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 我学到了什么 第1课时_北师大版-word文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2ecf1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b.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整理与复习课。
我们将复习本册书中第1~6单元的内容,包括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认识人民币、简单的排列组合、认识时间、长度单位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提高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能够正确兑换和找零。
3. 使学生能够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使学生能够认识时间单位,会读写时间。
5. 使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人民币的兑换和找零,排列组合的应用,时间单位的换算,长度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相同和不同的物品,并分组。
2. 整数加减法复习:通过练习题,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 混合运算复习:通过练习题,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 认识人民币复习:通过实际兑换和找零的例子,复习人民币的认识。
5. 排列组合复习:通过实际问题,复习排列组合的应用。
6. 认识时间复习:通过读写时间的练习,复习时间单位的认识。
7. 长度单位复习:通过长度单位的换算练习,复习长度单位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整数加减法运算方法2.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3. 人民币的认识4. 排列组合的应用5. 时间单位的认识6. 长度单位的换算七、作业设计1. 整数加减法练习题。
2. 混合运算练习题。
3. 人民币兑换和找零练习题。
4. 排列组合应用题。
5. 时间读写练习题。
6. 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对人民币的兑换和找零、排列组合的应用、时间单位的换算、长度单位的换算掌握情况一般。
2018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8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0ddba3f121dd36a32d8240.png)
我学到了什么。
(教材第40页)1.通过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2.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利用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
.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课件。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半个学期过去了,同学们学会了什么呢?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吗?学生可能回答:•我学会了根据看到的图片的形状判断是从哪个角度看物体的。
•我学会了三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计算,还能运用这些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我学会了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还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我能口算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和相应的除法。
……师: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呢。
现在咱们就边练习边进行归纳总结吧!【设计意图:作为一节阶段性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把知识点进行累积,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的整理,构建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1.观察物体。
师:“观察物体”这一小版块,需要同学们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能够想象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进而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说一说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看一看”情境图) 生1:第一幅图显示的是物体的上面,应该是从上面看到的,所以说第一幅图是小狗看到的。
生2:第二幅图显示的是两个物体重叠了,观察的时候应该是两个物体在一条线上,所以第二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生3:第三幅图显示的是两个物体平行的分左右摆放,观察的时候应该是两个物体平行地摆在眼前,所以第三幅图是笑笑看到的。
师:说得很有道理。
现在请同学们选一组物体摆放在桌上,跟小组同学从不同角度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观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数的运算。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调查表,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小调查”表格)学生可能会说: .•我从中知道了幸福乡三个村安装有线电视的具体户数,桃花村有214户,杏花村有147户,枣花村有153户。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1b53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e.png)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前言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练习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本文整理了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的认识2.加减法运算3.分数的认识4.时间的认识5.有关图形的认识在教学中,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细节和操作方法,因此,本文将以整理和复习为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教学设计数的认识数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基本意义和分类。
1.认识1~9的数字,用手指表述2.了解10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3.认识100以内的数字4.学习数的分类加减法运算加减法是学习数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训练他们的计算能力。
1.加法运算–带进位的加法–不带进位的加法2.减法运算–带退位的减法–不带退位的减法3.运算顺序分数的认识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学习数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运算和应用。
1.分数的定义2.分数之间的比较3.分数的加减法运算4.分数的应用时间的认识时间是在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个概念,并且也是在学习数学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和表达方法。
1.了解常见时间单位:年、月、日、小时和分钟2.掌握时间的表述方法:数字表述、时刻表述和分钟表述3.认识钟面和指针。
有关图形的认识图形是在学习数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实现数学知识应用的一个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图形形状,并让他们学会分类和运用。
1.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学会对线段比较大小2.了解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3.掌握图形的命名和分类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加减法和分数的认识是学生需要深入学习的难点,而这些知识又是学习数学的重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6459a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1.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和计量单位、时间和日期、数据处理等知识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已学知识,形成系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复习和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巩固和掌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和掌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
2.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4.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
2.学生准备:回顾和总结已学知识,准备进行复习和整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1-》-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1-》-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8e71f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8.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1-》-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1-》这一章节主要是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单位等。
通过这一章的复习,使学生对前面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单位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一章节中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单位等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2.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单位等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复习题、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复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旁边巡视,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对有疑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复习题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旁边巡视,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对有疑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a0531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a.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和深化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复习整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大小比较、排列规律等。
2. 数的运算:复习加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等基本运算方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3. 量的认识:复习长度的认识、质量的认识、时间的认识等。
4. 几何图形:复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类、特征和性质,以及图形的拼组和变换。
5. 解决问题:复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包括找规律、分类、推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图形的拼组和变换,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文具盒、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整理与复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导入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整理与复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3. 练习与讨论:通过练习题、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巩固与提高: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板书设计1. 整理与复习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础的数学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
