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纵深的意义
纵深的意义
![纵深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820bf0a52ea551810a68746.png)
二 1 一 个 完 全统 一 、 全部 受控 的 市场 , 很 可 能 失去 了高速 增 长 的 潜 力 。
心 前 的
中国市场
●
,
H
最大的
一
优 势 “
”
就 是 给 很 多企业 提 供
了
退 路 “
”
。
目
当然,
“
一
退_zI路_
”
也 不 是 随便 就 可 以走 。
近年 来, 那 些 重视 销 售 渠
道 多 元 化 建 设 , 特 别 是 深 度 开 发 农村 市场 的 企 业 , 在这 次 危 机 中得 到
韩国,
出口
●
●
的
¨、
停l
滞L1甚
至
倒
退
给
本 国经 济造 成 几乎 致 命的打 击
。
,
这 正 是 纵 深 ●
●
●
, ●“ ●
j
高速
发. L展j 1
卜—
时
,
有企 业 抱 怨 中国市场
“ 太 复杂 、
不 规 范”
尤
,
其是 销 售 模 式 多元 化 , 令 企 业 渠 道 成 本 难 以 控 制 。 但 很 少 有人 提 及 ,
2 0 0 9 年 第8 期
主 蕾 Co m pe t e n t Au t ho r it y
。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 办 S po u s e [
:
中国家甩电器协会
Pu bti~he r 出版 : 《电器》杂志社
社 长 Di r e c t o r
:
社 长 副 De pu t y Dir e c t o r
中亚对于中国以及世界多极化的意义
![中亚对于中国以及世界多极化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8dd8d12f18583d0496459e8.png)
中亚对于中国以及世界多极化的意义中亚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东接中国新疆,西至里海,北起额尔齐斯河阿尔泰山一线,南面与伊朗阿富汗接壤,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00多万。
中亚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我国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看中亚对我国战略纵深的影响。
如果中亚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稳定,并且同中国保持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则我整个西北地区可免受外来干扰,成为稳固的战略后方,使我国可以集中主要精力,与美日从容周旋于海上。
如果中亚地区局势动荡冲突不断,必然波及到我国西北,使我们的后方不稳。
如果中亚被主要对手占据,比如以前的苏联,将来的美国,则我西北地区将变成前沿,大大压缩我国的战略纵深,令我们陷入腹(东南)背(西北)受敌的局面。
因此,中亚在我国的国家安全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其次是中亚对于我国陆上交通的意义。
自西汉开始,中亚即成为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假如我们在中亚站稳脚跟,即可以重新开启便捷的陆上交通线,西至中东欧洲非洲,能有效降低美日对我们的海上威胁。
再次是中亚对于我国能源供应的意义。
中亚里海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宛如小型的波斯湾,对于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亚地区的战略作用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它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方面。
大家知道,人们往往是在失去某种东西的时候,才能对它的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
在当前世界霸权与反霸权斗争仍然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双方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取得对亚欧大陆的控制权。
如果欧盟、俄罗斯、中国、以及印度、伊朗能够保持对亚欧大陆的基本控制,那么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梦想就不会成为现实,即便美国再富庶,军事力量再强大,它也不能够对全世界发号施令;反之,如果美国控制了亚欧大陆,那么它的霸主梦想就基本实现了。
美国人如何控制亚欧大陆?它不需要武力征服各国,只要占据两个关键的地点就可以了:一是中东,二是中亚。
战略的概念及理论意义
![战略的概念及理论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fb52b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c.png)
战略的概念及理论意义战略是指一个组织或个体通过制定长期目标,并确定达成这些目标所需的资源配置和行动计划的过程。
它是在不同环境条件和竞争形势下,为了实现组织或个体的长期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战略的概念和理论意义在于指导组织或个体的决策和行动,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实现自身的目标。
战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意义:1. 引导决策:战略为组织和个体提供了长期目标和行动计划,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战略指导着组织或个体在资源配置、产品定位、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决策,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压力。
2. 提升竞争力:战略能够帮助组织或个体分析和评估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身的竞争能力,并通过资源配置和行动计划来提升竞争力。
战略为组织或个体提供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方向和途径,使其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地位和回报。
3. 适应环境变化:战略指导着组织或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应对。
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下,组织或个体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法规政策等因素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战略的概念和理论意义在于帮助组织或个体预测和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战略举措。
4. 整合内部资源:战略将组织或个体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以实现长期目标。
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资源的可得性和利用效率,将各种资源协调统一地聚集在一起,为实现目标提供支持和保障。
战略的概念和理论意义在于帮助组织或个体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
总结起来,战略的概念和理论意义在于为组织或个体提供了长期目标和行动计划的指导,引导其在不同环境条件和竞争形势下做出决策和行动。
战略能够提高组织或个体的竞争力,适应环境的变化,整合内部资源,从而实现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战略的研究和实践对于组织的发展和个体的成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纵深作战理论
