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常规课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五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07a24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f.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五篇学校信息技术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进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学问。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学问。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观看体验学习、合作商量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老师展现课件,展现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进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行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却常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
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同学商量沟通,同学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老师展现课件,介绍计算机的进展史:〔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其次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本钱低。
老师引入:今日我们和大家一起来熟悉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熟悉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信任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
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同学以感性熟悉。
自主学习:同学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学问。
老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小组合作商量探究。
同学回答:……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
老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假如把计算机比方是一个人,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各个部件都起到人的哪个器官的作用。
老师展现课件引导讲解。
CPU:如同人的大脑,起运算和掌握作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54b33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b.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机器人的组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机器人;初步学会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控制机器人,能让机器人走直线。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堂中的小型竞赛,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机器人编程步骤,学会顺序结构的编程方法。
教学难点:让机器人尽可能地走直线。
课时安排:2-3课时。
课前准备:机器人调试比赛场地一块;比分记录牌一块;综合得分记录牌一块。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掌握机器人走一段直线,学习机器人编程中最简单的“顺序式”结构。
重点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把理论设想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走线段”任务对刚接触机器人没多久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性的,主要是由于学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没有直接可以借鉴的学习经验。
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顺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儿童化、趣味化着手,投其所好,让学生沉浸到机器人学习任务的愉快氛围中,接受困难的挑战,从而学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通过课内竞赛等方法来实施。
第一次主题任务活动,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分工合作,互学互助,提高效率。
教学建议:教师通过谈话引入,提出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又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准备让学生尝试。
分析该项任务的主要活动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根据机器人邮递员的任务要求,我们可以归纳出:让机器人走一段距离。
接下去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机器人走一段距离呢?机器人硬件需要怎么组装设计?如何来编程呢?怎么控制机器人走的远近呢……有针对性地来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如何来编写程序:分析任务,画出流程图,编写程序,下载运行,修改调试等。
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操作概念和步骤。
由于本次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搞一些课内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7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4b3f0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9.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7篇)学校信息技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把握“插入图片“的操作方法。
技能目标:主动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力量和表现自我的力量。
情感目标:培育同学的审美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插入图片”的操作方法。
难点:图片在幻灯片中位置,大小的调整。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师:旅游者假如根据我们供应的线路巡游,会看到哪些景致呢,这些景点是什么样的,能让旅游者先睹为快吗?今日,我们连续演示文稿的制作:至少插入了3张幻灯片,介绍“颐和园半日游”路线中的任意3个景点,并分别插入景点图片,最终为这些幻灯片添加背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学习小助手已经在那里等你了,快去找他帮助吧!同学参照学习小助手,完成制作内容,同学或合作学习。
老师巡回指导。
三、小老师讲解,稳固学问点。
同学到老师机演示讲解,其他同学听讲,并推断其操作是否正确,对讲的好的同学赐予鼓舞。
四小结。
师:图片是演示文稿的重要元素,它可以增加演示效果,使观看的人一目了然,使用“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指令插入保存在文件平中的图片。
学校信息技术教案篇2[教学内容]:熟悉PowerPoint 20xx;熟悉PowerPoint窗口。
[教学目标]:1、会启动PowerPoint 20xx;会插入新幻灯片。
2、通过学习,使同学熟悉PowerPoint,把握使用PowerPoint 的基本操作。
3、培育同学观看及动手操作的力量。
[教学重点]:熟悉PowerPoint 20xx。
