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降解胆固醇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高效降解胆固醇乳酸菌的选育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高效降解胆固醇乳酸菌的选育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H Z Q F 16 0 全 温
-
降解胆 固 醇 乳酸菌 的筛 选
乳 酸 菌 应 用 到 高胆 固 醇 食 品 ( 鸡 蛋 ) 中
观 察 降解 效 果

天 津 天 宇 实验 仪 器 有 限 公

将 分 离 纯 化 出 的 乳 酸 茵 菌 株 分 别接 种 于 已 灭 菌 的 改 良培 养 基 中 干
力蒸 汽 灭 菌

0

20

3 0 m in 湿 热 灭 菌 )

共 沉 淀 可 加 速 肝 脏 内胆 固 醇 转 化 为 胆
中 于

3 7 ℃ 恒温 培 养 3 6

48h

选择 已
酸 的速度
含量


从 而 降 低 血 液 中胆 固 醇 的



上 海 华线 医 用 核 子 仪器 有 限公 司

凝试管
维普资讯
L 孑L 孚

^
,
IZl IZ l
/1 工 J 4 上

高 效 降解 胆 固 醇 乳 酸 茵 的
选育及 其应用效果研究
张 宏立
邢 春艳 王 淑 娟
天 津 完 达 LLI ~L 品 有 限 公 司 随着 生 活 水 平 的提 高
入 过量 带来 的高 脂 血 症

至 10 g

于 其 中添 加 适 量 的 胆 固 醇

使
2
实验方法
培养基 灭 菌

越 受 到 关注
目 前 脱 除食 品

中胆 固 醇
化 学 法和
胆 固 醇含 量 达 到 0 4

乳酸菌降胆固醇作用研究现状_剧柠

乳酸菌降胆固醇作用研究现状_剧柠

微生物学通报 JAN 20, 2009, 36(1): 125~129 Microbiology © 2009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tongbao@*通讯作者:Tel: 86-471-4309230; : jinyeyc@收稿日期:2008-06-05; 接受日期:2008-08-25专论与综述乳酸菌降胆固醇作用研究现状剧 柠1 王晓兰2 李 泽1 靳 烨1*(1.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2.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摘 要: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乳酸菌在体内及体外降低胆固醇的研究进展, 并对乳酸菌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提出目前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期对乳酸菌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 乳酸菌, 降胆固醇, 作用机制The State of the Art on the Mechanisms of LacticAcid Bacteria in Reducing CholesterolJU Ning 1 WANG Xiao-Lan 2 LI Ze 1 JIN Ye 1*(1.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Hohhot , Inner Mongolia 010018, China )(2.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Hohhot , Inner Mongolia 01005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ion in lactic acid bacteria which can reduce the choles-terol in vivo and in vitro. It also approached the func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de-creasing serum cholesterol, propose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arch. All these will be useful to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Key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Assimilation cholesterol, Mechanism 血清胆固醇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益生菌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和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近年来,益生菌在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备受关注。

益生菌是一种益生元,其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反应,对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潜在的益处。

本文将探讨益生菌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

一、益生菌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1. 调节血糖:益生菌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缓解2型糖尿病的症状。

2. 控制体重: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结构,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3. 降脂抗氧化:益生菌可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提高HDL胆固醇的含量,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减少脂质过氧化的产生。

1. 降血压:益生菌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增加短链脂肪酸的生成,进而降低血管张力,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2. 抗炎抗血栓:益生菌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 保护心肌:益生菌可以减少有害菌的生长,产生有益物质,调节心肌细胞的代谢,保护心脏的功能,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益生菌对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益处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但是也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

在使用益生菌进行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时,需要根据个体的体质、病情状态和特殊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益生菌种类和剂量。

未来,益生菌在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科学家们正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新一代的高效益生菌,以及研究益生菌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为这些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需要加强对益生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为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干酪乳杆菌的产胆固醇降低作用及其在改善血脂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干酪乳杆菌的产胆固醇降低作用及其在改善血脂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干酪乳杆菌的产胆固醇降低作用及其在改善血脂代谢中的研究进展引言:血脂代谢紊乱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某些干酪乳杆菌菌株具有显著的产胆固醇降低作用,并且这一特性为改善血脂代谢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手段。

本篇文章将讨论干酪乳杆菌的产胆固醇降低作用以及其在改善血脂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一、干酪乳杆菌的产胆固醇降低作用机制干酪乳杆菌是一种益生菌,其产胆固醇降低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1 胆汁酸代谢调节干酪乳杆菌通过抑制胆固醇在肝脏中的合成,使得肝脏对胆固醇的需求减少,从而促使肝脏摄取更多的胆固醇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此外,干酪乳杆菌可以通过改变胆汁酸的合成和转运来增加胆固醇的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1.2 胆盐水解酶活性调节干酪乳杆菌可通过激活肠道中的胆盐水解酶活性,促进胆固醇与胆盐结合形成胆固醇-胆盐复合物,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吸收和转运。

