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c-myc基因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与健康
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31期
127
幸福生活指南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
C-MYC基因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张叶华 许 峰 吕兰芳 许长庆 蔡 桐 陈 欣
邢台市人民医院 血液科 河北 邢台 054001
摘 要: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组织中C-MYC基因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对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存档的50例MM骨髓组织和15例非肿瘤骨髓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C-MYC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C-MYC在MM和非肿瘤骨髓组织、MM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表达均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C-MYC基因的表达和MM组织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以作为辅助MM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根据之一。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C-MYC基因;相关性
C -MYC 基因作为MYC 癌基因家族的其中一员,其表达与细胞的生长、恶性转化以及分化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很多恶性肿瘤中都会出现C -MYC 基因的高水平表达,所以,C -MYC 基因有可能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1]。

本文为探究多发性骨髓(M M )骨髓组织中C -MYC 基因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对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存档的50例MM 骨髓组织和15例非肿瘤骨髓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存档的50例MM 骨髓组织和15例非肿瘤骨髓组织切片,50例MM 切片中包含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6-83岁,平均年龄为(59.24±3.27)岁;包含临床分期I 期、II 期、III 期分别有15例、14例、21例。

15例非肿瘤骨髓组织切片中包含男9例,女6例;年龄为24-84岁,平均年龄为(58.79±3.18)岁。

上述患者均知晓并同意本研究,且本研究已取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分析两组基本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首先使用浓度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将所有的标本固定、石蜡包埋后制作切片,然后通过免疫组化SP 三步法对切片进行检测,具体方法如下[2]
:通过柠檬酸高压抗原热修复的方法修复抗原,使用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在室温下进行20min 孵育,然后使用磷酸缓冲盐溶液冲洗;使用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在室温下进行20min 孵育,加入一抗后置于4℃的冰箱中过夜保存12h ,然后使用磷酸缓冲盐溶液冲洗;加入二抗后于室温下进行25min 孵育,使用磷酸缓冲盐溶液冲洗后再加入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于室温下进行25mi n 后孵育,使用磷酸缓冲盐溶液冲后进行DAB 显色,最后完成冲洗、脱水、封片等工作。

1.3 观察指标
根据细胞着色情况分为不着色、淡黄色、棕黄色、棕褐色4个等级,评分对应0-3分;根据阳性细胞占总瘤细胞百分比分为<5%、5%-25%、26%-50%、51%-75%、>75%5个登记,评分对应0-4分,两项得分相加,分数>1分则判读为阳性[3]。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使用t 检测计量资料并通过(χ±s )表示,使用χ2
检测计数并通过(%)表示,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 -MYC 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C -MYC 在MM 和非肿瘤骨髓组织、MM 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表达均有明显差异(P <0.05),具体见表1。

表1 C -MYC 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n ,%)
临床分期
MM (n=50)
非肿瘤骨髓组织(n=15) I 期(n=15) II 期(n=14) III 期(n=21) C -MYC 37(74.00)
2(13.33)
6(40.00) 11(78.57) 20(95.24)
注:χ2=17.69,P=0.0000;χ2=14.09,P=0.0009。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人体骨骼中最常见的一种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近年来,我国MM 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了影响。

但是,现阶段对于MM 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也无法完全有效的治愈,特别是MM 患者临床分期越高,其预后就越差[4]。

C -MYC 基因是MYC 家族对细胞的生长调控具有重要作用的成员,也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致癌基因。

有学者的研究显示,C -MYC 基因在前列腺癌中会出现高表达的情况,其水平与临床分期也有一定的关系[5]。

本研究结果中,C -MYC 在MM 和非肿瘤骨髓组织、MM 不同临床分期之
间的表达均有明显差异(P <0.05),提示C -MYC 基因的表达会随着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出现变化,并与其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C -MYC 基因的表达和MM 组织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以作为辅助MM 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根据之一。

参考文献:
[1]安全明, 刘元亘, 林梁,等. 细胞外基质糖蛋白Reelin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8,12(3):482-483.
[2]刘丹, 姚红霞, 王谷云. 细胞遗传学异常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
[J]. 中国临床研究, 2019, 32(2):52-56. [3]王娴婷, 郑良达, 解晶,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组织中miRNA-181a、miRNA-373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11):91-94+110.
[4]胡娟娟, 聂淑敏, 高燕,等.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9, 40(12):1044-1046.
[5]孙智婷, 刘雪文, 刘莹,等. 癌蛋白CIP2A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性研究[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8,12(7):503-5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