![大纵深作战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6bf5ea4dd3383c4bb4cd2ed.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近代作战理论与现代作战理论的分水岭
进攻至上、决战制胜、速战速决不灵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各参战国普遍奉行进攻至上、决战制胜、速战速决的理论。交战双方在作战指导上都企图通过几次大的决战性战役,迅速击败对手,夺取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的进程很快就宣告了各国战争计划的破产。由于作战规模空前,人员物资消耗巨大,无论哪一方都无力保持连续、高速的进攻,进攻战役在力量耗尽时也就随之停止,接着而来的是绵亘的战线,持久的阵地战。
“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被确定为美国陆军统一的作战理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第一次在海湾战争中得到检验,获得巨大的成功;同时在战争中已向“空地海天一体化作战”理论发展。
联合作战理论亮相军事舞台20世纪最后10年,作战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其一,联合作战理论成为整个作战理论发展的主干。联合作战理论在80年代中期引起世界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
战略轰炸理论的形成,是美英两国对杜黑的“独立空中战争”思想进行大规模、长时间试验的结果。
防空作战理论和空降作战理论在大战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防空战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海战理论大创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传统海战理论向现代海战理论转变的重要时期。海战理论形成了以航母为中心的海上决战理论、保交破交理论和以岛制海理论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是创造了“以岛制海”海战理论,两栖作战理论也得到全面发展。
诸军种联合登陆作战理论趋于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共进行了各种规模的登陆作战约有600次之多,其中达到战役规模的约有数十次。
丰富的登陆作战实践,确立和发展了现代登陆作战理论和联合作战理论,这些理论又反过来对登陆作战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使登陆作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巨大成功。大战中较大规模的登陆战役成功率几乎达到100%,其中6次战略性登陆战役全部获胜。
战略规划的意义
![战略规划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05a1c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b.png)
战略规划的意义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或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制定的一系列目标、计划和行动方针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确保组织能够顺利地实现其使命和愿景。
下面是战略规划的一些重要意义:1. 确定目标和愿景:战略规划帮助组织明确其长远目标和愿景,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一个清晰的路径。
它使组织能够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2. 优化资源配置:战略规划可以帮助组织更有效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通过仔细评估当前的资源状况和未来的需求,组织可以做出明智的决策,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最大化利用。
3. 适应环境变化:战略规划可以使组织更加敏锐地感知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通过对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分析,组织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4. 激励和协调员工:战略规划为组织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愿景,激励员工为之努力工作。
它还可以帮助协调不同部门和团队之间的工作,促进协作和协调,提高整体绩效。
5. 促进组织发展:战略规划可以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和成长。
通过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组织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取更多的机会,实现战略目标,推动组织不断发展。
6. 提高决策质量:战略规划为组织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决策框架。
它帮助组织收集和分析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评估各种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和风险,并作出理性的决策。
这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7. 增强组织的竞争力:战略规划可以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通过及时调整和优化战略计划,组织可以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应对挑战,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总之,战略规划在组织的长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为组织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针,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适应环境变化,激励和协调员工,促进组织发展,提高决策质量,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因此,战略规划是组织成功的必备工具。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一带一路战略意义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一带一路战略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1a220887c1cfad6195fa7cc.png)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导读:本文是关于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希望能帮助到您!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您!【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心得体会一】一带一路(onebeltoneroad,简称ob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一带一路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