这种作用可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

1.3 胆固醇排泄调节干酪乳杆菌通过影响肠道中的肝X受体(LXR)和尼古丁酸受体(FXR)等转录因子的活性,调节胆固醇的排泄。

这些转录因子的活性调节可以增加胆固醇诱导转运蛋白的表达,促进胆固醇从肠道转运到胆汁中,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并增加其排泄。

二、干酪乳杆菌在改善血脂代谢中的研究进展干酪乳杆菌在改善血脂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如下:2.1 动物实验研究多个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干酪乳杆菌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这些效应对于改善血脂代谢具有积极的影响。

2.2 临床试验研究一些临床试验也支持了干酪乳杆菌在改善血脂代谢方面的有效性。

例如,一项针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干酪乳杆菌的补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并且对于改善血脂代谢参数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的营养途径研究进展

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的营养途径研究进展

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的营养途径研究进展吕莉;李源;井美娇;马梦丹;李留安;于晓雪;金天明【摘要】鸡蛋营养丰富,其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人们日常摄入过量的胆固醇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畜牧业生产中开发低胆固醇鸡蛋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价值.通过在饲粮中添加紫花苜蓿、绿茶、中草药添加剂、乳酸菌以及微量元素等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论文从营养途径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调控机制,从而为生产低胆固醇鸡蛋提供理论实践参考.%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eggs are very rich,and the yolk contains high level of cholesterol.However,it easily leads to atherosclerosis,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hen people intake high level of cholesterol,so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holesterol eggs in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Adding alfalfa,green tea,Chinese medicine herb additives,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trace elements into the diet of chicken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holesterol content in eggs.This paper reviews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n reducing egg cholesterol at home and abroad,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guide on reducing egg cholesterol.【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7(038)007【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鸡蛋;胆固醇;营养调控;植物源途径;中草药添加剂;益生菌;微量元素【作者】吕莉;李源;井美娇;马梦丹;李留安;于晓雪;金天明【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 300384;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 300384;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 300384;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 300384;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 300384;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 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5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益生菌功能特性技术难点及发展趋势

益生菌功能特性技术难点及发展趋势

益生菌功能特性技术难点及发展趋势在当今的健康领域,益生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然而,尽管益生菌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功能特性的研究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难点,同时也展现出了一系列令人期待的发展趋势。

一、益生菌的功能特性益生菌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特性,其中最为显著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菌群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益生菌能够与有害菌竞争肠道内的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稳定和平衡。

2、增强免疫力通过与肠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益生菌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3、改善消化吸收益生菌能够产生多种消化酶,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消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4、合成维生素某些益生菌可以合成维生素,如维生素 K 和 B 族维生素,为人体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

5、降低胆固醇一些研究表明,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可能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技术难点尽管益生菌具有诸多有益功能,但在其研究和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1、菌株筛选和鉴定要筛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优良益生菌菌株并非易事。

首先,需要从大量的微生物中筛选出潜在的益生菌候选株。

然后,对这些菌株进行严格的鉴定和安全性评估,以确保其对人体无害且具有稳定的益生功能。

2、活性保持益生菌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氧气等,导致其活性下降甚至死亡。

如何保证益生菌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活性和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3、定植能力即使益生菌能够顺利到达肠道,它们能否在肠道内定植并发挥长期的益生作用也是一个未知数。

一些益生菌可能只是短暂地存在于肠道中,无法形成稳定的菌群。

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概述:益生菌是一种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而对人体产生有利影响的活的微生物,与之相近的术语还包括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近10 年来发展较快, 是营养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消化道生物的竞争排斥作用, 帮助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 预防腹泻, 促进生长。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尽管益生菌对抗病有一定的作用, 但其作用机理仍然所知甚少, 这是限制益生菌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现将文献中报道的各种可能的作用机制归纳如下:1. 有利于建立消化道正常的微生物区系①与致病菌竞争消化道上皮的附着位点胃肠道的原籍菌群能抑制其他外来微生物在肠道内的定植或增殖, 这被称为“竞争排斥”(Competitive exclusion)作用, 或“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

这种定植抗力的产生是因为体内微生物与致病菌竞争肠道上皮的吸附位点而产生的。

如果这些吸附位点被较多的有益微生物所占据, 病原微生物就会被排斥。

②产生抑菌物质与乳杆菌能产生细菌素、类细菌素物质和其他的拮抗物, 如过氧化氢和某些有机酸等, 但这些拮抗物在肠道内的作用还不清楚。

惟一的例外就是有机酸的作用已被实验所证实, 它能降低肠道pH 值, 从而抑制致病菌。

③与有害菌竞争营养物质生物夺氧学说通过体外连续培养的方法可以发现肠道固有菌群与外来菌之间对营养物质的竞争现象。

但在肠道内是否有这种竞争营养的作用并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

有人认为, 这种竞争并不起多大作用, 但是在某种物质如生物素成为有害菌的限制因素时, 这种抑菌作用就会表现出来。

④生物夺氧学说在肠道微生态系中, 厌氧菌是优势种群。

利用非致病的耗氧微生物暂时在肠道定植, 使局部环境的氧分子浓度降低, 氧化还原电势下降, 促进厌氧微生物的生长, 达到提高定植抗力, 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

