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集锦

合集下载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二)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二)

⼀、最⼩公倍数1.找出两数的最⼩公因数,列短除式,⽤最⼩公因数去除这两个数,得⼆商。

2.找出⼆商的最⼩公因数,⽤最⼩公因数去除⼆商,得新⼀级⼆商。

3.以此类推,直到⼆商为互质数。

4.将所有的公因数及最后的⼆商相乘,所得积就是原⼆数的最⼩公倍数。

例.甲、⼄、丙、丁四个⼈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次,⼄每隔11天去⼀次,丙每隔17天去⼀次,丁每隔29天去⼀次,如果5⽉18⽇四⼈在图书馆相遇,则下⼀次四个⼈相遇是⼏⽉⼏号?A.10⽉18⽇B.10⽉14⽇C.11⽉18⽇D.11⽉14⽇【答案】D。

中公解析:每隔n天去⼀次的含义是每(n+1)天去⼀次,因此题⽬中的条件可以变为“甲每6天去⼀次,⼄每12天去⼀次,丙每18天去⼀次,丁每30天去⼀次。

”6、12、18、30的最⼩公倍数通过短除法可以求得为180,也就是说,经过180天之后4⼈再次在图书馆相遇。

180天,以平均每个⽉30天计算,正好是6个⽉,6个⽉之后是11⽉18号,但是这中间的六个⽉,有5、7、8、10这四个⽉是⼤⽉31天。

那么就要从11⽉18号的天数⾥⾯往前再退4天,也就是11⽉14⽇,即D选项。

注: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的本质,实质上考查的是最⼩公倍数的求法,公考中这类题⽬的考察频率中等,务必要掌握。

⼆、利润问题定价=成本×(1+利润率);售价=定价×折扣的百分数例.⼀批商品,按期望获得50%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掉70%的商品,为了尽快把剩下的商品全部卖出,商店决定按定价打折出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期望利润的82%,则打了多少折出售?A.⼋折B.⼋五折C.九折D.九五折【答案】A。

中公解析:⽅法⼀:为⽅便计算,设该商品的成本为100,共有100件这样的商品,则根据公式可得:100 (1+50%) 70+100 (1+50%) X 30-100 100=100 50% 100 82%,得X=0.8,为⼋折,故答案选A。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一、数据分析类公式1.平均值公式平均值=总和÷样本数量在数据分析中,计算平均值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可以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中位数公式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分为两等分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典型值,对于存在离群值的数据更具有稳定性。

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有:对于数据量为奇数,中位数就是排序后的中间值;对于数据量为偶数,中位数是排序后中间两个值的平均数。

3.众数公式众数是一组数据中频率出现最高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典型值。

众数可分为单峰众数和多峰众数。

4.极差公式极差表示一组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可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5.百分位数公式百分位数是一组数据中一些百分比位置的值,可以用来描述整体数据的分布情况。

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有:对于数据量为n,取第p百分位数,计算公式为(n+1)×p/100。

6.方差公式方差是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性的统计量,可以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Xi-平均值)^2]÷样本数量7.标准差公式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衡量数据的波动性,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标准差=方差的开方二、比例计算类公式1.百分比公式百分比=(所占数÷总数)×100%在数据比较和分析中,百分比是比较常用的计算方式,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相对大小。

2.比例公式比例=(所占数÷总数)×比例基数比例基数可以是任意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增长率公式增长率=(现在数值-原始数值)÷原始数值×100%增长率是用来比较两个数值之间的增长或减少幅度的指标。

增长率为正数表示增长,为负数表示减少。

三、概率计算类公式1.概率计算公式概率=事件发生数÷总样本空间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指标,其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2.基本概率公式在等可能的情况下,基本概率可以通过统计总数和事件发生数来计算。

资料分析必背公式及解题方法

资料分析必背公式及解题方法

资料分析必背公式及解题方法资料分析作为行测的最后一个模块,拿分率是非常高的。

要想提高做题效率,就需要熟练运用基本公式和解题技巧。

下面针对高频考点,给大家整理常见公式:一、基期与现期1.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现期量/(1+r),当|r|≤5%,可化除为乘,现期量/(1+r)≈现期量×(1-r)2.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1+r)常见考法:基期量或现期量计算,基期量、现期量和差计算及大小比较。

