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10 3 第三单元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
浙江省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专题三(含答案)
![浙江省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专题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fa2505c1c708a1294a446b.png)
阶段检测三(专题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单质硅可用于制取普通玻璃C.硫酸铜可用于游泳池消毒D.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答案 B A项,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B项,通常用二氧化硅制取普通玻璃,错误;C项,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可用于游泳池消毒,正确;D项,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故能用于净水,正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可用于杀菌消毒B.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调味剂C.晶体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镁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答案 C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故A正确;氯化钠有咸味,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调味剂,故B 正确;二氧化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C错误;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故D 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B.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C.漂白粉曝露在空气中会变质D.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得到硅酸答案 C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故A错误;钠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故B错误;漂白粉曝露在空气中,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次氯酸,故C正确;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不与水反应,故D错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农药的生产等方面B.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C.用二氧化硅制造的光导纤维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可用于制作光缆D.化肥的生产、金属矿石的处理、金属材料的表面清洗等都可能用到硫酸答案 C 二氧化硅为绝缘体,用二氧化硅制造的光导纤维不导电,C错误。
5.下列物质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和硫化钠溶液反应制备Al2S3B.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制备Mg3N2C.蒸发氯化镁溶液可制得无水MgCl2D.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加热氯化铝结晶水合物制备AlCl3答案 D 氯化铝溶液和硫化钠溶液发生强烈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得不到Al2S3,A错误;镁粉也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镁,B错误;氯化镁在该条件下会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镁,C错误;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可以抑制氯化铝水解,D正确。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3 1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3 1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161d4bbd0912a216147929f9.png)
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20·嘉兴月考)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无水乙醇的小烧杯中,以下描述合理的是()A.无明显现象B.烧杯内溶液颜色逐渐变红C.金属钠浮于液面上,四处游动D.金属钠沉入烧杯底部,并产生气泡解析:选D。
钠的密度大于乙醇。
2.镁合金在高铁、汽车、自行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建筑装饰、手持工具、医疗康复器械等领域应用前景好、潜力大。
关于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镁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ⅡA族B.Mg(OH)2可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C.MgO是一种耐高温材料D.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Mg答案:B3.(2016·浙江4月选考,T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B.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C.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D.二氧化硫不可用于漂白纸浆答案:D4.(2020·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99%的溴蕴藏在大海中,故溴被称为“海洋元素”B.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故常用于道路与广场的照明C.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故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D.利用光线在硅晶体内的全反射现象,可以制备光导纤维解析:选D。
硅可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不能制备光导纤维,D项错误。
5.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A.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Na2O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解析:选A。
A项,对NaHCO3溶液微热,HCO-3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
6.(2018·浙江4月选考,T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纯碱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B.二氧化碳可用作镁燃烧的灭火剂C.植物秸秆可用于制造酒精D.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作净水剂答案:B7.(2020·浙江1月选考,T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u(NH3)4]SO4可通过CuSO4溶液与过量氨水作用得到B.铁锈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2O3·n H2OC.钙单质可以从TiCl4中置换出TiD.可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答案:D8.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NaHCO3<Na2CO3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3<Na2CO3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D.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NaHCO3<Na2CO3解析:选B。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1 3 第三单元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1 3 第三单元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986621783e0912a2162af3.png)
