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伐区木材运输作业模式选优

合集下载

人工林伐区木材运输作业模式选优

人工林伐区木材运输作业模式选优

s u h r r fca o e ta a t e rs l s o h tu d rt e s me o e a in c n i o s t e e o o c b n f s e o o i e e t , o t e n a i ilf r s r ,h u t h ws t a n e h a p r t o d t n ,h c n mi e e t , c l g c b n f s ti e e o i i i s ca e e t n c mp e e sv b n f s f d f r n o e a in o il b n f s i a d o r h n ie e e t i o i e e t p r t mo e s o i e e t o d r n p ra in r d f r n .I s f o d l f d f r n w o t s t t a f a o o e iee t t f i p o s d t a t e r d c in e iin e a me t f t e o e t s o l c n i e h e o o c, c lg c n o il e n f r p e h t h p o u t d cso d p r o o t n o h f r sr h u d o sd r t e c n mi e oo i a d s ca b e t y i s n h tc l n c o sn h d l o o d t n p r t n f r a i ca o e t c t n r a. o d ta s r t n b b a r b y t ei al i h o i g t e mo e f w o r s o a i o r f il f r s u t g a e W o r n p t i y o t o y y a t o ti i o ao r fi g s o l a e p o t o b ee t d i h u t g a e t h o d t n o tr a r n p ra in. o d t n p r t n b a t h ud h v r r y t e s lc e n t e c ti r a wi t e c n i o f n i i n h i wae w y t s t t a o o W o r s t i y a o ao

2023年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2023年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2023年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保护森林资源成为各国的共同责任。

木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其产业链上涉及伐区管理和木材运输等环节。

为了实现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必要制定2023年伐区和木材运输的实施方案。

二、伐区管理方案1. 制定伐区管理规范:建立统一的伐区管理规范,包括伐区审批、采伐数量控制、定期巡查等。

确保伐区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采伐造成生态破坏。

2. 加强森林保护力度:完善森林保护体系,加强对非法伐木的打击力度,加大对伐区的巡查和监管力度,严禁采伐违规行为。

3. 推广科技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在伐区管理中的应用,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伐区变化监测,使用无人机进行伐区巡查等。

提高管理效率和监管能力。

三、木材运输方案1. 完善运输基础设施:加大对木材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道路建设、桥梁修建等。

确保木材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输到目的地。

2. 规范运输行为:制定木材运输规范,包括装车方式、车辆载重限制等。

加强对运输行为的监管,防止超载和其他违规行为的发生。

3. 推广绿色运输模式:鼓励使用低碳、环保的木材运输方式,如利用水路运输、铁路运输等。

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四、监管与执法方案1. 加强监管体制建设:建立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伐区和木材运输环节的监管能力。

2. 完善执法体系:加大对非法伐木和违规运输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执法体系,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配备。

3. 提高信息共享:建立伐区和木材运输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和交流,提高执法效率。

五、社会参与和宣传方案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向公众普及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增强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意识。

2.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等各方参与伐区和木材运输的监督,及时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

3. 打造绿色品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木材运输,并提倡环保、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建立绿色品牌形象。

采伐和运输实施方案

采伐和运输实施方案

采伐和运输实施方案
首先,采伐方案需要根据森林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科学确定采伐的数量和
范围。

在采伐过程中,要遵循合理轮伐和保留母树原则,保证森林资源的更新和再生。

在选择伐木方式时,要优先考虑人工采伐,减少机械采伐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要严格控制采伐的时间和季节,避免对动植物的影响,保护生态平衡。

其次,运输方案需要合理规划运输线路和方式。

在选择运输线路时,要尽量避
开生态脆弱区和水源保护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运输工具的选择上,要优先考虑轮胎式运输工具,减少对地面的破坏。

同时,要合理控制运输车辆的数量和载重量,避免对道路和桥梁的损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为了保障采伐和运输活动的安全,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对参
与采伐和运输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采伐和运输现场,要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最后,对于采伐和运输活动的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和监测。

及时发
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在实施方案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促进采伐和运输活动的透明化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采伐和运输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科学制定采伐和运输方案,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和修复工作,保障采伐和运输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行业的木材运输与物流优化木材运输和物流流程的实践经验

林业行业的木材运输与物流优化木材运输和物流流程的实践经验

林业行业的木材运输与物流优化木材运输和物流流程的实践经验木材是林业行业的重要产物之一,其运输和物流流程的优化对于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林业行业的木材运输与物流优化,并分享相关的实践经验。

一、运输方式的选择在木材运输中,合适的运输方式对于效率和成本的控制至关重要。

常见的木材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最常用的方式,具有灵活性和便利性,可以直达目的地。

然而,对于长途运输来说,公路运输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对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也比较大。

因此,在选择公路运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路线,避开拥堵路段,同时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铁路运输是一种高效的长途木材运输方式。

