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微专题-讲次15 动物的主要类群(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5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1动物的分类
1.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知识点2动物的主要类群的特征
知识点3主要代表动物的特点
1.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蚯蚓
(1)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根据环带的位置,可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离环带近的一端为蚯蚓的前端。

(2)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到粗糙不平,因为蚯蚓的腹面有①,它与肌肉配合使蚯蚓向前蠕动,所以它的功能是辅助运动。

(3)蚯蚓用②进行呼吸,因此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为了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

2.昆虫的代表动物——蝗虫
(1)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2)蝗虫的体表包着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不仅是能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③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需要定期蜕皮。

(3)蝗虫共有三对足,两对翅,着生在胸部,因此胸部是运动中心。

(4)蝗虫的呼吸器官是④,而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5)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⑤的动物。

3.爬行动物的代表动物——蜥蜴
(1)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

(2)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⑥。

(3)肺发达,能满足它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4)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受精卵较大,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它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⑦的依赖。

4.哺乳动物的代表动物——狼
(1)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适于切断食物,犬齿适于⑧食物,臼齿适于咀嚼食物。

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2)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⑨。

知识点4动物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1.鱼类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结构

2.爬行动物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1)鸟的骨骼模型和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

(2)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例题精析】
例1.(2020•常德)2020年3月17日,在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34只极度濒危鸟类匀嘴鹬,勺嘴鹬对栖息地环境要求非常高。

下列关于勺嘴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勺嘴鹬的身体呈流线型B.勺嘴鹬能进行双重呼吸
C.勺嘴鹬是卵生动物D.勺嘴鹬的体温不恒定
例2.(2020•甘孜州)同学在河边清澈的小溪里发现一个蠕动的小动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小动物身体呈现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可能是()A.蚯蚓B.蛔虫C.涡虫D.水蛭
例3.(2020•孝感)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美誉。

近几年,有些地方曾经销声匿迹的血吸虫又有死灰复燃之势,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

感染血吸虫是因为()
A.吃了不干净的食物B.接触疫水
C.接触血吸虫病人D.空气传染
例4.(2020•潍坊)结构适应功能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鱼类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
B.蝙蝠的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
C.家鸽体内的气囊可帮助其飞行时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D.两心房一心室是爬行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例5.(2020•郴州)鸟类有许多适应飞行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鸟类体温恒定,所以能够飞行
B.鸟类的气囊能贮存空气,与肺一样能进行气体交换
C.鸟类的骨骼轻、薄,有的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
D.鸟类的翼(翅膀)的肌肉最发达,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例6.(2020•娄底)南海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丰富的资源。

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在这些岛礁的形成过程中,小小珊瑚虫功不可没。

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B.海洋捕捞对珊瑚礁没有影响
C.珊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D.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外壳和含石灰质的藻类经过数亿年的积累,堆积成了珊瑚礁
例7.(2020•资阳)资阳又叫雁城,曾经每到大雁归回的日子,就会看到一排排的大雁从北方飞来,栖息沱江沙洲,而今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很难再觅大雁的踪迹。

随着资阳的生态发展随处可见绿荫葱葱,近几年我们又在沱江边上进行大雁放飞活动。

请联系大雁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大雁属鸟类,身体呈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大雁的呼吸器官是,但是鸟类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
达,可以辅助呼吸。

(3)在大雁的肌肉中最发达的是,这与飞行时牵动两翼运动有密切关系。

例8.(2020•岳阳)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鸟类适于飞行运动特点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
(1)完善概念图:①,②,③。

(2)鸟类具有与肺相通的,有助于获得充足的氧气分解有机物满足飞行对的需求。

例9.(2019•玉林)动物都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请据图填空。

(1)图1是水螅外形图。

水螅身体呈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图2是鲫鱼的外形图。

鱼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尾部和的摆动。

(3)图3是蜥蜴的外形图。

蜥蜴的皮肤表面覆盖角质的,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4)图4是鸟的呼吸结构图。

鸟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依靠独特的呼吸方式,提供充足的氧气。

例10.(2019•湖州)蛙是我们熟悉的动物,也是科学研究常用的动物。

(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

如表是脊椎动物检索表。

“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选填“A”“B““C”“D”或“E”)。

(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

这一事实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中。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关于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珊瑚虫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②蛔虫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③沙蚕和水蛭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
④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都有外套膜和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⑤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A.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⑤
2.下列动物个体与特征,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鳄鱼﹣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产有坚韧卵壳的卵
B.蝙蝠﹣前肢变成翼;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涡虫﹣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D.蛔虫﹣身体呈圆筒形;与人共生,危害人的健康
3.“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与观点不相符的是()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鳞片表面有黏液,有利于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植物体根部的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有利于植物体吸收水分
C.苏铁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比裸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的生活
D.心脏的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壁厚,收缩更有力,使得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更长4.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

有关下列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靠鳍的摆动在水中游泳
B.甲、乙、丙是变温动物,丁是恒温动物
C.丙的幼体既可用鳃呼吸又可用肺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
D.丁的呼吸器官是肺和气囊,是其类群特有的特征
5.如图为鸟类特征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为流线型,具有保温作用
B.②为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
C.③为气囊,是鸟类的呼吸器官
D.④体温不恒定,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6.如表中的动物,与其主要特征描述相符合的是()
选项动物名称主要特征
A涡虫有体节
B蛔虫有外骨骼
C绦虫身体呈两侧对称
D缢蛏靠刚毛运动A.A B.B C.C D.D
7.小明喜欢养热带鱼,周六一大早他去同济河用捕虫网捕捞鱼虫,今天他捞了好几条从来没见过的鱼虫,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这种鱼虫身体分节,用放大镜观察腹面每节有刚毛四束。