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19·宁波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实验室配制1 mol·L-1的盐酸250 mL,下列不需要的仪器是()A.250 mL容量瓶B.托盘天平C.胶头滴管D.烧杯答案:B2.(1)将106 g Na2CO3固体溶于1 L水配成溶液;(2)将1 mol Na2CO3·10 H2O固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两份溶液相比,下列量一定相等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B.溶质的物质的量C.溶液的体积D.质量分数解析:选B。
两份溶液中的溶质都是1 mol的Na2CO3,但前者溶液的体积不是1 L,故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不同。
3.(2019·浙江名校联考)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D.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解析:选C。
A项,c(NaOH)=10 g40 g·mol-10.25 L=1 mol·L-1;B项,c(H2SO4)=80 g80 g·mol-11 L=1 mol·L-1;C项,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的体积并不是50 mL,Na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不是1 mol·L -1;D项,c(HCl)=22.4 L22.4 L·mol-11 L=1 mol·L-1。
4.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用品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解析:480 mL 规格的容量瓶,所以要选择规格是500 mL的容量瓶,溶质若是硫酸铜则需要8.0 g,若是胆矾则需要12.5 g,且配成500 mL溶液,而不是加入500 mL水。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专题1 2 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专题1 2 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6960e44226fff705cc170ad0.png)
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20·台州一中高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的摩尔质量是40 gB.1 mol H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D.氧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D2.(2020·杭州二中学考模拟)如果1 g O2中含有x个氧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32x B.32x mol-1C.16x D.16x mol-1解析:选B。
n(O2)=1 g32 g·mol-1=132mol,含有x个分子,则N A=Nn=x132 mol=32x mol-1。
3.如图为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对两瓶内气体的描述一定正确的是()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D.平均摩尔质量相等解析:选A。
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两瓶内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故A项正确;由于N2和O2的物质的量不确定,无法比较密度、质量及平均摩尔质量,其余选项均错误。
4.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 L某种气态纯净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1024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 LC.每个该气体分子含有2个原子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 mol 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 L解析:选A。
若该物质为气体,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故该温度和压强不可能是标准状况,A项错误,B项正确;由分子数和原子数的关系可知该分子为双原子分子,且其物质的量为1 mol,C项正确;根据题意,在此温度和压强条件下,V m=30 L·mol-1,D项正确。
5.(2017·浙江11月选考,T2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镁反应,转移电子数大于0.2N AB.25 ℃时,pH=3的醋酸溶液1 L,溶液中含H+的数目小于0.001N AC.任意条件下,1 mol苯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一定为6N AD.a mol的R2+(R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的核外电子数为a(A-N-2)N A答案:B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丙烷中含C—C键的数目为N AB.1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2N AC.0.1 mol重水(D2O)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D.1.6 g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答案:B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和CO的混合物共0.5 mol,其中的原子数目为N AB.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5N AC.6 g石墨晶体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3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C2H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25N A答案:C8.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NH+4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 AB.1 mol联氨(N2H4)中含有5 mol共价键C.1 mol NH+4经过过程Ⅰ、Ⅱ、Ⅲ(假设每步转化均完全)得到氮气的体积约为11.2 LD.该方法每处理1 mol NH+4,需要0.5 mol NO-2解析:选B。
浙江省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专题十(含答案)
![浙江省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专题十(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3d3c359b89680202d82573.png)
阶段检测十(专题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答案 A A项,图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项,图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故B错误;C项,图示标志是放射性物品标志,故C错误;D项,图示标志是氧化剂标志,故D错误。