相比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通常能够承载更大的运量,且成本较低。

但是,由于铁路线路的固定性,到达目的地后的中转并不方便,因此,在选择铁路运输时,需要提前规划好运输的后续环节,以确保货物的顺利交付。

水路运输是一种常见的大运量木材运输方式,尤其适合远程运输。

水路运输具有成本低、能耗低的特点,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然而,与公路和铁路相比,水路运输的运输时间相对较长,不适合对运输时间要求较高的场合。

同时,水路运输也需要克服天气、水位等自然因素的限制。

综合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木材运输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物流流程的优化除了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物流流程的优化也是提高木材运输效率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物流流程的实践经验:1. 采购计划的合理制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供应情况,合理制定木材采购计划。

避免长时间的库存积压和短缺情况,以减少资金的占用和运输的频繁性。

2. 货物装载的优化:在装载木材货物时,应充分利用车辆和船只的载重能力,合理摆放货物,确保货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路线规划的优化:运输过程中,选择最短、最经济、最安全的路线,避免交通拥堵和高成本收费路段。

4. 运输技术的应用: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优化木材物流流程。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分析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分析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分析林业生产中的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是指对木材采伐、采运和加工等过程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以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木材的产值和质量。

本文将对林业生产中的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进行分析。

木材采伐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采伐作业的管理主要包括选材、选择采伐方式和合理安排作业流程等。

选材是指根据木材的用途要求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树种和木材规格进行采伐。

选择采伐方式则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如斜挂式采伐、平地采伐、人工林采伐等。

合理安排作业流程则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如设定采伐作业指导书、优化作业顺序和流程等。

木材采运是将采伐的木材从作业区域运输到交货地点的过程。

采运作业的管理需要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路线,并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和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的选择需要考虑木材的规格和数量,如使用卡车、拖拉机、动力车或集材机等。

路线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道路条件、交通情况和运输距离等因素,以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

运输计划的制定应根据采伐量、运输距离、装卸设备和人力等资源情况,合理安排运输车辆和人员,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木材加工是将采运回来的木材进行切割、加工和销售等过程。

加工作业的管理需要合理安排加工流程和设备,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工流程的安排需要根据木材的用途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和流程,如切割、干燥、修整、防腐处理等。

加工设备的选择需要考虑加工量、产品规格和加工要求等,如锯木机、刨床、磨床等。

还需要对加工作业进行质量检验和产品销售的管理,以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

林业生产中的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涉及到木材采伐、采运和加工等多个环节。

通过合理选材、选择采伐方式和安排作业流程,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路线,并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和运输方式,以及合理安排加工流程和设备,可以提高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木材的产值和质量。

2023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2023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2023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木材是人类重要的建筑、家具等材料之一,大量木材的需求导致了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伐木需求的增加。

然而,伐木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破坏栖息地、破坏水源,甚至引发土壤侵蚀等问题。

因此,为了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二、伐区管理方案1. 严控伐木量: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合理的伐木量控制指标。

确保木材采伐量不超过森林可持续生产的能力,保证伐区的可持续利用。

2. 划定伐区范围:根据森林资源调查结果、生态环境评估等专业数据,制定合理的森林伐区划定方案。

将伐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和可开发区。

3. 加强伐区监管:设立专门的伐区监管机构,加强对伐区的巡查和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伐木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4. 完善伐区补植工作:在伐区内实施补植计划,确保伐木后的森林能够迅速恢复和更新。

对于濒危植物和珍稀植物,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

三、木材运输实施方案1. 优化木材运输路线:根据林区分布和市场需求,确定木材运输的最佳路线。

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木材的运输效率。

2. 安全运输措施:确保木材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因运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加强对木材运输车辆的检查和维护,提高运输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减少运输成本:优化运输方案,降低木材运输的成本。

探索使用新型运输工具如无人机或自动化车辆进行木材运输,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4. 加强木材运输监管:建立完善的木材运输监管机制,加强对木材运输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非法运输行为,防止木材走私。

四、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1. 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伐区和木材运输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2. 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对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大众参与到伐区和木材运输的生态环境保护中。

浅谈规范和优化林木采伐运输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浅谈规范和优化林木采伐运输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加强教育: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规范和优化林木采伐运输管理工作 的认识和理解。
建立沟通机制:建立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交 流。
推广成功案例:推广规范和优化林木采伐运输管理工作的成功案例,增强社会公众对该工 作的信心和支持。
汇报人:
加强与其他相关 部门的协作配合, 形成合力
建立联合执法机 制,加大对违法 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信息共享和 沟通,提高监管 效率
加强对从业人员 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法律意识 和职业道德水平
评估实施效果:对规范和优化林木采伐运输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 评估,包括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执行力度、管理效率等方面。
总结经验:根据评估结果,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提出改进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为规范和优化林木采伐运输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根据评估结果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建立运输车辆管理制度:制定相关规定和制度,明确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和标准 加强车辆检查: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车辆符合安全标准,防止超载、超速等违规行为 建立车辆档案:对每辆运输车辆建立档案,记录车辆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维修保养等信息 加强驾驶员培训:对驾驶员进行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确保运输安全
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 采伐设备和工艺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 采伐技术和设备的规范使用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学习和创新 建立考核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的工艺与管理分析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的工艺与管理分析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的工艺与管理分析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的工艺与管理是林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木材采运效率、保护森林资源和改善工作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的工艺和管理进行分析。

