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骆驼寻宝记》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骆驼寻宝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积累字词,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

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动物的特点塑造形象的写法

难点:结合作者写作的时代特点,体会童话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教学方法:提问法、归纳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先来给大家吟诵一首诗,请大家仔细倾听,一起来感受一下诗中所塑造的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好吗?

骆驼吟

刘再复

别嫌弃它走得很慢,在黄沙炫目的浩劫里,在风雨欲来的阴霾里,你将感到它生命的强大。

别嫌弃它走得很慢,它默默地积蓄着,生活的每一刻都很紧张。没有严实的脚步,征服不了严酷的沙漠。

别嫌弃它走得很慢,在无边的大寂寞里,在天火与地火的夹击中,唯有它仍然挺立着生命的山脉,沉淀你的惊慌,使你感到路总会有的,

无人渡越的沙海中可以继续前行。

别嫌弃它走得很慢,别遗忘诚实的跋涉者,沙漠中的灵魂。诚实的跋

涉者往往缺少音响,缺少血液的狂涛,常常不太动人。

提示:本诗描写了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的形象,颂扬了

它坚韧不拨、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骆驼的文

章《骆驼寻宝记》。

二、作者介绍:

陈伯吹(1906—1997)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原名陈汝埙。他是儿童文学的“多面手”。第一部儿童小说《学

校生活记》出版于1927年。1945年后主编《小朋友》杂志。1981年

倡导设立了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现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主要作

品有《阿丽思小姐》、《华家的儿子》、《波罗乔少爷》(中篇童话)、《一

只想飞的猫》(短篇童话)、《三门峡工地两少年》(散文集)、《飞虎队

与野猪队》(小说集)等数十种,论文集有《儿童文学简论》《作家和

儿童文学》等。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三、读准下列字的音

携手xié偎依wēi 旱獭tǎ沙獾huān 跛子bǒ干瘪biě

对峙zhì鄙夷bǐ开小差chāi 系着绸巾chóu 火烧火燎liǎo 一瘸一拐qué花团锦簇cù养尊处优chǔ嫉妒jídù

踽踽而行jǔ高瞻远瞩zhǔ

四、语言积累,补充注释(除书下注解外)

携手:手拉着手。携:拉着(手)。

嫉妒:忌妒、憎恨。

嬉戏:游戏、玩耍。

偎依:亲热而靠着,紧挨着。

火烧火燎:比喻身上发热、难受或心中十分焦灼。

直上青云:直上青天,亦有地位直线上升之意。青云:青天。

不自量力: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开小差:脱离队伍逃跑。

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瞻:往上看或往前看。瞩:注意地看。笑盈盈:充满笑容的样子。

五、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1—3段,要求同学听准读音,体会感情,领悟意趣。

2、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朗读声情并茂。

3、设疑激趣:文章除了写“骆驼”还写了其他许多动物,请边读课文,边将这些动物圈点出来,并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整体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同学划分层次时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见,可引导学生从描写的氛围上理解,文章的前半部分写各种动物在寻宝路上大喊大叫,一片混乱。当骆驼出现时,寻宝的路上已经“没有什么热闹可看了”“能够看到的只有在一瘸一拐走路的双峰骆驼”,气氛比较冷清。以此划分课文比较好理解。而且文章的前半部分也没有提及骆驼,所以不宜以寻宝、失宝、得宝为依据划为三部分。

明确:全文共有19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1O自然段):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之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11~19自然段):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宝贝的经过。

七、讨论本文的构思特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提示:在构思上,作者下了一番苦功,对前后的内容作了精心的安排。全文写了30余种动物,多而不乱,杂而有序,各具特色详略有别。先分别写30多种动物如何上路又无功而返,再集中笔墨,详写骆驼如何战胜重重困难获得成功。在写骆驼时还穿插了鹦鹉和燕子,来和骆驼作比较,以突出骆驼的形象。

八、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思考:开篇第一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件无价之宝”,作者有哪些用意?

提示:“有一件无价之宝”,这极大刺激了那些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众动物们,打乱了它们的生活规律,发疯一样地踏上寻宝之路。同时,也给每一个读者以极大的阅读诱惑,天下人无不爱宝,“宝”是什么?谁得到了“宝”,设置了悬念

“在那遥远的地方”中的“遥远”二字为下文写众动物们纷纷半途而废埋下了伏笔,这些动物们想得到“宝”却又舍不得付出,它们

各自怀着私欲出发,就注定了失败的下场。

思考:第1部分作者是怎样生动刻画众动物们出发前的神态与心态的?那些动物的表现是怎样的?

写大象,作者抓住了大象耳朵大,力气大,鼻子长的特点来写。写耳朵:“比蒲扇还大”,突出其耳朵之大;写力气:“背上一千公斤香蕉”,说明他力气大;作者还化用成语“一臂之力”,以“一‘鼻’之力”来突出大象鼻子长而有力的特点。

写金丝猴,作者抓住了金丝猴毛发的特点。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穿上金光灿灿的丝绒袄儿”,写出了金丝猴毛发的颜色、质地的特点。

作者用了“一群”“挤在一起”来表现鸭子喜群居的特点。把鸭子寻宝的动机说成是:“买个清水池塘……洗澡”,写出了鸭子喜欢戏水的特点。

乌鸦、黑熊等闻风而动,突出他们对享乐的追求。

写白鹅的野心,表现他的私欲膨胀到了异想天开的程度。

狮子、老虎都自以为是强者,最有得宝的资格”,一副志在必得气概。

思考:作家一共写了多少种动物?作家为什么写这么多动物?

一是烘托“无价之宝”的巨大诱惑。二是写众生急切盼望发财的心理。三是与后文孤零零的寻宝者——骆驼对比,突出后者的执着、无私。

八、温故知新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