2.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 )答案 D 根据仪器的特征,A为量筒,B为容量瓶,C为圆底烧瓶,D为分液漏斗。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托盘天平、玻璃棒是必需仪器B.实验室中,盛装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C.加入稀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未知液中不含N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答案 B A项,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不需要托盘天平,故A错误;B项,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生成具有黏合性的硅酸钠,则盛装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故B正确;C项,加入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不能说明不含N,故C错误;D项,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润湿,否则测得溶液的pH有误差,故D错误。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①加热盛有液体的烧瓶时,需加碎瓷片或沸石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③实验前,要对气体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査④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⑤实验结束后,清洗后的洁净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答案 B ①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为了防止暴沸,要加碎瓷片或沸石,故①正确;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否则容易发生爆炸,故②正确;③实验前,要对气体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査,以防止漏气而导致实验失败,故③错误;④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注入水中,否则浓硫酸容易溅出,发生危险,故④正确;⑤实验结束后,清洗后的洁净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是为了便于试管中的水流出试管,故⑤错误。
2021版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教师备用题库:专题一 第三单元 溶液
![2021版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教师备用题库:专题一 第三单元 溶液](https://img.taocdn.com/s3/m/c7ffef3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a.png)
2021版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教师备用题库:专题一第三单元溶液2021版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教师备用题库:专题一第三单元溶液教师备用题库1.某溶质为al2(so4)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c(al3+)∶c(na+)=1∶2,若c(s)=2.5moll-1,则c(al3+)为()a.0.5moll-1b.1moll-1c.2moll-1d、 3mol-1--答案B可根据溶液的电中性C(Na+)+3C(Al3+)=2C(s)得出。
设C(Al3+)=xmoll-1,然后C(Na+)=2xmoll-1,所以2xmoll-1+xmoll-1×3=2c(s)=2.5moll-1×2。
X=1,所以C(Al3+)=1mol-1。
2.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50ml1moll-1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a.150ml1moll-1的氯化钠溶液b.75ml2moll-1的氯化铵溶液c.150ml3moll-1的氯化钾溶液d.75ml1moll-1的氯化亚铁溶液答案C根据化学式,50ml 1mol-1 AlCl 3溶液中Cl-的浓度为3mol-1。
在150ml1mol NaCl溶液中,Cl浓度为1mol×1=1mol,因此a是错误的;在75 ml氯化铵溶液中,Cl-的浓度为2 mol L-1×1=2 mol-1,因此B误差;在150ml 3mol-1 KCl溶液中,Cl-的浓度为3mol-1×1=3mol-1,因此C是正确的;在75 ml 1mol L-1 FeCl 2溶液中,Cl-的浓度为1mol L-1×2=2mol-1,因此存在误差。
3.某溶质为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且s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a.11.2gb.16.8gc.19.6gd.22.4g回答DN=0.1L×6mol-1=0.6mol。
浙江省2021届高三化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一月选考一轮复习
![浙江省2021届高三化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一月选考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32ad6b152ea551810a687f1.png)
浙江省2021届高三化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一月选考一轮复习一、单选题1.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①MgSO4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饱和澄清石灰水⑤Ca(HCO3)2溶液A.①B.①④C.①④⑤D.①②④⑤2.下列关于Na2O与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者均可由金属Na与O2反应得到,但是反应条件不同B.二者在常温下均为固体,但颜色不同C.Na2O与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分别为1:2,1:1D.Na2O与Na2O2在空气中久置都会发生变质,且最终产物相同3.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
向混盐CaOCl2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可发生反应:CaOCl2 +H2SO4(浓)=CaSO4 +Cl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混盐CaOCl2 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浓硫酸体现氧化性与酸性C.每产生1mol氯气,转移电子数为N AD.1mol混盐CaOCl2中含有离子数为3N A4.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 .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B .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C .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D .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5.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 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Fe 2+)变为棕黄色(Fe 3+)。
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 ,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这说明维生素C 具有。
A .氧化性B .还原性C .碱性D .酸性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A .标准状况下,将1g 铝片投入20mL 18.4mol/L 的硫酸中B .常温下,向100mL 3mol/L 的硝酸中加入6.4g 铜C .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用2molSO 2和1molO 2合成SO 3D .将含有少量H 2O (g )的H 2通入盛有足量Na 2O 2容器中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7.由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a g ,加入2 mol·L -1的硫酸溶液50 mL ,恰好完全溶解,若将a g 的该混合物在过量的CO 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A .1.6a gB .(a -1.6) gC .(a -3.2) gD .无法计算8.已知A 、B 为单质,C 为化合物。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真题集训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真题集训化学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7c3ab8a45177232e60a22d.png)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真题集训化学试题(含解析)1.[xx·北京高考]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C DA B用品有效成分NaCl Na2CO3Al(OH)3Ca(ClO)2用途做调味品做发酵粉做抗酸药做消毒剂3答案:B2. [xx·课标全国卷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解析:A项,CaCO3与CO2、H2O反应生成的Ca(HCO3)2与NaHCO3不反应。
B项,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HCl时,发生反应:CO2-3+H+===HCO-3,不生成CO2。
