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
探讨老年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护理对策
王海霞
(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 安顺 561000)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感染因素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8.11 ̄2019.03期间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39例,对患者的病因、口腔颌面部感染分布情况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结果:39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64%)感染起因为牙源性感染,同时有29例患者(74%)常发病部位为颌下间隙。
结论:牙源性感染是引起老年口腔颌面部感染主要感染方式,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对老年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患者的健康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感染;老年患者;护理中图分类号:R782.3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
王海霞,安顺市人民医院 。
口腔颌面部感染属于一种在口腔科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疾
病,若不及时进行救治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老年人由于自身抵抗力低下,容易引发口腔颌面的感染。
此研究主要是对老年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因素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11~2019.03期间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感
染患者39例(年龄(62.36±1.68)岁),其中男性为19例(年龄(62.36±1.68)岁),女性为20例(年龄(62.36±1.68)岁),39例患者在经过临床诊断之后均符合病情标准。
且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对39例患者在入院之后均实行常规检查,包括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对血电解质的检查等。
同时在检查过后将患者的脓液进行收集,并送入实验室培养,对其感染细菌的种类进行检测。
1.2.2 治疗手段
(1)整体治疗。
患者在入院之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较高导致其免疫力以及抵抗力的下降,来进行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确保患者能够加强抵抗力。
(2)脓肿切开引流术。
患者的感染若是比较严重的话需要对患者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能够减轻患者局部的疼痛感以及肿胀的消减,能有效对控制毒素的吸收,同时也缓解了患者呼吸道以及咽腔的压迫,避免患者出现窒息症状。
1.2.3 护理方式
(1)局部护理。
若患者进行了脓肿切开引流术,则需要对患者的创口进行敷料的及时更换,最大程度让患者创口保持清洁与干燥,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医护人员要进行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2)心理护理。
患者患病期间会由于局部的疼痛、口齿不清以及吞咽困难给其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日常上的不便,同时创面因感染出现的脓液散发的恶臭味也对患及其家属造成心理上的巨大负担,会导致
患者出现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1]。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考虑率到患者的心情,对患者实行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如多陪伴患者、让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和支撑等。
1.2.4 健康的宣传
在患者的治疗期间对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及时进行早期治疗的意义,避免出现患者病情加重的现象。
同时需要
让患者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等[2]。
积极锻炼身体能够加强老年人自身免疫能力,对身心的健康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1.3 疗效标准
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以所占比率>50%为主要病因以及常发病部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8.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
2 结果
2.1 老年口腔颌面部感染类型及部位比较
老年患者的颌下间隙感染为29例(74%),牙源性感染为25例
(64%),两者所占总比率皆>50%。
见表1
表1 老年口腔颌面部感染类型及部位比较[n,(%)]
--颌下间隙嚼肌间隙
眶下间隙
颊间隙
总计(例/%)
牙源性2401025(64%)腺源性12025(13%)外伤性22116(15%)医源性10203(8%)总计(例/%)28(72%)4(10%)
4(10%)
3(8%)
39(100%)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感染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多以化脓性
细菌感染为主(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且发病的原因多样化。
而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则是指感染对颌面皮肤、黏膜、筋膜、肌肉、神经的等多方面的入侵,导致感染形成复杂化,同
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也会提高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3]。
老年人因为自身免疫系统能力的下降加上自身机体能力的衰弱,导致其造成口腔颌面部感染,主要是以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为居多。
对于大部分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老年患者来说,通常是采取脓肿切开引流术来进行对患者的解压,而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护理工作者在进行护理时应注意时机来协助医生进行脓肿切开引流,加强无菌观念来进行操作,同时在术后及时加强患者创口的局部换药[4]。
老年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病状带来的疼痛感会导致其暴躁不安,同时病状所带来的创面恶臭也给患者带来了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此时应主动用通俗简单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同时让患者的亲朋好友对患者多进行陪伴,给予其心理和精神上的抚慰和支持,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来实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此树立患者的对抗疾病信心,加快疾病的康复。
同时应该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的宣传讲解以及相关病症知识,让患者保持口腔内的清洁与卫生,在患病早期就能提前预防,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疾病。
此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感染起因以牙源性感染(28例,占56%)为居多,同时常发病的部位为颌下间隙(29例,占58%)。
综上所述,老年口腔颌面部感染起因大多数都为牙源性因素,同时因患者的年龄较大,容易引发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重视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朱珊,宋绍华,李学玉,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危险因素研
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3):3052-3054.
[2] 成鹏飞,许诺,魏伦全,等.急危重症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医刊,2018,53(07):62-65.
[3] 何伟.12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分析[J].华北理工大
学学报:医学版,2017,19(06):39-42.
[4] 戴昱,汤剑明,冯力,等.老年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感染特征及炎症反应观察
[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11):1672-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