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信息的编程加工

合集下载

实施MCAI课件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实施MCAI课件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实施MCAI课件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摘要:目前,计算机辅教学mcai被大量引入了课堂,课件的制作主要应用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课件的功能、类型以及作用。

关键词:mcai 课件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目前mcai课件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在教学上通过采用更为灵活、更易接受的方式来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在不加重教师和学生负担下,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展示了它在课堂教学中崭新的前景。

一、mcai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功能1.灵活多样的演示功能应用mcai课件所进行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可以更加有效地运用计算机的文字存储和图形处理、复制、缩放、剪贴等功能,将教学的有关内容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演示。

2.设计生动情境的功能情境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的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运用mcai课件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融视、听、说于一体,把声、形、光、色、情等安排在不同界面上并进行组合流通。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形式多样化的信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3.较强的交互功能传统的教学技术手段,都是单项传播信息,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mcai课件以超文本结构实现了灵活的“人机对话”,学生可以在不同场地、不同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控制学习节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快了学习节奏,进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4.及时的反馈功能mcai课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准确及时的反馈信息,这样可以使教师相应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确保学习过程的完整性,创造了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二、mcai教学课件的分类在各类mcai课件的设计和实现中结合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再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资源设计成独具特色且适合不同师生需求的教学平台。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的加工》-2024鲜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的加工》-2024鲜版
可视化技术
将数据以图形、图像等形式展现出来,帮助用户更直观地 理解和分析数据。
12
03
文本信息加工与处理
2024/3/28
13
文本信息获取与整理
从网络获取文本信息
利用搜索引擎或专业网站,获取与主 题相关的文本信息,并进行筛选和分 类。
文本信息的整理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包括删除重 复内容、纠正错别字、调整段落格式 等。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的 加工》
2024/3/28
1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信息加工基础知识 • 文本信息加工与处理 • 图形图像信息加工与处理
2024/3/28
2
目录
• 音频视频信息加工与处理 • 数据信息加工与处理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024/3/28
3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3/28
2024/3/28
18
图形图像获取与编辑方法
获取方法
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手机等 设备获取图形图像,也可以从网
络或其他电子媒体上获取。
2024/3/28
编辑方法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GIMP等)对图形图 像进行裁剪、调整大小、调整色彩 、添加文字等编辑操作。
特效处理
应用滤镜、图层样式等特效,增强 图像的视觉效果。
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方法,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处 理、数据分析等环节,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可处理大 量数据等优点。其中,计算机加工技术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2024/3/28
数据库技术
通过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和处理 等操作。
数据挖掘技术
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 的信息和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目录比较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目录比较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目录的比较与分析报告一、前言1.团队成员:万剑、康梅琳、江莉娜、吴芳2.调研时间:2011年9月20日—2011年9月26日3.调研对象:五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目录,作者与出版社分别为(1)李艺、董玉琦,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2)应吉康、洪如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沪教版)(3)徐福荫、李文郁,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4)祝智庭,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图版)(5)陶增乐,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教版)4.调研的缘由在国内,信息技术课程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进入中学学科体系,由于各个地区发展程度不同,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因此,“一纲多本”教材政策逐渐取代传统的“一刚一本”教材政策,成为我国中学教材编写的主流。

多元化的教材必然给学生和教师的选择提出了挑战,研究信息技术教材目录,可以使教师全面把握教材,为教师选择相关教材提供合理的参考。

“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是否体现信息技术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课改精神,教材编写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

各版信息技术教材目录整体上反映了教材的编写特征、编写理念以及各自的侧重点。

教材的编写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研究信息技术教材,是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提高的前提条件。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两个模块,其中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其与义务教育联系最为紧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也是其他选修部分的前提。