(一)采伐工艺1. 选择采伐对象:根据森林管理规划,选择需要采伐的树种和树木,并进行登记记录。

2. 选择采伐方法:根据林地地形、树种、树龄等条件,选择合适的采伐方法,如高砍、低砍、逐步砍伐等。

3. 采伐标准:根据木材的品质要求和市场需求,确定采伐木材的直径、长度和干材含水率等标准。

4. 采伐工具和设备:选择适合的采伐工具和设备,如锯、斧、锤等,保证采伐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运输工艺1. 选择运输工具:根据林地道路条件和木材数量,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手推车、拖拉机、卡车等。

2. 运输路径规划:根据林地地形、道路状况和木材堆放位置,合理规划运输路径,确保木材运输的顺利和高效。

3. 装卸方式:根据木材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装卸方式,如人工搬运、机械装卸等。

4. 运输安全:在运输过程中,要进行木材的稳固绑扎,防止木材滑落导致事故发生。

(三)加工工艺1. 预处理:对采伐下来的木材进行预处理,如去皮、切割等,使木材能够进一步加工。

2. 分类鉴定:根据木材的品质和用途要求,对木材进行分类鉴定,并进行标识。

3. 过程加工:根据木材的用途和加工要求,进行木材的刨削、锯切、打磨等加工工序。

4. 成品管理:对加工好的木材进行清点、包装和储存,确保成品的质量和数量。

(一)人员管理1. 培训和考核:对从事木材采运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

2. 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安全教育和事故防范,培养木材采运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

(二)设备管理1. 设备维护:定期对采伐和运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使用。

2. 采购更新:及时更新老化的设备,提高采伐和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木材运输最优设置

木材运输最优设置

木材运输的最优方案一.摘要:运输是实现人和物空间位置变化的活动,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高效的运输方案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同时也能够节约费用,从而带来经济上的收益。

本文讨论的就是木材运输费用最优化的问题,对运输问题中的产销平衡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运费成本最低作为目标优化对象,在供应量,需求量和单位运费确定的情况下,求解总运费最少的木材运输分配方案。

我们遵循运输成本最低原则,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借助matlab和lingo软件分别对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建模和求解。

对于第一个问题,仅采用火车运输木材。

在满足从每个产地运出的货物等于其产量,运输到每个市场的货物等于其需求量的约束条件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线性规划,建立总运费最小的目标函数,求解得到运输费用最小的分配方案,最小运费为2816千美元。

对于第二个问题,全部木材改用水路运输。

在满足与第一个问题相同约束的条件下,还需考虑每年在每条线路上的船只的投资费用,采用某一运输路线时即对其进行投资,否则不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0-1规划。

利用lingo软件进行线性规划,建立总运费最小的目标函数,求解得到运输费用最小的分配方案,最小运费为1628.1千美元。

针对第三问,在可以任意选择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确定最优的木材运输方案,假设把木材分为分别用火车和船只运输的两部分,先用最小元素法求最优解,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对这两部分所需的费用相加,得到的最小的运输费用为。

模型的建立遵循了简单明了的原则,运用专业数学软件求解,结果可行性高,具有推广性。

关键词:木材运输线性规划matlablingo0-1规划最小元素法闭回路法二.问题的重述ALA是一个木材公司,它有3个木材产地和5个销售市场。

木材产地1、产地2、产地3每年的产量分别为15百万个单位、20百万个单位、15百万个单位。

5个市场每年能卖出的木材量分别为11百万个单位、12百万个单位、9百万个单位、10百万个单位、8百万个单位。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分析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分析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分析1.引言林业生产中的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是林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木材采运作业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木材采运生产的效率,保证木材的质量和安全,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其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管理现状分析2.1木材采运作业的流程木材采运作业的流程主要包括木材的采伐、装运、运输和出厂等环节。

在采伐环节,需要对木材的选择、伐倒、截取、装运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操作;在运输环节,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路线,保证木材的安全运输;在出厂环节,需要对木材的质检和入库等进行管理和监控。

2.2存在的问题(1)作业流程不规范。

部分木材采运作业流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导致木材的损耗增加,运输车辆的损坏增加等问题。

(2)安全管理不到位。

木材采伐和运输环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林业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不强,工作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完善等。

(3)管理手段滞后。

部分林业生产企业的木材采运作业管理手段滞后,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没有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