这是好氧和兼性厌氧芽胞杆菌的作用机理之一。

2. 提高免疫力拥有完整肠道菌群的常规动物比无菌动物有更高的巨噬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

益生菌缓解高血脂和高血糖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缓解高血脂和高血糖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缓解高血脂和高血糖的研究进展孙倩;万向元【摘要】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肠道菌群在发病早期和加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益生菌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有效手段,通过改善肠道通透性、增强机体免疫等多种机制对高血脂和高血糖起到预防和缓解作用.对益生菌的分类、益生菌缓解高血脂和高血糖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益生菌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8页(P125-132)【关键词】益生菌;高血脂;高血糖【作者】孙倩;万向元【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生物与农业研究中心,北京100024;生物育种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要作物生物育种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92;北京科技大学生物与农业研究中心,北京100024;生物育种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要作物生物育种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0 引言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在迅猛增长。

据报道,非传染性疾病或慢性病不仅是全世界的首要死因(每年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60%),同时也是我国的主要死因(约占我国死亡人数的 82%),其中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1]。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严重障碍,是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益生菌被定义为通过摄入足够的量而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2]。

随着对肠道微生物及其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益生菌对机体健康的重要性受到广泛关注,其开发和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益生菌及其制剂在疾病预防和重塑肠道健康方面表现出优越性[3-4]。

当前普遍流行的西方饮食习惯(高脂高糖饮食)常引起肠道菌群的改变,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从而引起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脂症和II型糖尿病等,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图1)。

乳酸菌降胆固醇机制的研究进展

乳酸菌降胆固醇机制的研究进展

乳酸菌降胆固醇机制的研究进展国立东;杨丽杰;霍贵成【摘要】As a main source of probiotic bacteria, lactic acid bacteria could promote health benefits on the host, such as hypocholesterolemic effect, which w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In the past half of century , several strains of genu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cluding Lactobacillus, Bifidobacterium, and Enterococcus, were selected for their cholesterol-lowering ability, and confirmed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or human volunteers.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cholesterol-lowering was still not clear to lactic acid bacteria.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n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to describe its future prospects of current problem.It' s also a reference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主要来源,对宿主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降低胆固醇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人们已筛选到多种能降低胆固醇的乳酸菌种属,如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肠球菌属菌株,并且这些菌株的降胆固醇能力,大部分已通过动物或人体试验证实,但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文中综述了半个世纪以来乳酸菌降胆固醇机制研究的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展望,旨在为乳酸菌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3(039)002【总页数】6页(P117-122)【关键词】乳酸菌;胆固醇;机制【作者】国立东;杨丽杰;霍贵成【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已成为我国人群的首要死因[1],也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2],而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降低禽产品胆固醇含量的添加剂种类及研究进展

降低禽产品胆固醇含量的添加剂种类及研究进展

剂。目前用于降低胆 固醇研究 的菌种主要有 三大 类 : 杆 菌 属 、 歧 杆 菌 属 及 其 他 菌 种 。 乳 酸 菌 乳 双 (A , L B 主要是乳杆菌 和双歧杆菌 ) 胃肠道生态系 是 统中固有菌种 , 其中嗜酸乳杆菌应用最为广泛 , 其作 用机制可能与胆 固醇降解后变成胆酸有关 , 经去共 扼作用而阻止了再合成 , 从而降低了胆固醇含量。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4期
浙 江畜牧 兽 医
1 5
降低 禽 产 品胆 固醇 含 量 的 添加 剂 种 类及 研 究 进 展
陶 勇 董 晓君 任 善茂 。 。
( . 苏省 畜牧 兽 医职业 技 术学 院 , 苏 昆山市楚 州 区兽 医站 )
E d 等 (99 在 每 k n o 19 ) g肉鸡 日粮 中添加 益 生 菌
为胆酸 , 显著降低产蛋鸡血清胆 固醇 和鸡蛋胆 固醇
含量。张文龙 等 ( 04 用郁 金 、 藻、 20 ) 海 金钱 草、 山 楂 、 陈、 参 、 茵 党 白术 等 中药 饲 喂 肉鸡 。结 果 试 验 组 鸡体血清胆 固醇 、 低密度脂蛋 白( D ) L L 和肌肉中胆
中草药 添加 剂具 有 促进 生 长、 强机体 抵 抗力 、 增 毒副作用低 、 无药物残 留、 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 ,
若能抑制此酶活性 ,0 贝 可降低胆 固醇的合成 。能够 起这种抑制作用 的药 物很多 , atvs t ( 如 s r t i 阿托 o a an 伐斯他 汀) l ati( 、 vs t 洛伐他 汀) s vs t ( o an 、i ati 西母 m an 伐他汀 )m ncl ( 、 oaonK 莫纳可林 K) 仅生育 三烯 i 和 .
试验证实 , M —o H G C A还原酶是 内源性胆固醇合

