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扩展语段分类汇编(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扩展语段分类汇编(及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
1.下面这首小诗是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作品,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古池
古池畔,
青蛙一轻跃,
水叮咚。
【答案】一方古池,被青苔密裹着。
池面如镜,几茎荷叶安然躺卧。
清凤徐来,一只青蛙自草丛“叮咚”一声跃入水中。
水花溅落在荷叶上,散成无数颗小珍珠。
片刻,池面又归于平静。
【解析】【分析】诗歌很简短,写的是古池,描写古池边,青蛙一轻跳跃,水叮咚一声响。
写作时,要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可以用比喻,可以用拟人,可以手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描写时,可以对古池进行想象,也可以想象描写青蛙跳入水中的画面。
故答案为:一方古池,被青苔密裹着。
池面如镜,几茎荷叶安然躺卧。
清凤徐来,一只青蛙自草丛“叮咚”一声跃入水中。
水花溅落在荷叶上,散成无数颗小珍珠。
片刻,池面又归于平静。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2.筷子,不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常用的餐具,它还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如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请根据筷子的外形、功用等特点分别写出筷子“送新婚夫妇”“送合作伙伴”的寓意并说明理由。
①送新婚夫妇
②送合作伙伴
【答案】①送新婚夫妇,寓意“筷子筷子,快生贵子”。
理由:“筷子”谐音“快子”,送新人有早生贵子之意。
或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理由:筷子外形成双成对。
②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筷子,来理解其寓意。
举的例子是,筷子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因为两根筷子一样长,所以送友人可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如果送给新婚夫妇,因为“筷子”谐音“快子”,所以送新人可寓意早生贵子之。
又因为筷子外形成双成对,还可以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
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故答案为:①送新婚夫妇,寓意“筷子筷子,快生贵子”。
理由:“筷子”谐音“快子”,送新人有早生贵子之意。
或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理由:筷子外形成双成对。
②送合作
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点评】根据筷子的外形功用等特点,写出相应的寓意并说明理由,首先要明确和“送新婚夫妇”“送合作伙伴”相关的筷子特点,可以从外形、谐音、用法等方面来考虑;然后用语准确,表达注意逻辑。
3.以“竹林”为描写对象,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表达对竹林的喜爱之情。
要求:①有观察视角的变化;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远远望去,从平地到山顶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仿佛竹的海洋。
一阵风吹过,竹海上涌起了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延伸到天边。
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根本无法知道!走进竹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是“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解析】【分析】本题主题干要求,明确观察视角。
常见的观察视角有上下、远近、俯仰、高低等。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题干要求以“竹林”为描写对象,表达对竹林的喜爱之情,结合要求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远远望去,从平地到山顶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仿佛竹的海洋。
一阵风吹过,竹海上涌起了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延伸到天边。
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根本无法知道!走进竹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是“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点评】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扩句实质上是以原句为基础,增加一些必要的成分,使原本简单、抽象、概括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形象。
此题扩写是要注意要求:一是喜爱的情感;二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三是要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4.请将苏轼的诗句“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扩展成一段描写初夏风光的语段。
要求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答案】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
【解析】【分析】诗句描写的是初夏的自然风光。
考生在解答本题时不能违背季节特点,抓住诗句中“雨”“荷花”“榴花”三个意象,根据诗句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雨是细雨,风是凉爽的微风,这种雨给人的感觉是美好的,惬意的;“荷花”是初夏时节小巧娇羞的;“榴花”五月开放,此时红的像火。
题干中给出的比喻、比拟的修辞扩写时必须写到。
故答案为: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
【点评】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内涵丰富含蓄、语言简洁凝练的语句,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疏密相见的语句,是借题发挥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这一考点主要考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发挥想象,创设情境,扩展以下诗句,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话。
要求寓含一定的人生哲理。
山头斜照却相迎
【答案】寒意初上,偶抬头,却发现,冒着嫩芽、晕着淡淡鹅黄的山头笼着初晴的斜阳,仿佛久别重逢的兄弟,早已迎候在归家路上,暖意油然而生。
人生亦然:寒冷生发温暖,逆境萌发希望,忧患孕育新生命!
【解析】【分析】理解“山头斜照却相迎”的内涵和蕴含的哲理需要结合该诗句的上下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
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
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
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
结合上述分析扩展即可,注意字数和“寓含一定的人生哲理”的要求。
故答案为:寒意初上,偶抬头,却发现,冒着嫩芽、晕着淡淡鹅黄的山头笼着初晴的斜阳,仿佛久别重逢的兄弟,早已迎候在归家路上,暖意油然而生。
人生亦然:寒冷生发温暖,逆境萌发希望,忧患孕育新生命!