C项,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NaHCO3产生的CO2多。
D项,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时,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中消耗H2O,且生成的NaHCO3溶解度小,故NaHCO3会结晶析出。
答案:D3. [xx·上海高考]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之间的关系。
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生成,而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无气体生成,碳酸钠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后,继续滴加盐酸将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第二、三两步反应消耗盐酸的量相同。
C 选项正确。
2021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 第2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
![2021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 第2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f24821eaff00bed5b8f31d86.png)
根据2H2+O2
点燃 =====
2H2O和2CO+O2
点燃 =====
2CO2可知,消耗O2的体积是H2和)=12×22.48.L96·mLol-1=0.2 mol,分子数为0.2NA,C正确;金刚石
结构单元是正四面体结构,而石墨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二者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考+选考总复习
A [32 g O3中,N(O)=48 g3·2mgol-1×3NA mol-1=2NA,A正确;17 g NH3中的
电子数是10NA,B错误;5.6
g
Fe与足量盐酸反应时,Fe失去的电子数是56
5.6 g g·mol-1
×2NA mol-1=0.2NA,C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11.2 L H2O中含有的O—H 键的数目远大于NA,D错误。]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考+选考总复习
考点 2|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聚集状态 [基础知识自查]
1.物质的聚集状态 (1)聚集状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考+选考总复习
(2)晶体和非晶态物质的区别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 固定的熔点 ;非晶态物质没有 固定的熔点 ,不 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同,D错误。
【答案】 C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考+选考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考+选考总复习
(2016·浙江4月学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81640008】 A.1 mol FeI2与1 mol Cl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2 g H128O与D126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电子数目均为NA C.273 K、101 kPa下,28 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5NA D.pH=1的H2SO4溶液10 L,含H+的数目为2NA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2 2 第二单元 氧化还原反应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2 2 第二单元 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35f8cc71ee06eff9aef80781.png)
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金属冶炼 B .燃放鞭炮C .食物腐败D .点制豆腐解析:选D 。
豆腐的点制属于胶体的聚沉,是物理变化。
2.(2020·温州选考模拟)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 +O 2CO 2=====点燃 B .CH 4+2O 2CO 2+2H 2O =====点燃 C .CaO +H 2O===Ca(OH)2D .CuO +H 2Cu +H 2O =====△ 解析:选C 。
A.C 和O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不选;B.C 和O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 不选;C.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 选;D.Cu 和H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 不选。
3.(2020·台州教学质评)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O 2+2NaOH===Na 2CO 3+H 2OB .HCl +NaOH===NaCl +H 2OC .Cl 2+2NaOH===NaCl +NaClO +H 2OD .NH 4Cl +NaOH===NH 3·H 2O +NaCl解析:选C 。
A.CO 2+2NaOH===Na 2CO 3+H 2O 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不选;B.HCl +NaOH===NaCl +H 2O 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 不选;C.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 选;D.NH 4Cl +NaOH===NH 3·H 2O +NaCl 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 不选。
4.(2020·杭州学军中学选考模拟考试)反应Al 2O 3+N 2+3C===2AlN +3CO 中的还原剂是( )A .Al 2O 3B .N 2C .CD .CO解析:选C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第三节物质的制备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第三节物质的制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d12c2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2.png)
H2、 CO2、 SO2、 NO、
以下; ②启普发生器只适用 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 应,且气体不溶于水;
NO2 等 ③使用分液漏斗既可 以增强气密性,又可控
制液体流速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O2 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
理,如图____D____或____E____。
7.防倒吸装置 (1)肚容式:对于 NH3、HCl 等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时,常 用倒置的小漏斗、干燥管、双耳球等防倒吸装置,如下图所示:
(2)分液式:把导气管末端插入气体溶解度小的液体中,不 会发生倒吸,气体进入上层液体被充分吸收。像 HCl、NH3 均 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吸收。
_难__溶__于__水___ 大,不与空气中成 较大,不与空气
分反应
中成分反应
HCCOH2 、、 4、COCH2H、2=≡=NCCOHH、2、COl22、、SHOC2、l、HC2OS2、 H2、NH3、CH4
5.气体的净化装置 (1)原理:酸性杂质用_碱__性__物__质__吸收;碱性杂质用_酸__性__物__质_ 吸收;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用水吸收;还原性杂质可用 氧_化__性__较__强__的__物__质__来吸收或转化;氧化性杂质可用_还__原__性__较__强__的_ _物__质___来吸收或转化。 (2)装置
2H2O+O2↑
2Na2O2+2H2O===4NaOH+O2↑
②装置类型:固+固 气体 固+液―→气体
③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④验满方法:将_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__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
证明已满
