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与杉木混交比例选择及种间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技术研究

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技术研究

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技术研究陈永生(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福建沙县,365500)摘 要:杉木具有分布范围广泛、木材质量高、经济价值良好等优势,是我国南方主要栽培乡土用材树种。

为了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改善林地立地条件,提高杉木林产品数量、质量及抵御各灾害的能力。

本文在国内杉木混交造林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杉木与枫香混交培育技术措施,探讨了混交林不同混交比例的造林效果,得出最佳栽植方式及混交比例,并进一步分析了混交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旨在为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和林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杉木;枫香;混交造林中图分类号:S7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94(2023)07-0153-03杉木具有速生、丰产、优质,用途广,易更新特性,为我国南方主要栽培乡土用材树种,但杉木连栽存在地力衰退、生长量下降等问题[1]。

枫香为落叶乔木,适应性广,速生、经济价值高,落叶多易分解腐烂,是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优良树种。

将枫香与杉木进行混交林营造,能作为林分林龄演替和林地恢复的干扰促进类型,其具有独特的生产力和生态特性[2],可改善土壤结构,加速土壤释放氮、磷和钾等营养元素[3],令林子生长迅速、树形紧凑优美、立木细长、表面封板均匀、直径胸高增长率大、木材抗腐蚀能力强,不仅是现代森林经营中重要的经济林产品之一,还是作为栖息地、支渠以及控制和疏散的屏障等生态建设的重要资源。

杉木和枫香进行混交的方式有多种,如块状、带状或株间混交,本文通过分析杉木枫香混交林的营造技术要点,以期提升林木的生长效果,为经济林产品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

1 试验地基本概况造林地选择位于福建省沙县官庄林场白溪管护站017林班51大班5小班,造林面积7.8 hm2。

地理坐标位于北纬26°29′25″,东经117°39′25″。

辖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55~297 d,年平均降雨量1 510~1 840 mm,境内气候温缓,年平均气温19.3 ℃,海拔380~560 m,坡度20 °,坡向东北,坡位中坡。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2 。 12 63 5 。该 区 属 中亚 热 带 海 洋 性 气 候 , 量 充 沛 , 均 气 温 1 ℃ , 均 降 水 量 1 5 mm, 均 相 对 湿 度 热 年 9 年 40 年 7 % , 霜 期 2 0天 。林 地 海 拔 5 3 坡 度 1 ~2 。坡 向 东南 至西 南 。 土 壤 为 花 岗岩 发 育 成 的 红壤 , 层 5 无 6 2 m, 8 6, 土 较 厚 , 殖 质 层 中厚 。林 下植 被 主 要 有 乌饭 、 瑞 木 、 竹 、 节 芒 等 。试 验 地 前 茬 为 杂 灌 木 , 地 经 清 杂 腐 黄 甘 五 林 后 , 19 于 9 2年 春 按 杉 木 常规 造 林 方 法 进 行 造 林 和 抚 育 管 理 , 营 造 杉 木 纯 林 、 香 纯林 及 枫 香 杉 木 混 交 林 共 枫 面积 约 4 m2 其 中枫 香 与 杉 木 采 用 2: h , 1行 间混 交 。3种 林 分 均 用 一 年 生 播 种 苗 造 林 , 林 密 度 为 2 0 造 5 0株
集 0 0m 土层 的 混 合 土 样 供 作 养 分 化 学 分 析 , 用 “ 刀 法 ” 集 O 0 m、 0 0 m 的 原 状 土作 水 分 ~4 c 并 环 采 ~2 c 2 ~4 c 物 理 性 状 测 定 ; 用 壕 沟 全 控 法 , 根 桩 、 根 ( 径 >4n 和 细 根 ( 径 < 4 mm) 定 地 下 部 根 系 生 物 采 分 粗 根 rm) 根 2 测
维普资讯
林 业勘 察设 计 ( 福
Q 生墨
杉 木 枫 香 混 交 造 林 效 果 研 究
陈 克林
( 闽侯 县 林 业局 ,5 1 2 30 1 )
摘要
杉 木 枫 香 混 交 造 林 效 果 调 查 研 究表 明 , 木 与枫 香 2 1行 状 混 交种 间 关 系协 调 , 分 杉 : 林

杉木枫香混交林造林效果及生长影响分析

杉木枫香混交林造林效果及生长影响分析

第4期(总第412期)2024年4月No.4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QUIPMENT杉木枫香混交林造林效果及生长影响分析胡平(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545300)摘要对比了杉木枫香混交与纯林杉木的造林效果及对杉木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混交林造林模式下杉木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及保存率,且混交林中的杉木的各项指标均高于纯林杉木。

关键词杉木;枫香;造林效果;生长影响中图分类号S791.27;S792.99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4.044Analysis of Afforestation Effect and Growth Influence of Mixed Forest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Liquidambar formosanaHu Ping(State owned Beijianghe Forest Farm of Rongshui Miao Autonomous County,Rongshui 545300,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Abstract :The afforestation effect of mixe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Liquidambar formosana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and preservation rate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mixed forest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pure Cun ‐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Key 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iquidambar formosana ;afforestation effect;growth effect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乡土树种,杉木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圆满、木材品质优良的特点,广泛用于建筑、桥梁、家具、生活用具等领域,而枫香则以其观赏价值和耐阴性,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和园林景观。

