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宜春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三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0.012 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
D.1 mol NH3所含原子数约是2.408×1024
2.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A.M g B.g C.g D.g
3.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02,一个装有CH4,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
A.质量B.原子总数C.密度D.分子数
4.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若产物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则判断正确的是()A.两种单质A、B的摩尔质量之比是1:4
B.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一定是1:4
C.在生成物C中,A的质量分数为50%
D.C中A、B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1
5.根据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6.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7.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Zn2+ C.H2→H2O D.CuO→CuCl2
8.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B.1:4 C.3:4 D.3:2
9.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10.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
D.CaCO3CaO+CO2↑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3.2009年8月15日~12月15日,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为期四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在执法中,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下列有关重铬酸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B.在检查时重铬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C.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
D.它由橙红色变为绿色是物理变化
14.实验室制Cl2反应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B.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每消耗1 mol 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 mol
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11.2 L
15.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①S2﹣②Fe2+③Fe3+④S⑤H+⑥Na+⑦Mg.
A.①⑦B.②④C.③⑤⑥D.②④⑤⑥
16.下列反应完成后没有沉淀的是()
A.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后加足量稀H2SO4
B.Ba(OH)2溶液与KNO3溶液反应后加足量稀H2SO4
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后加足量稀HCl
D.Ca(OH)2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后加足量稀HNO3
二、实验题:(19分)
17.用下列仪器的编号回答问题.
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酸式滴定管④量筒⑤烧杯⑥托盘天平⑦分液漏斗(1)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有,
(2)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3)标有零刻度的有.
18.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设H2SO4和Ba(OH)2溶液密度相同).试回答:
(1)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②.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由A和B两种正盐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下列实验:
试判断,A、B分别是A;B.
写出实验过程中加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填空题:(23分)
20.(13分)(2014春•朔州校级期末)下列物质中(1)Na (2)Br2 (3)Na2O (4)NO2(5)CO2(6)SO3(7)NH3 (8)H2S (9)HCl (10)H2SO4(11)Ba(OH)2 (12)NaCl (13)蔗糖(14)NaCl溶液.
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能导电的
是.(用序号填写)
21.在Fe3O4+4CO3Fe+4CO2的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
2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K2SO4NH4NO3.
四、计算题:(10分)
23.(10分)(2014秋•蚌埠校级期中)将6.5g锌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得到80mL 密度为1.25g/mL的溶液,试计算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0.012 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
D.1 mol NH3所含原子数约是2.408×1024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来判断;
B.根据0.012kg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判断;
C.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
D.根据N=nN A结合氨气分子的构成计算.
【解答】解:A.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但6.02×1023不是阿伏伽德罗常数,故A错误;
B. 0.012kg12C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0.012kg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故B正确;
C.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故C正确;
D.N=nN A=1mol×N A/mol=N A,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所以1molNH3所含原子数约是2.408×1024,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注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6.02×1023关系为解答中的易错点.
2.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A.M g B.g C.g D.g
【考点】摩尔质量.
【分析】根据1mol任何微粒的数目均为 6.02×10﹣23个,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来计算.
【解答】解:根据摩尔质量知,1mol该原子的质量是Mg,1mol原子有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个(N A=6.02×10﹣23),即N A个原子的质量是Mg,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约为
g,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较简单.
3.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02,一个装有CH4,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
A.质量B.原子总数C.密度D.分子数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根据m=nM=M计算.
B.根据N=nN A=N A结合分子构成计算原子总数.
C.根据ρ=判断.
D.根据N=nN A=N A计算分子总数.
【解答】解: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02,一个装有CH4,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所以两个储气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A.两储气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由m=nM=M知,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M不同,
所以两种气体的质量不同,故A错误.
B.两储气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所含分子数相同,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一个氧气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所以两种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不同,故B错误.
C.由ρ=知,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所以密
度不同,故C错误.
D.两储气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所含分子数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C,会根据密度公式进行推导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密度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4.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若产物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则判断正确的是()A.两种单质A、B的摩尔质量之比是1:4
B.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一定是1:4
C.在生成物C中,A的质量分数为50%
D.C中A、B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1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容器的体积固定,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若产物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则气体的质量是反应前气体质量的4倍,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A的质量为B的质量的3倍,在生成物中A的质量分数为75%,由于不能确定A和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则不能确定A、B的摩尔质量和原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A.由于不能确定A和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则不能确定A、B的摩尔质量,故A错误;
B.容器的体积固定,若产物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则气体的质量是反应前气体质量的4倍,所以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一定是1:4,故B正确;
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4,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则A的质量为B的质量的3倍,在生成物中A的质量分数为75%,故B错误;
D.由于不能确定A和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则不能确定C中A、B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题意只能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关系和质量关系,但不能确定固体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5.根据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根据雾属于胶体,属于气溶胶.