2. 综合练习:布置一些综合性的数学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 拓展练习:布置一些拓展性的数学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61e57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f.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教案: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三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包括第二章《加减法与估算》、第三章《计量单位》、第四章《图形与几何》和第五章《数据处理》的内容。
1. 第二章《加减法与估算》:复习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 第三章《计量单位》: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计量单位及其转换。
3. 第四章《图形与几何》:复习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变换,以及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
4. 第五章《数据处理》:复习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计量单位进行计算和转换。
3.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变换进行解决问题。
4.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方法进行问题解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重点: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计量单位及其转换;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变换;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练习题。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情景,引入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估算的方法。
2. 例题讲解:以具体例题为例,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估算的方法。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估算的方法。
4. 计量单位的复习:通过实际测量和转换,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计量单位。
5. 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变换: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复习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变换。
6. 数据处理:通过实际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复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第二章《加减法与估算》: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估算的方法和技巧2. 第三章《计量单位》:3. 第四章《图形与几何》: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变换4. 第五章《数据处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估算的方法:2. 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计量单位及其转换:3. 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变换:4. 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方法:收集班级同学的年龄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3f8c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1.png)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整理和复习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数据收集、整理和表述的方法。
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提高学生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的章节内容。
具体包括:1. 数据的收集:通过调查、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数据;2. 数据的整理:利用图表、统计表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3. 数据的表述: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表述的基本方法;2. 能够运用图表、统计表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据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如何从数据中发现规律。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述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调查表、统计表、数学书、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整理的重要性。
2. 讲解教材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讲解数据收集、整理和表述的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数据收集、整理和表述的方法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分享成果,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数据收集的方法:调查、实验、查阅资料等;2. 数据整理的方法:图表、统计表等;3. 数据表述的方法:数学语言描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收集并整理一组家庭用水数据,描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2. 答案:学生作业答案应包括数据的收集方法、整理方法和表述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3. 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938e4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9.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已学过的知识,加强对数学概念、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和计量单位四个方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和计量单位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和整理已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帮助和解决问题。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加强对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6.总结与反思: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ebdea03195f312b3069a573.png)
7.出示教材第 44 页“巩固应用”第 16 题。
引导学生思考:小马说的对吗?为什么?怎样求返回时平均每分跑步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把这三个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五、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小结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在口算练习时,让学
教学难点 理解平移和旋转,并能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形状。
主要教法 引导法、提问、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完了前面三个单元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和总结一下。 在这三个单元里,我们都学习了些什么? 2.揭示:这节课我们将对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综合地整理和应用。 (板书整理 :整理与复习) 二、整理与复习: (一)我学到了什么。哪些启示? (1)从第一幅图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在做除法竖式计算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看图汇报。 (2)从第二幅图中我们可以想起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观察图,交流再说一说。 (3)第三幅图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结合图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活中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
(1)先小组内说一说这两幅图是什么意思?在组织交流。 (2)列综合算式。 4.出示教材第 42-43 页“巩固应用”第 4、5、6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汇报。 5.出示教材第 43 页“巩固应用”第 8、10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汇报。 6.出示教材第 43 页“巩固应用”第 14 题。
学生看图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后,再派代表汇报。 (4)教师小结:轴对称图形就是沿着一条线对折后,两边都能完全重合。 图中的蝴蝶是轴对称图形;而电扇的转动是旋转现象,玻璃门的开合是平移现象。 (二)我的成长足迹和我提出的问题。 出示教材第 41 情境图。 1.引导:想一想,我们在学习这三个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让学生们自由地谈一谈,只要是合理的都要肯定。 2.说一说:在学习还有哪些问题有所疑惑,学生自由地提问,教师适时讲解。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教材第 42 页“巩固应用”第 1 题。 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对照你所圈的算一算这两题的最后结果是多少? 学生先动手圈,再算一算,最后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2.出示教材第 42 页“巩固应用”第 3 题。 提问:你能用分一分的方法来解释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吗? 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最后在小组内交流。 3.出示教材第 42 页“巩固应用”第 2 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我学到了什么第1课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我学到了什么第1课时-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7e026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7.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我学到了什么第1课时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我学到了什么第1课时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章节。
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运算、数的认识、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和数据处理。
我们将通过复习这些章节,巩固学生之前学到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加减法运算、数的认识、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和数据处理等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测量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今天的复习内容,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复习加减法运算:回顾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及运算规则,通过一些例题进行讲解,如:23 + 17 = 40,45 20 = 25。
3. 数的认识:复习数的读写规则,如:100读作“一百”,1000读作“一千”。
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数的读写练习。
4. 几何图形的认识:复习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问题。