3.作业管理的改进方案3.1规范作业流程对木材采运作业的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科学的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规范从事木材采运作业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方式,确保作业流程的顺畅和规范,减少木材的损耗。

3.2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对木材采运作业中的安全管理,提高从事木材采伐和运输工作的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设施,确保木材采运作业的安全性。

3.3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手段,如GPS定位系统、作业监控系统等,对木材采运作业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提高作业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林产品物流运输模式选择与优化考核试卷

林产品物流运输模式选择与优化考核试卷
A.运输距离短
B.产品需要快速到达
C.产地与消费地之间交通便捷
D.产品体积小
16.在林产品物流运输中,以下哪些做法可能导致成本增加?()
A.运输模式选择不当
B.运输路线不合理
C.货物装卸效率低
D.运输计划频繁变更
17.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林产品物流运输的安全性?()
A.严格遵循运输规范
B.提高运输工具的安全性能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D
4. A
5. D
6. C
7. A
8. C
9. D
10. D
11. C
12. B
13. D
14. D
15. A
16. C
17. B
18. C
19. B
20. A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C
3. BCD
4. ABC
5. ABC
6. BC
7. ABCD
林产品物流运输模式选择与优化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种运输模式不适用于林产品物流?()
A.公路运输
1.请简述林产品物流运输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这些因素在实际运输决策中的应用。
2.描述优化林产品物流运输模式的一般步骤,并讨论如何通过这些步骤提高运输效率。
3.分析林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应对措施。
4.讨论多式联运在林产品物流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实施多式联运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规范和优化林木采伐运输管理工作的措施分析

规范和优化林木采伐运输管理工作的措施分析

在木材生产以及流通程序中,对林木采伐运输管理是重点环节,能够对森林资源消耗情况合理控制。

林业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依法对林木采伐与运输许可证进行核发,为广大林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广林农基本收入。

本文主要对的的林木采伐运输管理工作措施进行探析,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现代化林木采伐、运输管理工作高效化开展。

1.林木采伐运输管理问题分析1.1采伐区调查设计收费值高,伐区设计质量较低。

当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征收育林基金、植物检疫费,在林木采伐过程中已经没有政府性收费项目,使得广大生产负担有效降低,提升了林农采伐林木的积极性。

但是目前部分伐区调查设计收费值较高,对广大林农办证积极性造成了较大影响。

此外,目前部分区域林业厅允许相关资质单位在开放式环境下开展林业采伐设计活动,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有部分设计部门为了提高自身任务量,未能根据采伐设计流程程序进行操作,导致出材量较低,加上目前采伐点较多,分布较为分散,很难开展多项监督工作,致使伐区设计质量不断降低。

1.2采伐证办理时间耗时较长。

从目前林木采伐证实际办理现状来看,在办理采伐证过程中需要提供的手续较多,广大林农从申请开始到获取采伐证,实际耗时在1至2个月时间,有无林权证的实际耗费时间不相等,有部分林农委托代办,会诱发树木非法采伐现象发生。

在部分区域现有的林木采伐管理办法中未能对采伐具体公示时间进行具体规定,很难在相应工作日内完成采伐证审批工作。

1.3林业人力资源不足、技术较薄弱。

从目前林业工作具体开展现状来看,实际工作任务量较大,人员流动性大,技术力量有待完善,多个岗位人员断层现象严重。

有部分负责审批采伐运输的部门除了需要完成林政行政执法之外,还需要负责林地征占用、林木加工管理、林区保护管理等工作,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不足,新来的人员缺乏工作的经验。

林业相关部门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人员自身尚未接受专业化的组织培训,持有木材运输许可上岗的人员较少,多项工作缺乏指导性文件。

林业服务业工作中的林木采伐与运输管理

林业服务业工作中的林木采伐与运输管理

林业服务业工作中的林木采伐与运输管理林业服务业是指为林业生产和林木资源管理提供各种专业服务的行业。

其中,林木采伐与运输管理是林业服务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林木采伐和林木运输两个方面,探讨林业服务业工作中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一、林木采伐管理林木采伐是指对林木进行砍伐和采伐,主要包括林木定额、采伐证、砍伐方法和采伐工具等。

在林木采伐管理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林木定额:制定合理的林木定额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关键。

相关管理人员应根据森林的类型、年龄、密度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林木定额标准。

2. 采伐证办理:采伐证是进行林木采伐的必备手续,相关管理人员应确保采伐证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并及时更新。

3. 砍伐方法:选择适当的砍伐方法对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选择合适的砍伐季节、砍伐工具和砍伐技术,可以减少对周围植被和地表的破坏。

4. 采伐工具管理:对采伐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同时,加强对采伐工具的管理,防止滥用和浪费。

二、林木运输管理林木运输是将采伐的林木从采伐地运输到指定地点的过程。

在林木运输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运输路线选择: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对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至关重要。