[教学难点]:熟悉PowerPoint窗口。
[教学预备]:简洁的幻灯片、多媒体电脑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有听说过微软公司吗?微软公司有一个特别出名的软件知道是什么吗?生回答师:对了,就是Office系列的办公软件,我们曾经学过的word 就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今日要来学习Office当中的另一种常用的软件,那就是PowerPoint,也是我们俗称的幻灯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83979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2.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重点: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相关操作。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准确快速的完成任务。
教学方法、手段: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教学演示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
教学程序设计:导入:直接引出本节课课题:通过生活中东西的分类摆放的习惯的养成引出计算机的文件夹的概念。
新授:一、结合演示介绍电脑中的“抽屉“————文件夹,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的文件是按照不同的文件夹下的,文件夹中出现叫子文件夹。
二、介绍文件名的结构:名字23扩展名。
文件名的长度为x字符,而扩展名的一般由于个字符构成。
并向学生介绍常用扩展名的类型。
为后面的练习知识铺垫。
三、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本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
通过对文件夹下文件的归类整理练习来讲解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1、新建文件夹,演示对文件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整理所涉及到操作,启发学生除了利用“利用菜单”新建“命令外,还可以用什么其他方法来完成新建任务。
2、生命名。
3、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4、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5、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6、回收站的使用。
以上知识点的反馈练习,通过分解茂若干个任务来让学生练习完成。
比如单个文件的不同选取,让学生在上机操作中归纳出方法。
这时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是辅导,教师通过屏幕监控,发现问题,讲评时及时指出。
强调“先选取对象,再进行操作“原则。
小结:本节课着重介绍了文件、文件夹概念,并实际演练了如何对文件和文件夹的一些基本的操作,为windows的使用打下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插入关键帧、创建补间动画,制作简单的形变及动作动画。
2、通过学习,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动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制作兴趣及信心。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简单动画[教学难点]:会创建补间动画。
[教学准备]:简单动画、多媒体电脑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逐帧动画,今天,我们自己来画画,来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03775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1.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这里的10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是作者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复习已学的知识掌握曲线的绘画技巧学习喷枪的用法课前准备电子教室系统和多媒体投影设备。
第7课的教学范例,并将范例事先发送给每位学生任务设计1、花冠的绘制2、枝条的绘制3、绿叶的绘制4、草坪的绘制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图一般过程让学生学会曲线的画法及喷枪的用法教学难点曲线的画法和喷枪的用法教学过程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上一堂课已经给校园里添加了参天大树,但是有了大树,我们的校园还有花和草,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再为我们美丽的校园种上漂亮的花和翠绿的草。
打开文件请小朋友打开“画图”程序。
请小朋友单击“文件”——“打开”,选择第7课的作品。
让鲜花开得更艳用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画树冠的方法画出漂亮的花瓣,只要将一个个椭圆相叠就可以画出一个漂亮的花瓣了。
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我演示一下花瓣的画法。
画好了花冠之后大家是不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啊?对,少了花蕊。
我们可以用刷子工具为花瓣“点”上花蕊,说不定还会引来小蜜蜂呢!榜样操作。
漂亮的花瓣长在弯弯的小枝条上,会变得更有生气,我们就用“曲线”工具来完成这项任务。
单击工具箱里的“曲线”工具图标,这样我们就选择了“曲线”工具,它用起来有点像“直线”工具,却比“直线”工具更有意思,首先我们在花瓣的下面按住鼠标不放,拖动鼠标,就画出了一条直线段,这是枝条的长度,接着我们想让枝条往哪儿弯就在哪儿单击一下,再单击一下,就产生了第二个弯曲,这样就画好了一条曲线。
记得一定要单击2下。
鲜花离不开绿叶的衬托,我们可以用“刷子”工具在枝条上画一些绿叶。
小朋友们按照我们刚才学的方法多画上一些鲜花,校园里将变得更加漂亮。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47d79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a.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教材分析:从本课开始,学生学习“画图”的重点从工具箱转向了菜单,由“绘”到“变”,这就要求学生更多的抽象思维。
“复制”、“粘贴”对接触计算机不久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复制”。
按学生思维,“复制”后就能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内容。
本课教材利用“种子”这个生动的比喻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复制”、“粘贴”、消除“,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目标:1.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对“复制”、“粘贴”有感性的理解。
2.学会让选定区域变形。
3.能清除选定的区域。
重点: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难点: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课前准备:制作好范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朵最美丽的花,画在书本上。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展示一组校园内美丽的花坛和盆花的组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件出示flash动画《校园美景》2、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花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伊始播放《校园美景》片段,学生聆听着悠扬的旋律,观看着本校的美景,一下子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学生们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愤顿时活跃了起来,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二、感受交流,设计“种子”过渡:要画这么多的花,你有什么想法吗?1、先要设计一朵美丽的花,我们可以把这朵花当作“种子”。