枫香与杉木混交造林试验初报

枫香与杉木混交造林试验初报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4,20(08)
137
枫香与杉木混交造林试验初报
林圣安
(建宁县林业局,福建建宁 354500)
摘 要:在福建省建宁县黄坊乡仍田村开展枫香树与杉木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9a生枫香杉木混交林中枫香
生长量明显高于枫香纯林,混交林中杉木生长量明显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中枫香平均胸径达 9.23cm,平均树高
关键词:枫香;杉木;混交林;纯林;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37-02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xce)属金缕梅科枫香 属落叶大乔木,具有生长快、萌芽力强、耐干旱瘠薄等特 点,是喜光深根性树种[1]。其木材纹理美观,是一种经济 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 建宁县主要造林树种,但因其针叶养分含量低,林地自 肥 能 力 差 。 随 着 大 面 积 用 材 林 基 地 建 设 的 发 展 ,单 纯 经营同一树种,导致林地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因 此 ,选 择 针 阔 混 交 ,既 能 增 加 生 物 多 样 性 ,又 能 提 高 林 木 生 长 量[2]。 营 造 针 叶 纯 林 容 易 引 发 森 林 病 虫 害 ,采 用 枫 香 阔 叶 树 种 与 杉 木 针 叶 树 种 混 交 ,可 防 止 病 虫 害 的发生 。 [3-5] 为此本试验于 2006 年开始,进行了枫香与 杉 木 混 交 、枫 香 纯 林 、杉 木 纯 林 造 林 试 验 ,旨 在 为 枫 香 杉木混交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枫香与杉木混交、枫香纯林的枫香生长量比较 通 过对枫香与杉木混交林、枫香纯林生长量的调查表明,枫 香、杉木混交林的枫香生长量明显高于枫香纯林,混交林 中的枫香平均胸径 9.23cm,平均树高 8.98m,单株平均蓄 积量 0.029 2m3,平均保存率 92.5%,分别比枫香纯林高出 0.67cm、0.73m、0.005 4m3、5.8%。经方差分析表明,枫香 与杉木混交林、枫香纯林的枫香生长量具有极显著差异, 而枫香树不同坡位间的胸径、树高、单株平均蓄积量、保 存率没有明显差异(表 1、表 2)。

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试验

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试验

第4期(总第412期)2024年4月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EQUIPMENT No.4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试验盘喜全(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545300)摘要针对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试验进行了研究。

通过在试验区域种植不同比例的杉木和枫香,对比分析生长指标、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50%杉木+50%枫香的混交林分表现最佳,其生长指标、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均优于其他处理。

建议在广西地区推广应用50%杉木+50%枫香的混交模式,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杉木;枫香;混交造林中图分类号S763.18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4.041Afforestation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Mixed Ratio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and Liquidambar formosanaPan Xiquan(State-run Beijianghe Forest Farm of Rongshui Miao Autonomous County,Liuzhou545300,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Abstract:The afforestation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mixed ratio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Liquidambar formosana was stud‐ied.By planting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Liquidambar formosana in the test area,the growth index,the changes of understory veget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xed forest of50% Cunninghamia lanceolata+50%Liquidambar formosana had the best performance,and its growth index,understory veget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other treatment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ecosystem,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ixed mode of50%Cunninghamia lanceolata+50%Liquidambar formosana sh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Guangxi.Key words:Cunninghamia lanceolata;Liquidambar formosana;mixed afforestation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工林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恭城县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及推广策略

恭城县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及推广策略

恭城县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及推广策略作者:刘艳春来源:《南方农业·下》2024年第02期摘要枫香与杉木混交,林分种间关系协调,林地生产力较高,是一种良好的针阔混交组合。

按照科学的比例开展杉木与枫香混交工作,推广混交林的高效栽培技术,可有效解决杉木连栽导致的地力衰退问题,提高木材生长量。

为实现林地的可持续利用,以广西桂林市恭城县为例,简要阐述杉木与枫香混交的综合效益,从除萌、枫香育苗、选地整地、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科学处理各环节关系、增加种植资金投入、组建专业科研团队等推广策略。

关键词杉木;枫香;混交栽培;广西恭城县中图分类号:S791.27;S792.99;S72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4.068杉木属于一种速生用材树种,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现已被广泛种植于广西[1]。

枫香属于高大落叶乔木,生长高度可超过30 m,性喜光,温暖湿润的气候更宜种植,并且枫香即便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中也能生長,具有深根性,主根粗长,抗风能力强,在湿润肥沃的红黄壤土中生长良好。

枫香生长速度较快,秋冬落叶量大,对林地肥力恢复有促进作用。

当前,广西恭城县积极开展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工作,已初见成效。

本文重点对恭城县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杉木与枫香混交的综合效益1.1 生态效益杉木与枫香进行混交,能够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

不同树种具有各自的生长特点,在营养空间要求方面也存在差异。

因此,混交种植中,不同树种的根系会有不同的生长方向。

并且,不同树种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混交可形成遮阴,有效促进树木生长[2]。

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时,杉木根系较浅,通常会向水平方向生长;而枫香根系较深,会向下生长,并且其生长速度快于杉木,能够为杉木遮阴,避免杉木受到阳光直射。