因此,其重要性也可想而知。

并且,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五套信息技术教材通过了2004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成为了首批进入试验区进行试验的教材,随着信息技术教材的推进,其适用性将变得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选取“信息技术基础”为研究对象,对五个版本的《信息技术基础》的教材目录进行横向比较,挖掘各版教材的优势与不足,为各版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合理的依据。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学问题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学问题与思考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学的问题与思考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使信息技术课程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的训练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学科。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显现出的一些问题给教学带来了困扰,本文主要针对在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方法,从而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程教材必修模块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71-02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材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必修模块为信息技术基础,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选修模块的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08年以来,我校一直使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材,教材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同以往的教材相比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由于各地区实际情况不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很难达到统一,导致高中学生的起点水平有很大差异,加上新教材对学生起点要求较高,所以在必修模块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给教学带来了困扰。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对必修模块的教学进行探讨,以达到优化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目的。

1 学生基础水平差别较大,教学难度大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给信息技术学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的目标和任务。

但是,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明确的课程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各个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存在着很大差别,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效果整体偏低,导致了许多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起点水平参差不齐。

然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材在编写时认为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而略去了部分基础知识,提升了教材的起点水平,这使得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适应新课程教学,导致新课程教学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数控机床技能实训: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与编程

数控机床技能实训: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与编程
(3)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低的加工成本 机床生产率主要是指加工一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其中包 括机动时间和辅助时间。数控车床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范围很大,并可无级调速,加工时可选用最佳的切削速度和进 给速度,可实现恒转速和恒切速,以使切削参数最优化,这就 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尤其对大批量生产的 零件,批量越大,加工成本越低。
中体现并由机床自动完成加工,因此,数控加工工艺 的正确与 否将直接影响到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一、数控车削加工零件的类型
数控车床车削的主运动是工件装卡在主轴上的旋转运动, 配合刀具在平面内的运动,加工的类型主要是回转体零件。
回转体零件分为轴套类、轮盘类和其他类几种。轴套类和 轮盘类零件的区分在于长径比,一般将长径比大于1的零件视为 轴套类零件;长径比小于1的零件视为轮盘类零件。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3.1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3.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相关内容 3.3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基础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3.1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相比,加工效率和精度更高,可以加 工的零件形状更加复杂,加工工件的一致性好,可以完成普通 车床无法加工的具有复杂曲面的高精度的零件。
端面,端面的轮廓也可以是直线、斜线、圆弧、曲线或端面螺 纹、锥面螺纹等。
(3)其他类零件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一样,装上特殊卡盘就可以加工偏心
轴,或在箱体、板材上加工孔或圆柱。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二、数控车削的加工特点 数控车削是数控加工中使用最广泛的加工方法之一,同常

信息技术全册学案

信息技术全册学案

基本能力测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纲要】信息获取1、信息的基本特征。

结合具体例子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实效性、真伪性等,并归纳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如:某图书馆将《红楼梦》数字化后,可实现多人同时阅读,这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虚假情报也是信息。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几个核心技术。

3、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信息表现和交流手段的一次关键性革命;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增加了交流信息的手段;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把信息的记录、存储、传递和使用扩大到更广阔的空间,是信息记载与传播手段的一次重要革命;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及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虚拟现实、语音输入、智能代理等新技术的出现使人机界面更加友好。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如多功能的个性化手机、符合中国人需求的办公软件等)、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计算机硬件将更加微型化,并具有超强性能,软件将向自动设计、构件化、集成化发展,总之,计算机技术将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4、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评价信息 信息来源类型:文献型、口头型、电子型、实物型(现场信息源)5、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

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划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又称为关键词查询)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全文搜索引擎代表性的有Google 、百度等,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代表性的有雅虎、搜狐、新浪、网易等。

6、搜索技巧。

⑴使用多个关键词,细化搜索条件,灵活运用“与”、“或”、“非”等逻辑运算提高搜索效率,提高搜索效率。

2019年高级职称课堂评议各学科讲课内容

2019年高级职称课堂评议各学科讲课内容

2019年高级职称课堂评议各学科讲课内容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 历史回声千古江山——《念奴娇·赤壁怀古》P75。

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6 《Taboo or not taboo—that is the question!》P43。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28–33高中地理:湖教版必修2 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P36–40。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3 3.2. 古典概型P100–103。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P32–34。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2.平抛运动P8–12。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3.2信息的编程加工P45–48。