2、谁能设计这朵花呢?3、请一位学生操作演示。
4、美丽的花朵还有许多品种。
出示其他形状的花朵。
5、请学生设计一朵最美丽的花当“种子”。
6、简单交流学生设计的“种子”。
(设计意图:单纯讲授复制、粘贴学生会感觉比较乏味。
因此,开展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孩子都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并“享受”快乐,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0b6f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e.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5篇)下面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的五篇精选。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3.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应用4. 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主机和显示器,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解释。
3. 分类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同种类,并讲解其功能和应用领域。
4. 演示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 综合练习:出示计算机相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回答。
6. 总结:归纳整理本课的重点内容,激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进一步探索。
二、《网络安全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安全使用互联网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
教学内容:1. 网络安全的定义和意义2.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3. 安全使用互联网的技巧和方法4. 保护个人隐私的措施和注意事项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网络安全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2. 介绍网络安全的定义和意义,并结合实例进行详细讲解。
3. 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提醒学生警惕网络欺诈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4. 教授安全使用互联网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判断网站的真实性和保护个人账号的安全。
5. 演示个人隐私的重要性,讲解保护个人隐私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6. 综合练习:出示网络安全相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回答。
7. 总结:归纳整理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
三、《信息搜索与整理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掌握信息的整理和归纳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f8d0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0.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PowerPoint2003;学会启动PPT,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PPT上文字的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理解建立新幻灯片和插入幻灯片的不同命令。
2、能用PPT制作幻灯片;具有探索新应用软件的能力;培养自主、协作能力。
3、从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而发生愉悦并受到感染;感受信息技术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能用PowerPoint制作两页幻灯片。
难点:小组合作、研究、制作出作品。
教法学法模仿学习、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任务驱动。
教具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应的文章和图片照片,PPT课件。
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为了举办第29届奥运会,我们国家做了很多的准备,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你们看到的画面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用PPT这个软件制作的,它的中文名字叫“电子幻灯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内容。
二、教学新课1、启动PowerPoint2003PPT和我们前面所学的Word都属于office办公软件之一,它们在操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学们用启动Word的方法找到它?根据同学的回答,演示给同学看。
2、新建第一页幻灯片(1)师说明:这时,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张“标题幻灯片”板式的幻灯片,假如你想用不同的版式,可以右击幻灯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点击“幻灯片版式”,在右边选择你喜欢的版式;或者点击右边的“新建演示文稿”,接着点击“空演示文稿”,然后选择你喜欢的版式。
现在,我们先用“标题幻灯片”版式,来制作幻灯片。
(2)我们单击“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框,输入文字“北京欢迎您!”。
再单击“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框,输入“作者:XXX”。
我们还可以选定文本,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按钮,对字体、字型、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进行设置。
这样,第一张幻灯片就完成了。
大家有没有看明白了?想不想试一试?下面请大家自身动手作一张幻灯片。
小结:大家完成得都很好,那么,做好第一张幻灯片后,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插入第二、第三张……幻灯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0ac83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4.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软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
(图示)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
姓”。
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
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
(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
(结合图介绍)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图示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可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夹。
(二)在“我的电脑”中查找文件。
1、怎样打开“我的。
电脑”?2、我们可以打开某个盘,来查看文件信息。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标的排列顺序。