益生菌功效与作用

益生菌功效与作用

益生菌功效与作用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它们可以帮助维持肠道的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消化功能等。

益生菌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帮助人们提高肠道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益生菌的功效与作用。

一、益生菌的功效1. 改善消化功能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内的微生物平衡。

它们可以分解食物中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帮助肠道吸收养分,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腹泻等消化问题。

研究表明,益生菌还可以增加肠道内有益菌对维生素的合成,提高维生素的吸收率,进一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2. 提高免疫功能肠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大量的免疫细胞。

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增加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增加NK细胞的杀伤力,促进T细胞的活化,增强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此外,益生菌还可以降低肠道内有害菌的毒性,减轻炎症反应,对于预防和治疗肠道炎症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3. 降低胆固醇和血糖益生菌可以通过降低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具有一定的效果。

此外,益生菌还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代谢,降低血糖的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4. 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增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阻止细菌和毒素的侵入。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降低黏膜通透性,减少有益菌和有害菌的转移,维持肠道屏障功能的稳定。

此外,益生菌还可以增加黏膜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增强肠道黏膜的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对于预防和治疗肠道感染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益生菌的作用1. 预防和治疗腹泻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

益生菌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益生菌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益生菌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其最新进展摘要:益生菌是指一类活的在摄人适当的量时能够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

本文主要综述了益生菌在临床方面的功能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益生菌的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益生菌、功能、安全性、研究进展益生菌被定义为“经适量服用后,有益于其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益生菌类食品及保健品的开发日益引起广大研究人员的兴趣,逐渐成为科研及生产领域的热点。

耐药性病原菌的增多和对药物天然替代品需求的增加,益生菌在临床医疗中被广泛使用。

目前益生菌主要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对腹泻,肠道易激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随着临床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人体益生菌作为治疗及辅助药物在其他各系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质[1]。

益生菌中的传统发酵乳酸菌菌株有着较长的安全使用历史。

自从人们开始发酵牛奶作为食物以来,包括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在内的不同菌种都已经被用于日常生产。

到目前为止,有关这些菌株有害作用的报道还很少,但随着新菌株的不断应用,我们不能盲目地认为新筛选出的益生菌菌株与已检测过的菌株或传统菌株具有同样的安全性[2]。

其摄人后对人体的安全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 益生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1.1 益生菌的分类目前,常用的益生菌菌种有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和一些链球菌。

其中,双岐杆菌有青春双岐杆菌、短双岐杆菌等;乳酸杆菌有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胚芽乳杆菌、短乳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和乳酸乳杆菌。

其他用作益生菌的链球菌有:粪链球菌、乳链球菌、嗜热唾液链球菌和乙酸乳酸双链球菌。

此外,还有明串球菌属、足球菌属、丙酸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菌种也可用作益生菌[3]。

通常,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岐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枯草杆菌、腊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等。

1.2 益生菌的生物学特性乳酸菌类益生菌中,除部分菌具有蛋白水解能力外,一般乳酸菌的蛋白质分解能力较差,在培养时要依赖于培养基中现成的氨基酸作为氮源。

益生菌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吗?

益生菌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吗?

益生菌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吗?一、益生菌与胆固醇的关系益生菌是一类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菌,常见的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1.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群落,它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益生菌可以增加有益菌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优化肠道菌群结构。

已有研究发现,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2. 益生菌产生胆固醇酶益生菌具有一定的胆固醇酶活性,能够降解胆固醇并转化为其他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不易被吸收,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量,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3. 益生菌影响胆汁酸合成益生菌还可以通过影响胆汁酸的合成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胆汁酸是胆固醇的主要代谢产物,它在肠道中参与脂类吸收和转运。

益生菌可以调节胆汁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胆汁酸的合成,进而减少胆固醇的产生。

二、益生菌与血压的关系除了降低胆固醇,益生菌还可以对血压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益生菌与血压关系的几个方面:1. 益生菌改善血管功能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

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血压。

2. 益生菌降低体内炎症反应慢性炎症状态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益生菌通过调节免疫系统,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少血管壁的损伤,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3. 益生菌调节血钠水平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

益生菌可以调节肾脏对钠的吸收和排泄,减少体内钠的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综上所述,益生菌对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不同菌株和剂量的益生菌对胆固醇和血压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此外,益生菌并非单一的治疗手段,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大家可以适当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品,如酸奶、发酵豆制品等,以改善胆固醇和血压水平,提升整体健康状况。