高中体育:人教版必修全一册第二节跑——短距离跑技术P86–87。

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二、流程的设计P50–52。

职教语文:苏教版第二册《念奴娇·赤壁怀古》P38。

职教数学:苏教版第二册 6.3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P14–16。

职教计算机:《中文版Flash CS5 动画制作案例教程》航空工业出版社任务三绘制几何图形P29–38。

电子电工《电工基础》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第一节电路P3–4。

财经商贸《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四版(国际商务专业)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关税的主要种类P66–69。

社区成人教育:自编教材1.开发区——家政服务试题代码1.2烹饪台保洁(操作)/老年人床上擦浴的护理要求(口试)。

2.丁堰镇——农民工普法培训第三章务工人员发生工伤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3.白蒲镇——党建理论宣讲系列教材《不可能成为可能的人间奇迹》P25–40。

4.石庄镇——涵养好家风、滋润好作用第二章为什么必须重视家风建设。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上《望岳》P145–147。

初中英语:译林版八下Green Switzerland P108–109。

初中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八上第三单元——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P92–95。

教科版《必修1 -数据与计算》的课标思考与教材分析

教科版《必修1 -数据与计算》的课标思考与教材分析
(1)针对给定的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能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 (3)运用基本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能使用编程语言或其他数字化工 具实现这一方案。 (4)按照问题解决方案,选用适当的数字化工具或方法获取、组织、分析 数据,并能迁移到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生活化的理念
友好的工具选择
Python、WPS、ACCESS
教学方法
项目学习
• 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 通过生动、有趣的“任务”引领“活动” • 提供必要的“拓展练习”供同学们自我检测 • 以“拓展知识”帮助同学们开阔眼界 • 用具体的测评要求和思维导图引导单元学习评价与总结
•1 . 5 根 据 任 务 需 求 , 选 用 恰 当 的 软 件 工 具 或 平 台 处 理 数 据 , 完成分析报告,理解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意义。
•1 . 6 从 生 活 实 例 出 发 , 概 述 算 法 的 概 念 与 特 征 , 运 用 恰 当 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
•1 . 7 掌 握 一 种 程 序 设 计 语 言 的 基 本 知 识 , 使 用 程 序 设 计 语 言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 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1 . 8 通 过 人 工 智 能 典 型 案 例 的 剖 析 , 了 解 智 能 信 息 处 理 的 巨大进步和应用潜力,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 用。
核心素养 信息社会责任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意识
具备信息素 养的人
计算思维
素养水平
素养2:计算思维
预备级 水Leabharlann 一 水平二 水平三(1)在日常生活中,认识数字化表示信息的优势。 (2)针对给定的简单任务,能够识别主要特征,并用流程图画出完成任务 的关键过程。 (3)了解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价值、过程和工具,并能够根据需求选择 适当的工具。

3.2信息的编程加工

3.2信息的编程加工

Dim x, y As Single picture1.Scale (-10, 25)-(10, -25) picture1.Line (-10, 0)-(10, 0), RGB(0, 0, 255) picture1.Line (0, 25)-(0, -25), RGB(0, 0, 255) For x = -10 To 10 Step 0.0001 y=x^2 picture1.PSet (x, y), RGB(255, 0, 0) Next x End Sub ‘结束程序
信息的编程加工
汉滨区瀛湖中学 何龙众
14:38
比尔· 盖茨 美 国微软公司的董事 长。曾就读于在西 雅图的公立小学和 私立的湖滨中学时, 他发现了自己对软 件方面很感兴趣并 且在13岁时开始了 计算机编程。1973 年,盖茨考进了哈 佛大学,在哈佛的 时候,盖茨为第一 台微型计算机开发 了BASIC编程语言 的一个版本。
14:38
这些思路和方 法就是解决问 题的关键所在, 在程序设计中, 解决问题的思 路、方法和步 骤称为算法。 算法是程序的 核心和灵魂。
用计算机编程绘制函数图像的过程
第一步:选择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第二步:绘制坐标系; 第三步:根据函数表达式计算所要描点的坐标; 第四步:在坐标系中描点成像;
14:38
那么在绘制函数图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寻找什么方法? 该如何实现这个方法的步骤。其中要包括:从何处着手、解 题步骤以及结果处理。
数学课中利用“描点法”手工绘 制函数图像的一般过程
第一步:准备好绘图工具; 第二步:绘制坐标系的横轴与纵轴; 第三步:依据要绘制的函数表达式,如 y=x2,选取几个自变量的值算出相应的 因变量值,得到一组坐标点; 第四步:在坐标系上描出这几个点; 第五步:尽量光滑地描点连线。