3、如果再打开某个文件夹,就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文件信息。
练习:(1)查看软盘中有那些类型文件?文件夹中有什么类型文件?(2)打开C盘,看有没有five.exe文件。
(三)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1、教学怎样打开“资源管理器”。
(师示范)2、它与“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不同?重点介绍“所有文件夹”框:选择盘或文件夹,右边框中就会出现内容。
练习:查看D盘的文件夹和文件。
观察:“+”“-”号分别表示什么?我们要看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怎么办?练习:找一下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中有没有readme.txt文件。
3、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看“试一试”。
练习:在D盘的five文件夹下找一个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2481d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3.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5篇学校信息技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了解统计图的相关数学学问。
2.力量目标:培育同学猎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力量;能利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能利用数学学问更准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和增添同学使用计算机的爱好;培育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看统计图,能依据数据的进展改变趋势做出适当的推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课时支配:2课时。
课前预备:硬件:一人一机,大屏幕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网,局域网;软件:供给主页,Word文字处理软件。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先确定讨论的主题,依据选定的主题,选择一组感爱好的数据,用统计图把它们表示出来,看看它终究是怎样改变的,从中找出它的改变规律。
1.让同学充分自由地活动。
整节课的设计非常重视同学的主动参加,从情境的创设到内容的选择都应留意这一点。
〔1〕独特化学习的思想。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都能按自己的独特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2〕表达合作学习的思想。
一个人要在一节课内完成一个高质量的讨论报告是不现实的,因此,同学通过思索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以后,要在小组长的带着下通过网络在Word中合成讨论报告,并加以美化修饰。
这是一个需要多人相互协调、一起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让同学们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
〔3〕重视沟通。
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沟通,这节课当中支配了足够多的时间让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进展沟通。
2.重视培育同学的信息力量。
信息力量是信息时代一个公民的根本素养,这节课正好为同学虚拟了一个信息社会背景下的网络环境,同学就像在因特网上一样查找和猎取自己的信息。
同时,为同学供给的主页〔信息〕并不都是有用的,而是需要经过过滤的,这样对提高同学的信息猎取和分析过滤力量制造了条件。
同学在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以后,还要用计算机对其进展数据处理和分析,最终找出数据改变的规律,依据规律进展推断,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培育同学的信息处理力量。
2023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5篇)
![2023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a84f2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a.png)
2023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键盘。
2.了解键盘操作指法。
3.学会中排键的操作指法。
4.学会写字板的启动和退出。
5.学会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重点>学会基本键指法,学会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难点>不看键盘输入基本键字母。
<课前准备>实物键盘、课件<教学过程>一、一览键盘1.引入:(播放键盘打字卡通画),“你想成为键盘操作高手吗?让我们从认识键盘开始吧。
”2.认识键盘:(播放课件、键盘实物展示)四个功能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主键盘区、小键盘区二、摆好姿势(播放课件)1.说一说:“打字和写字一样,需要有正确的姿势,你觉得应注意哪些呢?”“保持正确的打字姿势好处是什么?”2.要求:两脚放平,腰挺直,两臂自然下垂,两手贴于腋边,身体可略倾斜,离键盘20~30厘米。
3.意义:防近视,减少疲劳。
三、弹指“功夫”1.引:“要想成为键盘高手,可要下一番苦功夫哦,老师这儿有一些武功秘籍,大家想不想学呢?”2.指法规则:3.找一找:“怎样做到不看键盘,将各手指‘安家’?”4.摸一摸,放一放四、一展身手1.引:“到哪里去输入文字试试自己灵巧的手指呢?”“写字板”2.练习(先按一定顺序,后打乱)3.小结教案《3.键盘一家》小学信息技术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
2、初步了解窗口的基本组成。
3、学会鼠标的拖放。
4、了解玩纸牌游戏的规则。
教学重点:了解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先复习开机的.过程,再出示纸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设问:怎么样才能找到纸牌游戏?引入从“开始”菜单进入纸牌游戏。
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是Windows较为常用的方法,因此学生必须掌握。
由于学生接触计算机才一课时,鼠标的操作不熟练,学生难以将鼠标移到特定的选项上,所以教师因留给学生一定的操作时间。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cf10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3.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是以美化Windows界面为中心的实践操作课,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强调使用者个性化设置,充分尊重用户个性发展。
这对于学生培养对电脑的感情是非常有益的。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鼠标操作,还没有学习键盘操作学习之前的一节课,教材在本课中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更换桌面背景作为活动主题,一方面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更换桌面背景所涉及的“显示属性”对话框是一个选项丰富的典型对话框,使得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学会“对话框”的复杂操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对话框”界面的组成。
2、熟练掌握应用显示属性对话框改变桌面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桌面背景的改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改变桌面背景。
(2)通过“浏览”查找图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题:电脑桌面巧装饰让学生一起读课题。
师提出问题:从课题中你能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呢?知道我们今天要到电脑城堡干什么吗?2、出示教师机的桌面(Autumn图):秋天到了,我们的桌面也披上了秋天漂亮的外衣。