益生菌降胆固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益生菌降胆固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益生菌降胆固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黄立1!2,唐明甜1!2,肖百全1,颜青3,李月1!2,刘忠华2,饶军华1(1.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60;2.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广东广州510642;3.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广州510280)中图分类号:S852.651+1文献标志码:A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xsa,CVD"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201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因CVD死亡的人数已占据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的40%以上⑴,2005-2015年因CVD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是达到5500亿美元以上[2]$CVD的主要 危险因素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中风等,而这些危险因素都与高胆固醇血症密不可分,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表明,总胆固醇与CVD的发病呈正相关,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目前,临床上用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胆汁酸螯合剂、烟酸类等$这些药物在防治高脂血症相关疾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些药物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长期服用会出现肌肉疼痛、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3]。

相对于化学药而言,中药不良反应较少,并且毒副作用低,但中药也存在一些限制其发展的因素,如药效作用与化学药相比较低,有效成份复杂,作用机制不明确等。

除了使用降胆固醇药之外,近年来有研究报道益生菌也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这给CVD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益生菌作收稿日期:2019—08—09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A07072014,2014B070-706020);广东省科学院科技发展专项(2017GDASCX肾107,201IGDA-SCX-0107)作者简介:黄立(1991-),男,硕士生,从事高脂血症疾病模型,E-mai e:841111450@通信作者:刘忠华,E-mail:1003280841@;饶军华,E-mail: junhuaO19@163-com文章编号:0529—6005(2021)01—0062—03为体内固有的一种微生物,具有高效、低毒、易批量制备等优点,将来可能替代传统药物或作为传统药物强有力的补充。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39BIOTECHWORLD 生物技术世界益生菌(probiotic)可以改善肠道健康,平衡菌群,被称为微生态调节剂,是一种取代平衡系统中的一种或者是多种菌系作用的微生物添加物,为了提升机体的抗病能力、新城代谢能力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对消化道补充有益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改善消化道菌群的平衡,对生物产生有益的作用,从而达到了防治消化道疾病以及促进生长的双重作用的微生物添加剂。

运用益生菌制剂主要是为了防治致病菌感染,具有改善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抗高血压,调控泌尿系统健康等功能。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总数益生菌一直致病菌的作用机理,主要为益生菌与致病菌竞争黏附位点、抗菌效应,提高免疫力及其提高消化吸收。

1 益生菌(probiotic)作用机理1.1 竞争黏附位点肠上皮细胞表面分子的受结合体会与致病菌相结合,益生菌细胞系上的表面分子可以有效的控制肠上皮细胞表面分子与致病菌相结合的结合体。

为了控制致病菌的侵入,非致病菌依附在肠上皮细胞上面,这种依附方式同时也显示了致病菌对营养的争抢,从而阻碍了致病菌的过度繁殖。

1.1.1 S-层蛋白S-层蛋白是由蛋白质组成,一些是由糖蛋白亚基组成,它们按照晶状规则排列。

为了提升医生功能,致病菌与S-层蛋白质相互争抢来依附到肠上皮细胞的受体。

菌株L.brevisATCC8287的S-层担保与人肠上皮细胞具有亲和力是Hyn?nen等进行研究后发现的,这同样也可以发挥控制致病菌依附这一机制。

1.1.2 胞外多糖乳酸杆菌的胞外多糖(EPS)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其中单糖连接、分支和替代方式都是不相同的,所以说,糖单体存在差异。

EPS可以影响细胞表面理化特性用,另外EPS作为宿主配体,有时作为致病菌凝集素来调节致病菌的黏附作用。

1.1.3 脂磷壁酸乳酸杆菌(Lacticacid bacteria)和双歧杆菌细胞外层的疏水成分是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主要是起到了非特异性黏附的作用。

干酪乳杆菌在降低胆固醇和改善消化功能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干酪乳杆菌在降低胆固醇和改善消化功能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干酪乳杆菌在降低胆固醇和改善消化功能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胆固醇是一种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的脂类物质,它在体内的过量积累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而消化功能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和身体素质。

近年来,人们对干酪乳杆菌在降低胆固醇水平和改善消化功能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干酪乳杆菌的概念以及其在胆固醇调节和消化功能改善方面的研究进展。

干酪乳杆菌是一种益生菌,属于乳杆菌科。

它是我们体内自然存在的一种菌群,也可以通过摄入某些食物或补充品的形式补充到我们的肠道中。

干酪乳杆菌在肠道内可以与其他益生菌相互作用,帮助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提高身体免疫力,并且对胆固醇水平的调节和消化功能的改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干酪乳杆菌在降低胆固醇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干酪乳杆菌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来影响胆固醇的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例如,干酪乳杆菌能够通过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和提高胆固醇的排除来降低胆固醇的水平。

此外,干酪乳杆菌还能够通过增加胆酸的合成和类固醇的代谢来调节胆固醇的合成和降解,进一步降低胆固醇水平。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降低胆固醇的方法。

