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报告发放制度(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报告发放制度
检验科检验报告审核、发放、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
一、检验报告单应包括以下信息:实验室名称、编号、日期、检测
项目、方法及其结果、参考值、实验室声明(例如。
本报告单仅对该送检标本负责),定性检验结果必须以中文形势报告,不得以符号报告,检测者和审核者签全名或盖章。
二、报告单格式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执行,已建立计算机
中文报告系统的,可将申请单和报告单分开,格式及内容参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执行。
三、检验后查对检验项目于检验结果是否一致,对不合格的异常结
果要查找原因,重新复检,必要时与临床联系和研讨,不能简单报告。
四、报告时查科别,病区和检验结果等是否有遗漏,检验结果须逐
项审核后方能发出。
五、所有检验报告在室内质控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并在控时才能发
出,检验报告单发出前,除主要人员签字外,应有另一高年资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核查签字后方可发出。
但在危机情况下或单独一人值班时(如中夜班)除外。
异常结果及室内质控失控时,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处理后由专业主管审核后发出。
六、____、进修人员、见习期的工作人员无报告权,须由带教老
师签发,检验专业毕业生见习期满后,经专业主管考核合格,由科主任批准可获得相应的报告权。
七、诊断性的检验报告单必须有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检验医师签
发。
八、检验报告单签发后,住院病人由专人送至各病区,门诊病人在
指定地点由专人集中发放。
各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检验报告单的管理、保存及发放工作,不得将患者的相关信息泄露,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九、严格按检验报告时限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延迟发放的要做
好实验室日志记录,必要时要与临床医师或患者说明情况。
十、检验报告单要严格管理不得遗失,如发生报告单遗失的,要立
即采取补救措施。
十一、所有报告的原始数据及申请单应保留两年以上。
十二、若违反上述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检验报告发放制度(2)
通常是由质量控制部门或实验室管理部门制定并负责执行的。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检验报告发放制度的流程:
1. 客户提交样品:客户将需要检验的样品提交给质量控制部门或实验室。
客户需提供相关信息,如样品类型、数量、要求的测试项目等。
2. 样品登记:质量控制部门或实验室将收到的样品进行登记,记录样品的来源、样品编号、收据编号等信息,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追踪性。
3. 样品测试:根据客户的要求和相关标准,质量控制部门或实验室进行样品的测试。
测试可能涉及多个环节,如样品准备、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等。
4. 数据审核:测试完成后,质量控制部门或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会对测试数据进行审核。
他们将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符合性,确保测试过程的可靠性。
5. 报告生成:在数据审核完成后,质量控制部门或实验室将生成检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结论等内容。
6. 报告复核:报告生成后,应由质量控制部门或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人员对报告进行复核。
他们将核对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符合性,确保报告的可信度。
7. 报告发放:经过复核后,质量控制部门或实验室将把检验报告发放给客户。
报告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邮寄或在线平台等方式发送。
8. 存档管理:质量控制部门或实验室将对所有的测试数据和检验报告进行存档管理。
这有助于日后查询和追溯,也有助于质量控制和认证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实验室或组织可能会有不同的流程和操作细节。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检验报告发放制度的示例,具体的执行方式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