原来,我们的桌面是可以改变的,今天就让我们自己动手为电脑城堡的门面重新装饰一番。
二、新授:(一)如何设置桌面的背景1、初步学会设置背景(1)教师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进行桌面的设置?打开课本P16,看看能不能从书中找出答案。
(教师提出了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第一个目标,使接下来的自主学习是有的放矢的,并不是放羊)(2)学生相互讨论,并且进行尝试。
(在同桌讨论的基础上,尝试性的进行操作,在讨论操作过程中,可以借助课本,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协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精神)(3)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总结设置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2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fe578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4.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2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以不同方式打开程序。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鼠标的单击、双击、拖放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鼠标的单击、双击与拖放操作。
难点:通过双击进入程序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电脑知识参差不齐。
教具学具:CAI课件。
教法、学法、指导:读启、讲授、辅导。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清点人数。
2、常规安全教育。
二、引入新课:1、播放cai课件。
2、指导:要玩好游戏,必须熟练地操作鼠标。
三、进行新课:1、“拯救小兔子”游戏,双击技巧训练。
游戏技巧:双击排在最前面的小兔子,它就会跳过小河,逃离危险。
指导:看书——试一试——帮助——交流2、“心灵手巧”游戏。
自学:单击“帮助”指导:注意讲清并演示鼠标的拖放动作,要让学生明白在拖动时不能松开鼠标左键,到目标位置后再松开左键。
3、玩扫雷游戏。
注意:熟练掌握鼠标的定位和左、右键的单击技巧。
四、上机练习:完成以上操作。
五、小结:表扬好的,指出存在问题。
六、板书设计:有趣的鼠标小游戏打开程序——玩游戏——“帮助”七、作业布置:1、纸牌2、扫雷3、梦游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了解板式;2、掌握PowerPoint输入图片的方法;3、掌握使用板式进行排版。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PowerPoint输入图片的方法。
2、掌握使用板式进行排版。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用图片配合文字,展示元宵节观灯、赏灯的习俗,精彩而生动,同时现代化的花灯和冰灯,更展示了科技进步与历史习俗的完美结合。
本节课,我们就试一试用图文结合的幻灯片来完成介绍元宵节的.演示文稿吧。
(二)新课教学一、规划幻灯片的布局。
(1)启动PowerPoint软件,打开素材文件夹的元宵节文件;(2)在最后一张幻灯片的页面上,单击【板式】,就可以看到当前幻灯片板式的处于选中状态;(3)单击office中的两栏内容选项。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213c0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f.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收藏网址和从网上下载图片、网页的方法。
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培养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保存整个网页和保存网页上的图片。
这两种操作是我们今后在网上收集资料最常用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浏览网页时发现了很多重要的信息,怎么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呢?2、这节课学习“网页的下载与保存”二、保存网页。
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打开寓言故事"的。
用“baidu”搜索即可2、这个,我们可以从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去把它找出来。
因为输入过一次的网址,会在短时间内保存在地址栏中。
3、大家可以快速的浏览这个网页。
4、你浏览到哪些信息?5、上的信息还有很多,有些同学还想带回家去看,我们该怎么办呢?(把它保存下来)6、完成任务一:保存寓言故事的首页。
7、学生作业展示:在我们的文件夹中保存到了一个网页和一个文件夹,这个文件夹中是什么呢?原来是刚才这个网页上所有的图片。
8、请同学打开文件夹中的网页,请你仔细观察地址栏中的地址,和刚才有什么区别?(现在的地址栏是网页存放的路径,刚才的是的地址)。
三、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1、找到一张图片“baidu”的图片搜索,2、在图片上点“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3、选择保存位置4、学生练习四、大显身手学生自己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怎样做的。
五、课堂总结小学信息技术教案2教学内容:佛山市《信息技术》编委会编信息技术小学版一年级(下册)第一课。
本课包含知识点有:1、通过欣赏动画故事,培养学生对网上浏览和网上获取资源的兴趣;2、初步接触网络,学习上网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接触网络,学习上网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玩游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互相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网络游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aac64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8.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篇一: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淡入、淡出效果并熟练选取波形的操作;2、掌握制作淡入、淡出效果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淡入、淡出效果并熟练选取波形的操作。
2、制作淡入、淡出效果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要制作舒缓的《美好时光》独奏曲音乐,首先要确定制作淡入、淡出的区域,然后进行效果制作。
现在就开始吧!1、打开音乐文件,启动Adobe Audition。
2、选择波形。
3、设置淡入效果。
单击【效果】菜单→【振幅和压限】→【包络(进程)】。
4、制作淡出效果。
【效果】菜单→【振幅和压限】→【包络(进程)】→【Smooth Fade Out】→【确定】,结尾部分淡出效果制作完成。
四、拓展延伸经过反复试听,淡入、淡出效果以多长时间为宜?篇二: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及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信息无处不在。
2、通过分析图片中所包含信息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感知信息的游戏,体会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增强感知、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辨别生活中蕴含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儿歌“数鸭子”,提出问题:(1)儿歌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门前大桥下】(2)故事中出现了什么人物,有什么特点?【赶鸭老爷爷,有花白的胡子】(3)赶鸭老爷爷有几只鸭?【很多只,数不清】教师总结:从儿歌中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如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等。