【点评】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内涵丰富含蓄、语言简洁凝练的语句,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疏密相见的语句,是借题发挥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这一考点主要考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阅读下面翁同龢的《江行》这首诗,根据诗意,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准确、连贯、生动的语言,整散结合的句式,80到100字,描绘诗中画面。
江行
翁同龢
风帆一片傍山行,
滚滚长江泻不平。
传语蛟龙莫作怪,
老夫惯听怒涛声。
【答案】小船正沿着山边扬帆起航,江面上白浪滔天,天空中狂风呼啸,似在宣泄着不平。
我站在船头,对着江面高喊:江水,请转告蛟龙,休要再掀风作浪,老夫我听惯了怒涛之声,无惧狂风骇浪。
【解析】【分析】本题在把握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注意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准确、连贯、生动的语言,整散结合的句式,进行拟写。
不能只对诗歌进行翻译,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故答案为:小船正沿着山边扬帆起航,江面上白浪滔天,天空中狂风呼啸,似在宣泄着不平。
我站在船头,对着江面高喊:江水,请转告蛟龙,休要再掀风作浪,老夫我听惯了怒涛之声,无惧狂风骇浪。
【点评】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内涵丰富含蓄、语言简洁凝练的语句,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疏密相见的语句,是借题发挥的一
种语言表达形式。
这一考点主要考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00字。
(1)从下列含有“帆”的诗句中选取一联,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要求画面完整,描写生动。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论语》中的“温故知新”“有教无类”“举一反三”都与教育、学习相关,请选择其中一个,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阐述你对这个成语的认识。
【答案】(1)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孟浩然登上小船,不停地向我挥手。
最后,小船越走越远,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而我还呆呆地站在黄鹤楼上,望着长江之水滚滚向东流去……仿佛又看见和孟浩然一起喝酒一起聊天。
(2)有教无类是说受教育者都是公平的,不应当被区别对待。
但在封建社会,教育本质上还是权贵、地主阶级的特权。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解题时需要先理解诗句的内涵,解读诗歌的意象,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例如选取李白的诗句,考生要注意,这是一首送别诗,要挖掘送别的场景,同时体会诗人的情感,孤帆远影和江面浩渺烟波微茫的场景都代表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2)考生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阐述你对这个成语的认识”,所以答题时要先立足解释成语的字面意思,然后将成语放在实际生活中去解读,重在挖掘成语的现实意义。
比如“有教无类”,先阐释本义,教育的公平性,再分析封建时代以及现在有没有做到“有教无类”,以及它的好处等。
故答案为:⑴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孟浩然登上小船,不停地向我挥手。
最后,小船越走越远,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而我还呆呆地站在黄鹤楼上,望着长江之水滚滚向东流去……仿佛又看见和孟浩然一起喝酒一起聊天。
⑵有教无类是说受教育者都是公平的,不应当被区别对待。
但在封建社会,教育本质上还是权贵、地主阶级的特权。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语言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从诗句中的意象“帆”中去解读诗歌的意象的特点,从诗句本身的意思入手,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例如选取李白的诗句,考生要注意这是一首送别诗,所以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挖掘送别的场景,同时要注意体会诗人此时的情感,孤帆、远影都代表了诗人李白对朋友的不舍和江面浩渺烟波微茫的情景。
⑵本题考查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联系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阐述对这个成语的认识,学习孔子师德要注意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学习与行动的统一,尤其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一是德育的针对性,突出德育的根本;二是德育的有效性,重视德育的途径;三是注重心理引导。
注意结合生活中的经历或者体验来写,如温故才可知新。
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时期给人的感受与启迪是不一样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年龄的增长,带
给我们的是机智与深沉,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社会经验使我们对于同一事物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因此,重温过去,总能使我们有新的收获。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如何复兴传统民族文化?一些有识之士怀着一种文化自觉,已经开始探索。
其中一个方向是通过对传统服饰的恢复,①________。
然而传统民族文化复兴之路并不平坦,比如有人穿汉服上街常常会被人误认成日本人或韩国人。
就是那些认可穿民族传统服饰的人②________。
其实民族服饰的穿着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平常工作上班,可以穿现代时装,在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③________。
【答案】来复兴蕴含在服饰上的传统文化
;也认为传统服饰不方便日常生活
;则可以穿传统民族服饰。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前文“如何复兴传统民族文化”可知应该填写“来复兴蕴含在服饰上的传统文化”,第②空根据后面的“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可知应该填写“也认为传统服饰不方便日常生活”;第③空根据前文“平常工作上班,可以穿现代时装”可知应该填写“则可以穿传统民族服饰”。
故答案为:来复兴蕴含在服饰上的传统文化;也认为传统服饰不方便日常生活;则可以穿传统民族服饰。
【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以德、才、学、识四字来品评、衡量人才的传统。
①________,对文人、学者的评定,这四个字似更是“须臾不可离”。
德、才、学、识,说起来似乎并不难懂,很多人以为,那些一流的人才,特别是一些名家、大家,②________。
道理虽如此,但究其实,四者很难兼顾,且关系相当复杂,并不能一概而论,而钱钟书先生却在《管锥编》、《谈艺录》等著作中,通过对古代大量文学批评人物的具体考察,③________,给人以启发。
【答案】虽然对任何人都可用这四字评价
;应该是四者兼备的