无论是早期的经济特区、还是去年成立的自贸区,都是以单一区域为发展突破口。
一带一路彻底改变之前点状、块状的发展格局,横向看,贯穿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纵向看,连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并且不断向中亚、东盟延伸。
这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重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其要解决中国过剩产能的市场、资源的获取、战略纵深的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及贸易主导这几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在产能方面,过剩产能对经济的运行造成了很大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出口国较为单一和狭窄,美欧日占据出口的核心国位置,但这些传统的出口市场已经开拓得较为充分,增量空间已经不大,国内的过剩产能很难通过他们进行消化,在国内消费加速启动难以推进的情况下,通过一带一路来开辟新的出口市场是很好的抓手。
大纵深战役论
![大纵深战役论](https://img.taocdn.com/s3/m/75de4e4669eae009581becd1.png)
苏军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大纵深战役理论。
这一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战争实践的检验和完善。
苏军认为,这一理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军军事理论上最大的成就。
它是兵力众多、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进行作战的一种崭新的理论,其形成标志着苏军的军事学术发生了质的飞跃。
大纵深战役理论不仅对当时的军事理论和作战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它为苏军以后作战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萌芽在20年代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出现并开始使用坦克和飞机了,但当时在战场上使用的数量有限且技术也不完善,所以还不能实际上也没有引起战斗行动性质和作战方法的改变。
战斗、战役乃至整个战争的基本任务,那时还是由步兵、炮兵和骑兵完成。
后来在坦克和飞机大量生产、武装力量开始组建坦克和航空兵兵团与军团的时候,军事行动的性质和作战方法才发生了质变。
一、图哈切夫斯基的创见大纵深作战的思想,最早是由苏联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叶戈罗夫等人在2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
他们在自己的军事著作中对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原则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当时人们的想法是不仅要集中兵力去攻击敌人的正面阵地,而且要想办法去打击敌人的翼侧和纵深。
大纵深作战最核心的内容是改变传统的缓慢和按部就班地去攻克敌人一道又一道防御阵地的方法,而采取同时压制敌人整个防御纵深和实施有效地快速兵力机动的作战样式。
其后苏军在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基辅军区、白俄罗斯军区等组织的多次试验性演习、军队演习、首长司令部演习中,对这些原则进行了严密检验,并写进了《大纵深战斗守则》中,随后又在战斗条令和野战条令中写进了这一理论原则的内容。
大纵深战斗的作战思想,也直接影响和促使苏军战役理论的变革。
到了30年代,出现了比较完备的军事技术装备,部队的战斗能力也有了大的提高。
这就为苏军军事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如,随着飞机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以及航空兵的战斗力和在战役甚至整个战争中作用的增大,诞生了空军战役法。
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9235f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5.png)
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摘要:
一、现实意义
1.提升民众对政策的理解
2.促进政策落实
3.引导社会舆论
二、战略意义
1.助力国家发展战略
2.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3.提高国际竞争力
正文:
现实意义:
1.提升民众对政策的理解:通过深入剖析政策背景、目标和影响,帮助民众更全面、准确地理解政策内容,从而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
2.促进政策落实:为政策实施提供详细的解读和指导,使各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把握政策精神,加快政策落地。
3.引导社会舆论:以权威、专业的视角对政策进行解读,引导舆论走向,消除误解和谣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战略意义:
1.助力国家发展战略: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对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剖析,为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2.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传播有益的政策信息和理念,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文化吸引力,为国家赢得更多国际认同。
3.提高国际竞争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建议,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总之,深入剖析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政策的重要性,推动政策实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意义和路径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意义和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4818dfd03d8ce2f0166230d.png)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意义和路径作者:毕京京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5年第7期习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鲜明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系统阐述了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系列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为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充分展现了习主席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智慧和远见卓识,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