2021版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夯基提能作业:专题十 第一单元 常见
![2021版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夯基提能作业:专题十 第一单元 常见](https://img.taocdn.com/s3/m/94afaa5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0.png)
2021版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夯基提能作业:专题十第一单元常见2021版高考浙江选考化学一轮夯基提能作业:专题十第一单元常见第一单元通用仪器和基本操作1.(2021浙江4月选考,2,2分)仪器名称为“量筒”的是()答案c这个问题考察了化学实验中基本仪器的识别。
A是圆底烧瓶,B是分离漏斗,C 是量筒,D是砂浆,所以选择C。
2.(2021浙江11月选考,9,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苯应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且远离火源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c.有毒药品的废液须倒入指定的容器d.容量瓶洗净后须用酒精灯加热干燥答D乙醇和苯易挥发,易燃烧,应密封存放在远离火源的阴凉处,a是正确的;由于2Na 2O 2+2H 2O,钠燃烧产生过氧化钠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因此,当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但可以用细砂覆盖火,所以B是正确的;有毒药品废液不能直接排放,必须倒入指定容器,经处理后排放,c正确;容量瓶是溶液制备的仪器。
溶液制备过程中需要加水,清洗后不需要用酒精灯加热干燥,不正确。
3.(2021浙江4月选考,10,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应将钠保存在煤油中b.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要检漏c.可用酒精代替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d.金属镁失火不可用水来灭火答案c酒精和水互溶,不能从碘水中提取碘。
4.以下仪表为冷凝管()答案aa为冷凝管,b为分液漏斗,c为容量瓶,d为普通漏斗,故选a。
5.下列仪器或组合装置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和纯化()答案ba可用于蒸发结晶,b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c可用于洗气,d可用于萃取分液,b项符合题意。
6(浙江2022年11月测试,2,2点)以下数字不对应于操作名为()答案aa项是液体加热的操作,故a图示与操作名称不对应。
7.(2022年一级标准,10,6点)实验室中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锌颗粒通常含有硫等杂质,使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少量氧气)。
(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0实验化学3第三单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后达标检测
![(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0实验化学3第三单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后达标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406a86ed58fafab069dc02f2.png)
第三单元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20·金华高三质检)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解析:选B 。
中和滴定时,盛装NaOH 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因为NaOH 能腐蚀酸式滴定管中的玻璃活塞,A 错;常温下,H 2O 2溶液在MnO 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H 2O 和O 2,B 正确;配制溶液定容时,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C 错;石油蒸馏时,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D 错。
2.(2020·金华高二检测)某学生在实验室欲制备氧气,但仅有锥形瓶、分液漏斗、各种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药匙,据此他只能选用哪组试剂来制备氧气( )A .KMnO 4B .KClO 3、MnO 2C .3%的H 2O 2和MnO 2D .KMnO 4、KClO 3解析:选C 。
从所给仪器分析,没有加热仪器,所以A 、B 、D 三项均不能采用,只有C项可采用,在室温下反应:2H 2O 2=====MnO 22H 2O +O 2↑。
3.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B。
选项A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液面以下,A错;选项C中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必须加热,C错;选项D中导管伸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易引起倒吸,D错。
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盛有固体B的烧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为盐酸,B为MnO2,C中盛有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出现浑浊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D.C项实验中仪器D可以用长玻璃导管代替解析:选B。
本装置为固+液不加热装置,A项不发生反应;B项生成CO2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项产生NH3,溶于水生成NH3·H2O,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Al(OH)3沉淀不与NH3·H2O反应;D项仪器D起防倒吸的作用,不能换作长玻璃导管。
(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3第三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后达标检测
![(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3第三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后达标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fa905189bb68a98271fefaf5.png)
第三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20·杭州七中选考模拟)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B.SO2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SO3C.SO2通入Na2SO3或NaHCO3溶液中均能发生反应D.SO2是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废气答案:B2.(2020·绍兴一中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硫及含硫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的漂白原理与次氯酸相同B.硫在足量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SO3C.浓硫酸可以干燥H2、H2S、CO2等气体D.可用铝槽储运浓硫酸解析:选D。
A.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利用有色物质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所以二者漂白原理不同,故A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硫化氢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可以氧化硫化氢生成单质硫,不能用来干燥硫化氢,可以干燥中性气体H2和酸性气体CO2,故C错误;D.常温下,铝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故D正确。
3.(2018·浙江4月选考,T9)下列反应中能产生二氧化硫的是( )A.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B.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C.三氧化硫和水反应D.铜和热的浓硫酸反应答案:D4.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1。