3.2算法及其描述教学设计

3.2算法及其描述教学设计
学生们在素质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对算法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拖延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我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编程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针对拖延行为习惯,我将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 增强信息意识,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三、学情分析
考虑到我所教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们在知识方面对计算机科学和编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算法的概念和描述方法还不够熟悉。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能力方面,学生们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然而,对于如何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算法,并利用编程语言实现,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算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算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算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算法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算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算法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包括算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机床数控技术第3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机床数控技术第3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6. 程序校验和首件试切
程序送入数控系统后,通常需要经过试运行和首 件试切两步检查后,才能进行正式加工。通过试运行, 校对检查程序,也可利用数控机床的空运行功能进行 程序检验,检查机床的动作和运动轨迹的正确性。对 带有刀具轨迹动态模拟显示功能的数控机床可进行数 控模拟加工,以检查刀具轨迹是否正确;通过首件试 切可以检查其加工工艺及有关切削参数设定得是否合 理,加工精度能否满足零件图要求,加工工效如何, 以便进一步改进,直到加工出满意的零件为止。
1—脚踏开关 2—主轴卡盘 3—主轴箱 4—机床防护门 5—数控装置 6—对刀仪 7—刀具8—编程与操作面板 9—回转刀架 10—尾座 11—床身
3.2 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编制
数控车床主要用来加工轴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 圆锥面、螺纹表面、成形回转体表面等。对于盘类零 件可进行钻、扩、铰、镗孔等加工。数控车床还可以 完成车端面、切槽等加工。
3. 程序名

FANUC数控系统要求每个程序有一个程序名,
程序名由字母O开头和4位数字组成。如O0001、 O1000、O9999等
3.2.3 基本编程指令
1. 快速定位指令G00
格式:G00 X(U)_ Z(W)_;
说明:
(1) G00指令使刀具在点位控制方式下从当前点以快移速度 向目标点移动,G00可以简写成G0。绝对坐标X、Z和其增 量坐标U、W可以混编。不运动的坐标可以省略。
3.2.1 数控车床的编程特点
(1)在一个程序段中,可以用绝对坐标编程,也可用 增量坐标编程或二者混合编程。
(2)由于被加工零件的径向尺寸在图样上和在测量时 都以直径值表示,所以直径方向用绝对坐标(X)编程时 以直径值表示,用增量坐标(U)编程时以径向实际位移 量的2倍值表示,并附上方向符号。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第三章第三节《初识人工智能》 优质课说课课件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第三章第三节《初识人工智能》 优质课说课课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实现探究。
小组探究
5、上台展示,分享总结
展示分享
关注:合作学习的效果
1.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
展示环节
2.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4 逆向思维 开阔视野(6分钟)
20
请同学们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小车? 学生自学素材,归纳语音识别的一般原理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人工智能; (2)认识光电传感器,了解使用方法; (3)学会利用XLAB图标编程软件使用分支结构 。
8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借助辅助材料自 主学习的方法; (2)学会用传感器进行智 能控制的方法。
说说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小车实验,体 验假设-分析-实践-探 究-分享的过程,体验 人工智能中普遍使用的 传感技术的魅力。
本节地位
主要为了解性内容, 增加:培养机器人探究的 兴趣。
教材内容
02 说 说 学 生
学情分析
6
1学生基础 没有学习过程序设计,对编程中的一些抽象 的概念很难理解。
2 学生兴趣 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课程很感兴趣
03 说 说 目 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对机器人的学习兴趣,感受技术 的魅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9
学会利用XLAB图 标编程软件使用分支 结构“如果 那么”执 行模块
难点
04 说 说 方 法
教法与学法
直观
演示 教法
任务 驱动
11
学法
观察 实践
合作 学习
05 说 说 过 程
课堂教学