此外,杉木与枫香混合种植,能使种植区域立地条件有所改善,使土壤中具有更加丰富的营养元素,生态效益较高。

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2 0 1 7年 7月
第 1 3期
杉木 枫香 不 同混交 比例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昔 雪 谣
、 4罔
( 福 建 省 沙县 林 业 局 , 福建 沙县 3 6 5 0 5 0 )
摘要 : 针对造林 1 0年 的 杉 木 与 枫 香 不 同 混 交 比例 的 生 长 效 果 进 行 了调 查 比 较 , 结果表 明 : 不 同混 交 比 例 对
验研 究 , 取 得 了较 好 的 效 果 , 为 了 探 索 杉 木 与 枫 香
×2 . 0 m; 杉木、 枫 香 的初 植 密 度 均 为 2 7 7 5株 / h m 。
2 0 0 7年 4月 , 全锄种植带 内的杂 草 、 杂灌 、 竹 子等 , 并 进
行培土 , 扶直扶正被 压或倾 斜 的苗木 。结合 锄草 , 在 距 树苗两侧 5 0 c m 左 右挖 宽 1 0 ~1 2 c m、 深 1 5 ~2 0 c m 的 施肥沟进行施肥 , 每株 施 复合 肥 1 2 0 g ; 当年 7月 再 全 锄 1次 , 方 法 同上 。2 0 0 8年 、 2 0 0 9年 连 续 2年 5月 、 8月 各 全锄一次 , 方 法 同上 ; 试 验 地 目前 未 进 行 抚 育 间 伐 。
造林 、 抚育 技术 措 施 : 于 2 0 0 6年 冬 季 进 行 全 面 劈 草、 不炼 山、 沿等高线耙带 , 整成 宽 1 0 0 c m 的种 植 带 , 带
内挖 明穴 , 穴规格 6 0 c m×4 0 c m×4 0 c m, 株行距 1 . 8 m
外, 枫 香作 为 彩 叶 观 赏 树 种 , 广 泛 应 用 于 园林 绿 化 。 目 前, 国 内 在 针 叶 树 与 枫 香 混 交 造 林 方 面开 展 了 大 量 的试

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方法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方法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第2 期
河 北 林 业 科 技
2 0 1 7 年 6月
杉木枫 香不 同混 交方 法造 林初 期效 果分析
张 风 英
( 宁化县林业局 , 福建 宁化 3 6 5 4 0 0 )
摘要: 试验 采用杉木、 枫香实生苗进行带状混交、 块状混交、 株间混交造林及营 造纯林, 通过对试验地4 a 生的杉木、 枫香
u i d a mb a r f o r mo s a n a Ha n c e e f f e c t i S b e s t , i n c l u d i n g :C u n n i n g h a mi a l a n c e o l a t a ( L a mb . ) Ho o k t h e a v e r a g e d i a me t e r a t
mi x e d , 2 3 . 9 % h i g h e r t h a n C u n n i n g h a mi a l a n c e o l a t a( L a mb . ) Ho o k ; T h e a v e r a g e t r e e a s h i g h a s 4 . 0 m,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C u n n i n g h a mi a l a nபைடு நூலகம்c e o l a t a ( L a mb . ) Ho o k a n d L i q u i d a mb a r f o r mo s a n a Ha n c e
Z H ANG F e n g — — y i ng
幼林生长量进行调查 , 结果表明 : 带状混交 的杉木 、 枫香的生长效果最好 , 其 中杉木 的平均胸径达 5 . 7 c m, 分别 比块状混交 、 株间 混交高 出 1 . 8 %、 9 . 6 %, 比杉木纯林高 出 2 3 . 9 %; 平均树高达 4 . 0 m, 分别 比块状混 交 、 株 间混 交高 出 2 . 6 %、 8 . 1 %, 比杉木纯林 高 出 1 4 . 3 %; 枫香的平均胸径 达 6 . 3 c m, 分别 比块状混交 、 株 间混交高 出 6 . 8 %、 1 8 . 9 %, 比枫香纯林高 出 3 4 . 0 %; 平均树高达 6 . 2 m, 分别 比块状混交 、 株 间混交高 出 1 7 . 0 %、 3 7 . 8 %, 比枫香纯林 高出 4 4 . 2 %; 杉木 、 枫香 的总保 存株数达 2 9 5 5株/ h m : , 比块状 混交 、 株间 混交 高 出 0 . 5 %、 0 . 8 %, 比杉木纯林 高 出 2 . 1 %, 比枫 香纯林 高 出 3 . 7 %; 总蓄 积量达 1 9 . 3 3 2 mS / h m 2 , 比块状 混交 、 株问 混交 高 出 9 . 4 %、 2 5 . 9 %, 比杉木纯林 高出 6 3 . 0 %, 比枫香纯林高 出 5 7 . 7 %。

5年生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5年生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阔并重的混交林分是南方地区林业友好型发展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杉木; 枫香; 混交林; 造林效果
中图分类号: S756. 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80( 2019) 03 - 0064 - 03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是生长迅速、主干通直、材质优良的树种,在我国南方林区人工林中占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传统的杉木林经营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杉木人工林大多是大面积 纯林,且存在多代连栽现象,容易引起地力衰退、林分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林分抗逆性和稳定性 降低,容易导致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福建将乐县是杉木中心产 区,杉木是当地人工造林的当家树种。采取何种途径解决杉木纯林营造所带来的弊端是将乐县人工林经 营面临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南方林区相继开展了一些杉木与阔叶树混交试验,造林树种由以前的单一杉 木或马尾松用材树种,变为针阔叶并重的造林方式,取得了不少的成效[2 - 5]。混交林不仅是一种拟自然经 营方式,也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是一种多用途的树种, 其主干通直圆满,生长快,材质优良,木材稍坚硬,结构细致,易加工,是优良用材树种[2]。枫香树姿优美, 枝叶繁茂,树冠广卵形,尤其是秋冬季,叶色由苍绿色转为金黄至鲜红,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因而也是南方 著名的彩叶树种[6]。枫香还是食用菌原料树种,具有极强的从土壤中富集重金属的能力[7],每年有大量 易分解落叶归还林地[8],是很好的生态、造林树种。为此,我们在将乐县开展杉木枫香混交试验,试图探 索一条杉木枫香协调发展、彼此兼顾的经营方式,提高造林效果。
* 作者简介: 范水荣( 1977-) ,男,福建将乐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生产与研究,( E-mail) 1424267381@ qq. com。

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试验初报

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试验初报

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试验初报刘剑芬#(福建闽清县林业局,福建闽清350800)摘要:对杉木与枫香采用不同混交方法和混交比例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和经营管理条件下,12年生的杉木 与枫香按7 {3的比例以株间混交方法进行造林,其林木生长量最大,林分平均蓄积量最高。