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②提高热能利用率③使用CS2萃取煤炭中的硫④燃煤中加入石灰后使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选B。
题中要求选出“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措施。
①煤炭中含有一定量的硫,用煤炭做民用燃料会向大气中排放出较多的SO2,改用天然气做民用燃料可减少SO2的排放量;②提高热能利用率,可以降低煤炭用量,减少SO 2的排放量;③用CS 2做萃取剂来除去煤炭中的硫是不符合实际的;④燃煤中加石灰脱硫是工业上常用的比较有效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燃煤过程中的SO 2排放量。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9 3 第三单元 烃的衍生物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9 3 第三单元 烃的衍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955fceb3a32d7375a5178006.png)
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20·杭州二中选考模拟)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甲烷的球棍模型:B.(CH3)3COH的名称:2,2二甲基乙醇C.乙醛的结构式:CH3CHOD.羟基的电子式:·O••••··H答案:D2.(2017·浙江11月选考,T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和异丁烷均有两种一氯取代物B.乙烯和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二者的分子中均含碳碳双键C.乙醇与金属钠能反应,且在相同条件下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更剧烈D.乙醛能被还原成乙醇,但不能被氧化成乙酸答案:A3.(2020·浙江1月选考,T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变性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要时可加热)能鉴别甲酸、乙醇、乙醛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经分液除去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答案:D4.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以加热),检验其官能团。
下列有关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试剂现象结论A 金属钠有气体产生至少含羟基和羧基中的一种B 银氨溶液产生银镜含有醛基C 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气泡含有羧基D 溴水溶液褪色含有碳碳双键项正确;遇银氨溶液产生银镜,说明有机物X中含醛基,B项正确;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说明有机物X中含有羧基,C项正确;溴能与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发生加成反应,能氧化醛基,能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因此溴水褪色不能证明有机物X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项错误。
5.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 .C 14H 18O 5B .C 14H 16O 4 C .C 16H 22O 5D .C 16H 20O 5解析:选A 。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10 4 第四单元 物质的定量分析与工艺流程实验分析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10 4 第四单元 物质的定量分析与工艺流程实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6cc20683d049649a665805.png)
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20·温州高三检测)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0 mol·L-1 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读数,读数为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读数,读数为11.00 mL。
该学生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10.00 mL B.小于10.00 mLC.等于10.00 mL D.等于11.00 mL解析:选A。
放液前仰视,放液后俯视,实际取出的体积大于读数体积。
2.(2020·金华东阳二中选考模拟)下列操作一定会引起实验偏差的是()A.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也无气泡B.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接近滴定终点,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但不足半分钟又转为黄色,继续滴加盐酸,溶液颜色又转变为橙色,持续半分钟后颜色不变C.某学生要配制0.1 mol·L-1的稀硫酸100 mL,当加蒸馏水到离容量瓶刻度线1~2 cm 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结果不慎使液面稍稍超过刻度线一点,将多余部分吸出,使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D.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因与空气接触吸收了少量CO2,用此标准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解析:选C。
A中操作正确;B中操作正确;C中操作减少了溶液中的溶质,使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D中操作极容易引起思维的混乱,认为NaOH吸收了CO2后,溶质物质的量减少,再滴定HCl溶液,导致标准液体积偏大,结果偏高。
但实际上,吸收CO2后的NaOH溶液混有的Na2CO3在滴定过程中也与HCl溶液作用,此时若用酚酞作指示剂,两个作用是等效的,因此,此操作不一定引起实验偏差。
3.(2020·平湖中学选考模拟)以下仪器,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①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②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③容量瓶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用于称量的小烧杯⑤量筒(量浓硫酸用)A.①②⑤B.①③C.①③⑤D.②④⑤解析:选B。
(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9有机化合物3第三单元烃的衍生物教学案
![(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9有机化合物3第三单元烃的衍生物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d6bc30a417866fb94a8e44.png)
第三单元烃的衍生物[考点分布](16)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b(17)醛、羧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bT29(18)甲醛的性质、用途以及对健康的危害bT16、T26T28Ⅰ(3)(19)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b卤代烃一、卤代烃1.卤代烃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通式可表示为R—X(其中R—表示烃基,X表示F、Cl、Br、I,下同)。
2.官能团是卤素原子。
二、饱和卤代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1)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沸点要高。
(2)溶解性:水中不溶,有机溶剂中易溶。
(3)密度:一般一氟代烃、一氯代烃比水小,其余液态卤代烃比水大。
2.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R—X+NaOH――→水△R—OH+NaX;R—CHX—CH2X+2NaOH――→水△R—CH(OH)—CH2OH+2NaX。
(2)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如双键或叁键)的化合物的反应叫作消去反应。
R—CH2—CH2—X+NaOH――→醇△R—CH===CH2+NaX+H2O;+2NaOH――→醇△CH≡CH↑+2NaX+2H2O。
