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及治疗中出现的反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使用微量血糖监测法初步筛查,异常者取静脉血近侧全血血糖确诊,确诊后4h、12h、24h、72h监测微量血糖直至正常。对无症状性低血糖新生儿和有症状者分别给予对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50例痊愈,4例好转(其中包括3例反复性低血糖和1例高血糖)。结论对住院新生儿入院时监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及时静脉滴注葡萄糖纠正,大多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刘小凤,刘小雅.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的防治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3):2183.
[2] Cornblath M,Schwart R.Disorders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infancy[M].Philadelphia:Saunders,2006:155.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127-02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生率为3%~11%[1]。由于其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掩盖,而对于低血糖的定义和临床管理存在争议。低血糖不及时纠正,可能引起严重后遗症,如低血糖性脑损伤。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积极预防,尽早诊断和治疗低血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54例新生儿回顾性分析低血糖症病例的病因、治疗及预后,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低血糖症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9月~2010年9月间我院5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血糖水平,确诊为低血糖。临床表现为无症状型13例,41例表现为喂养困难、反应差、呼吸暂停、肌张力低下、易激惹、发绀、惊厥、嗜睡、体温不稳等。
1.2诊断方法使用微量血糖监测法初步筛查,异常者取静脉血近侧全血血糖确诊,确诊后4 h、12 h、24 h、72 h监测微量血糖直至正常。足月儿生后3 d内血糖低于1.68 mmol/L,3 d后低于2.24 mmol/L,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低于1.12 mmol/L者诊断为低血糖,血糖>7.0 mmol/L为高血糖[2]。
3讨论
葡萄糖是人体代谢尤其是大脑代谢的主要的能量来源,又是合成许多物质的前身。葡萄糖是脑组织的唯一能量来源,新生儿能量需要很大,但脑组织中糖原储存量却很低。血糖过低时,脑组织细胞代谢受到影响,导致脑细胞损伤,甚至发生不可逆性坏死[4]。早产儿摄入量少,糖原异生和分解的酶系统功能不成熟,致使合成葡萄糖的原料下降,以及早产儿脑组织相对偏大,使葡萄糖利用率较大,另外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力较小,使肝组织对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和肌肉及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受限,故易发生低血糖;喂养困难的患儿获取葡萄糖减少,若不及时添加糖水或配方奶粉可发生低血糖;围生期窒息引起新生儿低血糖是因为缺氧使无氧酵解和糖异生加快;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体内的血糖高,使得胎儿体内血糖也升高,同时机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分娩后新生儿体内胰岛素水平依然较高,胎儿出生后母体血糖供应中断,故易发生低血糖[5-6];新生儿感染体内酶活性降低,细菌内毒素使糖利用增加,处于应激状态的患儿,机体的代谢率增加,糖消耗增加,导致低血糖。高血糖易发生于极低体重儿,因其体内的胰岛细胞功能暂时低下所致。由于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血糖监测,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在纠正血糖的同时针对高危因素进行治儿低血糖疾病构成:低血糖54例新生儿中早产儿8例(14.8%),围生期窒息儿12例(22.2%),足月小样儿10例(18.5%),感染败血症6例(11.1%),喂养困难者12例(22.2%),母亲患有糖尿病者6例(11.1%)。
2.2治疗效果:经治疗39例低血糖患儿24h内血糖恢复正常,11例48h内血糖恢复正常,4例经用激素治疗后24~48 h恢复正常(其中3例反复性低血糖效果较好)。
1.3治疗方法无症状性低血糖新生儿的治疗应在生后1h内,开始喂饲(或鼻饲)10%葡萄糖水10 ml/kg,并尽早哺乳。30min内复查血浆血糖值,如果血糖值仍低,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有症状者,足月儿予25%葡萄糖2~4 ml/kg静脉推注,早产儿以10%葡萄糖2 ml/kg静脉推注,速度均保持在1 ml/min,接着以10%葡萄糖静脉滴注维持。6~8 mg/(kg?min)的滴速静脉维持,并于20~30 min后复测血糖,随后每小时测1次直至稳定。注意控制速度,否则易引起反跳性低血糖。极低体重儿在低血糖治疗过程中易出现高血糖,本研究中出现1例[3]。
[3]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13.
[4]李莉.新生儿低血糖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09,11(1):87.
[5]赵雪清,马英.104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9):3124.