关键词:杉木;枫香;造林;混交方法;混交比例中图分类号:S7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2180 (2018) 01 -0050 -03杉木为我国亚热带速生常绿针叶用材树种,属中性树种,浅根性,喜肥。

闽清县现有杉木纯林面积约 20 000 hm2,由于是纯林多代连栽,已导致地力衰退、病虫害易发生等一系列生态问题[1]。

多年来闽清县 林业部门致力于杉木低产林分改造,调整树种结构,积极引导林农造林方式由传统的营造杉木纯林向营造 杉木混交林转变。

枫香属阳性树种,喜光,幼树稍耐荫,深根性,主根粗长,落叶量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 干旱瘠薄土壤,对林地土壤具有较为明显的改良作用。

枫香纯林造林会造成群体内竞争激烈,影响木材生 长。

根据杉木与枫香两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发展杉木与枫香混交林有利于充分利用两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互补效应,提高林分蓄积量和林地生产力,实现林地可持续利用。

本文通过对闽清县营造的杉木与枫香 12年生混交林进行调查,对造林效果进行分析整理,以期为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提供参考。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福建省闽清县桔林乡尚德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8°C,年降水量1 400 ~1 500 mm,无霜期296 ~302 d。

造林地面积26 hm2,海拔450 ~550 &,土壤为红壤,地类为n类地,适合 杉木和枫香生长。

试验地处中下坡,顶部为36年生马尾松林。

造林前地类为马尾松采伐迹地。

2试验材料与方法2.1试验设计2.1.1 混交方法试验混交方法试验设计3个类型。

类型1:块状混交,按坡位由上到下,坡向由东到西依次进行2树种块 状混交,每个地块造林面积0.066 7 hm2&2种树种造林面积相等。

柳州市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技术简介

柳州市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技术简介

杉木是广西柳州市重要的经济林树种。

截至2022年末,柳州市有杉木林面积41万hm 2,约占该市林业用地面积的32.3%[1]。

但是,柳州市杉木林以人工营造的纯林为主,长期栽植杉木这一单一树种,造成林地地力下降,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孔隙度和保肥保水能力降低,不利于林地的可持续利用[2]。

而营造杉木与枫香混交林,可以利用两个树种的种间协调关系,在提高树木生长量的同时,培肥林地土壤,促进林地可持续利用。

因此,加强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技术研究,对保持林地产能、提升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混交造林优势概述杉木是柏科杉木属针叶乔木,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木材可广泛用于建筑、制造等领域,其提取物还用于医药领域,具有丰富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杉木人工纯林在多年连栽后,会出现林地肥力下降、有机质含量减少等问题。

枫香是金缕梅科枫香属阔叶乔木,适应性广,具有速生、抗性强等特点,是广西的珍贵乡土树种。

枫香木材是建筑、家具、工具制造的优良材料,其树皮、树脂、树叶可用于医药领域。

枫香可营造纯林,也因其易于天然更新和培肥地力的优势,成为森林树种结构调整的优良树种[3]。

杉木与枫香混交营造针阔叶林,可利用枫香凋落物数量大的特性,补充杉木凋落物数量少的劣势,以及两者对林地恢复的促进作用,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理化性状,加速土壤氮、磷、钾等元素的释放速度,进而培肥地力[4]。

同时,对比杉木纯林和枫香纯林,杉木与枫香混交林的树木生长量、单株材积、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显著提高[5]。

因此,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对调整林分树种结构、促进林地可持续利用、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生产力、增加林木产品供应均有重要意义。

2混交造林技术要点2.1造林地选择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时,营林人员应根据两者的特性,选择海拔800m 以下,土层深度50cm 以上,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壤类型为酸性红壤、山地黄壤的林地造林。

杉木和枫香幼树均较耐阴,壮龄后为喜光树种,因此应选择温暖湿润的平地、山谷、山体阳坡或半阳坡中下部造林,以充分利用水、光条件[6-7]。

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分特性研究

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分特性研究

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分特性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杉木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之一,具有优良的木材品质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单一种植杉木的林木结构单一,易受病虫害的侵害,且缺乏生态多样性。

为了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套种枫香林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选择。

套种枫香林是在杉木林中引种种植枫香树,在杉木林的林间或空地上种植一定数量的枫香树,以实现木材和叶片双重收益的经营方式。

套种枫香林不仅可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环境品质,还可以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提高林地的整体生产力。

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木材资源利用的不断重视,套种枫香林的研究与实践日益增多。

本文旨在探讨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分的特性,分析套种枫香林在杉木林中的生长表现以及对林地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套种枫香林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分的特性,通过对套种枫香林的生长状况、物种组成、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套种枫香林在杉木林中的生长和发展规律。

通过系统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旨在验证套种枫香林对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潜力,为林木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我们还希望借此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套种枫香林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促进林木种植业的生态化、高效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3 研究意义杉木林和枫香林作为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套种枫香林是一种在杉木林中采用套种方式培育枫香的新模式,对于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研究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分特性,可以更好地探索利用杉木林资源,增加林地产值,提高林业效益。

对于枫香林和杉木林的比较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两种林分的特点和优劣势,为林业管理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套种枫香林在杉木林中的生长情况和效果评价,为推广这种新型林业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雷勤福(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国有林场,福建上杭364200)摘要:本文结合杉木纯林与枫香纯林的造林效果,对杉木与枫香比例为8:1的杉木枫香混交造林的效果与优势性展开分析,结果表明,依托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杉木以及枫香的成活率与保存率维持在更高水平;杉木与枫香的生长效果更为理想,达到增高林分生产力的效果;混交林具备的光能利用率保持在更大状态,混交组合质量水平理想。

