.环境污染对动物的影响;3.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如何减少环境污染?1.控制废气的排放;2.减少废水污染;3.降低城市垃圾造成的排放。
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fbe3a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0.png)
-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展课后调查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组织环保主题活动,如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等,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4.能够运用图表、报告等手段,清晰、准确地表达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研究成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资料搜集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探讨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倡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3.环保措施及意义:讨论各种环保措施的原理和作用,分析它们在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意义。
(四)课堂练习(500字)
设计以下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认识:
1.判断题:判断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解释答案。
2.选择题: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环保措施,解释措施的实施原理和效果。
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环境污染的概念、种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特别是空气和水体污染对生物的负面影响。
2.能够运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影响,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3.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搜集与分析、实验观察等方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探究,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eaa1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1.png)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环境保护》教材第二章“环境问题与生物”,主要围绕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对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衍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和后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表达、交流、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污染现象对生物有哪些影响?2. 理论知识讲解(1)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解水体污染的原因、途径和生物影响。
(2)大气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解大气污染的原因、途径和生物影响。
(3)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解土壤污染的原因、途径和生物影响。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选择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6. 学生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2.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原因及后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2. 答案:(1)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影响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衍,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大气污染:影响生物的呼吸、生长和繁衍,导致大气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污染: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衍,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
(2)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监管。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教案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be29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b.png)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教案“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让学生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其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环境污染的定义及其来源。
2.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受到环境污染影响的生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
感受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并引出本堂课的主题。
2.基本概念讲解:详细解释环境污染的定义及其来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环
境污染,以及它是如何影响生物的。
3.影响分析:通过案例和图片,展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影响生物
的生存、影响生物的生理机能等。
4.防治方法讲解:介绍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包括减少污染源、提高环境质
量、采用防污技术等。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调查家乡的环境污染情况,并讨论
防治措施。
6.总结与思考: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实践
环境保护。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
中实践环境保护。
五、教学评价
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方法的理
解情况。
2.实践活动报告:组织学生完成实践活动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
意识。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47308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01.png)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四章“环境与生物”第三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内容包括:1. 环境污染的概念、分类及成因;2.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包括生物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层面;3. 案例分析:典型的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污染的分类、成因及对生物的影响;2. 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分类、成因及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过程一:环境污染的分类与成因1. 教师讲解环境污染的分类、成因及危害;2.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相关知识;3. 教师通过案例讲解,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
过程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 教师讲解环境污染对生物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具体影响;过程三: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 教师展示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环境污染事件对生物的影响;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的分类与成因2.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3. 环境污染评价与防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环境污染的分类、成因及对生物的影响;(2)案例分析:分析某一环境污染事件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提出解决方案,提高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验设计:(虚拟软件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
测定模拟酸雨、天然雨水、清水的pH。
3.展示实验,叙述本小组实验的结果。(PPT展示)
4.讨论:(P115实验后讨论题)
5.认识酸雨的危害。(PPT展示酸雨的严重地区,对生物和环境的危害)
6.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7.控制酸雨,从我做起!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东丰镇仁合中学李春梅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课题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上节课的一个延续,通过两个探究实验:《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法设计
本节课的两个实验类型相同,可以同时进行分组实验,但考虑到《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会接触到有毒物质和实验后污染物的处理,所以,在实验设计中,《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做为分组实验,同时加入当地天然雨水对生物影响的分组实验,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做为演示实验,为达到实验对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两组实验都在课前做好,在课堂上展示结果。
教学重点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酸雨的成因,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减少酸雨和废电池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资料收集、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做《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实验,pH试纸、模拟酸雨、天然雨水;PPT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酸雨与废旧电池的资料,包括酸雨的成因及有效减少酸雨危害的方法,废电池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等;分组实验《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本地天然雨水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播放PPT中视频)
美丽的地球、生物共同的家园,曾因人类的无知、自私与贪婪,环境被无情的破坏,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生活也深受其害,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环境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欣赏视频,体会地球的美丽。
新课
一、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认识酸雨:(播放PPT课件中视频)
为了更好的认识到环境破坏对生物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需要在课前完成探究实验,在课堂上展示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在课外收集涉及环境污染与保护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补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酸雨或废电池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认识减少酸雨和废电池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
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1.电池中含有哪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2.演示探究实验。(虚拟软件演示实验操作过程)
3.重金属有哪些危害?
(本,我国早就认识到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并制定了相关规定,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年国内销售的电池要达到低汞水平,2006年达到无汞水平;)②“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认识废电池污染控制的重点,需要回收处理的电池类型等。)
5.访问,并搜索“南孚电池”。
6.讨论:通今天的学习,你认为电池能乱丢吗?
(废电池种类很多,并非所有类型的电池都做到了对环境没有或者污染很小,所以电池不能乱丢;同时电池含有很多可回收资源,做为垃圾丢弃了很可惜。)
1.结合教材与资料回答。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结合教材内容回答。
2.方法与过程: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②从实验和搜集材料过程,以及探究当地雨水对生物影响的实验中引导学生关心当地环境状态,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③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理念。
4.阅读网页内容,了解在1997年底,国家经贸委、中国轻工总会等9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使电池低汞到无汞,为环境所做的努力。
5.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官网。了解电池真的对环境没有污染了吗?
6.小组讨论交流。
STS
阅读:温室效应和臭气ຫໍສະໝຸດ 破坏了解大气污染的其它种类
小结
(通过讨论,认识环保行动可以从小事做起,人类的美好生活不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观看视频,了解酸雨的发现阅读回答。
2.学会使用pH试纸,并测定三种液体的pH。
3.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4.结合收集的资料讨论。
5.根据教材和资料认识酸雨的危害。
6.结合教材与资料回答。
7.小组讨论交流,怎么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控制酸雨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