5. 测量:复习长度、面积的测量方法,如使用尺子和面积计等工具。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测量练习。
6. 数据处理:复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如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据处理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减法运算:定义: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运算规则: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零等于原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一课时】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与运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一课时】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与运算)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3912a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f.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一课时】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与运算)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一课时】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与运算)北师大版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和运算。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和小数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
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和小数四则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和运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感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数的认识和运算的方法,难点是小数四则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等,学具包括练习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计时等,引出数的认识和运算的重要性。
2. 数的认识:通过PPT展示整数和小数的认识,讲解它们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
3. 运算方法:讲解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小数四则运算:讲解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数的认识和运算的公式和方法,以及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答案:一百二十三,四十五点六,七千八百九十。
答案:68, 29, 5983。
答案:4.7, 2.3, 9。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数的认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加强。
在运算方面,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可以布置更多的练习题目进行巩固。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数的认识和运算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数的认识和小数四则运算的理解与运用数的认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包括整数和小数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1d297c700abb68a982fba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北师大
版
教学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经历整理一至四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加减法”、“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结合现实情境,提出问题,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4.初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所学,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da4b5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7.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整理与复习课。
我们将复习本册书中第二章《数的认识》和第三章《数的运算》的内容。
包括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两位数的认识、比较大小、位置与顺序等。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两位数的认识、比较大小、位置与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对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熟练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练习本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练习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5分钟)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整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的基本概念。
2. 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第二章《数的认识》和第三章《数的运算》的内容,包括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两位数的认识、比较大小、位置与顺序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和引导学生运用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题:小明有2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7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两位数的认识、比较大小、位置与顺序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复习的知识点,如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两位数的认识、比较大小、位置与顺序等。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包括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两位数的认识、比较大小、位置与顺序等题目。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完成作业,并检查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拓展延伸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的认识和运算的实践活动,如数的接龙游戏、数的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1-》-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1-》-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2fb4b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1.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1-》-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1-》这一单元主要是对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复习和整理。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等方面。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对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直观、生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数的认识:通过对数的认识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使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等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3.数的运算:通过对数的运算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使学生对加、减、乘、除等运算规则有更深入的理解。
4.几何图形:通过对几何图形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使学生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1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1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70febd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73.png)
整理与复习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学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经历整理一至四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加减法”、“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结合现实情境,提出问题、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能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初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回顾1—4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课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出示三幅主题情境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想到了学过的哪些内容,初步对前面四个单元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学过的内容:观察物体、三位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乘除法口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对这前四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
(二)回顾整理与复习1.回顾与反思“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笑笑、淘气和机灵狗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茶壶。
提问:(1)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如果坐到淘气的对面观察,茶壶的“壶嘴”朝向哪边?强调:如果坐在淘气的对面观察茶壶,壶嘴在观察者的左手边,所以看到的画面壶嘴应该朝向左边,与淘气看到的壶嘴朝向相反。
(3)与同伴选择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说说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发现。
小结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
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
2.回顾并整理有关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出问题:(1)算一算,前三个村共安装了多少户?214+147+153=514(户)(2)梨花村的户数会比100户多吗?你是怎么想的?方法一:650-514=136(户)136>100方法二:514+100=614(户)614<650答;梨花村会比100户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学到了什么。
(教材第40页)
1.通过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2.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利用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
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课件。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半个学期过去了,同学们学会了什么呢?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吗?