关键词:杉木;枫香;混交林;林木生长;林分生产力中图分类号:S79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2)08-0135-030引言在当前的杉木人工林造林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多代连栽的现象,促使区域地力减弱、林分生产能力下降以及林区内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的发生概率表现出大幅提升的状态,阻碍着区域林业以及生态系统的更好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更多将目光聚焦在混交造林方面,目前较为常见的模式为杉木枫香混交造林。

为验证这种混交造林模式的现实成效以及优势性,在福建龙岩地区展开了杉木枫香混交造林试验。

1试验设计1.1试验地概述试验地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国有林场金湖工区78林班13大班020小班,小班面积86亩。

上杭县古田镇年平均气温维持在18℃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6~7℃,7月份平均气温24~25℃,年平均降水量为1800~1900mm ,年均日照时数为1902h ,无霜期260d 以上,年均相对湿度80%,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1.2试验调查方法在杉木枫香混交造林区域内开设多个尺寸为60cm ×40cm ×40cm 的明穴,回表土,并于次年春季组织造林。

此时,所选取的杉木树苗为杉木3代种子园种子培育的1年生实生苗;所选取的枫香树苗为本区域采集种子培育的1年生实生苗;选取树龄不低于15年的母树组织枫香采种,选用不存在病虫害且生长健壮的植株;依照常规幼林抚育管理的手段实施造林后管理。

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分特性研究

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分特性研究

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分特性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杉木林套种枫香林越来越受到关注。

杉木林套种枫香林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森林资源,提高林木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本文将以杉木林套种枫香林的特性研究为主题,分析其意义、方法和结果,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首先,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具有重要的意义。

杉木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优质经济林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杉木生长速度较快,容易形成单一林分,大大降低了林木的抗风抗病能力。

而枫香是一种生长速度较慢的树种,但具有较好的抗逆能力,如抗风抗寒等。

因此,通过在杉木林中套种枫香林,不仅可以提高整个林分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减少林木的病虫害发生,还可以增加林木的种类多样性,丰富森林生态系统。

其次,杉木林套种枫香林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定位研究和实地观测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定位研究,选择具有较好生长环境的杉木林作为研究对象。

然后,在选择的杉木林中随机设置样地,记录样地中的杉木和枫香的数量、生长情况和树木特性,包括树高、胸径、根系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和环境参数,如光照、湿度等,分析其对枫香生长的影响。

最后,根据实地观测结果,结合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最后,杉木林套种枫香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套种枫香林能够提高整个林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先,枫香的抗风抗寒能力较强,可以增加杉木林的稳定性,减少林木的折损率。

其次,枫香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能够提高林木的观赏价值,吸引游客,增加林木的经济收益。

此外,枫香的根系对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能够促进土壤保持水分,改善环境。

因此,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杉木林套种枫香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丰富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枫香与杉木混交比例及种间关系研究

枫香与杉木混交比例及种间关系研究

D13/cm
14.1B 14.3B 16.0A 16.4A 14.9B 12.9C
杉木
林分蓄积
H/m
V 单株/m3 株数(/ 株/hm2)
202.50198.49B
10.2BC 0.089 4B
530
207.00B
村 乡 科技
XIANGCUN KEJI
枫香与杉木混交比例及种间关系研究
刁思明
(梅州市国有水口林场,广东 梅州 514000)
[摘 要] 将枫香和杉木结合种植,可以有效避免杉木连栽导致的土壤肥力严重下降问题,促进枫香、
杉木两者树径、材积的有效增长,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不同枫香、杉木混交比例进行分析,得
出 5 杉 5 枫混交效果较好,可促进两者长久生长。
[关键词] 枫香;杉木;混交比例
[中图分类号] S7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6-76-2
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属落叶乔木 种,喜温,喜湿润气候,耐干旱。树脂可药用,可解毒止 痛;根、叶、果实具有祛风除湿作用;木材坚硬,可做家具、 商 品 装 箱[1]。 杉 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 Hook.]速生能力较强,在我国福建省种植广泛,但是杉木 连 栽 会 导 致 土 壤 肥 力 严 重 衰 退 ,影 响 林 业 可 持 续 发 展[2]。本文通过造林对比试验,探究枫香、杉木的混交比 例,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
左右。为保证土壤肥力,对土壤施肥,以农家堆肥为主, 施肥量为 2 kg/穴。2006 年 1 月,将栽种带黄泥浆的苗木 植株裸根,植株密度为 2 500 株/hm2。2006 年 4 月,统计植 株成活率,对未成活植株及时补种,同年 9 月进行松土除 草养护。2007 年 5、9 月再次进行松土除草养护,5 月除了 除草松土外,还要培土,用氮磷钾复合肥进行培土,施肥 量为 500 kg/hm2。2012 年 11 月,对七年生林分进行间伐, 以下层疏伐方式伐除,间伐控制在 30%,调整林场郁闭度 为 0.6~0.7,保留整体植株为 750 株/hm2。2013 年 4 月施 肥,施肥量 1 000 kg/hm2,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效果探讨

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效果探讨

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杉木和枫香在不同的混交比例下以及单一树种的造林效果;方法:以10年为观察期,设置杉木和枫香的不同比例分组,分别为1:1;2:1;3:1,以及杉木和枫香单一树种造林,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四个因素考量其造林效果;结果:第3组,也即是3:1比例组,从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蓄积量四个方面均显著优于其它三组,混交组的结果优于单一树种组;结论:杉木和枫香的生物性状互为补充,在比例3:1的混交造林中能够形成很好的互利生态结构,生态效益最佳。

关键词: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杉木具有生长速度快,木质较好的特性,在我国亦是人工造林的主要使用树木种类之一。

而枫香属于落叶阔叶树种,位于我国境内的亚热带地区,有着较为优良的快速生长的特性,根系深入土壤深层,适应恶劣环境能力强,较少发生严重的病虫灾害等等。

在林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效益的促进中,常有不同树种混交营造以取得双赢的局面,其中杉木和枫香的混交是研究和探讨的集中点。

