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十大因素与其优化(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2013·2特别关注
从学习能力的含义———用实践、阅读和研究等方式提高思想或获得知识、技能的本领,以及学习的主体———小学生的特点(少不更事、天真活泼、好奇猎新、求知欲旺盛、喜爱模仿、感情脆弱等)来审视,笔者认为,影响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十个方面。
一、身体生理状况
身体生理状况包括通常所检测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状况。
因为学习的主体是人,这里指的还是人的一个特殊群体小学生,不言而喻,学习主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能力的影响几乎处于“前提性”的地位。
一个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包括个性)状况,与先天(遗传和变异)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关系会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而日渐得到更完满的解说,但更与后天(营养、保育和各种锻炼、历练)有很大的关系。
从后天养育要求来考察,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是疾病,二是外伤。
儿童的常见疾病主要有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百日咳、麻疹(多发于婴幼儿,但也有少部分到小学阶段才发病)、急性肠胃炎(腹泻)、痢疾、脑膜炎、急性肝炎等。
过去,天花、白喉、各类破伤风、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等,也是对儿童健康危害很大的疾病,经过几十年的卫生防疫工作,这些病已很少发生了,但还不敢说绝迹。
外伤方面,主要有摔伤、殴打、车祸、溺水、动物咬伤、食物中毒、不良习惯(如躺着看书、懒刷牙)等方面。
对儿童造成心理伤害的现象,常见的有歧视、侮辱、冷漠、训斥、欺骗、压抑、委屈等。
孩子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中,都有可能受到这些心理伤害。
有些心理伤害,甚至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例如,当众宣布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等于对成绩排后(尤其是排末)的学生示众侮辱,加上受到其他冷漠、歧视,孩子就可能逃学,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易外显,心理受到的伤害也不容易发现和引起大人的重视。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和社区管理,都要关注和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和身心两方面的健康。
没有了身心健康这个本钱,一切无从谈起。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状况投入学习,政府(特别是相关部门)和社区,一方面要通过各种科普活动,向小学教师和家长们普及儿童的卫生护理、养育知识;另一方面要努力优化儿童的生活环境,使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切实的维护。
二、生活环境状况
生活环境是指一个人生活所处的情况和条件。
一个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包括他的家庭生活情况和条件,学校生活情况和条件,家庭所在社区的生活情况和条件。
这三大生活环境对一个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极为重要。
家庭是一个人的首属群体,一个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或在家人关照下)度过的。
家庭的生活情况和条件,对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是最大的,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家校沟通和合作,在小学教育阶段格外重要。
学校生活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起着引领或主导的作用。
除了家庭之外,学校就是小学生停留时间最多的场所,改善学校环境,优化学校条件,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关键的。
社区往往是社会的缩影,是小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场所。
社区的多种功能,特别是文化生活功能和价值引导功能,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在一定情形下还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生活环境不仅为孩子(学习主体)提供了生存和发
展的条件,更为孩子提供了教育资源(
包括学习的内容对象),引导着孩子的学习价值取向,因此,优化生活环境,是培育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
诚然,这里说的“优化”就是不断改造和改善的意思,不是不让孩子刻苦,不是否定艰
苦锻炼和忧患意识,更不是要让孩子去过那种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生活。
优化生活环境,是要为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尽量减少负面的影响因素。
三、信号输入状况
孩子一出生,周边环境便会有各种信号向他(她)输入,或者说,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到周边发来(包括重复发来)的信号,从而在自己的脑子里形成印象并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形成概念,进而由概念的牢固和完整,判断的形成和修正而认识事物。
信号的输入和接纳是孩子学习和认识事物的基本路径。
信号的输入与接纳,两者之间是互动的。
周边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其信号通过声、光、热、电传媒而发出也是客观的,但周边事物又是动态的,因之发出的信号也是动态的。
正是这种“动态性”,使其信号发出的形态、情态具有可变性。
信号的输入要依赖接纳主体的感官和大脑的生理互动才能实现,才能产生输入的作用,而接纳主体的感官和大脑的生理互动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讨论的意义在于,信号输入与接纳的动态具有开发价值,即具有可改造和利用的价值,这个价值对培育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十分重要。
同一个教材或课题,不同教师的不同讲课方式(
信号输入方式),对不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听讲(接纳)效果。
在信号接纳效果的诸多表现中,接纳者对输入信号的情趣是最为重要的。
一旦接纳者(通过自己感官和大脑的生理互动)对输入信号产生了情趣,不仅能使输入信号所形成的概念清晰牢固,而且还会激发起接纳者对相关信号系统的追求和探索的热情,在这里也可称之为“学习的动力”。
因此,周边事物的信号输入方式和输入状态,对小学生的学习
广西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537200)温轶群(特级教师)
“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之二
影响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十大因素与其优化(一)
. All Rights Reserved.