毕京京习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鲜明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系统阐述了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系列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为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充分展现了习主席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智慧和远见卓识,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
一、深刻认识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习主席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囊括内政外交国防各个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习主席明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民族复兴进程中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总体战略设计。
(一)着眼实现从大国向强国跃升的战略抉择。
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崛起既要维持经济发展强势,又要保持军事发展强势,通常会面临资源统筹的两难选择。
如果长期处理不好“大炮和黄油”的关系,跌入“修昔底德陷阱”,国家就会走向衰落。
历史上那些曾经挑战世界头号强国的法国、德国、日本和苏联等国家,都有过惨痛的教训。
当代中国在快速崛起过程中,也面临这方面的考验。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也进入调整期,收支矛盾日趋突出,国防投入资源条件趋紧。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多,体量越大,承受的外部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内部矛盾就会越多。
战略的定义名词解释
![战略的定义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60c5f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0.png)
战略的定义名词解释战略,这个词常常被用于军事和商业领域,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战略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涉及对于目标的理性规划和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不同的领域里,战略有不同的含义和操作方法,但核心的思想都是一致的。
战略源于希腊语“strategia”,最早被用于描述军事指挥官的能力和决策过程。
在军事领域,战略是指通过灵活运用兵力、资源和战术的总体计划,以达到最终的胜利目标。
战略的制定需要对敌方、地理条件以及自身实力的充分了解,以及对未来战争走势的预测和判断。
军事战略的核心在于对于时间、空间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达成战略目标。
然而,战略并非只适用于军事领域。
在商业运作中,战略是指为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商业战略着眼于市场、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结合企业资源和能力,选择并实施特定的竞争策略,以获得市场份额和利润增长。
商业战略的核心在于对市场趋势和竞争环境的洞察力,以及对顾客需求的了解和把握。
除了军事和商业领域,战略概念也渗透到其他领域,如政府管理、教育、科学研究等。
在政府管理方面,战略指的是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发展。
政府战略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国家安全等多重因素,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国家安全。
在教育领域,战略意味着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目标,制定出科学的教育教学计划,以提供最佳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在科学研究领域,战略则是为了解决特定的科学问题而制定的研究计划,以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突破。
无论在哪个领域,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充分的思考和分析。
战略并非是一次性的行动,而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需要有效的资源管理,合理的调配和重点的投入,以确保战略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战略的制定者需要具备理性思维和判断力,同时也需要对未来发展的前景有一定的洞察力。
战略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条件,寻找新的机会和突破口。
战略是一个灵活而多维度的概念,它超越了单一的领域和行业。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战略意义、主导思想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战略意义、主导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c42c01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8.png)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战略意义、主导思想“一带一路”这个概念提出之后,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概念到底要表达什么意义,那么今天就让店铺来告诉你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吧。
小编还整理了2017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视频“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看点、亮点!、“一带一路“” 战略内涵是什么2017“一带一路“”主导思想是什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参会国家、“一带一路”概念股/股票有哪些?密切关注实时动态!2017一带一路↓↓↓通道入口↓↓↓一带一路的意思3月28日上午,主席在博鳌宣布:经各方努力,“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行动文件已制定。
当天下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听起来高大上的“一带一路”究竟是怎么回事?能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什么好处?炒股小能手Vilian的“一带一路”解读来了!经常说一带一路,也经常有人问我一带一路究竟是啥。
对于这个问题,各位做股票的JMS,平时都不看新闻联播咩~~(好吧,我在这方面蛮奇葩的,每天坚持看联播要闻汇总。
)很多人说国内A股是政策市,既然是政策市,怎么能不关心这个最大的国家战略?好吧,其实我也没有很懂,还在努力学习,就随手八一八吧~一带一路最早是2013年10月习大外访提出的国家顶层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主要范围中蒙俄经济带(主要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的交通与能源通道,并向东连接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俄罗斯连接欧洲。