基期比较:①当现期相差比较大,直接看量级;②现期相差不大,给出了现期和增长率,直接截位直除(根据选项差距来判断截取几位)。

二、增长量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选项与材料精确度一样且尾数不同,可用尾数法;选项差距较大,首位法或者截位相加减)2.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常用特殊分数法,增长率为正,用n+1;增长率为负,用n-1)3.年(月)均增长量=(末期-初期)/年(月)份差常见考法:增长量的计算及大小比较。

增长量比较口诀:“大大则大”,即当现期和增长率都大时,增长量也大。

“一大一小”,主要看现期×增长率。

三、增长率r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常见考法:增长率计算及大小比较增长率比较:①直接用现期量/基期量进行比较;②当基期量相差不大时,直接比较增长量大小;③分数比较(主要方法:首位法、截位直除、差分法)特殊增长率1.混合增长率:混合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且偏向基期较大的一方(用于判断大小范围);用线段法或十字交叉法估算具体数值。

2.间隔增长率:r=r1+r2+r1r2。

3.年均增长率:(1+年均增速)^n=末期/基期,n为年份差,计算时长代入10%、20%等中间值来判断年均增速的范围,进而确定选项。

r=n√(末期/基期)-1≈(末期/基期-1)/n (适用于r<10%)四、比重1.比重=部分量/整体量,部分量=整体量×比重,整体量=部分量/比重2.现期比重=B/A (B为部分量,A为整体量)3.基期比重=B/A×(1+a)/(1+b)(B为部分量,b为部分量增速,A为整体量,a为整体量增速)4.两期比重差=B/A×(b-a)/(1+b)常见考法:比重计算和比较;两期比重判断:部分量增速大于整体量增速,比重上升;部分量增速小于整体量增速,比重下降。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公式)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公式)

(1)隔年增长率例1: 2010年为20万元, 2009年同比增长25.2%, 2008年同比增加12.2%, 则2010年比2008年增加了多少?25.2%+12.2%+25.2%*12.2%(2)倍数=m/n(m,n是两个单位相同的量) 多几倍=倍数-1例子1: 我有300元, 你有100元, 我是你的几倍?多几倍?我是你的300/100=3倍, 多几倍=3-1, 所以多1倍(3)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 反之减少(4)年均增长量=(b-a)/n (b为增长后的量, a为增长前的量, n为增长次数)例子1:2010年的粮食产量为200万屯, 2014年为1000万屯, 求年均增长量?(1000-200)/4=200(5)年均增长率a*(1-x%)^n=b (a是增长前的量, b是增长后的量, n是增长次数, x%是增长率)(6)去年比重=今年比重*(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例子1:2009年, 苹果产量为20万, 同比增长12%, 水果产量为100万, 同比增长20%, 求2008年苹果占水果的比重?20/100*(1+20%)/(1+12)(7)上期产量=本期产量/(1+增长率)例子1: 2002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 求2001年产量?2001年产量=20/(1+20%)(8)同比: 与过去的大数比, 环比是与过去的小数比例子1:2001年7月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12%, 求2000年7月苹果产量?2001年6月产量2000年7月苹果产量=100/(1+20%)2001年6月产量=100/(1+12%)(9)增长量=本期增长量*增长率/(1+增长率)例子1:2001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比2000增长量?20*(1+20%)*20%(10)增长量=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例子1:2002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2001年为80万屯, 求增长量?100-80=80(11)增长率=增长量/增长前的量*100%例子1:2003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20万屯, 求增长率?20/100*100%注: “比”字后面的量做分母(12)增长率(多几倍)=倍数-1(增长率=多几倍)。

2015年选调生公务员行测备考:资料必考公式集锦

2015年选调生公务员行测备考:资料必考公式集锦

2015年选调生公务员行测备考:资料必考公式集锦◆基期、现期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如果研究“和2006年相比较,2007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2006年为基期,2007年为现期;如果研究“和日本相比较,英国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日本的数据为基期,英国的数据为现期。

◆增长率、增速(增长速度)、增幅;减少率、减少速度、减少幅度: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增长量÷基期量增速、增幅:一般情况下,均与增长率相同。

(但在特殊语境下,增幅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例如:某企业6月份的出口额和上月相比,有了800万美元的增幅,这里增幅就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120人,则今年的增长量为120人,增长率为 6% 。