两者的混交,能对两种树种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且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枫香过度的侧枝生长,大量的落叶能起到很好的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的效果。

1.材料和方法实验所在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平均气温约18.1℃,无严寒酷暑等极端气温天气,每年的降雨量在1772.4mm,相对湿度维持在78%。

实验所在地位低山丘陵,海拔在352-428m,坡度27°,土壤肥力优良。

水热条件佳。

造林试验的观察期限为10年,采纳完全的随机设计分组,进行4种不同的造林处理,以混交的比例加以区分,分别的比例设置为:1:1;2:1;3:1;杉木或者枫香的单一造林。

在造林后的第10年对于实验造林地采取标准地调查法,调查的内容涵盖:树的高度,树的胸径,生物量等等指标。

2.结果与分析下表1为研究各组在10年中关于树的高度,胸径以及单株材积、蓄积量的统计结果,从中可得知:杉木和枫香的混交造林,相对于单一树种的造林结果而言,其林分的生产力各自提升了约29%和48%以上。

杉木与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试验分析

杉木与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试验分析

杉木与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试验分析钟锦明【摘要】通过杉木林地枫香、杉木不同混交比例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比例的枫香、杉木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混交比例的林分保存株数、林分蓄积量均呈现极显著差异;8杉2枫混交比例枫香、杉木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8杉2枫混交林分保存株数最多,10枫纯林蓄积量最大,其次依次顺序是6杉4枫、8杉2枫、5杉5枫,10杉纯林蓄积量最小.8杉2枫、6杉4枫的混交比例值得推广.【期刊名称】《林业勘察设计》【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18-21,27)【关键词】杉木;枫香;混交林分;调查分析【作者】钟锦明【作者单位】武平县林业局永平林业工作站,福建武平36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5.2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为金缕梅科枫香树属,落叶乔木,速生、树体高大,性喜光,幼树稍耐阴;深根性,主根粗长;耐干旱瘠薄土壤,抗风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树脂供药用,木材稍坚硬,可制家具及贵重商品的装箱;入秋层林尽染,是南方著名的秋色叶树种[1]。

天然枫香常散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数量较少,是福建省主要栽培的珍贵用材树种。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杉科杉木属,裸子植物,是武平县主要乡土树种。

武平县营造的38665hm2用材林,大部分为杉木纯林,混交林极少,其中第一代人工杉木纯林占55.2%,第二代人工杉木纯林占31.1%。

第一代人工杉木林生长快,第二代人工杉木林生长变慢。

杉木材质好,能抗虫耐腐,加工容易,具有作建筑、家具等各方面的用途。

目前,对枫香天然林分结构特征,混交林结构特征报道较多[2-6],但杉木枫香混交比例选择方面的研究仅黄春报道[1]。

本文研究第二代杉木针阔混交林分生长因子,开展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对比试验,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调整针叶林中阔叶树的比例,为杉木连栽及栽培珍贵用材树种营造混交林分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混交比例对杉木枫香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不同混交比例对杉木枫香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1,27(24)不同混交比例对杉木枫香混交林生长的影响陈广发(建宁县林业局,福建建宁354500)摘要:为探讨杉木枫香混交林的营造技术,特开展了杉木枫香混交林不同混交比例试验。

结果表明:杉木枫香混交林,枫香的生长速度大于杉木,枫香在林冠的上层,杉木在林冠的下层,枫香的比例决定着混交林的成败。

杉木的树高、胸径、材积均表现为A>B>C>D,且差异显著(p<0.05);枫香的树高、胸径、材积也均表现为A>B>C>D,但差异较小,树高和胸径差异不显著,只有材积差异显著。

因此,枫香的比例不宜大于20%,以10%为最好。

关键词:杉木;枫香;混交林;混交比例;生长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24-0062-03建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气候较冷,冰灾较严重,2008年的冰灾使当地林木遭到了较大的破坏。

经灾后调查,杉木是受灾较小的树种,因而灾后重建大部分以杉木为主。

但由于杉木纯林存在树种单纯、生物多样性下降、地力衰退严重等问题,许多林业专家建议营造杉木阔叶树混交林以克服这些问题[1-3]。

枫香是建宁县乡土阔叶树种,生长快,木材可作为食用菌的优良原料,也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因此选择枫香为杉木混交的伴生树种是较好的。

混交比例是混交林的重要因子,其决定着混交林的成功与否。

若伴生树种的比例过大,会严重影响主要造林树种的生长;若伴生树种的比例过小,往往起不到混交林的效果,因而选择适宜的混交比例十分重要。

为探讨杉木枫香混交林合适的混交比例,笔者在福建省建宁县进行了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的造林试验,以期为杉木枫香混交林的营造和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福建省建宁县里心镇大南村18林班8林班3小班,面积7.2hm2。