相关管理人员应根据林区地形、道路状况和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最佳运输路线。

2. 车辆管理:保证运输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是林木运输的基本要求。

相关管理人员应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并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

3. 运输装备:选择适当的运输装备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运输损失。

例如,使用合适的装卸设备和保护措施,可以减少林木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和滞留。

4. 运输安全:林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关管理人员应制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和事故应急处理。

总之,林业服务业工作中的林木采伐与运输管理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分析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分析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分析林业生产中的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是指对木材采伐、运输、制材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协调,以实现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木材生产。

本文将从管理的角度对木材采运生产作业进行分析。

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需要合理规划和组织。

在采伐阶段,需要确定采伐区域和采伐量,并编制采伐计划和采伐方案。

还需要组织采伐人员,确定采伐工具和设备,并制定采伐作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在运输阶段,需要合理设计运输路线,确定运输车辆和装卸设备,并根据运输距离和木材品种确定运输方式。

在制材阶段,需要制定木材加工工艺和标准,确定加工设备和工具,并指导加工人员进行操作。

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可以提高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的效率,降低木材损耗和人员伤亡。

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需要合理调度和协调。

在采伐阶段,需要根据木材需求和采伐能力,合理安排采伐时间和采伐量,避免供需失衡和资源浪费。

在运输阶段,需要根据库存量和运输能力,合理安排运输车辆和装卸设备的使用,避免运输滞后和木材堆积。

在制材阶段,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加工能力,合理安排加工时间和加工量,避免木材积压和加工效率低下。

通过合理调度和协调,可以提高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的协同性和整体效益。

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

在采伐阶段,需要建立木材质量检验制度,对采伐的木材进行检验,确保木材质量符合要求。

在运输阶段,需要加强车辆和装卸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运输过程中木材不受损坏。

还需要培训运输人员,加强运输安全意识,减少运输事故的发生。

在制材阶段,需要建立木材加工质量检验制度,对加工的木材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

还需要培训加工人员,加强安全操作意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可以提高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

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管理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支持。

在采伐阶段,可以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进行采伐区域的勘察和监测,提高采伐规划的准确性。

2023年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2023年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2023年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为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木材的可持续利用,2023年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制定如下:一、伐区管理方案1. 伐区选择:依据森林资源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选择适宜伐区,确保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

2. 伐区规划:制定伐区规划,明确伐区边界、伐木限额以及伐木方式等,确保伐木活动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3. 伐木限额管理:制定伐木限额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伐区内的木材采伐数量,合理分配伐木指标,避免过度采伐。

4. 伐区监管:建立伐区监管机制,加强对伐区内的采伐活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伐木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违规采伐。

5. 伐区恢复与调查:对伐区采伐后进行恢复与调查,确保伐木活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并及时进行整治和修复工作。

二、木材运输方案1. 运输路线规划:制定木材运输路线规划,选择合适的运输道路,避免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 运输工具选择:根据运输距离、道路条件和木材种类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如卡车、火车或船只等,减少运输成本和环境污染。

3. 运输管理:建立木材运输管理机制,加强对木材运输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木材运输安全、高效,避免木材的滞留和浪费。

4. 运输安全保障:制定木材运输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加强运输工具的维护和保养,提高司机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木材运输过程中的人员和物资安全。

5. 运输过程监测:建立木材运输过程监测系统,对木材运输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木材运输过程中的不法行为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置,减少木材非法流通和盗伐的现象。

三、在推进2023年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和木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

2. 提高监管力度:加强对伐区和木材运输活动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打击非法伐木和木材盗伐行为。

伐区和木材运输的实施方案

伐区和木材运输的实施方案

伐区和木材运输的实施方案(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伐区和木材运输的实施方案伐区和木材运输的实施方案一、组织领导县林业局成立全县伐区和木材运输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林政股、林政稽查大队、木材检查总站、林业工作总站、森工股、防火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林政股,由同志担任主任,负责联合行动的协调和日常工作。

二、联合行动的主要内容1.查处乱砍滥伐林木案件。

重点查处流转山林滥伐案件以及非法采伐天然阔叶林和生态公益林案件。

2.查处非法加工木材案件。

重点查处无证加工木材企业和非法收购无证木材案件。

3.查处非法运输木材案件。

重点查处无证运输木材和镖师押运、报关、强行冲卡等案件。

4.查处非法收购阔叶树种植灵芝、香菇、木耳等食药用菌案件。

5.查处其它涉林违法案件。

三、联合行动主要方法1.实行局领导分镇挂点制度,每个局领导挂点一个镇,负责集中整治行动的组织开展及林业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