(2120-2000=120,120÷2000×100%=6%)减少率:=(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 = 减少量÷基期量减少速度、减少幅度:与减少率相同【例】某校去年毕业人数1600人,今年毕业人数为1400人,则今年的减少量为200人,减少幅度为 12.5% 。

(1600-1400=200,200÷1600×100%=12.5%)【注】很明显,“减少率”本质上就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所谓减少量为200人,就是增加量为(-200)人,减少幅度为12.5%,就是增加幅度为(-12.5%)。

◆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 即 100 n 。

【例】某城市有30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有6万,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 20% 。

(6÷30×100%)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100 n (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一般在考试中,单位为“个百分点”。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 8 个百分点(20%-12%=8%)【例】某地去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前年增加了8%,今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去年增加了13% 则今年汽车销售总额增幅提高了 5 个百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1单一数据一、求基期值1.已知现期值和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一增长量2.已知现期值和增长率: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3.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二、求现期值1.已知基期值和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2.已知基期值和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x(1+增长率)3.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现期值=增长量÷增长率x(1+增长率)三、求增长率1.已知基期值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2.已知基期值和现期值: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3.已知增长量和现期值: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增长量)四、求增长量1.已知现期值和基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2.已知现期值和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1+增长率)x增长率3.已知基期值和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x增长率五、年均公式1.已知初期值和末期值,求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年份差2.已知初期值和末期值,求年均增长率:六、隔年公式1.已知现期值、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求隔年基期值:隔年基期值=现期值÷(1+现期增长率)÷(1+基期增长率)2.已知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求隔年增长率:隔年增长率=(1+现期增长率)x(1+基期增长率)-12两数之比一、比重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部分(用a表示),现期整体(用b表示),现期部分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整体的增长率(用qb表示)。

1.已知a、b,求现期比重:2.已知a、b、qa、qb,求基期比重:3.已知a、b、qa、qb,求比重的变化量:二、平均数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总量(用a表示),现期份数(用b表示),现期总量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份数的增长率(用qb表示)。

1.已知a、b,求现期平均数:2.已知a、b、qa、qb,求基期平均数:3.已知a、b、qa、qb,求平均数的变化量:4.已知a、b、qa、qb,求平均数的变化率:三、倍数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A(用a表示),现期B(用b表示),现期A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B的增长率(用qb表示)。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1、现期与基期(1)现期量=基期量×(1+r)(2)基期量=现期量1+r,当|r|<5%时,基期量≈现期量—现期量×r(3)基期量的比较:当1+r未出现成倍变化而现期量有明显倍数关系时,则着重比较现期量。

2、增长量与增长率(1)增长率(r)=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 =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2)增长率的比较:增长率(r)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因此增长率大小只需比较现期量基期量即可。

(3)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r=现期量×r1+r ,当r≈1n时,增长量≈现期量x1n+1(4)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n(5)增长量的比较: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百化分。

3、特殊增长率(1)间隔增长率:间隔增长率r=r1+r2+r1xr2,当r1xr2<0.01时可忽略,r≈r1+r2。

(2)年均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r)n,估算技巧,(1+r)n≈1+n·r,当|r|≤5%时,误差较小。

(3)混合增速:混合增速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更加靠近于基数较大的所对应的增长率。

4、比重相关:(1)现期比重:比重=部分÷整体(2)基期比重:BA x1+a1+b,其中部分量为B,部分对应的同比增速为b,整体量为A,整体对应的同比增速为a。

(3)两期比重: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的差值为BA x b−a1+b,结论:①b-a的正负决定升降;②上升或下降的具体的数值应该小于|b-a|。

5、平均数与倍数(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2)倍数,B是A的多少倍,计算公式为:B÷A;如果是多几倍则是B—1;A,其中b代表总数的增长率,a代表总份数的增长率。

(3)平均数的增长率:b−a1+a如人均收入=总收入÷总人数,在计算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时,b即对应总收入的增长率,a对应总人数的增长率。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现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21.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基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比重比较
22.某部分现期量为A,整体现期量为B
现期比重=
分数打下比较
23.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 ×x%
特殊分数法,当 %可以被视为 时,公式可以化简为
增长率计算
13.已知基期量与增长量
增长量=
截位直除法、插值法
14.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增长率=
截位直除法
15.如果基期量为A,经N期变为B,平均增长率为x%
= -1
代入法
增长率比较
16.已知现期量与增长量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倍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基期量=现期量-N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3)化同法。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基期量×x%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一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一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一公式: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或者:总份数=平均数总数量例.A,B,C,D,E五个人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互不相同的整数。