)、新亚欧陆桥经济带(通过原来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
)、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以及海上战略堡垒(分别由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
收复台湾的重要战略意义
![收复台湾的重要战略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07f468e84868762caaed508.png)
收复台湾的重要战略意义
军事意义
如果我们收回台湾,就可以以海南岛、台湾、舟山群岛、渤海湾四个地方为据点,建立四支庞大的海军基地,使四支海军构成一条坚固的海上“长城”,为我国东部海构筑起一道难得的天然屏障。
,当外来势力侵入时另外一支或者两支可以在第一时间和最短的距离内赶到支援,达到南北配合,共同抵御入侵来犯之地,从而提高我国的海上防御能力,保证东部沿海地区的安全。
同时,如果我海军舰队能以台湾岛作为出发补给基地,机动范围可覆盖我沿海全部海域。
向北可驰援东海、黄海作战,向南可直接打击侵犯我南海之敌。
另外,从战略角度来看,如果能以台湾岛作为中心,以一至二千公里为半径,向太平洋方向作一个扇形延伸,就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具有战略纵深的强大防御网,它将可以为我们提供早期预警以及形成积极防御的战略态势。
而在台湾的海军、空军还可以保证我国东海领土及其附近海洋专属区的安全,可以有效防止他国的入侵,如果在其地带的领土领海、渔民、过往船只遭到威胁、危险、侵犯时,在台湾的海军、空军可以在第一时间前往打击、支援,达到保证我国领土、领海等的安全。
航运意义
台湾对于日本、韩国极其重要,因为它地处西太平洋要冲,扼其南下东南亚,西去波斯湾、非洲、欧洲的海上交通要道,而日本是个资源极其贫乏的岛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海上运输线,而经过台湾海峡的西南航线又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一旦这条生命线中断,对日本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韩国对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区出口基本依靠此航线,我们一旦将其控制,高兴让其过、不高兴了隔三差五的进行收取过路费或中断其经过,因此台湾对于日本、韩国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由此可想而知。
持续推进 纵深发力观后感
![持续推进 纵深发力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d24e0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d.png)
持续推进纵深发力观后感
持续推进纵深发力是一种战略思维,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
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管理、学习、工作等。
这种思维强调的
是持续不断地向前推进,并在深度上追求更多的成果和收获。
观后
感方面,我认为这种战略思维对于个人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持续推进纵深发力意味着不断前行,不停止地追求进步
和提高。
在工作中,这种思维可以激励人们不断探索创新,不甘于
停滞不前。
在学习中,也可以促使个人不断深入学习,不止步于表
面的知识。
这种精神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其次,持续推进纵深发力也强调在深度上的发展。
这意味着不
仅要有广泛的视野,还要有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在工作中,这种思
维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核心问题,深入挖掘解决方案。
在学习中,也可以帮助个人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形成深厚的学术素养。
另外,持续推进纵深发力也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持久的耐心。
在
实践中,很多时候成果并不会立竿见影,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这就需要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不轻言放弃。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持续推进纵深发力的目标。
总的来说,持续推进纵深发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战略思维,对于个人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强调不断前行和深入发展,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持久的耐心。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持续推进纵深发力的意识和能力。
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论抗美援朝战略遗产的地缘政治意义
![论抗美援朝战略遗产的地缘政治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c7b988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2.png)
文夬Si荃论抗美援朝战略遗产的地缘----4政治意义•李敦球[q50年10月19日,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丄7为了捍卫年轻的共和国,为了保卫国土和主权不受侵犯,为了国际道义和正义,中国派出了自己的优秀儿女出兵朝鲜半岛,与以美国为首的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17国联军进行了反复的、殊死的较量,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最终赢得了胜利。
尽管经历了70年时间的洗礼,但抗美援朝战争的宝贵遗产、历史意义与战略价值却仍然熠熠生辉,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抗美援朝战争是冷战时期地缘政治博弈的正义之战为了深刻地理解抗美援朝战争,很有必要厘清抗美援朝战争与朝鲜战争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战争爆发的时间不同。
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在半岛北南双方之间爆发,而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中国多次公开发出警告却被美国无视后,于同年10月25日开始的。
其二,战争打响的地点不同。
朝鲜战争是在朝鲜半岛中部“三八线”附近打响的,而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位于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打响的,两者距离甚远。
其三,战争的性质不同。
朝鲜半岛历史上原本就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朝鲜战争本质上就是发生在半岛北南两个政权之间的内战。
但是6月27日,仅仅过了两天,美国就直接派兵军事干预半岛内战,与此同时,美国还派兵侵略中国领土台湾,扩大了战争波及和影响的范围,使这场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使半岛内战演变成一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