位于武夷山脉东侧中部,海拔500~750m,土层60~80cm,坡度20~25°,年降水量1500~1800mm,冬季冰雪较多,温度较低。

枫香与杉木混交林、枫香纯林生产力研究

枫香与杉木混交林、枫香纯林生产力研究

枫香与杉木混交林、枫香纯林生产力研究安攀篓某合理,不仅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木材多方面的需求,而且还引起林地生境恶化,林地肥力下降等系列生态问题.1994年以来,旌德县蔡家桥林场开展了枫香苗木培育造林研究,基本掌握了枫香造林幼林阶段技术,对指导枫香人工栽培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枫香人工林的生产潜力究竟如何?枫香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目前国内研究几乎空白.为充分了解这些问题,笔者在黄山学院教授的指导下,参与了整个研究过程,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以飨读者.一,标准地调查概况调查方法.枫香×杉木混交林选择1994年一2000年期间,在杉木采伐迹地上利用伐桩萌芽更新和人工栽植枫香幼苗方式形成的人工混交林分,选设具有较大代表性的林分作为调查标准地3个.枫香纯林选择1994年一2001年期间,在杉木采伐迹地上人工栽植枫香幼苗方式形成的纯林,选设3个具有较大代表性的林分作为调查标准地.立地条件调查记载海拔,母岩,土壤类型,土壤厚度,坡向,坡度,林下植被等.标准地界定.标准地选设既要具备代表性,也要符合设置要求.长宽规格大的阳性树种,杉木属中性偏阳树种,故枫香要占据林冠上层,导致枫香(10.88米) 与杉木(8.03米)的平均树高差别明显体现出来.枫香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91米,杉木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67米,枫香比杉木大35.8%.枫香纯林树,年平均树高生长量平均0.64米.胸径生长分析.枫香X杉木混交林,树种间矛盾竞争激烈,而枫香为需光性强的阳性树种,杉木属中性偏阳树种,故枫香要占据林冠上层,竞争优势比杉木强,抑制了杉木的粗生长.枫香平均胸径(10.9厘米)与杉木(10.0厘米)相近.枫香年平均胸径生长量达0.91厘米,杉木年平均胸径生长量达0.83厘米,枫香比杉木大9.6%.枫香纯林树龄,年平均胸径生长量0.63厘米.材积生长分析.枫香×杉木混交林,枫香占据林冠上层,获得较大营养空间,导致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每迅速增长,而杉木材积增长趋于缓慢.枫香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每公顷0.640立方米,杉木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每公顷0.426立方米,枫香比杉木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大50.2%.枫香纯林树龄,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每公顷0.34立方米.三,小结枫香×杉木混交林中,阳性树种枫香与中性杉木比较,枫香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91米,杉木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67 米,枫香比杉木大35.8%.枫香平均胸径(O.91厘米)与杉木(O.83厘米)相近.枫香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每公顷0.640立方米,杉木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每公顷0.426立方米,枫香比杉木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大50.2%.枫香纯林中,枫香虽然是阳性先锋树种,但对林地条件却有较大的敏感性.立地条件优劣决定着枫香树高生长量的大小.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因立地条件,栽植密度和栽培措施而异,一般在0.51—0.83米之间.在栽植密度适宜的情况下,树高与胸径生长有一定的相关I生.立地条件差异影响树高生长而导致胸径生长必然受到影响.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一般在0.53—0.72厘米之间. 材积是树高,胸径与密度指标的综合反映,当林分密度一定时, 树高,胸径的差别必然导致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的差别.单位面积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一般在每公顷0.34立方米左右.由此可见,枫香×杉木混交造林与枫香纯林造林比较,枫香×杉木混交林的经济,社会效益要明显高于枫香纯林,而且在枫香×杉木混交林中,枫香的生产力又优越于杉木.但枫香与杉木的经济效益高低,目前还无法进行评估.枫香与杉木混交林,]中国林业2010.10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枫香与杉木混交比例选择及种间关系分析作者:黄春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14期摘要:枫香与杉木种间关系协调,是一个优良的混交组合,开展枫香、杉木混交,可解决杉木连栽导致的地力衰退问题。

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枫香、杉木混交,对两者的径、高生长和单株材积的增长,以及林分蓄积增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混交比例间枫香和杉木的径高、单株材积,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混交比例间土壤有机质、全P、全N、水解性N、速效P、速效K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土壤水分含量,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在5种混交比例中,5杉5枫的混交效果最好。

不同混交比例,对枫香、杉木的种间关系的影响有较大差异,且这种影响随林分年龄增长呈动态变化。

关键词:枫香;杉木;混交比例;连年生长量;土壤养分中图分类号S7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106-05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属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枫香属(Liquidambar)落叶乔木。

淮河以南各地常见,多生于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次生林,树高可达30m,胸径可达1m,喜光,幼树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涝;深根性,主根粗长,抗风力强;在湿润肥沃而深厚的红黄壤土上生长良好[1]。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具有良好的速生性,材性优良,是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但杉木连栽存在地力衰退问题,影响林地生产力[2],因此,选择适宜的阔叶树种,与杉木混交,营建杉阔混交林,对保持林地产能,实现林地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钱国钦[3]通过对枫香纯林、杉木纯林、枫香杉木混交林等3种林分生产能力和生态特征的比较,认为枫香与杉木种间关系协调,林分生长量和生产力较高,是一种较好的混交组合。

枫香生长速度较快,且秋冬落叶量大,对林地肥力恢复有促进作用。

目前,对枫香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混交林结构特征研究报道较多[4~5],但枫香、杉木混交比例选择方面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

为此,笔者开展了枫香、杉木不同混交比例的造林对比试验,探讨2树种的种间关系,并选择适宜的混交比例,为枫香、杉木混交造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本试验地设置在福建省顺昌浦上国有林场连坊工区23林班60大班3、4、5小班,前身均为杉木纯林。

海拔300~410m,中、下坡,坡度15~30°,黄红壤,土层厚度≥2.0m,腐殖质层厚度15~20cm,立地质量等级Ⅰ。

试验区年平均降雨量1 760~1 930mm,年均温19.7~20.9℃,极端最高温度为42.8℃,极端最低温度-5.6℃,无霜期305d。

1.2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3、4小班各设置2个区组,5小班设置1个区组,共5个区组(重复),每个区组包含7个水平。

小区面积200m2(20m×10m),株行距2m×2m。

试验区周围种植杉木。

参试苗木均为1a生壮苗,杉木为2代种子园实生后代,地径0.3~0.4cm,苗高30~40cm;枫香为顺昌县浦上国有林场次生天然林中枫香优势木上采集的种子所育的苗木,地径0.4~0.5cm,苗高55~60cm。