[6]徐琦新.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与防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2):390.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及治疗中出现的反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使用微量血糖监测法初步筛查,异常者取静脉血近侧全血血糖确诊,确诊后4h、12h、24h、72h监测微量血糖直至正常。对无症状性低血糖新生儿和有症状者分别给予对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50例痊愈,4例好转(其中包括3例反复性低血糖和1例高血糖)。结论对住院新生儿入院时监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及时静脉滴注葡萄糖纠正,大多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刘小凤,刘小雅.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的防治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3):2183.
[2] Cornblath M,Schwart R.Disorders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infancy[M].Philadelphia:Saunders,2006:155.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127-02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生率为3%~11%[1]。由于其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掩盖,而对于低血糖的定义和临床管理存在争议。低血糖不及时纠正,可能引起严重后遗症,如低血糖性脑损伤。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积极预防,尽早诊断和治疗低血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54例新生儿回顾性分析低血糖症病例的病因、治疗及预后,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低血糖症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9月~2010年9月间我院5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血糖水平,确诊为低血糖。临床表现为无症状型13例,41例表现为喂养困难、反应差、呼吸暂停、肌张力低下、易激惹、发绀、惊厥、嗜睡、体温不稳等。
1.2诊断方法使用微量血糖监测法初步筛查,异常者取静脉血近侧全血血糖确诊,确诊后4 h、12 h、24 h、72 h监测微量血糖直至正常。足月儿生后3 d内血糖低于1.68 mmol/L,3 d后低于2.24 mmol/L,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低于1.12 mmol/L者诊断为低血糖,血糖>7.0 mmol/L为高血糖[2]。
3讨论
葡萄糖是人体代谢尤其是大脑代谢的主要的能量来源,又是合成许多物质的前身。葡萄糖是脑组织的唯一能量来源,新生儿能量需要很大,但脑组织中糖原储存量却很低。血糖过低时,脑组织细胞代谢受到影响,导致脑细胞损伤,甚至发生不可逆性坏死[4]。早产儿摄入量少,糖原异生和分解的酶系统功能不成熟,致使合成葡萄糖的原料下降,以及早产儿脑组织相对偏大,使葡萄糖利用率较大,另外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力较小,使肝组织对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和肌肉及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受限,故易发生低血糖;喂养困难的患儿获取葡萄糖减少,若不及时添加糖水或配方奶粉可发生低血糖;围生期窒息引起新生儿低血糖是因为缺氧使无氧酵解和糖异生加快;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体内的血糖高,使得胎儿体内血糖也升高,同时机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分娩后新生儿体内胰岛素水平依然较高,胎儿出生后母体血糖供应中断,故易发生低血糖[5-6];新生儿感染体内酶活性降低,细菌内毒素使糖利用增加,处于应激状态的患儿,机体的代谢率增加,糖消耗增加,导致低血糖。高血糖易发生于极低体重儿,因其体内的胰岛细胞功能暂时低下所致。由于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血糖监测,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在纠正血糖的同时针对高危因素进行治儿低血糖疾病构成:低血糖54例新生儿中早产儿8例(14.8%),围生期窒息儿12例(22.2%),足月小样儿10例(18.5%),感染败血症6例(11.1%),喂养困难者12例(22.2%),母亲患有糖尿病者6例(11.1%)。
2.2治疗效果:经治疗39例低血糖患儿24h内血糖恢复正常,11例48h内血糖恢复正常,4例经用激素治疗后24~48 h恢复正常(其中3例反复性低血糖效果较好)。
1.3治疗方法无症状性低血糖新生儿的治疗应在生后1h内,开始喂饲(或鼻饲)10%葡萄糖水10 ml/kg,并尽早哺乳。30min内复查血浆血糖值,如果血糖值仍低,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有症状者,足月儿予25%葡萄糖2~4 ml/kg静脉推注,早产儿以10%葡萄糖2 ml/kg静脉推注,速度均保持在1 ml/min,接着以10%葡萄糖静脉滴注维持。6~8 mg/(kg?min)的滴速静脉维持,并于20~30 min后复测血糖,随后每小时测1次直至稳定。注意控制速度,否则易引起反跳性低血糖。极低体重儿在低血糖治疗过程中易出现高血糖,本研究中出现1例[3]。
[3]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13.
[4]李莉.新生儿低血糖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09,11(1):87.
[5]赵雪清,马英.104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9):3124.
[6]徐琦新.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与防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