三、卤代烃的获取方法1.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 如CH 3—CH==CH 2+Br 2―→ CH 3CHBrCH 2Br , CH 3—CH==CH 2+HBr ――→催化剂CH ≡CH +HCl ――→催化剂△CH 2==CHCl 。
2.取代反应如乙烷与Cl 2: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 , 苯与Br 2:+Br 2――→FeBr 3+HBr , C 2H 5OH 与HBr :C 2H 5OH +HBr ――→△C 2H 5Br +H 2O 。
四、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1.实验原理R —X +H 2O ――→NaOH △R —OH +HX HX +NaOH===NaX +H 2O HNO 3+NaOH===NaNO 3+H 2O AgNO 3+NaX===AgX↓+NaNO 3根据沉淀(AgX)的颜色(白色、浅黄色、黄色)可确定卤素原子种类(氯、溴、碘)。
2021年10月浙江化学选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10月浙江化学选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b770a2336c1eb91b375da1.png)
(3)必然条件下,由CO2和H2制备甲醇的进程中含有以下反映:
反映1:CO2(g)+H2(g) CO(g)+H2O(g)△H1
反映2:CO(g)+2H2(g) CH3OH(g)△H2
反映3:CO2(g)+3H2(g) CH3OH(g)+H2O(g)△H1
1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
B.NaOH是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含离子键
C.HI气体受热分解的进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使劲
D.石英和干冰均为原子晶体
16.如下图进行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甲的锌片上和装置乙的铜片上都可观看到有气泡产生
B.甲、乙装置中的能量转变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请回答:
(1)查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式是
。
(2)浓硫酸的作用是。
(3)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向a试管中加入沸石,其作用是避免加热时液体爆沸
B.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够出去产物中混有的乙酸
C.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
D.假设原料为CH3COOH和CH3CH218OH,那么乙酸乙酯中不含18O
D.NA个D2O分子中,含有10 NA个电子
23.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的一部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两倍
B.Z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C.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Z元素的强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2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的刻度线,可用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
2021年高三一轮总复习10月第三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一轮总复习10月第三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58202a770bf78a64295448.png)
2021年高三一轮总复习10月第三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盛有H2,B容器中盛有NH3,若使它们所含的原子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之比是()A.2:1 B.1:5C.2:3 D.5:1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O2(g)═CO2(g)△H=﹣283.0 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但用盐酸酸化后,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Fe2+、K+、NO3﹣、SO42﹣B.Al3+、Na+、HCO3﹣、SO42﹣C.NH4+、Al3+、NO3﹣、Cl﹣D.Na+、Cu2+、S2﹣、CH3COO﹣4、有甲()、乙()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这两种有机物B.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C.1 mol甲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最多消耗3 mol H2D.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5、在空气中加热,颜色发生变化,且质量会增加的物质是()A.Na2O B.NaHCO3C.Fe(OH)3 D.CuSO4·5H2O6、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7、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K3[Fe(CN)6]试液混合溶液的培养皿中(如图所示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附近溶液pH降低B.Ⅱ附近很快出现蓝色沉淀C.Ⅲ附近产生黄绿色气体D.Ⅳ附近很快生成铁锈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20·金华高三质检)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解析:选B 。
中和滴定时,盛装NaOH 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因为NaOH 能腐蚀酸式滴定管中的玻璃活塞,A 错;常温下,H 2O 2溶液在MnO 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H 2O 和O 2,B 正确;配制溶液定容时,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C 错;石油蒸馏时,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D 错。
2.(2020·金华高二检测)某学生在实验室欲制备氧气,但仅有锥形瓶、分液漏斗、各种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药匙,据此他只能选用哪组试剂来制备氧气( )A .KMnO 4B .KClO 3、MnO 2C .3%的H 2O 2和MnO 2D .KMnO 4、KClO 3解析:选C 。
从所给仪器分析,没有加热仪器,所以A 、B 、D 三项均不能采用,只有C 项可采用,在室温下反应:2H 2O 2=====MnO 22H 2O +O 2↑。
3.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B 。
选项A 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液面以下,A 错;选项C 中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必须加热,C错;选项D中导管伸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易引起倒吸,D错。
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盛有固体B的烧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为盐酸,B为MnO2,C中盛有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出现浑浊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D.C项实验中仪器D可以用长玻璃导管代替解析:选B。
本装置为固+液不加热装置,A项不发生反应;B项生成CO2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项产生NH3,溶于水生成NH3·H2O,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Al(OH)3沉淀不与NH3·H2O反应;D项仪器D起防倒吸的作用,不能换作长玻璃导管。
5.(2020·杭州选考一模)在实验室的制备实验中,需要用温度计且将温度计插入反应混合液中的是()A.石油的分馏B.由苯制硝基苯C.由苯制溴苯D.由酒精制乙烯解析:选D。
分馏石油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制硝基苯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中(控制水温为55~60 ℃);由苯制溴苯不需加热,也不需使用温度计;由酒精制乙烯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混合液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70 ℃)。