【解答】解:因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雾属于胶体,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熟练程度,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6.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一类反应.【解答】解:A.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碱,它和盐酸反应不能用H++OH﹣=H2O来表示,故A错误;
B.Ba(OH)2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是难溶于水的,该反应不能用H++OH﹣=H2O来表示,故B错误;
C.氢氧化钙是强碱,硝酸是强酸,二者反应能生成可溶于水的盐,能用H++OH﹣=H2O来表示,故C正确;
D.二氧化碳不是强酸,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能用H++OH﹣=H2O来表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离子反应的实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7.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Zn2+ C.H2→H2O D.CuO→CuCl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变化中某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一般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氧化还原反应.注意通过分解反应可以实现的,不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
【解答】解:A.Cl2→Cl﹣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发生还原反应,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正确;
B.Zn→Zn2+锌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发生氧化反应,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
C.H2→H2O氢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1价,发生氧化反应,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错误;
D.CuO→CuCl2铜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可通过CuO与盐酸反应实现,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时物质被还原、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时被氧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注意通过分解反应可以实现的,不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或氧化剂.
8.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B.1:4 C.3:4 D.3:2
【考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专题】守恒法.
【分析】因为溶液呈电中性,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来计算.
【解答】解:溶液中电荷守恒,也就是说所有正电的总数应该等于所有负电的总数,
即:Na++3Al3+===Cl﹣+2SO42﹣(乘的系数就是它的电荷数),
设SO42﹣的离子个数为x,
所以3+3×2=1+2×x,
解得x=4,
所以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2:4=1: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9.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碱性溶液中含大量的OH﹣,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解答】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MnO4﹣为紫色,与无色不符,故A错误;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均为无色,故B正确;
C.因H+、OH﹣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因Fe3+、OH﹣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侧重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的颜色的考查,熟悉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离子的颜色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0.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考点】离子反应的概念.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离子反应指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根据反应原理,离子反应可分为复分解、盐类水解、氧化还原、络合4个类型;也可根据参加反应的微粒,分为离子间、离子与分子间、离子与原子间的反应等.极浓的电解质跟固态物质反应时,应根据反应的本质来确定是否属于离子反应,例如:浓硫酸跟铜反应时,表现的是硫酸分子的氧化性,故不属于离子反应;浓硫酸跟固体亚硫酸钠反应时,实际上是氢离子跟亚硫酸根离子间的作用,属于离子反应.此外,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也能发生离子反应.
【解答】解:离子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硝酸根离子,氢离子与亚铁离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2++2H++NO3﹣===2Fe3++H20+NO2↑,故①②错误;
在反应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如:
Cu2++Zn===Cu+Zn2+,故③正确;
离子反应可能有分子参加,如Cl2+2I﹣===I2+2Cl﹣,故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类型,难度不大,主要举出反例即可,注意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
D.CaCO3CaO+CO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变化,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B.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
C.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铁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D.难溶物写化学式.
【解答】解:A.铁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2++Fe===Fe2++Cu,故A正确;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盐,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B错误;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2OH﹣
+2H+===BaSO4↓+2H2O,故C错误;
D.难溶物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H2O+CO2↑+Ca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很多同学往往漏掉生成水或硫酸钡的离子反应而导致错误.
13.2009年8月15日~12月15日,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为期四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在执法中,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下列有关重铬酸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B.在检查时重铬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C.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
D.它由橙红色变为绿色是物理变化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由信息可知,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则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乙醇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A错误;
B.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重铬酸钾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故C正确;
D.由橙红色变为绿色,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信息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4.实验室制Cl2反应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B.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每消耗1 mol 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 mol
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11.2 L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故A正确;
B.每生成1 mol Cl2,由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2×(1﹣0)=2 mol,故B正确;
C.每消耗1 mol MnO2,由电子守恒可知,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2 mol,故C错误;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22.4L/mol=11.2 L,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HCl作酸和还原剂,题目难度不大.
15.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①S2﹣②Fe2+③Fe3+④S⑤H+⑥Na+⑦Mg.