机械制造CAM加工

机械制造CAM加工

机械制造CAM加工机械制造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从设计到制造各个方面。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M)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AM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设计、制造和管理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CAM加工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CAM加工的基本原理CAM加工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控制机床进行制造操作的过程。

它通过将设计好的零件模型导入到CAM软件中,根据加工要求生成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代码,然后将代码传输给机床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加工。

CAM加工的基本流程包括设计、编程、仿真和加工。

在设计阶段,工程师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创建三维零件模型。

然后,他们可以使用CAM软件来选择适当的加工工艺、刀具路径和切削参数。

CAM软件能够根据零件模型和加工参数生成数控代码,包括切削路径、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

编程阶段是将CAM软件生成的数控代码转换为机床可以理解的语言,通常是G代码。

G代码是一种数值和字母的组合,用于指导机床进行加工操作。

编程人员需要了解机床的特性和操作方式,以确保生成的G代码与机床的能力和要求相匹配。

在仿真阶段,CAM软件可以模拟整个加工过程,包括刀具路径、材料去除和加工时间。

这可以帮助工程师检查和优化加工方案,减少错误和浪费。

一旦编程和仿真完成,数控代码可以通过网络或存储介质传输到机床控制系统。

机床控制系统将根据代码控制机床的轴运动、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等参数,使机床按照预定的路径和参数执行加工操作。

2. CAM加工的应用场景CAM加工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机械制造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2.1. 零件制造:CAM加工可用于制造各种零件,包括复杂形状的零件、高精度要求的零件和大批量生产的零件。

CAM软件和机床的结合可以实现高效、精确和可重复的加工过程。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案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2. 课时安排:本章共安排4课时,每课时45分钟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基本知识,掌握数控车床编程的基本方法,学会操作数控车床进行零件加工。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数控车床概述1.1 数控车床的定义与作用1.2 数控车床的分类与结构1.3 数控车床的加工特点及优势2.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2.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2.2 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2.3 数控编程的常用功能指令3. 数控车床编程实例3.1 轴类零件编程实例3.2 螺纹零件编程实例3.3 异形零件编程实例4. 数控车床操作与维护4.1 数控车床的操作步骤4.2 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及功能4.3 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数控车床的基本概念、编程指令及操作步骤。

2. 示教法:演示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

3. 实践法:安排学生在数控车床上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编程练习: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控编程的能力。

3. 操作考核:评价学生操作数控车床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材。

2. 数控车床:用于实践操作的教学设备。

3. 教学软件:数控仿真软件,用于模拟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

4. 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讲解与展示。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续)5. 复杂零件编程与加工5.1 分析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5.2 编写复杂零件的数控程序5.3 执行复杂零件的加工操作6. 数控车床自动编程6.1 自动编程的概念与方法6.2 常用的自动编程软件介绍6.3 自动编程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七、教学方法与手段(续)4. 小组讨论法:针对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及编程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交流。

5.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加工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信息与信息技术-1课程内容:教科版第1.1节和1.2节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2.结合具体例子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价值性、时效性、可伪性、共享性、依附性等。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描述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4.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课标条目: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基础要求:能举例说明信息的特征,能结合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条件要求:计算机教室、教室1.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答案:C2.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通过载体来呈现,这说明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传递性C.时效性D.真伪性答案:A3. 到目前为止,人类一共经历了( )信息技术革命,其中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A.三次B.四次C.五次D.六次答案:C4.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向( )方向进一步发展。

A.商业化B.大众化C.人性化D.人性化和大众化答案:D5.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既有积极的一面,还有消极的一面B.青少年不用学习信息技术,只要一心读书就行C.青少年不能过度崇拜信息技术,也不能盲目排斥信息技术D.青少年学生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答案:B网络信息检索-3课程内容:教科版的2.2和2.4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2.描述“全文搜索”、“目录索引搜索”和“在线数据库检索”的区别。

