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武汉市中考专题训练:声、光、热实验探究专题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中考专题训练:声、光、热实验探究专题练习
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
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
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3.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
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
B.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两个像的距离等于两侧安全门之间的间距
C.在两侧安全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4.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一个玻璃杯的后方放置一张画有两个箭头的白纸。
当向玻璃杯中注水至两箭头中间时,透过玻璃杯中的水看到有一个箭头反向且变长了,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看到的两个箭头是实像
B.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变长了,说明装水的杯子相当于放大镜
C.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向变长的现象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D.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向变长的现象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纸片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当纸片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时,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5cm。
那么,凸透镜的焦距等于cm。
(2)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为了使烛焰的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将凸透镜向
移动
(3)小明将蜡烛置于图乙中的A点,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蜡烛向(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6.下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应将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调整至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_________像,由此可断定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___15cm。
(3)小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完整的烛焰的像后,他的食指指尖不小心触摸到了凸透镜镜面,此时光屏上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指尖的像”、“指尖的影子”、“完整烛焰的像”或“部分烛焰的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5cm。
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蜡烛应(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这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2)某同学利用该装置进一步了解近视眼矫正的原理。
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作用。
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方”、“上方”或“后方”)8.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
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9.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温度计的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序号)
(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当t时= 8min 时海波处于状态,从B时刻到C时刻海波的内能,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此时海波处于。
(3)由图可知:海波处于态时比热容较大。
10.如图甲所示,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1)分别测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
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此时大气压比一标准大气压。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较长,说明食盐水比水吸收的热量。
(3)能否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较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较大”的结论,其原因是
1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而形成的。
(2)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水的沸点是℃。
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12.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
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3)高于,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能水继续从杯底吸热
13.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观察到如图乙中a、b所示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___ (选填“a”或“b”)。
(2) 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表明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个标准大气压。
(3)在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烧杯中水的内能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
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吸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加热2min 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的比热容为J/(kg.℃)。
武汉市中考专题训练:声、光、热实验探究专题练习答案
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