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6 摩擦力 同步测试(1)D卷(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6 摩擦力同步测试(1)D卷(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B . 门没被风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 . 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D .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考点】
2. (2分)下列实例中,能增大摩擦的是()
A . 行李箱下安装轮子
B . 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C . 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
D . 气垫船行驶时船体与水面脱离
【考点】
3. (2分)龙龙学习物理知识后,发现家里很多事情都能帮上忙了,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衣服拉链拉不动了,就在拉链上抹一些石蜡,可以减小摩擦力
B . 打不开罐头的瓶盖,戴上橡胶手套就能拧开,这是减小摩擦力
C . 想办法把自己的书包背带加宽,减小了压强背起来才会舒服
D . 厨房的菜刀钝了,应该用石头磨一磨,增大压强才好切菜
【考点】
4. (2分)早晨,小明骑着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驶向学校,强劲的北风迎面吹来,此时地面对车前轮的摩擦力为f1 ,对车后轮的摩擦力为f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f1与前进的方向相反,f1<f2
B . f2与前进的方向相反,f1>f2
C . f1与前进的方向相同,f1<f2
D . f2与前进的方向相同,f1>f2
【考点】
5. (2分)(2017·浙江) 如图,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m1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2的钩码相连。

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钩码触地后立即静止,木块继续滑动一段距离停在台面上。

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B . 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和钩码所受的重力均不做功
C . 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0
D . 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越来越小
【考点】
6. (2分)(2010·湖州) 下列关于电动自行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车轮转轴内装有小钢珠是为了减小摩擦
B . 车把(车笼头)是省力杠杆
C . 动力系统的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
D . 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惯性
【考点】
7. (2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
A . 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
B . 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
C . 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
D . 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考点】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4分)
8. (6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小枫、小红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小枫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在左右两盘中放入质量为50g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当他在右盘中再加入10g砝码时,木块仍处静止状态,这是因为木块受到向________ (填“右”或“左”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
(2)老师指出小红选择的实验器材更加合理,如图乙所示,选小车代替木块,对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 .
(3)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__ 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__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4)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过程中,将小车进行扭转,这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是否满足________ .【考点】
9. (2分)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竖直匀速下落的雨滴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B . 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将立即停止运动
C . 赛车在弯曲的跑道上飞速行驶,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地改变
D . 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最木箱的摩擦力
【考点】
10. (2分)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象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
A .
B .
C .
D .
【考点】
11. (3分)小明发现,高空坠物下落越来越快,而跳伞远动员利用降落伞却能安全着地。

空中下落的物体,其最大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相同型号、质量为m的纸杯10个,按如图所示分成A、B、C、D四组。

②将A组纸杯在一定高度、底部向下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并用仪器记录下落过程中的速度。

③分别用B、C、D组纸杯重复步骤②。

④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秒)
速度(米/秒)
烧杯质量
0.10.20.30.40.50.60.70.80.9 1.0
m0.50.8 1.0 1.1 1.2 1.2 1.2 1.2 1.2 1.2
2m0.6 1.0 1.3 1.5 1.6 1.7 1.7 1.7 1.7 1.7
3m0.8 1.3 1.6 1.9 2.0 2.1 2.2 2.2 2.2 2.2
4m0.9 1.5 1.8 2.0 2.2 2.4 2.5 2.6 2.6 2.6
(1)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什么条件尽可能相同?________。

(2)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3)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请说明其
依据:________。

【考点】
12. (11分) (2020七下·椒江期末)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柯和小妍分别设计了甲、乙两个方案(如图所示)。

(1)同学们一致认为小妍的方案更好。

为什么?
(2)若使卡片在图乙位置失去平衡,可以用________方法来实现(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3)用小妍的方案进行实验时,有同学发现两细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丙),卡片也能静止,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 ;另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两边钩码数量不同时(如图丁),小卡片也能静止,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不匹配时,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A . 否定相应的理论
B . 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 . 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D . 认真分析,寻找原因
【考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4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考点:
解析: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