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漫不经心(màn jīng bù jīn)
B.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
C. 惊愕不已(jīng è bù yǐ)
D.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在人民生活中得到应用。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 他的书法作品曾在国内外展览中展出,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D. 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他每天晚上都要学到深夜。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的言行一致,从不言过其实。
B. 他的歌声如怨如诉,令人陶醉。
C. 他的计划非常周密,但最终却功亏一篑。
D. 他的工作态度非常严谨,从不马虎从事。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走进教室,发现同学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
B. 我曾经去过很多地方,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C. 我很喜欢看书,尤其是那些历史、文学、科学等方面的书籍。
D. 他的脸色苍白,嘴唇颤抖,好像随时都会晕倒。
5. 下列各句中,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天上的月亮明亮如镜,②小河里也倒映着月亮,③水中的月亮仿佛在轻轻地荡漾,④周围是一片宁静,⑤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B. ①天上的月亮明亮如镜,④周围是一片宁静,②小河里也倒映着月亮,③水中的月亮仿佛在轻轻地荡漾,⑤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C. ①天上的月亮明亮如镜,③水中的月亮仿佛在轻轻地荡漾,②小河里也倒映着
月亮,④周围是一片宁静,⑤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D. ④周围是一片宁静,①天上的月亮明亮如镜,③水中的月亮仿佛在轻轻地荡漾,
②小河里也倒映着月亮,⑤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名词:春暖花开;②形容词:硕果累累;③动词:春风化雨
B. ①形容词:春暖花开;②名词:硕果累累;③动词:春风化雨
C. ①动词:春暖花开;②形容词:硕果累累;③名词:春风化雨
D. ①名词:春暖花开;②动词:硕果累累;③形容词:春风化雨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此”作代词,表示“这个”。
②“之”作代词,表示“它”。
③“以”作介词,表示“用”。
B. ①“此”作代词,表示“这个”。
②“之”作代词,表示“它”。
③“以”作连词,表示“而且”。
C. ①“此”作代词,表示“这个”。
②“之”作代词,表示“它”。
③“以”作介词,表示“用”。
D. ①“此”作代词,表示“这个”。
②“之”作代词,表示“它”。
③“以”作连词,表示“而且”。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江畔何人初见月”中的“初”表示“刚刚”。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表示“黑色的”。
③“夜泊牛渚怀古”中的“怀”表示“怀念”。
B. ①“江畔何人初见月”中的“初”表示“刚刚”。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表示“黑色的”。
③“夜泊牛渚怀古”中的“怀”表示“怀念”。
C. ①“江畔何人初见月”中的“初”表示“开始”。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表示“黑色的”。
③“夜泊牛渚怀古”中的“怀”表示“怀念”。
D. ①“江畔何人初见月”中的“初”表示“开始”。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表示“黑色的”。
③“夜泊牛渚怀古”中的“怀”表示“怀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9. 《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青”指的是__________。
10. 《劝学》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砺”指的是__________。
11. 《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的“则”表示__________。
12.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而”表示__________。
13.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而”表示__________。
14.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而”表示__________。
15.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而”表示__________。
三、阅读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者孟母择邻而处子,舍近求远,欲其子之习贤也。
孟子幼,舍于其母之侧,日:“母,吾将学。
”母曰:“学则学矣,将何所习?”孟子曰:“吾将习孔子之道。
”母曰:“孔子之道,难矣!子能习之,吾死而后已。
”孟子曰:“诺。
”
孟子既长,学孔子之道,以为非吾志也,欲舍之。
母曰:“子既学孔子之道,何故欲舍之?”孟子曰:“吾闻孔子之道,难矣!吾欲舍之。
”母曰:“吾闻孔子之道,易矣!子能习之,吾死而后已。
”孟子曰:“诺。
”
孟子既习孔子之道,游于齐,见田仲,曰:“仲子,吾欲学孔子之道,子能教我乎?”田仲曰:“孔子之道,吾不识也。
吾闻之,仲尼之徒,其为人也,温良恭俭让,有礼也。
吾欲学孔子之道,子能教我乎?”孟子曰:“诺。
”
孟子既习孔子之道,游于楚,见颜回,曰:“颜子,吾欲学孔子之道,子能教我乎?”颜回曰:“孔子之道,吾不识也。
吾闻之,仲尼之徒,其为人也,温良恭俭让,有礼也。
吾欲学孔子之道,子能教我乎?”孟子曰:“诺。
”
孟子既习孔子之道,游于赵,见子贡,曰:“子贡,吾欲学孔子之道,子能教我乎?”子贡曰:“孔子之道,吾不识也。
吾闻之,仲尼之徒,其为人也,温良恭俭让,有礼也。
吾欲学孔子之道,子能教我乎?”孟子曰:“诺。
”
孟子既习孔子之道,游于魏,见子路,曰:“子路,吾欲学孔子之道,子能教我乎?”子路曰:“孔子之道,吾不识也。
吾闻之,仲尼之徒,其为人也,温良恭俭让,有礼也。
吾欲学孔子之道,子能教我乎?”孟子曰:“诺。
”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择邻而处子:选择邻居而居住。
B. 舍近求远:放弃近处的,追求远处的。
C. 以为:认为。
D. 易矣:容易。
(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幼,舍于其母之侧,日:“母,吾将学。
”
孟子小时候,住在母亲旁边,说:“母亲,我要学习。
”
B. 子既习孔子之道,游于齐,见田仲,曰:“仲子,吾欲学孔子之道,子能教我乎?”
孟子已经学习了孔子之道,游历到齐国,见到田仲,说:“田仲,我想学习孔子之道,你能教我吗?”
C. 孟子既习孔子之道,游于赵,见子贡,曰:“子贡,吾欲学孔子之道,子能教我乎?”
孟子已经学习了孔子之道,游历到赵国,见到子贡,说:“子贡,我想学习孔子之道,你能教我吗?”
D. 孟子既习孔子之道,游于魏,见子路,曰:“子路,吾欲学孔子之道,子能教我乎?”
孟子已经学习了孔子之道,游历到魏国,见到子路,说:“子路,我想学习孔子之道,你能教我吗?”
(3)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在学习孔子之道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坚持学习。
B. 孟子在学习孔子之道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坚持学习,最终取得了成功。
C. 孟子在学习孔子之道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坚持学习,最终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D. 孟子在学习孔子之道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坚持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1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鹳雀楼》
白居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描绘了鹳雀楼上的美景。
B.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C.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D.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下列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诗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象征时间的流逝。
D. 诗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依山尽”和“入海流”。
四、作文题(50分)
18.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明确;②内容充实,感情真挚;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