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王妃》中的疯癫意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恐惧。作为一国之君、红王妃的公公,他却亲自教导 人行为深层次来说是一种自我拯救,他试图通过暴力
红王妃:“永远不要,永远不要在白内裤上留下红色的 回归真实的自我。即使是正常人,在隐秘的内 心 深
印迹,要让你的裤子保持洁净。男人不喜欢看到红色 处,也会存在着某些极端和乖戾的精神特质。适当的
印迹。你保持洁净的方法也不要让男人看出来。”[3]15 运动与暴发,有助于发泄内心阴暗的力量。这 就 是
为线索,将古代、现代与后现代置于平行空间。小说 20世纪,精神病理学有了深入的发展,疯癫被归入疾
中不同时代三位男性角色的相似疯癫命运,揭示了父 病行列。至此,疯癫和理性之间不再有任何共 同 语
权制压制和社会教条规制下的人类生存危机。
言。当然,对于 疯 癫,争 议 从 未 停 止。 从 西 格 蒙 德 ·
女性的经血代表着生命的孕育。《金枝》(TheGolden 《疯癫与文明》一书中的返璞归真法,即把疯癫及其空
Bough)一书曾详细论述世界各地隔离月经初潮的少 虚的世界完全托付给自然本性。思悼的暴力就是最
女的做法。弗雷泽 (Frazer)认为姑娘拥有强大的力 原始的欲望的野性表现。然而思悼对于自然的回归,
即是对绝对权威的反抗。他试图摆脱宫廷、摆脱王子 的《疯癫 与 文 明:理 性 时 代 的 疯 癫 史》(Madnessand
身份,挑战父权、挑战正统思想,如此种种“异常”行为 Civilization:AHistoryofInsanityintheAgeofReason)
必然被正统社会冠上“疯子”的头衔。本文将聚焦这 颠覆了疯癫是一种疾病的观点,而将疯癫视为历史的
在男性角色陷入疯癫的进程中,德拉布尔运用了 弗洛伊德(SigmundFreud)的“性根源”假设、米歇尔
诸多疯癫意象来揭示疯癫的外在原因,描绘疯子的内 ·福柯对阶级权力因素的分析,到艾莱恩·肖瓦尔特
心世界,展现疯子的外在表现,从而深化疯癫的内涵。 (ElaineShowalter)、桑德拉 · 吉尔伯特 (SandraM·
祖国王是一位传统的权力的维护者,对于权力极度迷
3.红色之 于 红 王 妃———是 激 情、幸 福、希 望 的 象
恋,视儿子为竞争对手,生子并非他所愿,是为了王朝 征
大业不得不为之。小说中英祖国王对女儿们的宠爱
朝鲜王室御用的红色同中国古代帝皇的黄色一
也辅证了这一点。色彩在视觉艺术中是极具感性化 样代表着权贵。红王妃对于红绸裙的渴望是试图通
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红色象征体系。
了发泄闷在心里的火气,我的火气来源于我受伤害太
1.红色之于英祖国王———是刺眼的生命和权力 深。因为你不爱我,而且我很怕你,你老是责骂我,好
等级的象征
像我一无是处,我 的 病 就 是 这 么 得 来 的。”[3]66作 为 被
英祖国王对于红色的物质体现———血液表现出 理性世界冠名的疯子却拥有强大的逻辑。思悼的杀
鹅绒套装。很明显,红色构成了一条贯穿全文 的 红 发展的个性化之间产生激烈的碰撞,疯癫成为唯一的
线。女人们对于红色充满了渴望、向往。而英祖国王 摆脱途径。
却恐惧女人的经血,思悼则以剥夺生命为乐。可见小
思悼清楚地知晓自己的 病 情,在 与 父 亲 的 对 话
说中的红色对于不同人物有着多样的含义,德拉布尔 中,他这样解释自己的杀人行为:“我杀人杀动物是为
一、德拉布尔及《红王妃》简介
艺复兴时期,疯癫被看作魔鬼附身,疯子被“愚人船”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Drabble,1939-) 带走、净化。17世纪初经济呈现复兴势头,政府决定
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在当今英国文坛久负盛 用强制手段来重新安置社会上漂泊不定的失业者,正
名。受 20世纪 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德拉布 是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把疯子和一大批被认定属于
些意象,探究其所承载的表意与内涵,分析疯子行为 建构、文化的产物。美国精神病学家托马斯 · 萨兹
的隐喻,以阐释德拉布尔的疯癫观,以期为生存在父 (ThomasSzasz)也否认“精神疾病”的存在:这不是一 权制压制和社会教条规制下的人类能够摆脱疯癫命 种自然现象,而是人为的“神话”[2]。德里达(Jacques
运提供启示。
Derrida)亦认为疯癫是被逐渐建构起来的,是社会力
二、疯癫溯源
量的客体化对象。可见,疯癫作为一种亘古存在的社
在西方,人们对疯癫(Madness)的研究由来已久。 会现象,颇值得探究。当代 社 会,生 活 节 奏 快,压 力
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关于疯癫的初步认 大,人们更色作为血液的颜
三、《红王妃》中的疯癫意象
色,其流失代表着生命的逝去。福柯在 《性经验史》
