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期中) 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浙江省以浙江(钱塘江)得名,简称浙。

下列关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浙江称谓,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两浙路②江浙行省③扬州④江南道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③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③②①
2. (2分)荀况《荀子·王制》中记载:“论百工(评论各种工匠的技术),审时事,辨功苦(精巧与粗劣),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管理工匠的官)之事也。

”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
A . 官府对手工业的制造、管理有严格的制度和规定
B . 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
C . 汉代手工业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
D . 官营手工业有专门的官府作坊,不能私自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
3. (2分) (2020高二下·枣强月考) 西周时期的“礼”除了在刑法和行政方面有相应的体现落实之外,礼还要通过社会政治心理层面发挥作用和功能。

礼治的实质就是治心,即心治。

这说明西周时期()
A . 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B . 强化对社会思想的干预和控制
C . 儒家德治思想影响广泛
D . 在礼制基础上形成分封等级制
4. (2分)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处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
B . 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C . 没有人身自由
D . 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
5. (2分) (2020高二下·衡阳月考) 西周时期,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发“授民授疆土”的册命书,并由史官当众宣读。

受封者获得官属、奴隶、礼器、仪仗等,并要遵循朝觐周王的礼仪“立中廷,北向”。

这一史实说明当时()
A .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 官僚政治的形成
C . 君臣关系的强化
D . 儒家伦理的认同
6. (2分) (2019高二上·运城月考) 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

这表明了当时()
A . 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
B . 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
C . 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
D . 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
7. (2分) (2019高一上·抚松月考) 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 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 . 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 . 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 .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8. (2分) (2019高三上·合肥月考) 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

这表明()
A . 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做出决定性贡献
B . 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 . 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
D . 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9. (2分) (2017高三上·郑州月考) 郑樵在《通志》中说:“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自五季(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隋唐五代时期的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 . 科举制度成为核心选官制度
B . 士族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C . 中央集权政治得以不断加强
D . 婚姻制度的变革促进了政治革新
10. (2分) (2018高二下·邯郸开学考) 唐代政事堂议政时由中书门下长官轮流主持议政会议,凡诏旨,必须由政事堂会议通过并加盖“中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否则便是违制。

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
A . 有利于防范权力的滥用
B . 使相权与皇权得以平衡
C . 是皇帝专权的有力工具
D . 提高了监察官员的效果
11. (2分) (2019高二下·鹤岗期中)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

”这段话反映了()
A . 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 . 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 .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 .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12. (2分) (2017高三上·城中月考) 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

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

”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

”这两段材料()
A . 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 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 . 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 . 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13. (2分)明初科举录取者多为南方举子,北方举子寥寥。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明政府正式实施南北分卷(分榜)制度,录取名额也实行南北分配,这一制度“嗣后相沿不改”。

明朝的“南北分榜”主要是为了()
A . 稳定明朝的统治秩序
B . 维持科举制度公平性
C . 调和南北士子间矛盾
D . 照顾地区间文化差异
14. (2分) (2015高二上·芒市期中) 下列说法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A . 废除了丞相制度
B . 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
C . 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
D . 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
15. (2分)据史载:当满洲入主中原时,明将郑芝龙降清;郑成功抗击荷兰,并收复台湾;郑经经营台湾大有发展,后参与三藩之乱;郑克塽遣使诸军前请降,台陆统一。

对以上四人所为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郑芝龙站在地主阶级立场,降清有勇有谋
②郑成功维护了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民族英雄
③郑经发展台湾,分裂祖国,有功有过
④郑克塽毅然回归,顺应历史,有功于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6. (2分)(2019·和田模拟) 法国学者费奈隆在提到雅典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全体雅典民众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B . 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C . 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D . 雅典民主体现了人民主权
17. (2分) (2016高一上·临汾月考) 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人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

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

由此可见()
A . 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 . 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 . 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 . 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18. (2分) (2017高三上·铜仁月考) 柏拉图曾描述,在雅典公民大会上,“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

这反映出雅典()
A . 民主参与的广泛性
B . 权力争夺的激烈性
C . 政治权力的分散性
D . 公民参政的平等性
19. (2分) (2016高三上·湖北期中) 格罗特的《希腊史》中记载:“我们只要读读阿提卡演说家所遗留下来的在陪审法庭上发表的演说,就可以知道其中有许多都是鼓舌如簧的欺骗,离开本题的诳语,以及诉之于同情、愤恨和偏见的各种各样的说词。