3.知道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的功能区别。

4.能够下载网页上的文字、图片、动画等信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关键字搜索需要的信息,并且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课标条目: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加工中心编程格式

加工中心编程格式

加工中心编程格式1.引言1.1 概述概述加工中心编程是在数控加工中心上进行的一种重要的加工方式。

通过预先设定的指令和参数,加工中心能够实现自动化、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加工过程。

在加工中心编程中,编程格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加工中心的行动和加工结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加工中心编程格式的要点和特点。

首先,我们将探讨加工中心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包括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和加工方式。

然后,我们将重点介绍加工中心编程格式的要点,包括指令的选择、参数的设置和程序的组织方式。

最后,我们将对加工中心编程格式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加工中心编程格式,读者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加工中心的编程技巧,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内容详实翔实,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加工中心编程格式的指南,帮助读者在实际加工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逐步展开讨论加工中心编程格式的各个方面,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受益。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包括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和组织方式。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观点,使文章内容更加清晰流畅。

下面将介绍本文的具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主要用于引入文章的主题和背景,以及明确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在本文的引言部分,我们将分别进行以下内容的介绍:1.1 概述: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对加工中心编程进行简要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发展背景、作用和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基本的背景知识。

1.2 文章结构: 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介绍,并说明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和组织方式。

通过明确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有助于他们更有针对性地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

1.3 目的: 在目的部分,我们将明确本文的撰写目的和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股市(市场)行情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容。

(※真伪性)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

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

凸轮轴零件旳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题目:凸轮轴零件旳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5月凸轮轴零件旳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摘要这次毕业设计旳目旳就是要对轴类零件旳数控磨削加工有所理解,凸轮轴是轴类零件中比较复杂旳一种轴类。

在磨削加工方面,凸轮轴也是比较难以加工旳轴。

本文则是从最开始旳凸轮轴零件旳工艺分析开始对凸轮轴进行全方位旳分析有关材料旳选择,毛坯确实定,热处理选择,基本尺寸以及表面粗糙度确实定都参照了大量旳有关书籍进行定性定量旳选择,中期旳工序设定,以及有关加工环节中旳有关凸轮轴轴颈铣削旳夹具设计,尚有某些加工用量和加工余量旳切削选择和计算,最终还运用了数控技术和仿真技术对凸轮轴零件最终在电脑上进行数控模拟和仿真加工生成零件。

关键词:凸轮轴;工艺设计;数控加工如需要完整文档及cad图等其他文献,请加球球:一九八五六三九七五五ICAM shaft parts of nc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and NCprogrammingAbstract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aim to CNC grinding of shaft parts understand ,The camshaft is relatively complex shaft parts of ashaft .In the grinding process, the camshaft is also more difficult to machine shaf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process analysis to parts of the camshaft camshaft all-round analysis about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the determination of blank heat treatment options, the basic siz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are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reference a large number of related books, Medium-term process Settings, as well as processing steps of CAM shaft neck of milling fixture design, and some processing dosage and the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cutting machining allowance,Finally also us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nc camshaft parts eventually on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the simulation processing to generate parts.Keywords:The camshaft;Process design;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II目录1 绪论 ..................................................................... (1)1.1Pro/E和Mastercam9.0软件旳特点及重要功能 (2)1.2数控技术旳有关知识 ..................................................................... (2)1.3凸轮轴设计背景 ..................................................................... . (5)1.4凸轮轴设计措施 ..................................................................... . (5)1.5凸轮轴设计旳作用 ..................................................................... (5)1.6凸轮轴设计旳成果和意义 ..................................................................... . (6)2 凸轮轴零件旳工艺分析 ....................................................................72.1凸轮轴零件特点 ..................................................................... . (7)2.2工艺设计原则及凸轮轴加工工艺分析 (8)2.3小结...................................................................... .. (9)3 凸轮轴工艺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信息的编程加工 1 ——教案

3.2.1 信息的编程加工 1 ——教案

3.2.1 信息的编程加工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较为简练,是对上一节“信息加工的概述”的承接,主要是一个描述利用VB来进行编程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编程知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讲述的顺序、内容与教材所呈现的顺序、内容可以不同。

