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2课“蒸汽”的力量学案 人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44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44人民版PPT课件


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

Thomas Mason爵士从他在

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

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

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 市 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 场
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原料/劳动力/国内市场/ 资本
(2)改变了社会结构,加快了城市化 进程,有利于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使英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材料四 • 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 要多。……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 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1850年,英国 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年,英国的 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
圈地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 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 ————斯塔夫理阿偌斯《全球通史》
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技术积累
zxxkw
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政治前提
1、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政治保障)
(2)条件:
①市场 (必然性)
国内:圈地运动扩大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国外: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扩大了海外市场
(2)过程:英国 18C末 欧陆、北美 (19C中完成) 19C中后期 世界其他地区(俄.日.中)
美国发明机床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使 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推动了世界工业化进程。
5、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
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历史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蒸汽”的力量课件人

历史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蒸汽”的力量课件人

历史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蒸汽”的力量课件人民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资本主义市场的起源•“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资本主义市场的竞争与垄断•“蒸汽”的力量在当今社会的体现01资本主义市场的起源资本主义萌芽是资本主义市场起源的最初阶段,其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总结词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富裕的商人开始聚集财富,形成了最初的资本。

这些资本被用于投资生产,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萌芽。

详细描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早期资本主义市场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详细描述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逐渐扩大,商业活动也日益频繁。

此时,一些大型商业城市开始出现,成为商业中心和贸易中心。

同时,货币和信贷业也开始发展起来,为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总结词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VS工业革命的推动与市场扩张总结词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推动力来自于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

详细描述在18世纪中叶,英国首先爆发了工业革命,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这使得商品生产迅速增加,市场逐渐扩大。

同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使得商品能够更加便捷地流通。

在此背景下,资本主义市场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02“蒸汽”的力量1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2318世纪,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期间,对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使其成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动力源。

瓦特发明蒸汽机蒸汽机由汽缸、活塞、冷凝器等部分组成,通过水蒸气的压力驱动活塞运动,从而转化成机械能。

蒸汽机的构造与原理随着蒸汽机的不断改进,其效率和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动力设备。

蒸汽机改进的影响03能源转换蒸汽机实现了能源的转换,使得能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和环保,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56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56人民版PPT课件

资本因素:流动资本和商业利润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海外贸易和掠夺)
劳动力因素:行会瓦解和圈占农田确保了劳动力资源; (圈地运动)
技术因素: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条 件成熟
一个前提(政治制度的发展)
原因
2.
四个因素(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
工 业
珍妮纺纱机(1765年) (开始)


纺织领域的一系列发明
18世纪中期
农村人口 城市人 百分比 口
百分比
67
33
19世纪中期
农村人口 城市人 百分比 口
百分比
48
52
影响二 :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问题·探究】:2、试分析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
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D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
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影响六: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环境 的污染、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 日益突出
【问题·探究】:2、试分析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 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
本准则,它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逐
渐成熟的表现是(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有利条 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政治保障。
【问题·探究】:1、试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 因有哪些或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发生在英国?
原因:
政治保障: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前提条件
市场因素: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2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2

【变式训练1】 图片能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历史,下图给我们的
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
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
③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工业革命对社会变迁产生巨大影响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解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③说法错误,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案 B
【典例2】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
【方法技巧】 图片类试题审题中的“四审、三判” (1)对图片要“四审”:一审图片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准确界定答 片所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定位答题方向;三审图片 确其内涵和外延;四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确 的关系类别。 (2)对被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 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被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 选项;三是判定各被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 。
主题二 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类别
工场制度
工厂制度

时期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
生产 手段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 主要依靠
垄断组织

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 相对于工场手工业,
规模
并中小企

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 规模较大、工人集中
成的,规
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 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 促进了生
【典例1】 (2013·福建高考)图一、二、三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 突出反映了( )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43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43人民版PPT课件

