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蜡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及相关文体知识,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知识与能力)
2.通过朗读分析老妇人的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理解老妇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2.通过分析老妇人的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理解老妇人的形象。
【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相关文体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初步分析课文。
一、自主预学,感受新知
1、自由朗读课文,标注好段落,结合资料书了解文体常识,掌握生字词。
2、快速阅读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对哪些内容进行了反复描写,组内讨论,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原因,及时在文中做好批注。
4、班内展示交流评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检查预习掌握情况。
2.通过朗读分析老妇人的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小组讨论理解老妇人的形象以及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二、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任务导向
1、字词小检测(详见PPT)
2、文意小检测:请用一句话简洁地概括文章内容。
【学法指导】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
四、合作互学,研读课文
1、找出老妇人最让你感动的片段,带着感情的读一读,然后分析为什么。
【学法指导】
1、先自主思考找一找,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2、本文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
3、展示时可用以下句式回答
“我代表组发言,请大家看到第几面第几段,老妇人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饱含感情的读出原文)。
这一段运用了描写手法,(具体分析),体现了老妇人的情感(形象)。
”
2.齐读最后两段,结合文中多次提到的蜡烛,说一说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含义?为什么?
【学法指导】
迅速浏览全文相关段落,先独立思考,在文中做好批注,然后小组讨论。
用“我代表组发言,我(们)认为蜡烛象征的是,因为”的句式回答。
五、展示交流,师生评学
要求:
1、组长做好展示安排。
展示者声音洪亮,条理清晰,按要求回答。
2、非展示者认真倾听,发现问题及时质疑、补充。
对有价值的展示内容,快速做好笔记。
六、整合训练,巩固提高
A、B小组同学两题都做,C组同学第二题选做。
1、课后小检测
(1)拂.晓( ) (2)瓦砾.( )
(3)鞠躬
..( ) (4)地窖.( )
(5)精疲力竭.( ) (6)颤巍巍
..( )
(7)迫.击炮 ( ) 压迫.()
(8)名副其实:
(9)永垂不朽:
2、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即41段),设想一下当时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成一段话。
不少于一百字。
【思考提示】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又心里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