如果A,B,C的平均分为95分,B,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是第三名得96分。

则D的得分是多少?A.96分B.98分C.97分D.99分【答案】C。

中公解析:由于几个人得分不同,所以D得分不可能为96分,排除A。

A+B+C=95 3,B+C+D=94 3,联立两式得:A-D=3,由于A≤100,故D≤97,排除B、D,选择C。

二、质合数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如:2、3、5、7、都是质数,质数有无限多个,最小的质数是2。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 4、6、15、49都是合数,合数也有无限多个,最小的合数是4。

例.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母亲对孩子们说:“你们是否发现在你们中间,大哥的年龄等于两个弟弟年龄之和?”儿子们齐声回答说:“是的,我们的年龄和您年龄的乘积,等于您儿子人数的立方乘以1000加上您儿子人数的平方乘以10。

”从这次谈话中,你能否确定母亲在多大时,才生下第二个儿子?【答案】34。

中公解析:由题意可知,母亲有三个儿子。

母亲的年龄与三个儿子年龄的乘积等于:3 3×1000+32 ×10=27090把27090分解质因数:27090=43×7×5×32 ×2根据“大哥的年龄等于两个弟弟年龄之和”,重新组合上面的质因式得:43×14×9×5这个质因式中14就是9与5之和。

所以母亲43岁,大儿子14岁,二儿子9岁,小儿子5岁。

43-9=34(岁)三、奇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例.一次数学考试共有5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1分,未答的题不计分。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核心公式总结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核心公式总结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核心公式总结1. 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1+增长率)2. 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3.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 4. 平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n 5. 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年份差 6.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100%=(现期量基期量−1)×100% 当增长率˂5%时,现期量1+增长率≈现期量×(1−增长率)现期量−现期量×增长率7. 间隔增长率r = r 1 + r 2 + r 1×r 28. 平均增长率:如果n 年的增长率分别为r 1、r 2……r n ,则平均增长率r ≈r 1+r 2+⋯+r n n如果 A 的增长率为 a%,B 的增长率为 b%,那么A B 的增长率为:a%−b%1+b%末期值=初期值×(1+平均增长率)n ,n 为相差周期数 9. 年均增长率r =√现期量基期量n −1(n 为间隔年限,n=末年-初年)10. 初/基期量=末期量-nx ,这个求解过程是一个逆向的求解过程,所以这时候用的是一个减法11. 末期量=初/基期量+nx ,其中n 代表的是增长的年份,具体计算就是两个年份之差12. 平均数增长率=a%−b%1+b%(1+a%1+b%−1) 13. 翻番:末期量基期量=2n ,翻了n 倍14. 比重=部分/整体×100%15. 现期比重/倍数= A B16. 基期比重/倍数= A B ×1+b%1+a%17. 两期比重变化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A B −A B ×1+b%1+a%=A B ×a%−b%1+a% 18. 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总面积 19. 每平米多少钱=总额总面积乘5=除2(除5=乘2),乘25=除4(除25=乘4),乘125=除8(除125=乘8)50%=12,33.3%=13,66.6%=23,25%=14,75%=34,20%=15,16.7%=16,14.3%=17,28.6%=27,42.9%=37,12.5%=18,37.5%=38,62.5%=58,11.1%=19。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重要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重要公式

单一数据相关计算公式:
现期值相关计算公式: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增长率)(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1
现期值题目问法:时间与材料一致,问具体数值为多少。

基期值相关计算公式:
增长率增长量增长率现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1-
基期值题目问法:时间比材料靠前,问具体数值为多少。

增长量相关计算公式:
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增长率=增长率
现期值+1×增长率 增长量题目问法:有增长含义+带单位的表述。

增长率相关计算公式:
增长量现期值增长量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基期值现期值增长率--===
增长率相关问法:有增长含义+不带单位的表述。

两数之比相关计算公式: 现期:B
A (倍数、比重、平均数) 基期:A
B q q ++⨯11B A (倍数、比重、平均数) 增长量:A
B A q q q +-⨯1B A (比重、平均数) 增长率:
B B A q q q +-1(平均数) 两数之比的问法都会涉及到自身概念,比如问倍数就会出现倍数的相关字眼,比重平均数也
是一样,再者问的是哪一个内容就和前面的单一数据一样,例如问增长量就会出现增长的含义+带单位的具体数值,只是在主体中会有两数之比的表述。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16大核心公式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16大核心公式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16大核心公式进入题海战术前,方法很关键,关键的公式背熟有以一当百的作用,华图教育专家汇总了数量关系问题的常用核心公式,供广大考生参考。

