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职业倦怠是一种
多方面的、复杂的现象,它包括情感倦怠、行为倦怠和认知倦怠。
本文将探讨当前我国高
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
2014年,教育部曾委托北京师范
大学对全国45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0%的高校教师存在某种程度的职业倦
怠表现。
除了主观感受之外,相关数据也反映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2015年,教育部发布全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其中指出高校教师的离职率持续上升。
同时,2016年中国高校蓝皮书还指出60%的高校教师感到非常累,这也表明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造成职业倦怠原因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工作压力大,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包括教学任务,科研任务,行政任务等。
其次是工作环境的不良,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很
容易受到不同的影响,例如多人合作、职务评定、行政管理等。
再者,获得感和实现感不足,建立自信和自豪感不易,工作动力和责任感容易缺失。
三、应对措施
1、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高校应该调整工作任务,让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思考和研
究。
2、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
高校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创新精神
等相关的教师教育和培训课程,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3、改善工作环境。
高校应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热情,营
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4、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
高校应该合理制定教师的薪酬和福利政策,提高教师的
经济待遇,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四、总结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引导教师思想态度、改善工作环境、
提高工作效率等措施。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给我国高校的教师带来更好的职业环境和前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