”作者的观点是()
A . 演说在审判中具有决定作用
B . 演说是陪审制度的组成部分
C . 雅典陪审制度存在缺陷
D . 雅典民主程序上的不足
20. (2分)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 . 公正合理
B . 人人平等
C . 保护弱者
D . 注重证据
21. (2分)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样一件事,一个自由民男子娶一个奴隶为妻又后悔了,将妻子“休”回“娘家”。

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该男子,那么法庭将
A . 进行调解
B . 宣布休妻无效
C . 要求男子赔偿
D . 不予理睬
22. (2分)(2019·广东模拟)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经常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他曾感叹,“世界的局面改变了,浑厚淳朴的罗马古风业已荡然无存,政治上的平等已经成为陈旧过时的信息,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望着皇帝的救令。

”材料表明塔西佗()
A . 主张恢复传统政治体制
B .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
C . 追求公平和公正的理念
D . 维护君主救令的权威性
23. (2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期中) “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材料意在说明罗马法()
A . 不受立法机构的制约
B . 创制过程具有较强的伸展性
C . 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
D . 在世界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
24. (2分) (2017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

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 . 法律至上原则
B . 人文主义精神
C . 自由公正意识
D . 天赋人权思想
25. (2分) (2018高三上·宁阳期末) “对罗马人来说,法律是社会的基石,它对公民基本权利和合法权利很重要,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从欧洲的历史来看,这种‘民法尤胜于刑法’的法律形式一直都很重要。

”这表明()
A . 罗马法保障每个罗马人的利益
B . 罗马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 . 罗马法是近代欧洲法律的源头
D . 民法的社会重要性比刑法大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共3题;共50分)
26. (18分) (2020高三下·河南月考)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孔颖达(574~648年),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

贞观六年,太宗任用孔颖达为国子司业。

一年余,升任太子右庶子,仍兼国子司业,与诸儒议论历法等各项事宜,最终多按照孔颖达的意见议定。

又同魏征撰成《隋史》。

贞观十一年,他又同朝臣修定《五礼》,遇有疑难,同僚都向他咨询。

皇太子李承乾命孔颖达撰写《孝经义疏》,针对太子过失,他在文中多方规劝。

大宗知他在东宫屡次进谏,赐他和左庶子于志宁每人黄金一斤、绢一百匹。

贞观十四年,太宗到国子学参加释奠典礼,命孔颖达宣讲《孝经》,宣讲完毕后,他上《释奠颂》,太宗亲写诏书嘉奖。

贞观十七年,孔颖达年老致仕。

贞观十八年,图形于凌烟阁,赞语说:“道光列第,风传阙里,精义霞开,掞辞飚起。

”这主要是称赞他在弘扬儒学经典上的功绩。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孔颖达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孔颖达的主要事迹。

27. (9分) (2019高一上·昌吉期中) 在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长期博弈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加官方式选拔官员和文学之士,让他们在内省侍从左右,他们因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得以参与大政。

同时宫中传发书奏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

武帝在临终前,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内朝之主,于是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开始成为惯例。

西汉后期,丞相制开始向三公制变迁,到东汉初年,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成了宰相,丞相的独尊已被三人分权所取代。

——摘编自张传玺、王邦维《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

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

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街才是宰相。

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

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街,担任宰相。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即所谓的“廷寄”。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中尚书省的职能并概述三省制度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28. (23.0分) (2019高二下·武汉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本身还具有任何一个穆斯林帝国都无法与它相比的一种内聚性。

类似奥斯曼帝国境内各种巴尔干基督教团体的那种令人费解的少数派集团、类似莫卧儿帝国境内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那种宗教不和,在中国是不存在的。

中国的这种内聚性,并非当时才有的一种新现象。

从数千年前中国文明的早期阶段起就有了,并一直存在到今天。

实际上,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


——《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问题:提炼作者对中国文明的观点,并结合所学论证此观点形成的原因(依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共3题;共50分)
26-1、
26-2、
27-1、
27-2、
27-3、
2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