2.每天安排机关和稽查人员,实行固定检查与流动巡查、集中整治和以镇为单位挂镇领导组织相关人员以镇巡查相结合的办法,24小时巡查。

3.明查和暗访相结合。

根据群众反映或举报的线索进行暗访,摸清案情,掌握案件查办的主动权,及时查办林业违法案件。

4.处理与追溯相结合。

查办案件时,不仅要对案件当事人依法进行查处,还要尽可能地追溯违法行为的源头。

特别是对非法运输木材案件,要追溯到源头违法行为人,从而起到上下联动、林业管理和执法队伍相互监督的'效果。

5.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对于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所涉及的人员要分清责任,定性准确,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同时对违法情节轻微、认错态度较好的,要以教育为主。

6.对查获的非法砍伐、非法运输的木材,按《森林法》规定应当给予没收处理的,必须按法定程序处理,按法律规定处罚。

对没收的木材由县局拍卖或变卖给加工企业,由森工股和林政股组织检尺,凭行政处罚决定书、检尺码单,缴交规费票据办理木材运输证后销售。

2024年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2024年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2024年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引言木材作为建筑、家具和包装等行业的重要材料,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伐区管理和木材运输方式可能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环境污染。

因此,在2024年,为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伐区管理方案1. 确定可持续伐区在2024年,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严格的可持续伐区管理制度。

这意味着只有经过科学评估并获得许可的森林区域才能被允许进行伐木活动。

通过定期的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我们可以将可持续伐区划分为几个区域,并根据森林资源的可再生能力确定每个区域的伐木量。

2. 推广林木保护区在可持续伐区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推广林木保护区的设立。

林木保护区不仅有助于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还可以作为研究和教育的基地。

在2024年,我们可以与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划定和保护一定面积的林木保护区。

3. 强化伐区管理机制伐区管理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制来确保其有效执行。

在2024年,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包括设置专门的伐区管理部门和雇佣合格的森林资源管理人员。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伐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感。

第二部分木材运输方案1. 提倡绿色运输方式木材运输是一个关键环节,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2024年,我们应该提倡绿色运输方式,例如使用电动车辆、轨道运输和水运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提供财政支持来鼓励企业采用绿色运输方式。

2. 完善木材运输路线木材运输路线的合理规划和设计对于减少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

在2024年,我们应该加强对木材运输路线的规划和评估,确保各个环节的顺畅连接和高效运作。

此外,我们还应该修建和维护适用于木材运输的道路和桥梁,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及时到达。

3. 强化木材运输监督为了确保木材运输的合规性和质量,我们需要加强对木材运输的监督。

木材采运的能源管理与优化

木材采运的能源管理与优化

木材采运的能源管理与优化木材采运行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传统的木材采运作业方式在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木材采运过程中的能源管理与优化措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木材采运能源消耗现状在我国,木材采运作业主要依赖于人力、畜力和机械力。

传统的木材采运方式能耗较高,且效率低下。

据统计,我国木材采运行业的能源消耗占到了整个林业产业的10%以上。

其中,燃油消耗占比最高,约为60%。

此外,木材采运过程中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包括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林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2. 能源管理与优化措施为了提高木材采运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有必要采取一系列能源管理与优化措施。

2.1 提高木材采运设备性能一是加大科研投入,研发和推广新型高效、低能耗的木材采运设备;二是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降低能源消耗。

2.2 优化木材采运作业方式一是合理规划采伐区域,提高木材采运路程的合理性;二是采用集材机、运材车等现代化运输工具,提高木材运输效率;三是推广无伐根采伐技术,降低采伐作业对木材资源的浪费。

2.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是加强能源计量和监测,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二是推广节能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木材采运作业中的应用;三是提高木材加工剩余物的利用率,如木屑、木糠等,变废为宝。

2.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一是严格执行林业法规,加强对木材采运作业的监管;二是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三是强化绿色生产意识,提高木材采运行业整体环保水平。

3. 结语木材采运行业的能源管理与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望实现木材采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林业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4. 技术创新与应用为了实现木材采运能源消耗的持续降低,技术创新与应用至关重要。

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引言:伐区和木材运输是木材砍伐和加工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木材运输效率和保障木材质量都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合理的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对于木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伐区规划和木材运输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种科学、高效、环保的伐区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

一、伐区规划1. 合理确定伐期:合理的伐期选择是确保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通过研究木材生长规律和林木更新情况,合理确定伐期,避免过早砍伐和破坏林木的更新能力。

同时,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和伐区的地势条件,合理安排伐期,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制定科学的伐区规划:科学的伐区规划包括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合理确定伐区范围和数量。

在伐区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生态环境和物种的保护,划定生态红线,在重点保护区内不得砍伐。

同时,要进行充分的生态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伐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外,还应考虑到伐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满足木材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伐区规划,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3. 强化伐区管理:伐区管理是伐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伐区的巡查和监测工作,确保伐区规划的执行情况。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惩处,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同时,要加强对伐区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修复砍伐造成的环境损害,保障伐区的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