意象指“意思与形象”,通过形象传递作者的思 (TheHistoryofSexuality)一书中,考察了针对人口生
想。它往往作为情感、剧情的承载物被使用,蕴含着 命的国家权力,明确将人口作为一种具有自身动态变 深刻的思想含义。《红王妃》中的红色、雷电恐惧症、 化过程的生命种类,视其为国家权力统治的目标[6]。
毁衣癖等疯癫意象在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及主题揭示 在封建王朝时代,国家权力即君主至上的主权权力,
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唯君主能生杀予夺。思悼王子肆意杀人,是对君权的
(一)禁忌还是希望———红色
挑衅,这导致本身就视儿子为竞争对手的英祖国王怀
《红王妃》标题即含有红色,古代的红王妃渴望拥 疑思悼是朝鲜的俄狄浦斯。父与子、君与臣之间的矛
量,若不让这种力量的载体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无论 是回归到与欲望直接相连的直觉状态,一味地放纵,
是对姑娘自己还是对姑娘接触的所有人,都将造成伤 自然的净化在其身上失效,思悼退化成野人,完全被 害[4]。置于英祖国王身上,他对经血的畏惧,其实是 情欲控制,没有约束,没有道德。血液带来的刺激使
对红王妃具有的生育下一代继承人能力的恐慌。英 其越加暴露兽性的凶残,最终如野兽般被猎杀。
第 35卷 第 6期 Vol.35 No.6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LANZHOUINSTITUTEOFEDUCATION
2019年 6月 Jun.2019
《红王妃》中的疯癫意象分析
蒋海艳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摘 要]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在其长篇小说《红王妃》中,运用了多种疯癫意象来体现主人公疯癫的外在特征,揭示 其疯癫的外在原因与内在含义,意义独特。本文意在对这些疯癫意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其背后的深刻内涵,启发 当代社会对于疯癫现象进行深入思考,重新定义“疯子”,寻求理性与个性化的平等共存。 [关键词]《红王妃》;疯癫;意象;红色;恐惧症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19)06005503 [收稿日期]2019-03-26
尔早期作品多为女性个人小说,中后期,德拉布尔的 同类的人禁闭和拘留在一起,作为一种“治安”手段,
小说从狭隘的个人生活聚焦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开 维护社会运行。18世纪,医学尚未提出被社会广泛接
始关注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涉及到广阔的地域和 受的疯癫病理理论,疯癫被普遍认为是人的理智紊
多重社会层面,意在揭示当代英国社会时弊和强权规 乱,导致兽性的回归,疯子不是人而是“野兽”。禁闭
56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 35卷
种非正常状态在世界文学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症候。 血的红唤起了英祖国王对于失去权力的极端恐惧,红
世界 文 学 中 有 许 多 经 典 的 疯 子 形 象。 莎 士 比 亚 色便成了他眼中刺眼的生命的象征。
(Shakespeare)四 大 悲 剧 中 的 真 假 疯 子;尼 采 (Nie
有红色绸裙,现代的芭芭拉 · 布鲁威尔 (BabsHalli 盾越发尖锐,受到挑衅的国王愈加通过权威对思悼进
well)喜爱红衬衫,后现代篇中的陈建依拥有一条红裙 行压制。而思悼对于个体自由的渴望,与从小接受的
子。甚至在小说后记,德拉布尔谈到了自己的红色天 孔孟教育之间产生冲突,已经内化的权力体制与迫切
作者在小说 中 呈 现 出 与 米 歇 尔 · 福 柯 (MichelFou Gilbert)和苏珊·古巴(SusanGubar)等学者以女性建
cault)相似的疯癫观:“疯癫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而 构西方 19世纪以来疯狂想象的中心论,对于疯癫的 是被话语构建出来的文明产物。”[1]思悼王子的疯癫 探讨甚嚣尘上。其中,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
识。柏拉图 (Plato)在 “灵 感 说”中 探 讨 了 诗 人 的 迷 究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
狂。他认为迷狂是由于“神灵的凭付”,带有神性色彩
本文所说的“疯癫”,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是指