其次,干酪乳杆菌在改善消化功能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干酪乳杆菌能够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研究发现,干酪乳杆菌能够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比例,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并降低有害细菌的数量,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

此外,干酪乳杆菌还能够分泌多种酶,如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提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此外,干酪乳杆菌还有一些其他的保健功能。

研究发现,干酪乳杆菌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帮助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和炎症的发生。

此外,干酪乳杆菌还可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保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降低肠道对有害物质的敏感性。

尽管干酪乳杆菌在降低胆固醇和改善消化功能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降胆固醇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降胆固醇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降胆固醇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何腊平;张汝娇;李翠芹;吕锡斌;张玲;朱秋劲【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年(卷),期】2013(000)004【摘要】双歧杆菌是人体中最有益的益生菌,尤其是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综述了降胆固醇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筛选到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如何获得耐氧的双歧杆菌,如何对双歧杆菌进行高密度发酵,以及双歧杆菌如何降胆固醇,以期能给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有所启示.可以通过选择合适样品后利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培养并结合双歧杆菌形态学特征和降胆固醇试验筛选到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对于筛选到的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可通过耐氧驯化、微胶囊化技术和双层包埋技术而获得耐氧双歧杆菌.而且,可通过培养基优化和发酵方式控制来获得高浓度的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关于双歧杆菌的降胆固醇机制主要有共沉淀作用、吸附与结合作用和同化作用等.【总页数】5页(P188-192)【作者】何腊平;张汝娇;李翠芹;吕锡斌;张玲;朱秋劲【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25;贵州省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25;贵州省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25;贵州省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相关文献】1.香猪源降胆固醇双歧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J], 张玲;张汝娇;何腊平;吕锡斌;王猛;李翠芹2.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Z11的耐氧驯化及降胆固醇性能的研究 [J], 王猛;熊江;张玲;李翠芹;何腊平;陈平;范劲3.邻苯二甲醛法(OPA)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降胆固醇的双歧杆菌的对比[J], 张汝娇;何腊平;李翠芹;张玲;王猛;朱秋劲4.降胆固醇双歧杆菌BZ11的筛选及其耐受性评价 [J], 朱啟会;何腊平;张玲;高冰;李翠芹;熊江5.HPLC法测定双歧杆菌培养液中降胆固醇含量及评价 [J], 张琪;张昊;关宏;王慧荣;范松婕;蔡德富;杨文钦;刘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胆盐水解酶植物乳杆菌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

产胆盐水解酶植物乳杆菌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

产胆盐水解酶植物乳杆菌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汤慧勤;姚晓敏;徐一涵;张建华【摘要】采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了5株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植物乳杆菌的胆盐水解酶(BSH)活性,采用邻苯二甲醛法测定了发酵上清液、菌体洗涤液和菌体破碎液中胆固醇含量,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株菌的BSH比活力为0.0149~0.0299 U/mg总蛋白,去除胆固醇能力为37.64~47.88 μg/mL.5株乳杆菌BSH活性与菌体洗涤液中胆固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推断是菌株BSH水解结合胆盐生成游离胆酸,后者与胆固醇共沉淀,从而达到降胆固醇的效果.上述研究结果为利用益生菌生产具有降胆固醇功效的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年(卷),期】2018(036)004【总页数】6页(P35-40)【关键词】胆盐水解酶;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作者】汤慧勤;姚晓敏;徐一涵;张建华【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7心血管疾病是引起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30年,心血管疾病将会造成2.3亿人死亡[2]。

冠心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和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血清胆固醇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3]。

研究表明,口服具有胆盐水解酶(BSH)活性的益生菌可以使血液胆固醇(CHOL)含量降低22%~33% [4],为开发安全高效的降CHOL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已知的降 CHOL 的机理主要有[2,5-7]:(1)共沉淀作用。

BSH将结合胆盐水解生成的游离胆酸与CHOL一同沉淀从而降低CHOL含量;(2)作用于宿主胆固醇代谢。

BSH水解结合胆酸盐生成游离胆酸,后者因疏水性增强而不被肠道吸收,使体内胆酸含量减少,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肝肠循环就需要利用胆酸的前体物质—CHOL合成新的胆酸以弥补损失,从而使体内CHOL含量降低;(3)菌体吸收作用;(4)细菌细胞膜吸附和结合。

乳酸菌对胆固醇脱除作用的研究

乳酸菌对胆固醇脱除作用的研究

乳酸菌对胆固醇脱除作用的研究
柳翰凌;康小红;胡新宇;刘卫星
【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学刊》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引起人们死亡的主要杀手,而血清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被认为是诱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综合了乳酸菌在降胆固醇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乳酸菌可能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以促进降血脂益生菌产品的开发.
【总页数】3页(P62-63,79)
【作者】柳翰凌;康小红;胡新宇;刘卫星
【作者单位】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819
【相关文献】
1.人源乳酸菌耐酸耐胆盐能力及降胆固醇作用研究 [J], 陈大卫;顾瑞霞;鲁茂林;黄玉军;张臣臣;关成冉;张玉律;范晨雨
2.乳酸菌对食品中胆固醇脱除作用的研究——乳酸菌菌种(株)的筛选 [J], 张佳