本文系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冲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319), 2020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共建东北亚'一带一路'的路径与战略意义”(项目批准号:20CGJJ01)的阶段性成果。
其四,战争的战略目的与地缘政治影响不同。
当时北南两个政权都有武力统一半岛的计划,大量史实表明,在宣扬武力统一半岛方面,南方的舆论力度远超北方,所以,朝鲜战争的目的就是实现半岛统一,但因战争最终在“三朋”上停战,结果打成平局,北南双方的战争目的都没有实现。
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观后感800字
![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观后感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e65f3a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8.png)
持续发力纵深推进观后感800字摘要:一、引言二、持续发力的意义1.提升个人能力2.推动事业发展3.增强国家竞争力三、纵深推进的必要性1.当前形势下的挑战2.转型升级的要求3.创新发展的必然四、如何持续发力与纵深推进1.强化政策支持2.优化资源配置3.深化体制改革4.培养人才队伍五、结论正文: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其中离不开各行各业人才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我们始终坚持不懈地持续发力和纵深推进。
本文将从持续发力和纵深推进的意义、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持续发力的意义1.提升个人能力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持续发力使我们在不断学习、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推动事业发展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不断发展壮大。
在发展过程中,持续发力是关键。
通过不断地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手段,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3.增强国家竞争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有助于提升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二、纵深推进的必要性1.当前形势下的挑战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需要纵深推进各项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束缚,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纵深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2.转型升级的要求当前,我国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纵深推进意味着加快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这既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也需要强化人才培养,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动力。
3.创新发展的必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创新为发展第一动力,不断深化各领域改革。
这就要求我们纵深推进,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为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如何持续发力与纵深推进1.强化政策支持政府应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为持续发力与纵深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从五个方面看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
![从五个方面看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https://img.taocdn.com/s3/m/1985b32eb8f67c1cfbd6b830.png)
从五个方面看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摘要: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大小关乎其在战争中的表现,甚至决定了其在战争中何去何从,是击退来犯之敌,抑或是亡国沦陷。
总的来说,一个国家战争潜力的大小,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
关键词:国土面积;自然资源;人口;科技教育;民族精神国土面积。
从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可看出一个国家的战略纵深,而所谓的战略纵深,我们可简单理解为当发生战争时一个国家延缓迟滞敌方进攻或承受敌方大型毁伤性武器打击的天然地理深度。
拥有大片的国土面积意味着这个国家拥有大的战略纵深,当发生战争时,可利用自身的国土面积来迟滞敌人的进攻,从而迫使敌方的进攻饱和点加速到来。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苏联卫国战争,当“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德军长驱直入,快速推进,苏联国土大面积沦陷。
但是苏联懂得利用自身战略纵深大的天然优势,不断消耗德军的有生力量,一直到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德军在东线战场的有生力量基本消耗殆尽,进攻已经到达饱和点,所以只能接受东线战场节节败退的局面。
所以说,大面积的国土是一个国家最大最基本的战争潜力,是其他所有战争潜力的基础。
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精尖武器接二连三的横空出世,杀伤力较之以往大幅提升,尤其是表现在弹道导弹的发展,世界强国在发展弹道导弹时都朝着能飞更远,能携带更多核弹头的目标努力。
在此种形式下,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成为了判断其能否承受战略武器打击以及遭受战略武器打击后的二次反击能力的重要依据。
中国处于四战之地,周边国家很容易在西方势力的驱使下对我国形成合围,战时容易成为西方对我国投放战略武器的跳板,我们对此定要高度重视。
而首要就是要利用好我国的战略纵深,制定合理的纵深防御战略,抵消西方先进战略武器对我的优势。
自然资源。
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种类、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战略方针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军队的作战实力。
在众多自然资源中,对一个国家战争潜力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石油和金属矿产。
战略纵深的意义
![战略纵深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c430b8cb9d528ea81c77914.png)
战略纵深的意义刚刚过去的2012年之于建业人尤为特殊,除去世人普遍关注的大国执政者平稳更替和“世界末日”谎言如期破灭等共同话题外,他们用一连串创新的营销和管理举措,以双百亿的业绩为自己的弱冠之年送上了厚重的大礼,也为建业省域化战略的攻坚阶段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2013年,建业将真正进入战略的纵深阶段。