的疯癫,受到了当时人们的迷恋和称颂。中世纪和文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正常状态,这
[作者简介]蒋海艳(1995-),女,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二)罪恶与惩罚———雷声恐惧症 思悼对于雷声怕得要命,他 认 为 雷 声 是 复 仇 之 声,雷公是个面目狰狞的绿脸怪物,长有翅膀和爪子, 一手擎刀一手举棒,他的任务是专门惩治那些侥幸没 被揪出来的罪人。到后来,只要听到稍微大一点儿的 声音他就会浑身发抖。在原始人的意识中,人类的最 高审判者是天、神,人类若不敬天、神,违反自然法则, 违背人性,必 将 遭 到 天、神 的 惩 罚。 而 雷 作 为 一 种 自 然现象,因其神秘莫测和巨大轰鸣,被视为天、神降下 的对于有罪之人的警告与惩罚。 在《麦克白》中,谋杀邓肯后,麦克白被轻微的敲 门声吓个半死。这是源于他犯下的罪恶。那么思悼 又在害怕什么呢?复仇之声,思悼杀了谁?他朦胧地 感知到自己是一个罪人,罪责在于他对传统权威和现 实的激烈而坚决的反抗,在于他通过疯癫这种扭曲的 方式对传统道德和文化价值的挑战,在于他毁灭了一 位本应服服帖帖、规训于权力下的正统王子。对于雷 声的恐惧,源 于 早 期 人 类 对 于 未 知 的 自 然 现 象 的 畏 惧,这种原始记忆根植于人类内心深处,并逐渐成为 集体潜意识当中最根深蒂固的部分。思悼对于雷声 的畏惧亦是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三)社会角色与个体身份冲突———毁衣癖 红王妃在 小 说 中 谈 及:“我 们 那 个 时 代,不 论 朝 野,穿衣打扮 都 有 规 矩,那 些 规 矩 之 刻 板、之 严 格,无 论怎么夸张都 不 为 过。”[3]11红 王 妃 认 为,正 是 卷 帙 浩 繁的宫廷规矩,致使思悼患上了病态的恐惧症,并最 终毁掉了他。 表 面 看 来,思 悼 王 子 损 毁 焚 烧 衣 物,是 对规矩浩繁的宫廷生活的反抗,但是真正被破坏的是 衣服所承载的社会角色。 服装作为一 种 符 号,代 表 着 人 物 的 身 份,间 接 反 映出着装者的个性。尤其在古代奴隶与封建社会,服 装更是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民众要严格按照等级制 度遵守穿衣本分,皇室更是要根据其身份、场合穿着 不同的服装。思悼的服装代表的是王子身份,它符合 王子这个角色的需要,却忽略了思悼的身份诉求,无
黄色是中国皇室的御用色,朝鲜王室御用的红色
tzsche)笔下的狂人;《简·爱》(JaneEyre)中的疯妻; 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权力至上的英祖国王眼中,
塞万提斯(Cervantes)塑造的疯骑士……而《红王妃》 红色就成了权力等级秩序,是次于他国的象征。一方
中的思悼王子狂躁暴力,以杀人为乐,对于雷声玉石 面认为唯有他一人有权穿着红色,一方面对红色充满
这类常见物却又表现出惊惧。种种“异常”行为,足以 厌恶。矛盾的心理造就了一个“疯癫”的国王。
使理性世界将其归入疯子行列。在思悼王子身上,德
2.红色之于思悼王子———是疯癫的刺激物
拉布尔使用了诸多疯癫意象,多维度地构建了一个鲜
对于思悼王子而言,红色 则 加 速 了 他 的 疯 癫 进
明的“疯子”形象。
的因素,能 在 瞬 间 唤 起 视 觉 注 意 与 情 感 的 共 鸣 效 过自身努力跨越等级,为自己、为家庭博得荣誉、富 果[5]。红色的鲜艳更容易唤起人类内心的情感。经 贵。红王妃也曾幼稚地自责:“我和我的家庭所遭遇
第 6期
蒋海艳:《红王妃》中的疯癫意象分析
57
的种 种 灾 难,会 不 会 是 我 对 红 绸 裙 的 渴 望 带 来 的?”[3]13身处男尊女 卑 的 封 建 独 权 社 会,红 王 妃 对 于 权力的渴望是超出历史的,她的不幸源于社会,源于 封建正统对于女性的压制,而不是其合理的诉求。红 色强烈的感染力给视觉带来冲击,对于王妃来说,红 色是 喜 悦、积 极 的 象 征,是 对 鲜 活 生 命、对 幸 福 的 追 求。她眼中的红色和传统秩序中以英祖国王为代表 的对于红色的贬抑和排斥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可见, 红王妃对于红色的认知,摆脱了英祖国王意欲通过话 语权威所传递的负面象征。她对于红色的认可,也是 对英祖国王所代表的传统权威认知体系的抗逆。
制下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与生存危机。《红王妃》(The 所就如同大型动物园,交钱就可以观看“野兽”表演。
RedQueen,2005)便 是 这 类 转 折 之 作 的 代 表。 《红 王
19世纪,人道主义运动的多方努力结束了对疯人
妃》围绕一部真实存在的自传文本展开故事,以疯癫 的虐待,禁闭所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精神病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