6.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化铜(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纤维的作用是防止E装置中液体倒吸入D装置中B.E装置中液体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和氯化氢C.要使B装置中产生氯气,应先加热圆底烧瓶,再滴加浓盐酸D.实验中加热的先后顺序为先加热硬质玻璃管D,再加热圆底烧瓶B解析:选B。
A、B装置用来制备氯气,C装置中浓硫酸起干燥作用,E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和氯化氢。
玻璃纤维的作用是防止铜粉进入导管中而堵塞导管,A项错误;加热B装置时应先滴加浓盐酸再加热,否则会使烧瓶炸裂,C项错误;先加热B 装置产生氯气将装置中的空气赶走再加热D装置,以防止氧气和铜发生反应,D项错误。
7.下列制备有关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A.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氧气B.用乙醇和醋酸混合共热制乙酸乙酯C.用亚硫酸钠固体粉末与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D.用亚硫酸钠固体粉末与浓硝酸反应制二氧化硫解析:选A。
B项缺少催化剂,不正确;C项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应用浓硫酸,不正确;D项中浓硝酸会将亚硫酸钠氧化,得不到二氧化硫,不正确。
8.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
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①食盐水②KNO3溶液③适量稀硫酸铜溶液④Na2CO3溶液⑤CCl4⑥浓氨水A.①③⑤B.②⑥C.③⑤D.①②④解析:选A。
②加入KNO3溶液后不再产生H2,会产生NO气体。
④Na2CO3溶液会与H2SO4反应生成CO2,既消耗H2SO4又会使H2不纯净。
⑥浓氨水会与H2SO4反应。
二、非选择题9.谢弗勒尔盐(Cu2SO3·CuSO3·2H2O)是一种深红色固体,不溶于水和乙醇,100 ℃时发生分解。
可由CuSO4·5H2O和SO2等为原料制备,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A在常温下制取SO2时,用较浓的硫酸而不用稀硫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B 中获得的固体需先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再真空干燥。
①检验洗涤已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用烘干的方式得到产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用稀硫酸会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硫大量溶解,对制备不利。
(2)装置C 中导管短进长出,再结合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的性质,可知其作用为防止倒吸。
(3)①检验洗涤完全就是要检验洗涤液中不再有硫酸根离子,所以正确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②由题中信息可知,谢弗勒尔盐100 ℃时发生分解,所以不用烘干的方式得到产品的原因是防止其发生分解。
答案:(1)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2)防止倒吸 (3)①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②防止谢弗勒尔盐发生分解10.(2016·浙江10月选考,T31)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含铁的铜屑为原料制备Cu(NO 3)2·3H 2O 晶体,并进一步探究用SOCl 2制备少量无水Cu(NO 3)2。
设计的合成路线如下: Cu 屑(含Fe )――→足量HNO 3① ――→调pH ②Cu (NO 3)2 溶液――→③ Cu (NO 3)2·3H 2O 晶体――→SOCl 2④ 无水Cu (NO 3)2已知:Cu(NO 3)2·3H 2O ――→170 ℃Cu(NO 3)2·Cu(OH)2――→200 ℃CuO ;SOCl 2熔点-105 ℃、沸点76 ℃,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请回答:(1)第②步调pH 适合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第③步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等步骤,其中蒸发浓缩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得到较大颗粒的Cu(NO 3)2·3H 2O 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填一种)。
(3)第④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步,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及控温装置省略,如图1)有一处不合理,请提出改进方案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改进后,向仪器A中缓慢滴加SOCl2时,需打开活塞________(填“a”“b”或“a和b”)。
(5)为测定无水Cu(NO3)2产品的纯度,可用分光光度法。
已知:4NH3·H2O+Cu2+===Cu(NH3)2+4+4H2O;Cu(NH3)2+4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与Cu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
现测得Cu(NH3)2+4的吸光度A与Cu2+标准溶液浓度关系如图2所示。
准确称取0.315 0 g无水Cu(NO3)2,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准确移取该溶液10.00 mL,加过量NH3·H2O,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测得溶液吸光度A=0.620,则无水Cu(NO3)2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以质量分数表示)。
解析:由题意知将Cu屑(含Fe)溶解在足量HNO3中,得到Cu(NO3)2和Fe(NO3)3溶液,加Cu(OH)2或Cu2(OH)2CO3调pH,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得到Cu(NO3)2溶液,将Cu(NO3)2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Cu(NO3)2·3H2O晶体,可通过减慢冷却结晶的速度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
SOCl2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应在A、B之间增加干燥装置,防止B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A,装置改进后,向仪器A中缓慢滴加SOCl2时,需打开活塞b,使SOCl2滴入反应器A参加反应。
由图2可知:A=400c(Cu2+),当A=0.620时,c(Cu2+)=0.620400mol·L-1=1.55×10-3mol·L-1,则称取的无水Cu(NO3)2中所含n[Cu(NO3)2]=1.55×10-3 mol,m[Cu(NO3)2]=1.55×10-3 mol×188 g·mol-1=0.291 4 g,故无水Cu(NO3)2产品的纯度为0.291 40.315 0×100%=92.5%。
答案:(1)Cu(OH)2[或Cu2(OH)2CO3](2)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控制温度加热至溶液表面形成一层晶膜减慢冷却结晶的速度(3)Cu(NO3)2·3H2O+3SOCl2===Cu(NO3)2+3SO2↑+6HCl↑(4)在A、B之间增加干燥装置,防止B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A b(5)92.5%11.(2020·浙江十校联盟选考模拟)用Skraup 法合成8-羟基喹啉的原理和流程如下:已知水蒸气蒸馏原理:在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中通入水蒸气,使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和水一起蒸出。
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某些化学性质邻氨基苯酚177 153可溶于水;能溶于强酸、强碱;易溶于乙醇两性邻硝基苯酚45 216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易溶于乙醇—甘油20 290.9 与水、乙醇混溶;能吸潮—8-羟基喹啉76 257难溶于水;能溶于强酸、强碱;易溶于乙醇两性(1)图1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图2中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