这一阶段的经营任务是:用4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16年底前后,在巩固和扩大地级城市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战略性地进入40-50个县级城市,使县级市场的开发规模达到200万平方米以上;在此过程中,用2-3年时间,重新确立企业在郑州市场的优势地位,并逐步扩大在地级市场的领先优势,实现“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三级市场开发规模的基本平衡;企业的总体开发规模达到600万平方米以上,并具备冲击300亿销售目标的能力,利税达到50亿元以上。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有着以下重要的意义。
首先,顺应国策与省计大势。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是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的重要引擎与基本国策。
河南省委也在2011年就确立了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的强省大计。
建业人早在1999年制定并于2002年启动的省域化企业战略,与中国的“国策”和河南的“省计”在今天的时点上不谋而合,并以十一年来布局与攻坚两个阶段的战略成果,在面对“城镇化红利”这一重大发展机遇时,收获并取得了“未雨绸缪”和“先入为主”的先发优势,也必将成为这一机遇最大的受益者。
其次,印证战略的价值。
中国地产百强企业代表着行业发展的主流群体,其绝大多数企业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即是主要经济要素由农村向城市、由小城市向大城市不断集中的过程,选择大城市作为企业战略的主战场可以取得更快的发展。
建业人则认为,具有十四亿人口的中国仅靠大型或特大型城市不足以最终解决十亿农民的进城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走“省、市、县、镇”四级市场以不同速度和节奏协调发展的道路;河南作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缩影,一亿多人口、120个县级以上规模的城市、500个以上的乡镇,同样为企业持续发展与成长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建立在这一市场选择基础上的发展战略与大城市发展战略可收殊途同归之效。
进军深海的战略意蕴
![进军深海的战略意蕴](https://img.taocdn.com/s3/m/d5b8c0c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c.png)
进军深海的战略意蕴深海是人类重要的战略疆域,由于其地理特殊性、资源丰富性和军事战略意义,成为当前各大国家争相进军的领域。
深海战略不仅涉及到跨界领域的合作共赢,还有着复杂的军事政治关系。
本文从战略、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进军深海的战略意蕴。
一、战略意义深海是地球最后一片未知领域,它的探索和利用对于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科技实力和国家国际影响力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国家安全深海是人类文明最后的领域,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片疆域。
深海意味着水下生态环境独特、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隐蔽、信息传递受限等特点,这也是它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所在。
深海争夺主要集中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深水阵地,这些海域含有大量的位置坐标、情报资料,是军事情报的宝库。
同时,由于深海环境对于人类的适应性较低,因此深海海军作战能力的提升也将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2、国家经济发展深海拥有众多的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热液矿床、金属矿产、海洋生物等。
其中,热液矿床是深海最具代表性的矿产之一,它集金属、硫、生物等元素于一身,含有大量的铜、锌、铅等金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深海作为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都将加剧。
此外,深海中的核能资源也是未来能源的可行选择之一。
3、国家科技实力深海拥有着豁然开朗的地质、气象、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价值,这些研究成果也影响着国家在全球技术创新和发展中的竞争地位。
深海技术包括了水下探测技术、水下安全技术、水下装备制造等领域,高水平的深海技术体现了国家的科技实力。
二、政治意义深海在国际关系中也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它的探索和利用在国家间也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
1、领土争端深海过程中涉及到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等都是各国不容忽视的重要利益,因此深海领土争端也随之而来。
中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之间的南海主权争议便是典型的深海领土争端。
此外,深海领土争端也为国家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提供了理由。
大纵深战役理论
![大纵深战役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640660c763231126edb1197.png)
大纵深战役理论是苏军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有着深远影响的军事理论,在世界军事科学宝库中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对苏军大纵深战役理论的阐述只散见于苏联时期的军事著作和军事期刊中。
2006年,本文作者应解放军出版社之约,把散见于书刊之中的重要著作和文章集中翻译、汇编成《大纵深战役理论》一书,作为外国著名军事理论丛书之一,向中国读者特别是军队读者介绍这一著名理论。
本文主要就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实质、作用与影响等作了深入透彻的分析研究。
一、什么是大纵深战役大纵深战役理论是关于准备与实施大纵深战役的理论。
它是在大纵深战斗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研究大纵深战役必然会先接触大纵深战斗,因此,许多文章的作者常常把二者结合起来说。
由于大纵深战役理论本身涵盖了大纵深战斗理论,人们许多时候便只提前者。
研究大纵深战役理论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大纵深战役(战斗)。
关于这点,H.B.奥加尔科夫元帅在《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讲得很清楚:“大纵深战役(战斗),是战役军团(兵团、部队)的作战样一式。
其实质是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防御全纵深,在选定方向突破其战术地幅,尔后将发展胜利梯队(坦克、摩托化步兵、骑兵)投入交战,并为尽快达成预定目的机降空降兵,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
”在这里,括号内的词用来解释大纵深战斗的概念(其他意义相同)。
这实际上是对M.H.图哈切夫斯基、B.K.特里安达菲洛夫、A.и.叶戈罗夫等军事领导人和专家、学者的论述进行综合后得出的官方结论。
根据具有权威性的论述,大纵深战役(战斗)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三点:1.对敌人防御配置实施全纵深突击。