学生可能回答:
•我学会了根据看到的图片的形状判断是从哪个角度看物体的。
•我学会了三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计算,还能运用这些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我学会了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还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我能口算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和相应的除法。
师: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呢。
现在咱们就边练习边进行归纳总结吧!
【设计意图:作为一节阶段性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把知识点进行累积,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的整理,构建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
1.观察物体。
师:“观察物体”这一小版块,需要同学们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能够想象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进而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说一说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看一看”情境图) 生1:第一幅图显示的是物体的上面,应该是从上面看到的,所以说第一幅图是小狗看到的。
生2:第二幅图显示的是两个物体重叠了,观察的时候应该是两个物体在一条线上,所以第二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生3:第三幅图显示的是两个物体平行的分左右摆放,观察的时候应该是两
个物体平行地摆在眼前,所以第三幅图是笑笑看到的。
师:说得很有道理。
现在请同学们选一组物体摆放在桌上,跟小组同学从不同角度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观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数的运算。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调查表,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小调查”表格)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从中知道了幸福乡三个村安装有线电视的具体户数,桃花村有214户,杏花村有147户,枣花村有153户。
•我知道了幸福乡桃花村、杏花村、枣花村和梨花村四个村安装有线电视的共650户。
•图中梨花村安装有线电视的户数被弄脏了,我也很想知道。
师:你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算出前三个村共有多少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汇报交流:214+147+153=514(户)
不强求算法的一致,只要解答正确,能讲清道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觉得梨花村安装有线电视的户数会比100多吗?为什么?
生:梨花村的户数当然会超过100户,因为四个村的总和是650户,前三个村的和是514户,514户加上100户,根本就达不到650户,所以说明梨花村安装有线电视的户数超过了100户。
师:介绍一种正确计算多位数加、减法的好办法,并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全班交流。
师:仔细看图,结合图意说说下面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再算一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阳光体育”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算式(23+25)÷4表示的是第一幅图,图中男生有23名,女生有25名,平均
分成4列,算出来的结果就是每列有多少名同学。
计算的时候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结果是每列12名学生。
•算式12×3-35表示的是第四幅图,图中一班有35人,二班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12人,算出来的结果表示二班比一班多几人。
计算的时候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结果是二班比一班多1人。
•算式10×5+3表示的是第二幅图,图中每组5人的有10组,只有1组是3人,算出来的结果是这11组一共有多少人。
计算的时候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结果是这11组一共有53人。
•算式(8+8)×6表示的是第三幅图,图中每组有8名男生、8名女生,共6组,算出来的结果是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跳绳。
计算的时候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结果是参加跳绳的一共有96名学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对这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你们开心吗?今后你们要逐步学会自己整理所学的知识。
学期过半之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回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注意检查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否都清楚,有效督促学生进行阶段性巩固复习。
A类
1.学校买来35瓶红墨水,买的蓝墨水的瓶数是红墨水瓶数的4倍,学校买来多少瓶蓝墨水?
(考查知识点:口算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
能力要求: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
B类
2.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有50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考查知识点:口算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及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能力要求: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35×4=140(瓶)
B类:
2. 50×6=300(本) 300÷5=6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