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第七课第二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新人教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
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
活需要。
❖
②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 (3)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
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入增加,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
进一步提高了效率。②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
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
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
❖
(2)①材料二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
加,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财政
收入增速、GDP增速。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存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
平等,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
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
承认适度的差距,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
(3)平均是指否认劳动贡献,在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抹杀一 Nhomakorabea劳动差别
和分配差距,要求绝对平均,实际上违背了公
平原则,会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公平
❖
(3)扩大内需的措施包括:①逐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②多渠
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③加快建
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④加快推进以
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⑤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和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扩大就业的发展战
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⑥协调区域发展。
认为“公平原则也就是在分配中实现平均 主义”
❖
③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都属于初次分配,其个人收
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体现提高
效率。国家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属于再分配,
他们可以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体
现促进公平。
❖
考点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21)效率:
❖
①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
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
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
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
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
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
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
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
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 材料二 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
高中新课标总 复习(第一轮)
政治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二课时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考点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1 社会公平的含义和重要体现:
①公平的含义:涉及经济、政治、法律 等各个领域。
②重要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 (2)收入分配公平:
❖
①基本含义或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收
❖
考查考生对效率与公平关系、当前宏观
经济政策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获取和
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回答第(1)小题,主
要要求运用教材中关于效率与公平的知识,结合
材料点到为止。回答第(2)小题,用图表题目
中的关键词作主语,写出图中数据所反映的问题。
第(3)小题,要求为扩大内需提建议。作答时,
必须把握“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以免做
无用功。
❖
(1)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率、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
物质前提。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
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
经济效率的保证。农户获得了100元的再补偿,
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
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
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
注意区别“分配制度”“分
配原则”“分配政策”等概念:分配制度是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
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分配原则是
“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分配政策
是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倡导先富帮后富,同
时政府要对收入分配加以调节,取缔非法收入,
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
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
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
(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原因:
❖
①初次分配也要讲公平: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
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再
分配也要讲效率: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
越重。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
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
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
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
(1)结合材料一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
(3)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
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
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
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
(4)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
公平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
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
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处理好效率与
公平的原则: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
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
况
指标
2003年 2007年 年均增长速度
GDP
13.58万亿 25.73万亿
元
元
10.8%
财政收入 2.17万亿元 5.13万亿元 22.6%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
8472元 2622元
13786元 4140元
9.8% 6.8%
❖
材料三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
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
❖
①按劳分配不仅体现了公平
原则,而且也体现了效率原则。多劳多得,少
劳少得,就是效率原则的体现;其他分配方式
不仅体现了效率原则,也体现了公平原则。生
产要素投入的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就是公平
原则的体现。②公平不在于差距的大小,而在
于差距是否合理。所谓“合理”就是差别既不
能影响社会稳定,又能给人以激励,促进效率。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
选C。材料中明确指出,我国新医改
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
制度”,这必将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医疗
改革与提高居民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实现城
乡优势互补没有直接关系,故不选A、B、D三
❖
②效率提高的含义:就是资源的节约
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
③效率的地位: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
的基本目标之一。
❖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具有一致性。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
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
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
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
遍贫穷。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
项。
❖
②重要举措:第一,保证“两个合理比
重”: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
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第二,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
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
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
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
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
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
(4)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
公平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
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
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处理好效率与
公平的原则: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
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
与平均是根本对立的。
❖
(4)把公平原则与平均主义绝对等同
起来,在理论上是极其错误的,在现实生活中
是非常有害的。
1.(天津·1)2009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 改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 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
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 ) C
公平与平均是根本对立的两个概念,两 者仅一字之差,易把二者混淆,应把握二者的 区别。
(1)公平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 的原则之一。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 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
(2)在经济生活中,公平是指利益和
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它包括“机会均等、规
则平等、差距适度、共同富裕”等内容。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