;揭示了四者错综复杂的关系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衡量人才”,第②空注意后面的“四者很难兼顾”,第③空注意前文“关系相当复杂”。
故答案为:虽然对任何人都可用这四字评价;应该是四者兼备的;揭示了四者错综复杂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语句的连贯的题目,做提前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话题,然后再认真分析空白处与前后句的关系,做到既要前瞻又要后顾,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再结合题干要求答题,这样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1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进入高三,学生将面临高考复习备考的高效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最好按老师的要求来复习备考,因为只有按老师的要求才能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而安排好时间,必将提高做题效率,高考中也就一定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①不是只有按老师的要求才能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不是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做题效率;不是提高做题效率在高考中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解析】【分析】注意文段表意绝对的句子“只有按老师的要求才能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做题效率,高考中也就一定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故答案为:不是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做题效率;不是提高做题效率在高考中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1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认识语言的美,能帮助人更好地走向美的世界。
理解语言的情感色彩,就能体会到语言的美,孩子们一旦发现了语言的美,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
有的孩子会热情地收集词汇、成语、优美的句子,背诵经典的诗词,而语言的贫乏,常常使一些孩子用不恰当的语言表达情感或与人交流。
甚至一些成年人,在球场上竟然集体用所谓的“国骂”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都是语言贫乏惹的祸。
①理解语言的感情色彩,不一定能体会到语言的美。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发现了语言的美,不一定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
;用“国骂”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一定是语言贫乏惹的祸
【解析】【分析】注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孩子们一旦发现了语言的美,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这都是语言贫乏惹的祸”。
故答案为:发现了语言的美,不一定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用“国骂”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一定是语言贫乏惹的祸
【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
诗贵在理趣,①________,并且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②________,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之于诗的形象和语言。
因此,③________,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
【答案】陶渊明的诗便富有理趣
;而是从具体的生活出发
;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有理趣)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
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陶渊明的诗便富有理趣;而是从具体的生活出发;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有理趣)
【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把辛亥革命运动比作一驾马车,那么,①________。
暴力斗争是左轮,主要包括起义和暗杀,舆论宣传是右轮,②________。
就口头宣传而言,辛亥革命党人中不乏高手,孙中山、秋瑾都很善于演讲。
就文字宣传而言,邹容写的《革命军》、陈天华写的《猛回头》都曾轰动全国。
③________,很快就将腐朽的清王朝碾扎到了历史的车辙中。
【答案】暴力斗争和舆论宣传就它的两轮;主要包口头宣传和文字宣传;两个轮子一起转
动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结合后面“暴力斗争”“左轮”“舆论宣传”“右轮”的分析,此处主要讲马车的两轮;对“主要包括起义和暗杀”的仿写,结合“舆论宣传”特点分析即可;结合后面“碾扎到了历史的车辙中”等内容,应该是两个轮子一起转动。
故答案为:暴力斗争和舆论宣传就它的两轮;主要包口头宣传和文字宣传;两个轮子一起转动
【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14.某大学举行辩论赛,辩题为“网络匿名有助于/有害于公众议题讨论”,请你以反方队员的身份,针对正方发言拟写一段辩论词。
要求:不得改换辩题,立场鲜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85字。
正方发言:网络匿名的作用在于保护发言人的隐私,在触及敏感话题时,因为这种保护的存在,人们会敢于站出来说话,不再麻木、冷漠。
可见,网络匿名是我们打开民主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答案】网络匿名的危害在于给别有用心者提供了保护伞,因为这种保护的存在,网络暴力、不实之词会趁机兴起,危及社会文明的建设乃至国家安全。
可见,网络匿名是我们社会建设千里大堤上的一个蚁穴。
【解析】【分析】扩展语句的题目有词语型扩展、句子型扩展、话题性扩展,句子型扩展注意两次成句,句子型扩展注意添加相应的修饰成分,话题性扩展注意围绕话题,展开想象。
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
一般扩展语句都要修辞的要求,注意把握。
此题属于命题是扩展,注意抓住正方的观点进行反驳。
故答案为:网络匿名的危害在于给别有用心者提供了保护伞,因为这种保护的存在,网络暴力、不实之词会趁机兴起,危及社会文明的建设乃至国家安全。
可见,网络匿名是我们社会建设千里大堤上的一个蚁穴。
【点评】本题重点是要紧扣反方的观点来组织语言。
结合正方的发言,力求针锋相对,特别要注意语言的逻辑严密性。
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
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①________,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
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②________。
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
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