数学运算核心公式汇总1、弃9验算法利用被9除所得余数的性质,对四则运算的结果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叫“弃9验算法”。

用此方法验算,首先要找出一个数的“弃9数”,即把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如果和大于9或等于9都要减去9,直至剩下的一个小于9的数,我们把这个数称为原数的“弃9数”。

对于加减乘运算,可利用原数的弃九数替代进行运算,结果弃九数与原数运算后的弃九数相等注:1.弃九法不适合除法2.当一个数的几个数码相同,但0的个数不同,或数字顺序颠倒,或小数点的位置不同时,它的弃9数却是相等的。

这样就导致弃9数虽相同,而数的实际大小却不相同的情况,这一点要特别注意2、传球问题核心公式N个人传M次球,记X=(N-1)^M/N,则与X最接近的整数为传给“非自己的某人”的方法数,与X第二接近的整数便是传给自己的方法数3、整体消去法在较复杂的计算中,可以将近似的数化为相同,从而作为一个整体消去4、裂项公式1/n(n-k) =1/k (1/(n-k)-1/n)5、平方数列求和公式1^2+2^2+3^2…+n^2=1/6 n(n+1)(2n+1)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6、立方数列求和公式1^3+2^3+3^3…+n^3=[1/2 n(n+1) ]^27、行程问题(1)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的多次相遇问题中,第N次相遇时,每人走过的路程等于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各自所走路程的(2n-1)倍(2)A.B距离为S,从A到B速度为V_1,从B回到A速度为V_2,则全程平均速度V= (〖2V〗_1 V_2)/(V_1+V_2 ),(3)沿途数车问题:(同方向)相邻两车的发车时间间隔×车速=(同方向)相邻两车的间隔(4)环形运动问题:异向而行,则相邻两次相遇间所走的路程和为周长同向而行,则相邻两次相遇间所走的路程差为周长(5)自动扶梯问题能看到的级数=(人速+扶梯速)×顺行运动所需时间能看到的级数=(人速-扶梯速)×逆行运动所需时间(6)错车问题对方车长为路程和,是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7)队伍行走问题V_1为传令兵速度,V_2为队伍速度,L为队伍长度,则从队尾到队首的时间为:L/(V_1-V_2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从队首到队尾的时间为:L/(V_1+V_2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集锦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集锦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集锦【导语】欢迎您阅读本文,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备考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广东省考考情,包括成绩查询、面试公告、面试名单、面试预约、面试免费模拟测评、考试用书、培训课程等,都会更新到阳江公务员考试网,欢迎考生朋友们点击收藏。

资料分析给广大考生的印象是列式繁,计算烦,以至于很多考生在备考和考试时选择了放弃。

但其实相对于数量关系来说,资料分析实在是我们广大考生的拿分项,中.公它的技巧性和难度都要比数量关系低一些。

所以作为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来说,资料分析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

那么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怎样提高自己解资料分析题的能力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熟练掌握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做到公式在心中,临时不推导。

很多考生,尤其是男生,不愿意去记忆公式,而是习惯于在考场现场推导。

这种习惯在应对中高考的时候比较有效,但在行测考试中,时间紧,题目多,推导公式必然要浪费答题时间,导致答题量缩水。

所以功夫要平时下,公式要平时记,本文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文章,欢迎朋友们点击收藏。

更多阳江招聘信息请关注阳江人事考试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阳江公职考试考情,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招考、银行招考、农信社招考、大学生村官、医疗卫生考试等。

【导语】欢迎您阅读本文,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备考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广东省考考情,包括成绩查询、面试公告、面试名单、面试预约、面试免费模拟测评、考试用书、培训课程等,都会更新到阳江公务员考试网,欢迎考生朋友们点击收藏。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文章,欢迎朋友们点击收藏。

更多阳江招聘信息请关注阳江人事考试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阳江公职考试考情,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招考、银行招考、农信社招考、大学生村官、医疗卫生考试等。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年均增长量的求法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中有一类求增长量的题目,考生普遍感觉比较混乱,这一类的题型就是求年均增长量,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年均增长量谈谈该如何求解。