全纵深突击是大纵深战斗和战役的精髓。
其要点是摈弃线式作战,在全纵深同时消灭、压制、牵制、合围和全歼敌主要集团。
早在1928~1929年间,图哈切夫斯基在向伏罗希洛夫呈送的一个报告中就强调要依靠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摈弃过去那种单个夺取敌战斗队形每一个基点的、极其消耗体力的艰难作战样式,在同时压制敌配置全纵深的情况下,转而采取新的、更加有效的战斗样式和方法”。
秦朝治理边疆地区的措施
![秦朝治理边疆地区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77362c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4.png)
秦朝治理边疆地区的措施
秦朝治理边疆地区采取了下列措施:
1,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加强战略纵深。
2,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骑兵南下。
3,派兵进驻东南、岭南。
4,为了征服南方,开凿灵渠。
在西南设立桂林郡、象郡等加强对南方的管辖。
5、修筑由关中地区直达北方边疆的驰道(相当于高速公路)。
6、大量向边疆地区移民。
秦时期开拓与管理边疆的积极意义
秦朝对边疆的治理有以下历史和现实的意义,秦朝主要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并且秦朝还出兵岭南,占领了百越部落。
秦朝对边疆的治理,使得岭南地区第一次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并且强化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维护了统治。
秦国对于地方的管理主要是修建驰道,秦始皇的目的是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统治和运输粮食与军队比较方便,一共有两条以咸阳为中心。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纵深的意义
刚刚过去的2012年之于建业人尤为特殊,除去世人普遍关注的大国执政者平稳更替和“世界末日”谎言如期破灭等共同话题外,他们用一连串创新的营销和管理举措,以双百亿的业绩为自己的弱冠之年送上了厚重的大礼,也为建业省域化战略的攻坚阶段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2013年,建业将真正进入战略的纵深阶段。
这一阶段的经营任务是:用4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16年底前后,在巩固和扩大地级城市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战略性地进入40-50个县级城市,使县级市场的开发规模达到200万平方米以上;在此过程中,用2-3年时间,重新确立企业在郑州市场的优势地位,并逐步扩大在地级市场的领先优势,实现“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三级市场开发规模的基本平衡;企业的总体开发规模达到600万平方米以上,并具备冲击300亿销售目标的能力,利税达到50亿元以上。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有着以下重要的意义。
首先,顺应国策与省计大势。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是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的重要
引擎与基本国策。
河南省委也在2011年就确立了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的强省大计。
建业人早在1999年制定并于2002年启动的省域化企业战略,与中国的“国策”和河南的“省计”在今天的时点上不谋而合,并以十一年来布局与攻坚两个阶段的战略成果,在面对“城镇化红利”这一重大发展机遇时,收获并取得了“未雨绸缪”和“先入为主”的先发优势,也必将成为这一机遇最大的受益者。
其次,印证战略的价值。
中国地产百强企业代表着行业发展的主流群体,其绝大多数企业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即是主要经济要素由农村向城市、由小城市向大城市不断集中的过程,选择大城市作为企业战略的主战场可以取得更快的发展。
建业人则认为,具有十四亿人口的中国仅靠大型或特大型城市不足以最终解决十亿农民的进城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走“省、市、县、镇”四级市场以不同速度和节奏协调发展的道路;河南作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缩影,一亿多人口、120个县级以上规模的城市、500个以上的乡镇,同样为企业持续发展与成长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建立在这一市场选择基础上的发展战略与大城市发展战略可收殊途同归之效。
建业省域化战略的纵深阶段,将以县级城市作为新的战场,不仅能为企业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更大地提升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用30%左右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印证企业独特的战略价值。
再者,增强团队信心。
作为新的市场,县级城市具有管理跨度大、市场规模小、经营利润低、工作环境差等市场特点。
而不断进入40-50
个县级城市,意味着团队的操盘数量将增至百个以上,相当于在中原战场同时打响“百团大战”,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为了确保战略的纵深推进,建业人从2010年7月开始便着手进入县级市场的研究和准备,2011年已开始选择并探索性地进入部分县级城市,2012年即不断从舞钢市场和淮阳市场传出销售过亿和开盘日清盘的喜讯。
将这些胜利的标本逐步放大在“百团大战”的战场上,收获的不仅是经营目标不断突破的战果,更是团队能够亲手将战略在县级市场最终落地的信心。
最后,收获更多尊重。
伴随着战略向县级市场纵深推进的过程,建业人必将在市场研究、产品研发、管理创新和经营突破上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新支撑点的建业独特的大服务体系建设及其价值的显现,将更加检验建业人的智慧和毅力。
这些工作成果,换取的是客户满意度的不断提升与愈加广泛的社会尊重,而其实现的基础性前提则是员工满意度真正的提升。
也就是说,没有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就不会有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也就不可能收获更多的社会尊重。
过去的二十年,建业人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和探索发展方向的困惑,承受过战略布局与攻坚阶段长期舍家奋战的孤寂,因而,企业战略纵深阶段实现的各项经营成果理应由建业人共同分享。
建立在这两个满意度高标准基础上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只有能够使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企业战略,才能确保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为员工、为客户、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收获更多的尊重。
由上可见,建业省域化战略的纵深阶段,是企业战略推进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
它不仅要检验战略方针是否顺应了大势,战略价值能否被市场认同,实现百城建业梦想的信心是否坚定,同时还要印证战略的最终目标与团队共同价值取向是否一致。
因此,建业人务必更加清醒,更加勤勉,更加坚忍,更加卓越。
唯如此,企业战略才能顺利推向纵深,百城建业才能三十而立。
2013,建业人省域化战略征途中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