材料二: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90%
80%
80%
70%
60%
50%
1
40% 30%
2
25%
20%
10%
0%
(1)英国农村和农业1 人口流向何方? 2
(2)这种人口流动对城乡结构、阶级结构和产业结
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城乡结构:
新兴城市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
材料三: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3、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问题探究3: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材料一: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恩《共产党宣言》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60
40 20
0 1801年
1851年
1901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产业结构:
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材料四: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
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 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 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 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 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表现: (1)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3)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问题探究5: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1)世界市场的形成 ①途径:列强的对外扩张 ②根本动力:工业革命 ③联结纽带:交通运输业发展 ④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形成标志: 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 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93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93人民版PPT课件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工厂制的形成和推广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动力的革新
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 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推行圈地运动
原料、劳动力、国内市场、资本
从以下材料能得出哪些信息?
材料二:从16世纪开 始,英国积极进行殖 民扩张,海外市场扩 大,有利于资本的原 始积累.有一个英国 的手工工场主声称: 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 怕供不应求了.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原料、资本、国外市场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时间 1733年 1765年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人物 重大发明
影响
凯伊
飞梭
提高织布速度,加速工业 革命的到来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瓦特
改良蒸汽机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
富尔顿 史蒂芬孙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交通运输进入以蒸 汽为动力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工工场的发展④代议制的确立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是:
()
A.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B.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C.圈地运动的进行
D.手工工场的发展
3、英国工业革命是从什么部门首先开始的:( )
A.棉纺织业 B.制呢业
C.动力
D.交通运输业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604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604人民版PPT课件
根本动力
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
英国扩展到世界
工生 业产 革力 命提

商品(工业品)丰富、廉价 物质
世 界
便利的交通运输 纽带 市
(全球)殖民扩张
政策)
主要 (炮舰途径
场 初 步
(全球)殖民体系确立 保障 形

反思工业化
思维拓展
• 19世纪中叶,工业文明与 农业文明的碰撞下, 中国能否独善其身?
破 坏 性
工业革命—
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工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用机器大生产代替 手工劳动的飞跃。它既是生产技术的一次革 命,也是社会关系的一次深刻革命。为世界 市场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探究一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政治上: 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
中国自给自 足的封建经 济逐渐解体
政治上:
反封建反 侵略的民 主革命
建 设 性
经济上: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 义产生
思想上:
向西方学习 的新思潮萌 发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 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 “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 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 是建设性的使命。”
工业资产阶级
和工业无产阶
级。
工业革命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材料六: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 认为“各人应为追求自己利益做选择 ……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 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上述材料说明了工业革命后产生了什么思想?
社会意识: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 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609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609人民版PPT课件
水力纺纱机发明者阿克 莱特,白手起家,开办英国 第一家棉纺织厂,被授予爵 士头衔,破格当上郡守,可 以与贵族社会交往。报纸说 他:“十年的一瞬间从一个 不值五镑的穷鬼,成为拥有 马车仆役的采邑地主,并买 下了价值二万镑的地产”, “其制造厂收入比大多数德 国王公都要多的多。”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比例(%)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材料六
亚当·斯密在《国 富论》一书中,认为 “在商品经济中,在一 只‘看不见的手’的指 导下,即通过市场自发 作用的调节,每个人都 以追求自己利益为目 的……主张限制政府在 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 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 的作用。”
社会思想: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 竞争和自由贸易
3、下列史学家统计的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 变化图(注:图中①农民②工人③中产阶级), 其中合乎史实的是
A
B
C
D
材料五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 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 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 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 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思考: 同学们根据所学地理经济学知识, 工厂利 用水力作为动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二)机器动力的革新
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 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时代”。