年均增长量:就是假设每一年较之前的年份都以相同的增长量在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年均增长量。

年均增长量在考试中主要有三种题型:1.已知初期量a,年均增长量x,增长年份n,求末期量。

末期量=初期量+nx其中n代表的是增长的年份,具体计算就是两个年份之差。

2.已知末期量b,年均增长量x,增长年份n,求初期量。

通过计算可以求解:初期量=末期量-nx这个求解过程是一个逆向的求解过程,所以这时候用的是一个减法。

3.已知初期量和末期量,还有已知增长年份,求年均增长量。

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年份差易错点:1.年份差算成年份数。

例:2009年的棉花产量是23412吨,2014年的棉花产量是67893吨,求从2009年到2 014年的年均增长量?错误的解法:(67893-23412)/6错误认为从09年到14年之间总共有6个年份,所以最后除以6对于年均增长量或年均增长率的问题都是除以两个年份直接做差所以正确的答案为(67893-23412)/52.年均增长量的初期量算错。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棉花产量 1234 4576 6571 7213 9521 10384求十一五期间棉花产量的年均增长量。

其实这道题的算法没有绝对的正确,只不过针对历年的考试主要有两种求法,两种求法都是正确的。

第一种解法:(10384-4576)/5这种解法主要是把起点定在2001年,因为十一五的起点就是2001年。

第二种解法:(10384-1234)/6这种解法是把起点定在2000年,这种解法相对第一种解法就是把2001年的增长情况也考虑在内,也有其合理性。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运用,至于在考试过程中如何选择操作方法,中公教育专家建议面临国考的同学可以用第一种方法来求解。

行测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背公式行测资料分析必背公式一、基期量基期量可以通过现期量和增长量计算得出。

具体公式如下:1.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2.基期量=现期量/(1+r%);3.两个基期量的和差=(A+B)或(A-B),其中A和B分别为两个基期量。

二、增长量增长量可以通过现期量和基期量计算得出。

具体公式如下: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2.增长量=基期量×r%;3.增长量=现期量×r%/(1+r%);4.平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间隔年份。

三、增长率增长率可以通过增长量和基期量计算得出。

具体公式如下:1.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2.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3.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00%-1;4.百分数求增长率,即增长率=r±百分点;5.间隔增长率=r1/(1+r2)+r2/(1+r1),偏向量大;6.混合增长率,大小居中。

常见的有:房地产=房产+地产;城乡=城镇+农村;进出口=进口+出口;研究生=硕士+博士。

四、比重比重可以通过部分和整体的量值计算得出。

具体公式如下:1.比重=部分/整体;2.现期比重差=部分量值差/整体量;3.基期比重=A/(B×(1+b)/(1+a));4.两期比重差=A×(a-b)/(B×(1+a)),其中a为平均数分子的增长率,b为分母的增长率。

五、平均数平均数可以通过总数和总个数计算得出。

具体公式如下:1.总数=平均数×总个数;2.基期平均数=A/(B×(1+b)/(1+a));3.平均数增长率=(a-b)/(1+b)。

六、倍数倍数可以通过A和B的值计算得出。

具体公式如下:1.现期倍数=A/B;2.基期倍数=A/(B×(1+b)/(1+a))。

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1.百分比计算公式:
百分比=(部分/全部)×100%
2.平均数计算公式:
平均数=总和/数量
3.增长率计算公式:
增长率=(增加量/原始量)×100%
4.比例计算公式:
比例=(部分/全部)×100%
5.环比增长率计算公式:
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6.季度增长率计算公式:
季度增长率=(本季度数-上季度数)/上季度数×100% 7.面积计算公式:
矩形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π×半径^2
三角形面积=底×高/2
8.速度计算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
9.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0.折扣率计算公式:
折扣率=(原价-折扣价)/原价×100%
11.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
投资收益率=(收益-成本)/成本×100%
12.年增长率计算公式:
年增长率=(今年数-去年数)/去年数×100%
13.运动距离计算公式:
运动距离=初速度×时间+加速度×时间^2/2
14.分数计算公式:
百分数=数分/总分×100%
15.概率计算公式:
概率=指定事件发生的次数/总事件的次数
以上是一些行测资料分析中常用的计算公式,考生在应用这些公式的时候,需要灵活运用,并且注意理解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要求,正确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考试前做好公式的记忆和理解,对于提高行测得分是非常有帮助的。

