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 of Management
一、课程目标
1、课程编码:050005
2、课程学分:3学分
3、课程学时:54学时,其中授课54学时
4、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5、适用年级及专业:****级,******专业
6、考核方式:考试(闭卷)
7、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8、课程性质: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的应用科学,管理学原理作为本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

本课程围绕决策、组织、领导等管理职能,分别阐明各职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目的与一般方法等。

9、教学方法:
以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以达到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包括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互动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0、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1)学习目标:
了解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的演变,掌握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基本线条和趋势,熟悉以职能为框架的各管理理论的概念、原理、程序等基本内容;掌握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全面看问题的素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素质。

(2)基本要求: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
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管理学产生、发展以及当代管理学发展的最
新动态;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以管理的各项职能为出发点,掌握管理理论的相
关知识点。

③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
对企业及社会面临的实际管理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研究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管理方向的学士论文选题打下一定的基
础。

二、课程资料
1、教材: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9
2、参考资料
[1]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管理学(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
[2]里基·W·格里芬著,刘伟译.管理学(第九版).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4
[3]戴淑芬主编.管理学教程(第四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4]戴国良著.图解管理学(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
三、课程结构
1、管理与管理学(4学时)
知识点:管理的必要性、当前与管理的社会属性有关的基本变化、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各项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管理的二重性、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重点: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各项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管理的二重性、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难点: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各项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2、管理思想的发展(4学时)
知识点:厄威克的管理理论综合概念结构图、管理科学学派与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21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人群关系论
的基本观点、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重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人群关系论的基本观点、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难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人群关系论的基本观点、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3、管理的基本原理(5学时)
知识点: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的概念、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
重点:系统的概念、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
难点:系统的概念、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
4、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5学时)
知识点:伦理、道德的文化真义及其管理学诠释、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企业与现代社会、企业的价值观、管理道德方面存在的基本观点、几种相关的道德观、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的特征、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重点:管理道德方面存在的基本观点、几种相关的道德观、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的特征、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难点:管理道德方面存在的基本观点、几种相关的道德观、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的特征、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5、管理的基本方法(0学时)
6、决策(5学时)
知识点:决策的特点、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决策的理论、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方法
重点: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决策的理论、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方法
难点: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决策的理论、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方法
7、计划与计划工作(3学时)
知识点:决策与计划的关系、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孔茨与
韦里克的计划的层次体系、计划编制过程
重点: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的层次体系、计划编制过程
难点: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的层次体系、计划编制过程
8、计划的实施(5学时)
知识点:目标的性质、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网络图、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其过程、滚动计划法的优点、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开环MRP (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构成及其逻辑关系、闭环MRP、制造资源计划(MRP II)对MRP的改进、企业资源计划(ERP)与MRP II的差别、业务流程再造
重点: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其过程、滚动计划法的优点、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开环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构成及其逻辑关系、闭环MRP、制造资源计划(MRP II)对MRP的改进、企业资源计划(ERP)与MRP II的差别、业务流程再造难点: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其过程、滚动计划法的优点、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开环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构成及其逻辑关系、闭环MRP、制造资源计划(MRP II)对MRP的改进、企业资源计划(ERP)与MRP II的差别、业务流程再造
9、组织设计(4学时)
知识点: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权力的性质与特征、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组织中的集权倾向、分权的标志、分权的影响因素、组织的两种基本结构形态、组织设计的任务及原则、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部门化、分权的途径
重点:组织的两种基本结构形态、组织设计的任务及原则、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部门化、分权的途径
难点:组织的两种基本结构形态、组织设计的任务及原则、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部门化、分权的途径
10、人员配备(4学时)
知识点:人员配备的任务、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人员配备的原则、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外部招聘与内部提升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重点:人员配备的原则、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外部招聘与内部提升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管理人员的考评、管
理人员的培训
难点:人员配备的原则、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外部招聘与内部提升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11、组织力量的整合(3学时)
知识点:直线与参谋的矛盾、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直线、参谋及其相互关系、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委员会的优点、局限性、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重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直线、参谋及其相互关系、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委员会的优点、局限性、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难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直线、参谋及其相互关系、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委员会的优点、局限性、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12、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3学时)
知识点: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管理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的形成、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重点: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的形成、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难点: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的形成、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13、领导与领导者(4学时)
知识点:领导者素质及条件、经济全球化对企业领导提出的新要求、领导的含义、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的作用、领导集体的构成、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重点:领导的含义、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的作用、领导者素质及条件、领导集体的构成、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
难点:领导的含义、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的作用、领导者素质及条件、领导集体的构成、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
14、激励(2.5学时)
知识点:激励过程及动因、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激励实务
重点:激励过程及动因、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激励实务
难点:激励过程及动因、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激励实务
15、沟通(2.5学时)
知识点:沟通过程、非正式沟通及其管理、冲突与谈判、沟通的含义及重要性、沟通的类别、沟通网络、有效沟通的障碍、沟通中障碍的克服
重点:沟通的含义及重要性、沟通的类别、沟通网络、有效沟通的障碍、沟通中障碍的克服
难点:沟通的含义及重要性、沟通的类别、沟通网络、有效沟通的障碍、沟通中障碍的克服
开课系教研室:****系******专业教研室
执笔人(签名):审核人(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