3.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与中药协同作用的研究 [J], 董浩;王红丽;王莘
4.大熊猫源乳酸菌的降胆固醇作用研究 [J], 马缨;殷红涛
5.乳酸菌降胆固醇作用及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J], 刘孝芳;雷文平;迟珺曦;刘成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微Hale Waihona Puke 生物学报
,/ 卷
细菌吸收胆固醇的能力高度依赖于它们的生长情况。尽管 增加了用最终细胞干重进行标准化的过程, 但吸收胆固醇的 效力仍存在巨大差异。而 !"#$% 不能与胆固醇作用。 !"# $% 的影响 发酵过程产生短链脂肪酸可使培养基的 -. 自然下降 到 /0/ 以下。1%22%2"34 等
[9C] 中, 血浆胆固醇浓度明显下降。(%=D2%3T 等 在一个 9& 周的
用细菌 方法是在 HIE 琼脂平板中添加适量胆酸盐和 8"829 , 涂布平板后厌氧培养, 测量沉淀圈的大小作为评价标准。定 量分析 DE. 活性通常采用 .JK8 方法。 !*%+ 等
[&C]
实验中给研究对象大量服用含一种嗜酸乳杆菌和长双歧杆 菌的酸乳酪, 结果总胆固醇和 K>K 胆固醇没有下降, 而 .>K 胆固醇却有升高。因此益生菌对人血浆胆固醇浓度的作用 并无定论。 从 &LA, 年至 9666 年, 有 &’ 个研究报道了服用发酵牛奶 [9] , 研究对象共 ,5/ 人, 总胆固 制品对人体血脂的作用评价 醇的的降低从 /0,B 至 9’09B , K>K 胆固醇的降低从 LB P L0CB 。虽然益生菌对人体胆固醇的作用并没有一致的结 论, 但可能存在的原因有, 实验设计问题、 样本数量小、 研究 时间短、 服用量不确定、 饮食无法控制、 研究对象的身体条件 不同等。根据体外研究和部分体内研究结果, 以及某些地区 大量服用含乳酸菌的发酵牛奶的人群血浆胆固醇浓度低这 一客观事实, 益生菌作为降血脂的食品添加剂及临床应用的 前景还是乐观的。
[&9, &C, &L, 9& P 9/] 含益生菌的发酵牛奶的降血脂作用 。猪的消化 [&C, [&9] &L] 和循环系统与人的有可比性 。1%22%2"34 用从猪肠道中
种类 (结合型或非结合型) 的胆酸盐对生长速率没有显著影
[&6, &’] 响, 对胆固醇的去除率却有显著影响 。
分离出的 ! Q "#$%&’($)*+ IJ’9 喂养猪, 结果能够使高胆固醇 [9&] 喂养的猪血浆胆固醇浓度稳定。 7@"2%3 等 用含有德氏乳 杆菌的酸乳酪喂养老鼠, 实验对象的血浆总胆固醇和 K>K 胆固醇显著下降, 粪便中的乳杆菌数量大大提高, 而肠球菌 数量降低。 近年来益生菌制品 (主要是发酵牛奶制品) 对人体血浆
[&9, [&6, &A] &’] 醇 , 提高胆酸盐的浓度使菌种的生长速率下降 , 但 [/, &6, &9, &’] 胆固醇的去除率随之提高 , 或者对于细菌吸收胆固 [A] 。由于小肠内的胆酸盐浓度通 醇存在最适的胆酸盐浓度 [C] 常低于 60,B , 所以提高胆酸盐浓度并无实际意义。不同
#
[ ] U/+/,+7 等 " 研究中发现菌株之间甚至相同菌株在不同的实
。T,’’,’7<D 等
[3#]
报道了嗜酸乳杆菌从实验培养基中
吸收胆固醇的现象, 条件为厌氧且存在胆酸盐的环境, 吸收 能力有菌株特异性。只有能从培养基中吸收胆固醇的菌株 才能对猪的胆固醇水平有显著作用, 因此能否吸收培养基中 的胆固醇的体外研究成为筛选降血脂益生菌的初筛条件。 影响胆固醇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有: 氧气、 生长速度、 *I、
血清胆固醇水平的提高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之一。益生菌作为来源于宿主并对宿主健康有一定促进作 用的微生物活体, 其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除了 抑制病原微生物、 调节胃肠道健康、 增强免疫应答、 预防癌症 等功能外, 许多体外或体内研究也表明, 益生菌有一定的降 胆固醇作用。早在 1$ L 4$ 年代, 就有人发现大量服用含乳 酸菌的发酵牛奶使人的血浆胆固醇浓度降低, 此后对益生菌
!" 卷 # 期 #$$" 年 ! 月