2015年国考行测备考:资料分析速算——截位法

2015年国考行测备考:资料分析速算——截位法

2015年国考行测备考:资料分析速算——截位法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中的数字进行截位,包括:四舍五入、去尾和进一。

行测考试中常用的形式有两种:(1)简单的加减截位;(2)复杂的混合截位一、简单的加减截位在国考和联考中,简单的加、减截位,一般情况下:计算前两位,看第三位是否进1或者借1,即可找到正确答案。

(1)加法。

例如1937.29+2283.21,只需要计算前两位,即19+22=41,再看看第3位上两个数相加是否超过了10,若超过了,则在前两位计算的结果上再加上1. “1937.29+2283.21”第三位为“3+8”明显超过了10,故应该进1,则最终的结果前两位应该为42.在公务员行测考试试卷中,选项一般情况为首位或者第二位不同,故可用此种方式快速的算出答案,不需要精确的算出结果。

(2)减法。

例如 3723.81-3358.23,这个数字相差的话,我们只需要计算前两位,即37-33=4,再观察第三位为“2-5”很显然不够减的,需要进行借1.此时无需计算,只需在前面两位计算的结果上减1即可,故最终的结果的第一位应该为3.【例1】下表为某地区2005-2009年房地产开发面积情况(单位:万平方米)。

根据表格,下面哪一年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增长量最大?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5372921335837424054A.2006年B.2007年C.2008年D.2009年【解析】本题选B。

本题要求的是增长量最大,即需要算出每一年减出上一年的数据,相差的越多,即增长量越大。

题目中每年的数据都是4位数,需要4位数减去4位数,计算量比较大,故可利用截位-减法的方式,计算前两位,看第三位是否需要借1,来快速的判断。

A选项,2006年,“2921-2537”前两位相减为29-25=4,观察第三位2减3不够减,需要借1,故两数相减后的结果第一位为3.B选项,2007年,“3358-2921”前两位相减为33-29=4,观察第三位5减2,够减,故两数相减后的结果第一位为4.C、D同样按照这种方式可判定相减后的结果首位分别为3、3。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计算技巧(2)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计算技巧(2)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计算技巧(2) 欢迎加入2015年安徽国考笔试1群:312191254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专题总汇上次主要介绍了资料分析数据计算技巧中的尾数法、首数法、取整法、范围限定法和特征数字法,以上五种方法属于资料分析计算过程中常用并较为简单的化简方法。

本周中公教育专家将带领大家学习八种计算技巧中的属于重难点的乘除法转化法、分数比较法和运算拆分法。

一、乘除法转化法1.乘除法转化法公式2.乘除法转化法适用情形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那么可以使用乘除法转化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2011年12月,北京星级饭店收入合计( )。

A.279634万元B.2887288万元C.295958万元D.303757万元二、分数比较法分数比较法是指通过分别比较两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大小,从而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分数比较法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者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1)两个分数比较大小,若分母相同,则分子大的分数大;若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分数小。

(2)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1.化成分子相同比较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时,可以将分子化同或近似化同,再比较两个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大的分数小于分母小的分数。

三、运算拆分法运算拆分法即将计算式中数据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便于计算的数的和或差的形式,再分别进行相应计算的方法,类似于分配律。

运算拆分法常用在比较复杂的乘法、除法运算中。

【例题2】2009 年全年北京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5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462 亿元,增长26%,主要投向交通运输和公共服务业,交通运输投资698.6 亿元,增长15.6%,公共服务业投资434.5亿元,增长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集锦
资料分析给广大考生的印象是列式繁,计算烦,以至于很多考生在备考和考试时选择了放弃。

但其实相对于数量关系来说,资料分析实在是我们广大考生的拿分项,它的技巧性和难度都要比数量关系低一些。

所以作为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来说,资料分析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

那么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怎样提高自己解资料分析题的能力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熟练掌握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做到公式在心中,临时不推导。

很多考生,尤其是男生,不愿意去记忆公式,而是习惯于在考场现场推导。

这种习惯在应对中高考的时候比较有效,但在行测考试中,时间紧,题目多,推导公式必然要浪费答题时间,导致答题量缩水。

所以功夫要平时下,公式要平时记,本文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供大家参考。

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辅导课程:/zg/2015gb/?wt.mc_id=bk105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