除了儿歌,在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生活中都有哪些信息呢?今天就一起学习《生活在信息中》。
(二)新课讲授1、身边的信息教师讲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1)第一幅图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可以获取哪些信息?【推车的小男孩,车上装着南瓜、在冬季、下雪天】(2)第二幅图片呈现了什么内容,说明什么?【禁止游泳的标识,说明标识所在水域不能游泳】(3)第三幅图片中是什么物品,有何作用?【交通红绿灯,指示能否通行的交通信息】教师总结:除了图片中呈现的信息,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号、现象和消息都包含着信息。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77820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b.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备注课前准备1、收集关于南极的一些图片2、查找浏览南极的某些网站节约课堂时间,为本节课作铺垫。
课堂导入1、展示图片。
2、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这里是什么样的。
3、你敢孤身一人去荒无人烟的地方探险吗?合作思考,想像探险,开动脑筋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鼓励和培养学生探险的超人智慧和勇气。
经历探险1、出示南极探险文章。
2、运用写字板。
3、把文章注上拼音,使它成为一篇拼音读物。
1、读文章感受南极,经历探险。
2、打开写字板程序。
3、在写字板程序中注入拼音,注意拼音之间要有空格。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互相帮助,互相探讨的思想。
身临其境启动IE浏览南极大地的网站1、看浏览器南极大地2、听教师讲述,补充南极大陆感受南极大陆的美与险,可爱与宏伟,尤其是和平与环保。
续写故事1、让学生说说你看了文章之后发生了什么吗?3、保存文章。
1、学生合作论讨论,积极开动脑筋想想接下来会什么样?2、让学生空写自己的续述,并同学间交流。
3、在文件中点保存按钮,进行保存写好的文件。
1、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点燃学生的写作兴趣。
2、复习以前学的保存文件的方法。
交流小结1、辅导落后学生2、展示学生的作品3、提问学生练习题,尝试练习4、对学生在本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学习希望。
1、学生继续完成自已的作品2、观看并点评同学的作品3、说说自己喜欢去哪里探险。
进行尝试练习。
1、能力的同学发挥更大的空间,鼓励落生的`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让所有学生有再深入的学习目标。
教后录:神秘的南极大陆一直以来一块圣地,有无数的奥秘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了南极的漂亮图片:神秘的极光,可爱的企鹅,白茫茫的雪地,这些景象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们说出了很多有关南极的优秀词句。
然后让学生把我们的感受写下来,让学生汉语拼音的形式记录下来。
汉语拼音也是我们来学习中文输入法来找汉字的基础,经过这次练习很好地完成了我们课堂上由英文输入向汉字输入的过渡,让学生明白了汉字输入并不难,只要会拼音就可以打字。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7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6af5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e.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7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分析:《插入图片》是省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十五课的内容。
此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WORD20xx文字的输入与修饰、段落调整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在WORD20xx 中插入图片,实现图文混排,操作性技能较强。
从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学,势必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造成一味达到教学目标的盲目性。
因此,在提倡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下,我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比较两篇文章,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熟悉的素材,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了《插入图片》这一课。
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观念从单纯学习技术转为更加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开放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学会插入图片的方法,能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文字环绕工具。
能力目标: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
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个性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审判能力。
教学重点:插入图片的方法,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文字环绕工具。
教学难点:使用文字环绕工具调整文字与图片的关系。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他能够通过自学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但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还要在老师的引导、讲解、示范操作等过程的帮助下才能够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
四、教学方式设计:为了落实重难点,我选择了“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激发兴趣、引出任务──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尝试练习、巩固新知──综合应用──小结。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10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432f1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f.png)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10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学生初步认识Windows98、桌面和开始菜单。
2、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98的方法。
3、学生了解鼠标指针的含义,初步掌握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
4、培养学生学习Windows98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初识Windows98,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98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鼠标器的操作,特别是双击操作。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同学们,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对计算机有所了解了吗?把你知道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那你们想不想学会使用计算机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神奇的Windows98,探索其中的奥妙之处。
