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 . 《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主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
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继承制
C.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D.王位世袭制
2 . 明朝嘉靖皇帝曾20多年不上朝,但明人说他“虽深居渊穆而威柄不移”,“斋居数十年,图迴天下于掌上,中外俨然如临”。

这是由于
A.明朝社会秩序稳定
B.君权与相权矛盾缓和
C.选用得力大臣相助
D.内阁阁臣为皇帝服务
3 . 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
太后,嫡(妻)曰皇后。

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等。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A.维护皇帝的至高权力
B.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
C.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
D.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
4 . “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
主周王齐列。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秦与齐并称东、西帝的提议。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天下共主的时代已来临B.普天之下,莫非王士
C.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D.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
5 .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
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6 . 清雍正帝对军机大臣张廷玉评价道“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

张廷玉之所以获此殊荣的原因是
A.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
C.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
7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修筑长城
D.统一度量衡
8 . (题文)有清代学者指出:“光武中兴,贤主也。

其不任三公,政归台阁,欲使权不下移,
政由上出也。

”他所说的光武帝“政归台阁”是指哪一项举措?
A.起用布衣为相
B.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C.设内阁
D.以丞相领政
9 . 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10 .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是一位军机
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11 .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

“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B.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
C.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
D.“推恩令”的贯彻实施
12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下列相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废中书省
②废行中书省
③设置南书房
④设置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3 . 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强
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14 . 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一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A.尚书省与中书省
B.中书省与门下省
C.门下省与尚书省
D.尚书省与吏部
15 . ”秦王朝统一全国后……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新型的国家形态“主要是指秦朝()
A.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度D.确立皇帝制度
16 . 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

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西汉初B.唐朝C.宋朝D.明朝
17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18 .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
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这种习俗源自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二、非选择题
19 . (题文)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

在君权与相权处理上,四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在地方管理体制上,秦始皇、汉武帝和宋太祖各有何措施?共同特点是什么?
2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
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
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

一般
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元代)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

……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

……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

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
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情况表:
材料四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的依据和方式上的差异。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的权限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内阁是什么性质的机构?作用?
(4)据材料四概括科举制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