微 生 物 学 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A] 在一个 AC 名健康男女的研究中发现服用 定。>= I**G 等 富含 ! Q "#$%&’($)*+ K& 的酸乳酪并没有降低志愿者的血浆胆 固醇浓度, 他们认为如果该菌株体外降低胆固醇的机理是在
[&6] , 可以使甘氨酸或牛磺酸从类固醇成 将胆酸盐降解的酶 [&C] 分中分解下来, 产生去结合型胆酸盐 , 在几种肠道固有的 [&&, &’] 乳酸菌中都发现了 DE.。有人发现 不能降解胆酸盐的
[] :/7<@ B;/ ,B/:@ &Q +/Q/+/<E/@( " .;/ <C:O/+ ,< B;/
体 外 研 究 表 明, 某些细菌可以从培养基中吸收胆固 醇
[" L 34]
培养基种类、 菌种菌株差异、 胆酸盐的浓度、 胆酸盐的种类、 胆固醇的种类、 益生元等。 !"! 细菌生长情况与降胆固醇能力的关系 细菌吸收胆固醇的能力高度依赖于它们的生长情况。
微生物也不能从培养基中去除胆固醇, 所以用 DE. 活性作
[&60&C] 。定性评价 DE. 活性的 为筛选降胆固醇益生菌的标准
低 -. 条件下发生胆酸盐和胆固醇的共沉淀作用, 而小肠内 的 -. 不 能 达 到 /0/ 以 下, 所 以 没 有 降 胆 固 醇 作 用。 S%"* [9/] 等 用一种双歧杆菌发酵牛奶制品进行的鼠和人的实验
[3 L 5] 降胆固醇功能的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
体外实验研究进展
目前用于降胆固醇研究的菌种主要有三大类: 乳杆菌
属、 双歧杆菌属、 其它菌种。乳酸菌 (M)N,M7EB,E 7E,D O7EB/+,7, 主要是乳杆菌和双歧杆菌) 是胃肠道生态系统固有菌种, 也 是工业上常用的益生菌来源。其中嗜酸乳杆菌应用最为广 泛。除细菌外, 也有酵母菌等其它益生微生物降胆固醇功能
高胆酸 盐 耐 受 性 的 细 菌 并 不 一 定 能 够 吸 收 更 多 的 胆 固
[/, A, &9] 。 醇
!"’
胆酸盐水解酶活性与胆固醇吸收之间的关系 胆酸盐水解酶 ( D%2= E"2+ .F4$*2"G=,DE.) 是在肝肠循环中
"#$%&’($)*+ K& 比 来 源 于 猪 肠 道 的 ! Q "#$%&’($)*+ 7!88,’&9& 对人体血浆胆固醇浓度有更显著的降低作用, 但结果并不稳
[!] 的研究 。表 3 为报道曾研究或使用过的菌种不完全统计。
表! !"#$%&"#’(()* @* (
" [", ! ( ,./0.1$)0 3$] ! ( &/.4’*[", 3$] ! ( 3.1$%*)*[", 3$]
曾被研究或使用过的具有降解胆固醇功能的部分益生菌菌种 P&:/ @BCD,/D @B+7,<@ &Q *+&O,&B,E R,B; E;&’/@B/+&’2’&R/+,<= *&B/<B,7’ +’,’-%&"#$./’)0 @* ( + ( ’1,"1$’*[", 33, 35] [4, + ( (%15)0 33, 35, #", #0, 5#] [33, + ( &/.4. 35] + ( "1’0"(’*[33, 35] [33, + ( $6./0%36’()0 35] [33] + ( ’1-’#)0 [33] + ( #%/91.,%/0. [3"] + ( &’,’-)0 SB;/+ :,E+&O/@ 2$/.3$%#%##)* &%4’*[", 3$] 2 ( $6./0%36’()*[3$, #3, 5$] 71$./%#%##)* -)/"1*[", 3$] ["] 7 ( 5"((’1"/)0 7 ( ,".#"(’*[", 3$] !"#$%#%##)* ("#$’*[3!] 2"##6"/%09#.* &%)("/-’’[!]
[96, 9/ P 9C] 胆固醇的作用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 正反两面的例 [95] 子均有报 道。 R")=G 等 的 研 究 发 现 来 源 于 人 肠 道 的 ! Q
由于人体肠道内含胆酸盐的环境, 以及细菌需要存在胆 酸盐的条件下才能吸收胆固醇, 所以益生菌必须具有对胆酸
[A] 盐的耐受性。不同菌株对胆酸盐的耐受性不同 , 但具有更
验批次中都存在巨大差异, 在每一批次的 5 个平行实验中菌 株的生长和吸收胆固醇的比例也存在微小差异。这提示了
" 通讯作者。 ./’: 012#32"!4!55!5; 678: 012#32"!4!55!0; 92:7,’: ;&<=>7<=? @ABC ( /DC (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