1.3 营造林技术措施 2001年10月,清杂、炼山后开带整地,带宽1.5m;挖明穴回表土,穴规格为60cm×50cm×40cm。

施基肥,肥料类型为农家堆肥,施肥量为每穴2kg。

2002年1月裸根苗黄泥浆蘸根后栽植,初植密度2 500株·hm2。

2002年4月检查造林成活率并补植,9月进行一次松土除草;2003年5月、9月各松土锄草1次,5月结合松土锄草施肥培土,施用量为国产氮磷钾复合肥500kg·hm2。

2008年11月,对7a生的林分进行一次间伐,采用下层疏伐,伐除被压木,间伐强度约30%,调整林分郁闭度至0.6~0.7,保留株数约1 750株·hm2;2009年4月按1 000kg·hm2施肥量施肥1次,肥料类型为国产氮磷钾复合肥。

1.4 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2014年5月,对试验地内参试植株进行每木检尺,根据胸径、树高统计值,分树种选定各试验小区平均木。

伐倒平均木,通过树干解析求算单株材积。

各小区中心位置设置1个土壤剖面,采集0~50cm深度土壤,混匀后作为土壤养分含量测定样本。

对不同混交比例下的枫香、杉木的径、高总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进行统计分析。

纯林每hm2的材积生长量计算公式为:V=Vi×n×10000/200其中,Vi为平均木材积生长量,n为标准地内林木株数。

混交林每hm2材积生长量计算公式为:V=10000(aV1+bV2)/200其中,a、b分别为枫香和杉木小区株数,V1和V2分别为枫香、杉木平均木单株材积。

单株材积均根据树干解析结果计算。

不同树种组成林分各树种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以及林分单位面积株数及单位面积蓄积量统计、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1。

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见表2。

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法。

2 结果与分析2.1 林分生长量比较2.1.1 不同树种组成林分枫香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枫香参试群体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为15.2cm、13.55m、0.121 7m3,小区间变化范围分别为14.2~16.2cm、12.8~14.2m、0.100 7~0.139 6m3·hm-2,不同树种组成林分的枫香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均存在较大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组成林分间的枫香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F值分别为5.83、6.09、42.87,均大于F0.01(5,24)=3.90。

多重比较结果表明,5杉5枫、7枫3杉林分枫香胸径生长最快,与其它林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10枫林分枫香树高生长表现最佳,但与8枫2杉、7枫3杉林分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与其它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单株材积表现上,7枫3杉、5杉5枫间无显著差异,表现最佳,与其它林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8杉2枫林分的枫香径、高生长表现最差,平均单株材积最小,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与其它5种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1 不同树种组成林分生长量统计[混交比例\&枫香\& 杉木\&林分蓄积(m3·hm-2)\&D1.3(cm)\&H(m)\&V单株(m3)\&株数(株·hm-2)\&D1.3(cm)\&H(m)\&V单株(m3)\&株数(株·hm-2)\&10枫\&14.7C\&14.2A\&0.1187C\&1706\&\&\&\&\&202.50B\&8枫2杉\&15.3B\&13.7AB\&0.1232B\&1374\&14.1B\&9.8CD\&0.0837B\&349\&198.49B\&7枫3杉\&15.8A\&13.8AB\&0.1303A\&1225\&14.3B\&10.2BC\&0.0894B\&530\&207.00B\&5杉5枫\&16.2A\&13.4BC\&0.1396A\&880\&16.0A\&10.8A\&0.1171A\&865\&224.14A\&7杉3枫\&15.0B\&13.5BC\&0.1178C\&593\&16.4A\&10.5AB\&0.1190A\&1167\&208.73B\&8杉2枫\&14.2C\&12.8D\&0.1007D\&382\&14.9B\&9.6D\&0.0913B\&1382\&164.64C\&10杉\&\&\&\&\&12.9C\&9.4D\&0.0673C\&1752\&117.91D\&]2.1.2 不同树种组成林分杉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杉木参试群体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为14.77cm、10.05m、0.094 6m3,小区间变化范围为12.9~16.4cm、9.4~10.8m、0.067 3~0.119 0m3。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组成林分间的杉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不同树种组成林分间杉木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F值分别为25.08、5.82、102.05,均大于F0.01(5,24)=3.90。

多重比较结果表明,5杉5枫、7杉3枫林分的杉木茎、高、单株材积等3个性状表现无显著差异,表现最好。

10杉林分杉木的径、高、单株材积表现均最差。

2.1.3 不同树种组成林分的蓄积量差异从表1可知,7种不同树种组成林分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存在较大差异,参试群体平均蓄积为189.06m3·hm-2,变动范围为117.91~224.14m3·hm-2。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组成林分蓄积间的F值=769.13>F0.01(6,28)=3.5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多重比较结果表明,5杉5枫林分蓄积最大,与其它6种林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10枫、8枫2杉、7枫3杉、7杉3枫等4种林分间无显著差异,表现次之;8杉2枫表现再次之;10杉林分表现最差,且与另6种林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在相同的造林密度下,枫香与杉木混交,对枫香、杉木的胸径生长、单株材积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对杉木的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

7枫3杉、5杉5枫最有利于枫香胸径生长、单株材积增长;5杉5枫、7杉3枫最有利于杉木胸径、树高生长和单株材积的增长。

从木材收获角度看,5杉5枫的单位面积蓄积最大,木材收获最多。

2.2 不同树种组成林分连年生长速度比较2.2.1 地径生长速度比较根据树干解析结果,统计不同树种组成林分中的枫香、杉木地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并绘制地径、树高连年生长量折线图(图1~图4)。

从图1可以看出,8杉2枫、7杉3枫、5杉5枫、7枫3杉等4种林分的枫香地径生长开始较其它林分缓慢,树龄3龄时才开始大幅增速,但4龄后又逐渐减速,8龄后又大幅增速,而后又逐渐减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