例如可以先通过引言演示“欢迎使用VB”的一个小程序。

而且要通过例子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语言只是工具,算法才是程序设计的灵魂,从而理解计算机工作的内部机制,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说自动化信息加工和人性化加工是智能化加工的一个基础。

二、学生分析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都没有接触到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编程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利用VB 来进行编程方面的基础可以说是零,老师就要从最简单、最基础的方面来引导这些零起点的学生。

在学生已有的计算机基础上给他们讲解一下程序设计中的算法以及一些简单的VB编程,因为有些学生将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那时将继续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在这里只向同学们简单介绍编程。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VB程序设计的界面组成。

掌握算法的概念。

了解怎样用VB编写简单的小程序,并且运行小程序。

2、过程与方法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了解一些VB的基本常识,知道算法是进行程序设计的关键所在,会自己编写或者修改一些简单的小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VB 的过程中体验程序的神奇,激发兴趣,实践中学会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强集体意识。

四、教学重点1.了解VB程序设计的界面组成。

2.掌握算法的概念。

3.了解怎样用VB编写简单的小程序,并且运行小程序。

五、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算法和VB编程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通过演示“欢迎使用VB”的小程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随即引出VB编程,又由编程引出VB程序设计的界面和算法。

观看教师的演示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介绍VBVB程序界面的介绍:(1)Visval Basic的启动和退出。

(2)Visval Basic窗口的组成观看,并实践启动VB案例(1)两数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一练
某同学收到老师的一封电子邮件,邮件中老师告诉他一个 网址,上面有目前市场上计算机配件的报价。老师让他配 置一台5000元左右的计算机,在性能和价格相同的情况下 优先选择名牌产品,然后将配置方案用电子邮件发送给老 师。请对下面的选项进行排序,列出这位同学完成该任务 最合理的过程: (1)选择配件,初步制定配置方案。 (2)按邮件中提供的网址,浏览计算机配件的价格。 (3)计算计算机整机价格,并调整配置方案。 (4)将配置方案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
(5)与相近性能和价位的品牌机比较,并调整配置方案。
(6)认真阅读老师的电子邮件。
( 6—2—1—3—5—4 )
3.2 信息的编程加工
生活小常识:同学们能说说洗衣服的过程吗? 放水—洗衣—倒水—拧干 那么,家中有全自动洗衣机的同学,能说说 它的工作原理吗?
原理解密:⑴按下启动按钮; ⑵开始进水,到达指定水位停止进水; ⑶2秒后开始洗涤;……自动脱水、甩干、 漂洗、甩干……
提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如何设计快速、 轻柔、标准三个洗衣档位呢?
循环次数,控制洗衣程度 编写程序
编程就是编写程序, 通俗的说,编程就是把我们解决问 题的方法和思路,用某一种计算机 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命令它 去完成某些任务的过程。
同学们自己一个个的推算累不累啊? 能不能让计算机帮我们解决呢?
同一个问题,并不是只能有一种算法!
如何让计算机知道我们设计的算法呢? 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般要经过如下四个步骤:
1.分析问题 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即要计算机 “做什么” 2.设计算法 对特定的问题设计一组求解步骤 或方法。
3.编写代码 把人工设计的算法转换成计算机 能识别的代码 4.调试运行 刚写好的程序不一定正确,必须 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排除错误,测试能否达 到预期的结果
运行环境:VB、C语言、JAVA等
计算自然数1—100之和
算法一:从1开始,依次将自然数 1,2,3,…100逐个累加,直至加进 100。 算法二:由于对称地取首尾两数 相加,如(1+100)、(2+99)、( 3+98)…,其和相等,这样的和式共有 100/2个,即50个。于是又可以用以下 求解方法:(首数+尾数)*100/2=5050电子时钟来自认识代码:电子时钟为例
图像浏览器
问题:计算机能快速的求出问题的解,是
不是代表它有思维、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答案是否定的,必须告诉它解决问题的过 程和方法。在程序设计中我们称之为算法。
“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算法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伪代码、流程图等多 种不同的方法来描述。 算法的特征:确定性、有效性、有穷性、必须 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