蒸汽轮船

横渡大西洋


1489328年,哥第伦一布艘的完帆全船用代蒸表汽人动类力首航次行的汽轮 横渡横大渡西大洋西用洋了用2个了月18天
多面英国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法国、美国 等后,世界面貌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工场到工厂”和“世界市场的孕 育”,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 重大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41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41人民版PPT课件
三 、“蒸汽”的力量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英国首发条件、进程、扩展、影响
二、打造“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措施和表现) ★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成熟
原则:自由主义的原则;
内容: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
国际经济交 安全与增值;规定在国际贸易
流基本准则
中给予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 关税保护;
意义:使国际经济交流更加理
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
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的总和。除商品流通外,还包括资金、劳 工、技术、信息等流通等。
②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③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确立 ;
④重要纽带: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资金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技术 革命。
(2)初步形成的时间:19世纪中期 (3)初步形成的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 利 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洞 开”。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成熟 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市场。它主 要指的是东方落后国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 分,成为它们的商品倾销的场所和原料产地。所以其形成的基础是 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生产互补性 交通工具革新 殖民体系形成
物质条件 联结纽带 重要保障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拓展: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动力的革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பைடு நூலகம்
蒸汽时代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490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490人民版PPT课件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
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英国殖民地分布图
一个时代没有英雄并不可怕,可怕 的是丧失了产生英雄的土壤。
——作家熊召政
探究: 近代中国 是在怎样 的社会背 景下研制 使用蒸汽 动力的?
该机械研 制成功后 有没有产 生社会的 巨变?
为什么?
洋务运动时期,1862年,第一台 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蒸汽机正 式完成。
1771 水力纺纱厂 阿克莱特(英)
标志着工 业革命的
开始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工厂制度取 哈格里夫斯(英)
1769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英)
1779
骡机
克隆普顿(英)
标志着近代机器 大工业的诞生, 确立了资本主义
大工厂制度。
场景三
动力革命
2020/10/20
与同学们一起共勉!
课堂检测
1.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 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 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 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 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蒸汽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从 来不曾有过哪一个巨人能具有这么大 的力量。只消我们知道怎样去驾驶它,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做的事将是无 穷尽的。它不仅可以举动重物,还能 够转动所有的机器。它将为我们拉动 货车,推动船只,它能够耕田种地, 它可以纺纱织布。
场景四
交通工具革新
2020/10/20
场景四
2020/10/20
20
3.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 变革。这里的“社会变革”指的是( )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31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1531人民版PPT课件
③原料:本国煤铁资源丰富;广阔的海外殖 民地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原料
④生产技术: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积 累了丰富生产技术知识
⑤国家政策的保护:1624年 专利法(垄 断法)
⑥市场:殖民地遍及世界、市场需求 极大
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工业革命?
(1)中国当时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的顶峰, 政治腐败 (2)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 国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小农经济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不利 于自由劳动力的解放,另外市场狭小。 (4)一些大商人热衷买房置地,不利于资 本积累。 (5)在文化方面,实行文化专制,八股取 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英国专利法的颁布体现了政府对发明 者的重视,以法律来保护个人的发明创造, 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技术革新高 潮的到来。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年代——19C中期)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前提和条件)
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条件:
①劳动力:推行圈地运动获取大量廉价自 由劳动力
②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大量资 本
----人民版《必修二》
英国取得“__世__界__工__厂__”_地位
• 工业革命的特点:
• (1)发起国:英国
• (2)主要是能工巧匠的经验积累,

科学与技术没有紧密结合
3、扩展 (1)扩散方向:工业革命在 英国 开展了近半
个世纪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向 欧美 大陆扩散。 (2)领先部门:在随后的各国工业革命中, 纺织业 和 铁路业 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4、完成 机器制造业:19世纪中期诞生。机器制造业的 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1
40%
2
30%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2课“蒸汽”的力量学案 人民版必修2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2课“蒸汽”的力量学案 人民版必修2

第2课“蒸汽”的力量[学习目标]学考内容考试要求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b2.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 b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c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2.条件(1)资金: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

(2)劳动力: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3)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市场:圈地运动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扩大了海外市场的需求。

[图解识记]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素二、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1.棉纺织业(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又称“珍妮纺纱机”)。

(2)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1年他在英国曼彻斯特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标志着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和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的确立。

2.动力方面:1782年,瓦特发明了联动式蒸汽机(又称“万能蒸汽机”或“改良蒸汽机”)。

3.交通运输(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2)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知识点拨]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使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工业革命创造了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1)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2)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

(3)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形成过程(1)初步形成:到19世纪中叶,随着日本“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亚、非、拉的多数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时三“蒸汽”的力量课件人民版必修2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时三“蒸汽”的力量课件人民版必修2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变化:从事工业的人数递增;从事农业的人数递减;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增
加。原因: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大机器生产改变了人口的职业结构,大量人口流入第三产业。
3.对外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史料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这些工业所 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 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是非正义的。但要看到,亚非拉广大地区,其特点是社会封闭落后,经济水平低下, 发展速度极为缓慢。西方殖民扩张打破了各地区各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 以近代工业文明的纽带将全世界人类历史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这是一个客观的进步。 不可否认,殖民扩张将近代工业技术和文明价值观带入落后地区,客观上冲击与摧
【学习思考】 1.请思考这一变化对英国阶级关系的影响。(教材第95页)
提示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自耕农在英国逐
渐消失;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2.请思考英国出口贸易有什么特点?(教材第96页) 提示 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原料进口所占比例大。 3.读一读左图,想一想英国从1750年到1865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教材第97页)
——摘自《共产党宣言》
思考 据史料,说明 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这一现象表明当
时世界经济的什么特点? 答案 目的: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多的原料产地。特点: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
[史论形成] 从社会转型视角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 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3“蒸汽”的力量教案 人民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3“蒸汽”的力量教案 人民版必修2