二、木材运输实施方案1. 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在木材运输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和保证木材质量都至关重要。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比如卡车、火车、船舶等,考虑到货物量、运输距离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最经济、最高效的运输方式。

2. 加强道路建设:道路是木材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

要加强对木材运输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修复,确保道路通畅和安全。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对伐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林木采伐与运输系统的优化设计

林木采伐与运输系统的优化设计

林木采伐与运输系统的优化设计林木采伐与运输系统的优化设计一、引言林木采伐与运输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这就对林木采伐与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林木采伐与运输系统的现状和挑战、优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运用技术手段进行优化等方面进行讨论。

二、林木采伐与运输系统的现状和挑战当前,我国林木采伐与运输系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采伐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问题。

传统的采伐方式往往破坏了森林生态环境,引发了生态灾害,如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

其次是采伐与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传统的采伐方式通常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

再次是林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传统的林木运输方式多采用人力或动力车辆,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林木采伐与运输系统还面临着资源浪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三、优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针对林木采伐与运输系统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进行优化设计。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即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资源,使其能够持续利用和发展。

其次是高效性原则,即通过提高采伐和运输的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再次是安全性原则,即在采伐和运输过程中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还需遵循环境友好、社会公正等原则。

四、运用技术手段进行优化为了提高林木采伐与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优化。

首先是引进机械化采伐技术。

机械化采伐可以提高采伐的效率,减少对森林环境的破坏。

其次是运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林木采伐与运输的监测。

无人机可以对采伐区域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监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再次是采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通过将各个环节的数据链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分析,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还可以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评估,从而为采伐和运输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2卷第8期2006年8月林业科学SCIE NT IASILVAESINICAEVol 42,No 8Aug.,2006人工林伐区木材运输作业模式选优周新年1张正雄1陈玉凤1李 纲1邓盛梅2(1.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350002; 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州350012)摘 要: 对南方人工林伐区的常用4种木材运输作业模式进行综合效益分析与评价。

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作业条件下,不同木材运输作业模式,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均不同。

建议林业生产决策部门在选择人工林伐区运材作业模式时应综合考虑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有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应优先选择船运木材或排运木材;在无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则应优先选择农用车运材。

关键词: 木材运输;人工林;综合效益;作业模式;选优中图分类号:S7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488(2006)08-0069-05收稿日期:2004-10-18。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99001);福建省林业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闽林科[2000]08号文第3(6)项)。

Selecting on the Optimum Operation Model of Transportation in Artificial Forest AreaZhou Xinnian Zhang Zhengxiong Chen Yufeng Li Gang Deng Shengmei(1.Fu j ia n Agricul tu re an d Forestry Un ive rsity Fu zhou 350002; 2.Fu jian Aca de my o f Fore st ry Fu zhou 350012)Abstract : Through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four kinds of wood transpor tation models c ommonly used in our c ountry s southern artificial fore st area,the result sho ws that under the same operation conditions,the economic be nefits,ec ologic benefits,social benefits and comprehensive be nefits of diffe rent ope ra t ion models of different wood transportation are diffe rent.I t is proposed tha t the produc tion decision department of the forestry should c onsider the economic,ec ologic and social benefit synthetically in c hoosing the model of wood transportation for artificial fore st cutting area.Wood transportation by boat or by rafting should have priority to be selected in the c utting area with the condition of water wa y transporta tion.Wood transportation by farm truck should have priority to be selected in the cutting area without the c ondition of water way transportation.Key words : wood transportation;artificial forest;compre hensive benefits;operation model;selecting on the opti mum operation model长期以来,林业决策部门在确定木材运输方式时,仅从运输速度的快慢及方便与否来考虑,没有进行科学的技术经济比较,致使具有有利的水路运输条件的企业也盲目地 弃水就陆 ,采用单一的运输模式 木材陆运,造成运输成本大幅度提高,运输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通过对南方人工林伐区常用4种木材运输作业模式(汽车运材、农用车运材、船运木材和排运木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的分析与评价,从而确定最佳木材运输作业模式,为林业生产部门合理选择木材运输作业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1 三大效益分析1 1 经济效益分析1 1 1 汽车运材 汽车运材单位成本由汽车运费(包括燃润费、折旧费、保修费、养路费、大修费、轮胎费、司机工资和管理费等)、装卸费和汽车运材道修建费分摊3项组成,按式(1)计算C qy =C q1L qy +C q 2+C q 3(1)式中:C q y 为汽车运材单位成本(元 m -3);C q 1为汽车运费,按0 60元 m -3km -1计;C q 2为装卸费,5 07元 m -3;C q 3为汽车运材道修建费分摊(元 m -3);L q y 为汽车运距(km)。