A.①⑦B.②④C.③⑤⑥D.②④⑤⑥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处于最高价的元素的微粒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的元素的微粒具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的微粒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①S2﹣中元素的化合价为﹣2,为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故不选;
②Fe2+中元素的化合价为+2,为中间价,有氧化剂和还原性,故不选;
③Fe3+中元素的化合价为+3,为最高价,只具有氧化剂,故选;
④S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为中间价,有氧化剂和还原性,故不选;
⑤H+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为最高价,只具有氧化剂,故选;
⑥Na+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为最高价,只具有氧化剂,故选;
⑦Mg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为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故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微粒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氧化性、还原性与微粒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6.下列反应完成后没有沉淀的是()
A.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后加足量稀H2SO4
B.Ba(OH)2溶液与KNO3溶液反应后加足量稀H2SO4
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后加足量稀HCl
D.Ca(OH)2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后加足量稀HNO3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后生成碳酸钡沉淀,加足量稀H2SO4,H2SO4与碳酸钡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硫酸钡和水;
B.Ba(OH)2溶液与KNO3溶液加足量稀H2SO4,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D.Ca(OH)2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与稀HNO3反应溶解.【解答】解:A.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后生成碳酸钡沉淀,加足量稀H2SO4,H2SO4与碳酸钡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硫酸钡和水,会产生沉淀,故A错误;
B.Ba(OH)2溶液与KNO3溶液加足量稀H2SO4,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所以会产生沉淀,故B错误;
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HCl,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所以会产生沉淀,故C错误;
D.Ca(OH)2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与稀HNO3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水,没有沉淀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现象的判断,明确物质的性质和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二、实验题:(19分)
17.用下列仪器的编号回答问题.
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酸式滴定管④量筒⑤烧杯⑥托盘天平⑦分液漏斗(1)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有②⑤,
(2)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①③⑦,
(3)标有零刻度的有③⑥.
【考点】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
【分析】(1)仪器表面积较大,为防止因局部受热,使仪器炸裂,要垫石棉网加热;(2)能用来盛放液体,且有活塞的仪器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3)一些计量仪器往往有0刻度.
【解答】解:(1)蒸馏烧瓶和烧杯表面积较大,为防止因局部受热,使仪器炸裂,要垫石棉网加热,故答案为:②⑤;
(2)容量瓶、酸式滴定管和分液漏斗能用来盛放液体,且有活塞,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①③⑦;
(3)③酸式滴定管属于计量仪器,有0刻度,量筒和托盘天平都属于计量仪器,但量筒没有0刻度,托盘天平有0刻度,使用前须先调0,故答案为:③⑥.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8.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设H2SO4和Ba(OH)2溶液密度相同).试回答:
(1)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溶液里有白色沉淀产生;②小球下沉到烧杯底.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恰好完全反应发生H2SO4+Ba(OH)2===BaSO4↓+2H2O,有沉淀生成,且溶液的密度减小,并注意离子反应中沉淀、水应保留化学式来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发生H2SO4+Ba(OH)2===BaSO4↓+2H2O,则可观察到溶液里有白色沉淀产生,又溶液的密度变小,则在溶液中央悬浮的塑料小球将下降到烧杯底部,故答案为:溶液里有白色沉淀产生;小球下沉到烧杯底;
(2)因反应为H2SO4+Ba(OH)2===BaSO4↓+2H2O,H2SO4和Ba(OH)2完全电离,BaSO4和H2O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离子反应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故答案为:Ba2++2OH﹣+2H++SO42﹣
===BaSO4↓+2H2O.
【点评】本题以实验的形式来考查离子反应,明确反应现象的观察及反应的关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19.由A和B两种正盐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下列实验:
试判断,A、B分别是A K2CO3;B CuSO4(可互换).
写出实验过程中加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CO32﹣===CuCO3↓.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专题】推断题.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知混合物中含有:SO42﹣、Cu2+、CO32﹣、K+.这些离子可以组成两种可溶性物质是K2CO3、CuSO4;在水中能反应的离子是Cu2+和CO32﹣.
【解答】解:过滤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硝酸钡溶液可得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溶液,说明混合物中含有SO42﹣、K+,
所得沉淀加入稀硫酸得CO2,说明混合物中含有CO32﹣,最后得到硫酸铜溶液,则混合物中含有Cu2+,
则混合物中含有:SO42﹣、Cu2+、CO32﹣、K+,
这些离子可以组成两种可溶性物质是K2CO3、CuSO4,
在水中能反应的离子是Cu2+和CO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CO32﹣===CuCO3↓,
故答案为:K2CO3;CuSO4;Cu2++CO32﹣===CuCO3↓.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结合生成物判断对应的反应物,即可推断.
三、填空题:(23分)
20.(13分)(2014春•朔州校级期末)下列物质中(1)Na (2)Br2(3)Na2O (4)NO2(5)CO2(6)SO3(7)NH3(8)H2S (9)HCl (10)H2SO4(11)Ba(OH)2(12)NaCl (13)蔗糖(14)NaCl溶液.
属于电解质的是(3)(8)(9)(10)(11)(1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4)(5)(6)(7)(13),能导电的是(1)(14).(用序号填写)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