根据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他判断这种鱼虫是()
A.扁形动物B.线形动物C.环节动物D.节肢动物
8.如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的比较归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是有适于飞行的一对翅
B.Ⅰ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C.Ⅰ是有辅助呼吸的器官
D.Ⅰ是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9.有关如图所示几种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雀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B.水螅的身体具有三个胚层,运动能力弱
C.蝗虫体表有外套膜,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属于两栖动物
10.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

其前肢和尾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适应海洋生活。

在下列特征中,最能说明鲸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食物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
B.体温总是保持在36Ⅰ左右
C.通常每胎产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鲸
D.心率一般为9~10次/分
11.蜥蜴只靠肺的呼吸作用就能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A.皮肤干燥且粗糙,表面覆盖无数角质细鳞
B.不进行剧烈活动,需氧量少
C.大气中氧气充足,能满足肺的气体交换
D.肺泡数目多,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能力强
12.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
B.扁形动物背腹扁平
C.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
D.环节动物身体分节
13.“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的叙述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A.根毛细胞形成“毛状”凸起,有利于根毛对水的吸收
B.小肠绒毛和绒毛内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利于营养吸收
C.生活在干燥陆地的昆虫,其体表具有外骨骼
D.鸟类的气囊可以辅助呼吸,满足飞行时需要更多的能量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4.布氏田鼠有聚群行为。

为研究布氏田鼠聚群行为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布氏田鼠从食物中获取的有机物,可通过细胞的作用,将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用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还有一部分对抵御寒冷、维持的体温有重要的作用。

(2)将布氏田鼠平均分成四组,在常温和低温下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和摄食量,三周后,四组小鼠的体重变化无显著差异。

摄食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比较组可知,在低温条件下,小鼠需要增加摄食量以抵御寒冷。

②与1组小鼠相比,2组小鼠,可见聚群小鼠不需要大量增加进食即可抵御寒冷。

(3)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可影响肠道中某种脂肪酸(食物消化产物)的含量,该脂肪酸含量越高,能量需求越低,即对食物的摄入量会减少。

为研究聚群行为是否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进行如图2实验。

①实验最初用抗生素处理小鼠肠道的目的是。

②若实验结果检测到第2组小鼠肠道内,则说明聚群行为小鼠的摄食量改变可能
是由肠道菌群引起的。

15.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

它身体呈鱼形,体长3米,背呈浅蓝色,头部有一吻,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

解剖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

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动物”的类别进行探究。

①提出问题:
②建立假设:Ⅰ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Ⅰ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
③获取证据:村民甲的证据:Ⅰ;Ⅰ。

村民乙的证据:Ⅰ;Ⅰ。

④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选填“村民甲”或“村民
乙”)的假设是正确的。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盛产鲈鱼、小黄鱼、章鱼、牡蛎、文蛤等海产品。

在泉州湾河口有大片“海上森林”美称的红树林,成群的黄嘴白鹭、黑脸琵鹭、黑嘴鸥等鸟类在树丛中栖息,还时常看到招潮蟹在滩涂上耀武扬威。

(1)泉州湾河口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生物和组成。

(2)黄嘴白鹭、黑脸琵鹭、黑嘴鸥等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3)章鱼和牡蛎、文蛤一样,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动物;招潮蟹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附肢分节,属于动物。

(4)退潮后,露出栖息在滩涂上的各种动物,它们与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这说明生物能够环境。

(5)泉州湾河口物种虽丰富但数量较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被破坏将难以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17.动物等异养生物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获得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食物由口沟直接进入细胞内,形成,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这属于细胞内消化。

(2)水螅用触手把食物送进消化腔(如图),腔壁上的细胞能分泌消化酶进入消化腔,将食物中的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小分子有机物穿过(结构)进入细胞内。

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排出。

这属于细胞外消化。

细胞外消化增加了食物的种类和摄入量。

(3)蝌蚪是植食性的,而其成体青蛙则是杂食性的。

蝌蚪消化管的长度与身体体积的比例大于青蛙消化管长度与身体体积的比例。

植物性食物的细胞壁富含纤维素,比肉类食物难以消化,所以有人推测消化管长度与身体体积的比例大,有利于消化。

做出这一推测的原因是。

(4)家鸽在消化方面的一个特点是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这有助于为旺盛的呼吸作用提供,对维持恒定的体温有重要作用,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5)哺乳动物的牙齿有的分化,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使食物中的有机物利用率提高。

18.目前,我国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据有关统计,全国有许多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达不到渔业水质的标准,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严重。

(1)从资料中看,鱼类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由此可见,保护渔业资源不仅要禁止乱捕滥捞,还要保护鱼类的。

(2)作为一名中学生,为保护水资源,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做?(至少答两点)


(3)请你为水污染严重的地段写一块警示牌(一句话即可)。

19.下面漫画分别是四种不同种类的动物,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鲵属于[①]动物,其幼体的呼吸器官是。

(2)蛇属于[②]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3)几维鸟属于鸟类,虽然两翼退化,但是体表被。

(4)蝙蝠的胚胎发育在母体的内进行。

20.蝗虫和家鸽都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它们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呢?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它们都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氧气。

蝗虫腹部具有,相当于家鸽的鼻孔,空气通过它和气管被输送到组织细胞。

而家鸽除了呼吸系统外,还需要系统参与运输
才能完成这项生命活动。

(2)蝗虫和家鸽获得的氧气,参与完成作用,释放生命活动所需的。

(3)与家鸽皮肤的功能相似,蝗虫的体表具有,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适应陆地相对干旱的环境,而家鸽的皮肤表面被覆羽毛可以,以应对陆地多变的气候。

(4)蝗虫与家鸽都具有气囊,不仅可以辅助呼吸,还能身体比重,这些特征都与生活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