汽车运材道修建费分摊与新建道路的造价(造价与道路等级、地形地质条件有关)、长度及森林资源的出材量等有关,按式(2)计算C q 3=d 1L qd q 0A(2)式中:d 1为汽车运材道造价,便道一般条件取20000元 km -1,困难条件取30000元 km -1;A 为伐区面积(hm2);q0为单位面积出材量(m3 hm-2);L qd为新建汽车道(便道)长度(km)。

把式(2)及其他参数代入式(1),同时引入树种修正系数 (松、杉、杂分别取为1、0 83、1 25),得C qy=(0 6L qy+d1L q dq0A+5 07) (3)1 12 农用车运材 农用车运材单位成本由农用车运费(包括燃润费、折旧费、保修费、养路费、大修费、轮胎费、司机工资和管理费等)、装卸费和农用车运材道修建费分摊3项组成,按式(4)计算C ny=C n1L ny+C n2+C n3(4)式中:C n y为农用车运材单位成本(元 m-3);C n1为农用车运费,按0 42元 m-3km-1计;C n2为装卸费,4 87元 m-3;C n3为农用车运材道修建费分摊(元 m-3);L ny为农用车运距(km)。

农用车运材道修建费分摊,按式(5)计算C n3=d2L ndq0A(5)式中:d2为农用车运材道造价,一般条件取10000元 km-1,困难条件取15000元 km-1;A为伐区面积(hm2);q0为单位面积出材量(m3 hm-2);L nd为新建农用车道长度(km)。

把式(5)及其他参数代入式(4),并引入树种修正系数 ,得C ny=(0 42L n y+d2L ndq0A+4 87) (6)1 1 3 船运木材 船运木材单位成本与航道条件、船舶类型有关,一般由船运运费、装卸费组成,即C cy=C m1L cy+C m2(7)式中:C cy为船运木材单位成本(元 m-3);C m1为船运运费(元 m-3km-1);C m2为装卸费,7 00元 m-3;L cy为船运运距(km)。

据调查,不同船型的船运运费(闽江流域)如下:50t级以下的小型自航船平均为0 20元 m-3km-1,100 ~300t级的自航船约为0 15元 m-3km-1,驳船的运费小于0 10元 m-3km-1。

大多数林业采育场分布在闽江支流的中上游,在流域电站梯级开发尚未全部完成时,一般只能通行小型船舶,将各项参数代入式(7),并引入树种影响系数 ,得C cy=(0 2L cy+7.0) (8)1 1 4 排运木材 由于闽江属于通航河川,近年来在流域内相继修建了许多梯级电站,形成库区,水流速度大大降低,对人工放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的河段流速已接近于零,不适合人工放排了。

只有在流速较大的干支流上游才能进行人工排运木材。

排运木材的单位成本由编拆排人工费、放排运费、编排辅助材料费和河道整治费分摊等4项组成,即C py=C p1L p y+C p2+C p3+C p4(9)式中:C py为排运木材单位成本(元 m-3);C p1为排运运费,0 10元 m-3km-1;C p2为编拆排人工费,6 25元 m-3;C p3为编排辅助材料费,2 81元 m-3;C p4为河道整治费分摊(元 m-3);L py为排运运距(km)。

一般河道整治费为1500元 km-1左右,并且河道整治完后,沿河的林业采育场、林场等生产单位都可共享该河道资源,进行木材水运。

所以分摊到每立方米木材上的河道整治费,实际上是很小的,按0 50元 m-3计算。

将各参数代入式(9),并引入树种修正系数 ,得C p y=(0 1L py+9 56) (10) 为便于分析比较不同木材运输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假定各种作业模式是在同一种作业条件下进行。

试验伐区调查与工艺设计资料:马尾松林分,伐区面积12 6hm2,平均材积0 22m3 株-1,4 0m材长,坡度26 ,出材量1134m3,已有支线运材道长度(从中间楞场至山上楞场的长度,结合实际,假定为42km)等条件是相同的。

假定该伐区同时具备上述4种运材作业模式的运材条件,在山上楞场处恰有可供进行木材水运(船运或排运)的临时性码头。

1)福建省林业厅.1996.福建省林业生产统一定额.106-12570林业科学42卷根据 福建省林业生产统一定额 1),分别对4种运材作业模式的运材成本按式(1)~式(10)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4种运材作业模式的成本Tab.1 Costs of different models of operations in cutting area 元 m -3作业模式Operation model!汽车运材Wood transportation by truck 农用车运材Wood transportati on by farm vehicle 船运木材Wood transportation by boat 排运木材Wood transportationby raft成本Cost30 2721 9115 4013 761 2 生态效益分析人工林伐区运材作业方式有陆路运输和水路运输2种形式。

陆路运材对林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修建运材道路时对地表土壤的干扰破坏;运材过程中各种运材设备对道路路面产生的压实作用,以及路面和边坡在雨水的冲刷下引起的水土流失;运材设备(汽车或农用车)运材时所排放的有害尾气对周围环境(空气、植被和水质等)的污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