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
目录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2、劳动 1.3、劳动对象 1.4、劳动资料1.5、生产资料 1.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1.7、生产力 1.8、生产关系 1.9、生产关系体系 1.10、社会生产方式 1.11、经济规律 1.12、生产资料所有制 1.13、经济基础 1.14、上层建筑 2.1、商品 2.2、商品生产 2.3、商品交换 2.4、商品经济 2.5、社会分工 2.6、使用价值 2.7、价值 2.8、具体劳动 2.9、抽象劳动 2.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11、个别劳动时间 2.12、社会价值 2.13、个别价值 2.14、劳动熟练程度 2.15、劳动强度 2.16、简单劳动 2.17、复杂劳动 2.18、劳动生产率 2.19、社会劳动 2.20、私人劳动 2.21、价值形式 2.22、货币 2.23、价格 2.24、价格标准 2.25、货币流通 2.26、商品流通 2.27、货币流通规律 2.28、铸币 2.29、纸币 2.30、通货膨胀 2.31、价值规律 2.32、市场 2.33、市场经济 2.34、市场机制 2.35、价格机制 2.36、供求机制 2.37、竞争机制 2.38、市场调节 3.1、劳动力 3.2、劳动过程 3.3、价值形成过程3.4、价值增值过程 3.5、剩余价值 3.6、必要劳动时间 3.7、剩余劳动时间 3.8、本钱 3.9、不变本钱 3.10、可变本钱 3.11、剩余价值率 3.12、绝对剩余价值3.13、相对剩余价值 3.14、超额剩余价值 3.15、本钱主义工资 3.16、计时工资3.17、计件工资 3.18、血汗工资制度 3.19、名义工资 3.20、实际工资 3.21、社会再生产 3.22、简单再生产 3.23、扩大再生产 3.24、本钱主义简单再生产3.25、本钱主义扩大再生产 3.26、本钱积累 3.27、本钱积聚 3.28、本钱集中3.29、本钱技术构成 3.30、本钱价值构成 3.31、本钱有机构成 3.32、相对过剩人口 3.33、本钱主义积累一般规律 3.34、本钱原始积累 3.35、本钱主义基本矛盾4.1、产业本钱 4.2、本钱循环 4.3、货币本钱 4.4、生产本钱 4.5、商品本钱4.6、本钱周转 4.7、本钱周转时间 4.8、本钱周转次数 4.9、生产时间 4.10、流通时间 4.11、劳动时间 4.12、非劳动时间 4.13、固定本钱 4.14、流动本钱4.15、流通本钱 4.16、固定本钱磨损 4.17、固定本钱有形磨损 4.18、固定本钱无形磨损 4.19、固定本钱折旧 4.20、折旧费 4.21、折旧率 4.22、年剩余价值率4.23、单个本钱 4.24、社会本钱 4.25、社会总产品 4.26、社会生产两大部类4.27、经济危机 4.28、固定本钱更新 4.29、本钱主义再生产周期 5.1、本钱主义生产成本 5.2、利润 5.3、利润率 5.4、平均利润率 5.5、平均利润 5.6、生产价格 5.7、超额利润 6.1、商业本钱 6.2、商业利润 6.3、商业流通费用6.4、生产性流通费用 6.5、纯粹流通费用 6.6、借贷本钱 6.7、利息 6.8、企业利润 6.9、利息率 6.10、本钱主义银行 6.11、银行本钱 6.12、股份公司6.13、股票 6.14、股息 6.15、股东 6.16、股份有限公司 6.17、企业法人 6.18、股票控制额 6.19、股票价格 6.20、本钱主义地租 6.21、租金 6.22、级差地租6.23、土地的本钱主义经营垄断 6.24、绝对地租 6.25、土地私有权垄断 6.26、土地价格7.1、垄断7.2、金融本钱7.3、金融寡头7.4、参与制7.5、垄断利润7.6、垄断价格7.7、垄断高价7.8、垄断低价7.9、国家垄断本钱主义8.1、本钱输出8.2、国际垄断同盟8.3、国际卡特尔8.4、新殖民主义8.5、经济全球化8.6、经济一体化8.7、地区经济集团化8.8、跨国公司8.9、自由贸易区8.10、关税同盟8.11、经济联盟8.12、经济政治联合体9.1、食利者阶层9.2、食利国9.3、滞胀9.4、财政危机9.5、货币信用危机10.1、生产力标准10.2、从本钱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0.3、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10.4、自由人联合体10.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6、社会主义公有制
10.7、按劳分配10.8、按生产要素分配10.9、各展其长,按需分配10.10、旧社会分工10.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12、计划调节10.13、国民经济比例关系10.14、“三个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