教师板书课题:初识Windows98。
二、Windows98是什么1、你知道怎样启动Windows98吗?教师讲解启动Windows98的方法:先显示器,后主机。
并请一生复述。
2、全体学生打开主机与显示器电源,观察Windows98启动:你是怎样开机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说明:计算机开机过程中,我们不要动其他设备。
3、学生讨论:Windows98是什么?你还能了解哪些与此相关的知识呢?4、小组讨论汇报:通过刚才的上网查询与讨论解释:Windows98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发展经过怎样呢?5、小结:Windows98是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1998年推出的具有图形界面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它的作用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资源和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三、Windows98的启动1、刚才,我们都启动了Windows98,可以看到显示器上有什么?你能给它们分别起个名字吗?2、学生观察讨论。
3、小组汇报,教师对照画面小结:蓝底的画面叫Windows桌面,它如同我们所用的桌子,可以在桌面上摆放和移动物品;而桌面上摆放物品就是这种小图形,叫做“图标”;小箭头随着鼠标移动而移动,所以称其为鼠标指针,简称指针;这像个按钮,上面还有“开始”两个字,叫做“开始”按钮;Windows桌面最下面是一个灰色长条,它把计算机执行的任务都显示在上面,所以是任务栏。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9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abc2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0.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9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课题]第4课图标大变脸[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更改常用应用程序的图标。
(2)学会使用某些视觉效果,以增加眼睛观看的舒适程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更改桌面图标。
(2)使用某些视觉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教师的屏幕,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你们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一下?(学生回答)想不想将自己桌面上的一些常用的图标改成别的图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图标大变脸。
(板书:图标大变脸)二、新授1.进入“效果”设置右击桌面的空白处,出现快捷菜单。
在“显示属性”对话框里选择“效果”标签。
(教师示范)2.更改桌面图标(教师示范)在“桌面图标”标题下,有许多我们常见的桌面图标,在这个窗口下方和右方都有滚动条,我们可以利用滚动条来翻看图标。
选中“我的电脑”图标,单击“更改图标”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一个图标,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在“桌面图标”窗口内就能看见更改过的图标。
再单击“确定”,看一看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是不是变化了?下面请同学们更改“网上邻居”的图标。
(学生练习)3.视觉效果的更改在此“桌面图标”窗口下方有“视觉效果”的选项,一共有五种,在默认的情况下,选项中的第二项“使用各种颜色显示图标”,第三项“动画显示窗口、菜单和列表”是被选中的。
其它三项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教师示范)选择“使用大图标”项目,单击“确定”按钮。
观察桌面的图标,可以发现图标变大了。
这可以方便某些视力不太好的用户使用。
下面大家可以练习一下各个选项,看看有什么效果。
(学生练习)三、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更改桌面图标和选择某些视觉效果,但是在平时练习时,要注意不能随便地更改桌面图标,以防产生某些错误。
请同学们将自己桌面上更改过的图标改成原来的图标后关闭计算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机器人灭火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安装和使用火焰传感器,了解机器人灭火基本原理,为下一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准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学期学习的重点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行为习惯养成目标;
2、了解本学科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授课方式及评价规则;
3、调整学生座位、调整课堂规则;
4、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室使用要求、计算机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课堂规则的修正;
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PPT课件、学生花名册及空白座次表各一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约15分钟)
师:同学们好,这学期由我来给大家上信息技术课。
我姓唐,大家可以叫我唐老师。
安排学生座位
二、师生谈话
(一)引入课题(约3分钟)
师:愉快的暑假结束了,我们同学肯定都经历了很多事情,有快乐的、有趣的、不可思议的等等,有与爸爸妈妈有关的、亲戚邻居有关的、有与陌生人有关的,有与电视有关的、与手机有关的,与电脑有关的,有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事情吗?讲出来和同学分享!
生:谈话、发言、总结。
(二)强调机房制度和要求(约5分钟)
师: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上过一年了,这节课我们要重申一下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一些规则和要求。
只有同学们遵守了这些规则和要求,我们就能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大家可以有更多完成自己作品的时间。
(PPT展示,学生分组朗读。
)
(三)明确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约10分钟)
师PPT展示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播放数字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教材。
(四)总结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约1分钟)
PPT展示学科特点:信息技术操作性强、简单易学、容易遗忘;
学习方法:要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课堂上要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加强记忆、反复操作。
(五)本学期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努力的具体目标(约1分钟)
PPT展示本学期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努力的具体目标
(六)教师答疑(约2分钟)
三、课堂总结(约1分钟)
四、板书设计
1安全知识牢记心间
2信息技术课堂规则及要求
五、教学后记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年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但是需要纠正一些错误的机房使用习惯。
如下课后要将鼠标放在键盘旁边的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