③带来环境污染 ④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 从 1820 年到 1830 年,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 40%以上,
是自 18 世纪后期以来增长最快的 10 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外移民的涌入 B.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C.没有天灾人祸 D.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2、措施(1)政治:进行民主化改革,通过三次
制度改革,英国建立了资
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2)经济:运用
经济思想。(3)法制:进行法制化
建设,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生产的原则。(4)外交:推行“
”强制推行自由贸易。 (5)文教: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技。
主题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1.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
促进新兴城市发展,
进程加快。
(3)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引起经济布局与产业结构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5)思想文化、科学教育:促进科学教育发展及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6)世界市场的形成: 19 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中心的
初步形成。
主题二、打造“世界工厂”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增。
思考:结合课本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
学点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 首先出现的
领域。 2 开始:18 世纪 60 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
3 突破:1782 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人类进入

代。4.生产组织形式:1771 年,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厂,标志
制度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蒸汽”的力量[学习目标]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2.条件(1)资金: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

(2)劳动力: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3)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市场:圈地运动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扩大了海外市场的需求。

[图解识记]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素二、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1.棉纺织业(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又称“珍妮纺纱机”)。

(2)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1年他在英国曼彻斯特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标志着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和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的确立。

2.动力方面:1782年,瓦特发明了联动式蒸汽机(又称“万能蒸汽机”或“改良蒸汽机”)。

3.交通运输(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2)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知识点拨]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使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工业革命创造了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1)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2)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

(3)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形成过程(1)初步形成:到19世纪中叶,随着日本“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亚、非、拉的多数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逐渐成熟①标志: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②史实: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拿破仑三世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废除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英法签订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知识点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方面是指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被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沦为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另一方面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依赖性也空前增强,贸易往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图解识记]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主题一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内容1.工业革命的条件史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史料二(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

16世纪初,该家庭出租了16个牧羊场。

……汤申家族还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

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

——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史料解读]史料一中的划线信息说明市场的扩大要求技术革新。

史料二中圈地运动前后,英国农业中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革,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工业革命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市场、原料等条件。

[问题思考](1)史料一表明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这场运动与后来的工业革命之间有何联系?提示(1)表明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2)经济运动:圈地运动。

联系: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原料等条件。

2.工业革命的内容史料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史料解读]抓住史料中的关键语句:“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工厂代替了作坊”。

[问题思考]结合史料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并用史实加以论证。

提示内容: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

史实: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答其他史实也可)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1)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

(2)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大帝国。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

(4)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

手工工场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

(5)政治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国内社会稳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

主题二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1.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史料蒸汽机车汽船[史料解读]蒸汽机车和汽船的发明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

[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何联系?提示事件:工业革命。

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工业革命中的一些技术发明又为其形成提供了一些必备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将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

2.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史料资产阶级既已榨取着世界市场,于是就使所有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部门加工制造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从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并且它们所出产的制造品已经不只是供本国内部消费而且是供世界各处消费。

——《共产党宣言》[史料解读]划线部分信息“所有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不只是供本国内部消费而且是供世界各处消费”,这反映出世界市场的形成。

[问题思考]史料直接反映了什么?本质上体现了什么?提示史料反映了新兴工业部门加工的原料及产品遍及世界各地。

本质上体现了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提供了物质基础。

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密切了国际交流。

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

它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改变了世界格局。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1.(2017·4月浙江学考)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

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手摇纺纱机②骡机③飞梭④水力织布机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英国纺织业中技术发明的顺序是飞梭-手摇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即③①②④,故选B项。

2.(2016·4月浙江学考)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

”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 )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B.推行标准化生产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D.创制水力织布机答案 C解析发明蒸汽抽水机的是英国的塞维利;率先推行标准化生产的是英国的韦奇伍德;创制水力织布机的是卡特莱特;1771年,阿克莱特创办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

故选C项。

3.(2015·10月浙江学考)下表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台数变化表(单位:万台)A.改变了世界格局B.密切了国际交流C.完成了城市化进程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答案 D解析材料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数量的增加。

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数量的增加,直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故D项正确。

4.“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已把工人隶属于资本制下的运动扩大到世界规模。

……印度、中国和日本,现在都不得不遵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世界史法则而无法摆脱历史的命运。

”这段论述反映( )A.印度、中国和日本先后沦为西方的殖民地B.19世纪40年代欧洲和亚洲的相互促进C.近代欧洲是世界进步的原动力D.近代亚洲国家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答案 D解析从材料“都不得不遵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世界史法则而无法摆脱历史的命运”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等亚洲国家是被动的接受工业革命的成果,成为了世界工业市场的一部分,故选D。

5.(2018·4月浙江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

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

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

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

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

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煤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

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

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

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

答案(1)原因:运送物资的需要;蒸汽机车发明与使用;生产成本低;政府支持。

(2)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对点练]考点1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产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