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常态”下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经济信息
112
试论“新常态”下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谢雨宸 徐州医科大学
摘要: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纪检监察队伍的现状与其承担反腐倡廉任务的目标差距较大,亟需加大改革整治力度,筛选多元化操作方案,迅速处理问题,并适时优化队伍结构,树立优良风气。
如何从队伍建设的角度,由点及面的提升纪检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监督者以身作则,才能真正起到营造高校廉洁从政氛围的效果。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纪检;廉洁从政;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112-01
新时期,党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常抓不懈。
毛主席语录中 “政治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
”[1]
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性。
十八大后,纪委主责主业更为明确,目标也更为坚定——建立“三不”长效机制。
而这一长效机制的建立,首先就必须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纪检监察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才能更好地履行监督执纪和问责的职能,为党委的廉洁从政立好规,把好关。
对高校而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尤为关键,党委能否更好地发挥主体责任,与纪委能否履职好监督责任有关,而纪委的履职情况则与参与监督工作的队伍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
一、现阶段高校纪检监察队伍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名高校的纪检监察干部,在对现有环境及工作状态进行客观审视后发现,当前的高校纪委工作,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与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还有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够
近年来,高校贪腐案件屡屡曝光,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高等学府在人们眼中也不再是纯净的“象牙塔”。
仅在徐高校,近几年多起被立案审查的贪腐案件中涉及基建、财务、科研经费、国有资产、后勤管理、图书采购等重要岗位的关键环节,数额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一经曝光,往往另人咋舌。
高校财权部门的腐败已阻碍了高校的健康和谐发展,高校的反腐工作任重道远。
[2]一方面是高校的贪腐形势严峻,一方面确是高校依然如故的“重业务、轻政治”、“重才能,轻道德”的现状。
纪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检查、调研越来越多,但却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和理解,工作也开始出现畏难和懈怠的情绪。
2.团队的整体执行力不强,部分纪检干部履职能力太弱目前,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人数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这主要由于高校长期以来的机制影响了专业性人才的流入,纪检监察工作量大,且职称评定,职务晋升都相对局限,不利于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发展。
[3]且工作较为细碎,成绩不容易在短期内看到,因此,优秀人才考虑到日后发展便有可能不选择入职,整个纪检监察工作的梯队建设承断裂状分布,缺乏后备力量。
纪检监察干部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对理论学习及研究不够,对工作范围内的现象规律研究不够,直接影响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管理体制不完善,权责不明使监管难发力
垂直管理提了多年,但一直未能着手进行操作,现有的体制和机制使得高校纪委缺乏独立性,相对的,工作上也就会缺乏权威
性。
监督和被监督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被制约的关系,工作难以正常
开展。
从现有的高校贪腐案件看,权责不分,监督无法深入的范围
最容易出问题,如职称评审、科研经费、岗位晋升等,抛开被制约
的因素,由于监管者的能力受限,有时,即便亲临现场也无法真正
监督到位。
4.工作职责无限增重 监管边界被“模糊”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涉及高校重点监控领域的方方面面,但却缺
少规程和制度,多为内部工作条例或惯例,但在“新常态”的大环
境下,工作环境及保障制度已不能满足无限被拓展的职责范围。
二、关于如何建设纪检监察队伍的几点思考
1.建立激励机制 点燃工作热情 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学校党委要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加大对纪检监察队伍的支持和关心。
尝试使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群众相信的纪检干部交流到重要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从而激发纪检监察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心纪检监察干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和福利待遇等问题,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制定好规划。
2.健全队伍体系,突破编制“瓶颈”
就在许多高校而言,二级党组织的纪检委员偶有缺位;聘任、特邀兼职监察员不履职或履职能力不强也是共性问题。
后备纪检力量不足,纪委内部编制不够,使惩防体系建设面临较大阻力。
按照“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给出的指导意见,高校纪检监察队伍体系建设要完善,就必须先强化纪委班子的力量。
应该对纪检监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完善二级纪委机构和人员配置。
执行民主集中制,使“三重一大”制度真正落地。
同时,应通过培训使纪检委员、兼职、特邀监察员等在基层切实发挥积极向上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体系。
3.明确“两个责任”、规范工作内容、少做加法多做减法
目前,高校纪委很多仍是“包打天下”的“神”状态,纪委工作人员忙于参与各种现场工作,有时甚至取代发起部门冲到一线参与具体工作。
[4]大家疲于奔波,根本很少反思哪些工作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做了白做甚至起反效果!究其根源,不可否认,部分纪委领导存在为体现工作量,使其工作“看上去很充实”,随意为纪检监察干部填充工作内容的情况。
三、结语高校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应该从多方面
进行培养,运用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从现有队伍的教育上下功夫。
加强对现有纪检监察干部的如送出去、请进来、以案代训、协作办案等业务培训途径,提高现有人员的能力水平,熟练且准确使用“四种形态”开展高教系统内的纪检监察工作、正确履行监督执纪问责使命。
探索建立能进能出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体制,在选拔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充实纪检监察队伍的同时,队伍中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也能更好地服务和任职党委及行政各部门,要能“狠得下心,放得下脸”及时清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使纪检监察的队伍能够始终保持纯洁性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91年6月第二版,第526页.[2]谢志芳.职业化视野下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4(2上).[3]梁富才.反腐倡廉与构建和谐社会[J].社会科学论坛,2006(4).[4]范正伟.反腐败,以自身硬气“立信于官”[N].人民日报,2013年05月30日05版.作者简介:谢雨宸(1983-),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廉政建设。
基金项目:徐州医学院2015年纪检监察学会分会课题,课题标号:2015kjj06。
课题名称: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