综合2013·2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天都要面
对的课题,以学生成绩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拔是我们教师和管理者的一种做法。
为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可行的评价方法,客观实际地反映学生的现有状态,以发展的眼光来确立开放式的评价体系。
我在此方面积极探索,总结出一系列切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做法。
做学生评价工作前,教师先要树立一个基本观念——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学生是一个具有思维能力的人,他与生俱来拥有身体、心理两方面的素质。
教师应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个体生命价值为基本点,评价其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激发其各方面的潜能。
在评价中要遵循一个理念: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同时,还要注重过程的评价,追求过程与评价结果的统一。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学生分层评价打下基础。
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几个方面。
1.学生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2.家庭情况,如家庭住址、家长职业、文化程度。
3.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如学生对学习、劳动、社会活动的态度。
4.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习动机、学习成绩,他们的兴趣、特长、性格、工作能力等。
5.学生在班级、学校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在班级与平行班级的对比情况。
以上情况是在课堂、劳动、活动课中,以教师独特的眼甘肃嘉峪关市实验小学(735100)刘国卿
开放式评价在新课改中的尝试
特别关注
绩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重大影响。
优化信号输入内容方式,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重大意义。
四、兴趣趋向状况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而情绪总属于人的主观情感,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所产生的兴奋、愉快或悲伤、厌恶的情感。
诚然,对某事物的观察、研究,对知识和技能的实践、研究,对各种传媒的观看、阅读,其前提都是要让人有兴奋、喜好、愉快的情感。
可见,兴趣对学习及其绩效的重要性。
有没有兴趣,兴趣浓厚度如何,决定了对某事物的关切和喜好的程度,决定了从事某项活动的热情、兴奋程度。
人对某事物、某活动为什么会产生兴趣?怎样使人对某事物、某活动产生兴趣?这都是很富思辨性的问题。
从认识的主客体两个方面探究,这既与主体的价值取
向有关,更与客体的信号输送方式
(信号吸引力)有关。
前面说到,小学生有个猎新好奇、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如果能使某事物、某活动在其信号传送上迎合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将是让小学生对某事物、某活动产生兴趣的关键。
这就是学习与兴趣之间的关系原理。
千方百计优化学习对象的信号输送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持之以恒,是激活学习
动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
(教学)艺术。
五、良好习惯状况
所谓良好习惯状况,是指一个人有多少良好的习惯,其良好程度如何。
习惯的本义是经久养成,一时不易改变的行
为或社会风尚。
正是由于“经久养成,不易改变”,所以,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一种定势,是一种行为的力量,也正是由于这种“力量”的客观存在,我们才认为习惯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
好习惯会促进孩子的学习绩效,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坏习惯会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起到负面影响。
因此,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睡前刷牙,饭后漱口,内务整洁,坚持早操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坚持预习、写日记、练字,看书写字保持正确的坐姿和视距,不在过亮或过暗的地方看书写字,坚持每天向人(老师、同学、亲人、朋友)请教若干问题等;要让孩子养成“一日三省吾身”的良好习惯,把一些不好的行为终止于萌芽状态中,努力避免坏习惯的形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身心健康和人品健全,有助于惠及他人,受益于己;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创新,有助于促进学习绩效和提高学习能力,有助于正确思维方式方法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习惯,既要依赖孩子的自知自觉和价值取向,也需要大人的正确引领和适当督促,更需要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相衬托(包括倡扬和评论)。
良好的习惯是经久养成的,并非一蹴而就、朝夕之功,需要毅力坚持,急躁不得,引领者应在倡扬的同时,多下些正面鼓励的工夫。
(下接2013年第3期)
(责编
刘宇帆)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