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市统测分析
2009-2010年度初三物理试卷分析
![2009-2010年度初三物理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02ff3543323968011c92fd.png)
2009-2010年度初三物理区一检试卷分析一、试卷的总体情况本次考试试卷总分80分,四大类题型,共22小题。
试题表述严谨科学,图形清楚,布局合理,体现物理学科的特征,能紧扣《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从总体看,试卷难度并不是太大,基础题比重大,但分数偏低。
二、试卷的命题特点1、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内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理解欧姆定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等内容。
试卷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这些内容都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一般学生能够作出正确回答。
2、注重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对信息进行处理能力的考查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例如:实验题第29题,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需要学生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小灯泡电阻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式等,都是这方面的试题。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答卷过程中暴露的问题1、填空题审题不仔细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用已有的思维定势去思考、回答问题,导致用基本概念和规律分析问题时出错。
2、计算题答题不规范计算题是酒泉市物理中考中传统题型,“中考说明”要求淡化计算,但不是放弃计算,毕竟它有自己独特的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功能。
阅卷中发现,部分学生不写物理公式,纯数字运算,缺乏正确的单位等。
广大物理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应给予必要的重视。
3、说理题的文字表达不精准由于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在指导方面也没有严格要求,在需要学生作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时,学生的表述出现不科学或不全面的现象。
2010年龙岩市九年级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分析
![2010年龙岩市九年级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fcce87e53a580216fcfeed.png)
2010年龙岩市九年级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分析一、试卷总体评价2010年物理质检试题涉及到初中物理的力、热、电、光和能量等各方面知识,其中电学和力学仍然是考查重点,份量适中,难度不大,但有一定的区分度,文字多,阅读量大,全卷总体难度值为0.6左右。
容易题、中档题、稍难题的比例约为 8∶1∶1。
题量:34道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基本题型:选择题,填空、做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及计算题。
二、试题主要特点1.围绕“考纲”,着眼“双基”试题继续保持无偏题、怪题的风格,基本上以“考纲”和教材为依据,把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作为考查的重点,双基覆盖率大约在70%左右。
试题对“考纲”的内容作了现实的说明,增强了“考纲”可信度,体现了中考服从于教学并服务于教学的指导思想,对今后师生的教学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
2.重视过程,体现探究较以往相比,试卷更加体现了学生对物理过程、概念、规律以及方法的理解和内化,真正体现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思想。
如第24、26、28和30题等,如果在平时学习中采用“背实验”或在黑板上做实验,或者即使经历了实验,但仅仅是简单“模仿”,而无思考和探究,是很难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第20题文字较多,其实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对基本物理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性。
3.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试题突出学科知识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大部分题都具有实际背景,取材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如第4、6、7、10、11、14、22、26、33等题,涉及的是生产和生活实际,第2、3、17、19、20、31、34等关注的是社会热点。
整个试题材料新颖,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缩短了学生与试题情境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时时在身边,尤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习理念,为学生可持续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香坊区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卷(九年级)(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香坊区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卷(九年级)(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580ea3680203d8ce2f24ec.png)
香坊区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物理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2.下列各图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理现象,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认识到花香扑鼻的原因——扩散现象B.乙图:年幼的瓦特看到蒸汽将壶盖顶起的现象——水蒸气对盖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盖子的机械能C.丙图:将装有一小半沙子的试管用力晃动多次,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做功改变内能D.丁图:沿海地区白天和夜晚的风向不同的原因——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同样吸、放热时,温度变化小3.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石蜡上。
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
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A.甲最小 B.乙最小 C.丙最小 D.一样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5.如图,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螺线管通电。
你认为会发生的现象是: A.通电螺线管一定保持静止不动 B.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S极指向地理的南极C.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 D.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S极指向地理的北极6.结合图中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中的电子大部分被束缚在原子核的周围,几乎不能自由移动。
B.在金属导体中只有自由电子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C.铁和银的导电性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内部的自由电子情况不同。
D.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2009-2010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09-2010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25a8dd3848d7c1c709a1452f.png)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物理试题(总分:10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如图1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登楼梯比赛中,小明同学从一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12s,则他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A.5W B.50W C.500W D.5000W3.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图1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B .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4.将一支有弹力后盖的圆珠笔按在桌面上,松开手,会发现圆珠笔将竖直向上跳起。
关于圆珠笔从松手到上升至最高点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B.内能→动能→重力势能C.动能→重力势能→内能D.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5.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是A.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6.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金属的电阻会突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假如所有导体的电阻都没了,则关于用电器接入电路后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B.取暖器仍然可以发热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D.电动机仍然能转动7.分析复杂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关系时,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简化处理。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A .把电流表看成是断路的B .把电流表看成是一个大电阻C .把电压表看成是断路的D .把电压表看成是一根导线8.如图2是医院病房和护士值班室的示意图,病人需要护理时,只要按床边的按钮开关就能及时通知护士:1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 1,护士值班室的灯L 1亮;2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 2,护士值班室的灯L 2亮。
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9.洗衣机、电冰箱、电脑等许多家用电器均使用三脚插头和电源插座连接,如图3所示。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题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19c5aed0d233d4b14e69b6.png)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题注意事项:试题分第Ⅰ、Ⅱ两卷,Ⅰ卷是选择题,Ⅱ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等填写清楚。
第Ⅰ卷 (选择题共3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35分,1~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11~1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观察的视野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不断延伸,大到宇宙小到夸克,空间尺度大小各异。
以下四个物体尺度最小的是 A .太阳系 B .地球 C .电子 D .分子 2.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 A.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学校门口外马路上行驶的汽车 D.天花板上悬挂着的日光灯 3.下列能源在利用时对环境有污染的是A.太阳能B.风能C.柴油D.水能4.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瓶里的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A.啤酒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了B.啤酒结冰后,质量变大,密度变小,体积变大了C.啤酒结冰后,质量、密度和体积均不变2D.啤酒结冰后,质量变大,密度变大,体积变小了 5.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 .在冰上玩耍的孩子发现冰要破裂时,马上轻轻伏到冰上向岸边爬B .图钉尖的面积比帽的面积小许多C .菜刀钝了要磨一磨,使刀刃锋利D .啄木鸟长有细长而坚硬的尖喙 6.下面四幅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7.下列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钢笔水滴在烧杯中,使整杯的水变红 B.长期堆煤的墙角,墙体变黑C.在箱子里放上樟脑球,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气味 D.打扫卫生,看到阳光下飞扬的尘土8.如右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A.保持不变B.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C.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D.稍微上升一些9.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自海南三亚出发,远赴4400多海里以外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当军舰从太平洋海域进入印度洋海域后,士兵们发现船的吃水深度(即浸在水中的深度)增加了,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可能由于海水密度减小,所以军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大B .可能由于海水密度增大,所以军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大九年级物理试题 第3页(共6页)C .由于军舰吃水深度增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也增大D .由于军舰吃水深度增大,所以它排开海水的质量也增大10.工人用滑轮组把一箱箱货物从一楼提升到五楼,在滑轮组上加润滑油后,机械效率提高了,则加润滑油后工人提升同样的重物时,做的A .有用功减小,总功不变B .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C .有用功减小,总功减小D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 11.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A.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C.滚摆在上升过程中转的越来越慢D.从高处落下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 12.下列生活实例与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道理B .用吸盘挂钩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C .修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越长越省力的道理D .制造形状上下不对称的机翼,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3.如图所示,福娃妮妮正在通过定滑轮将一重物拉上去,她所用的拉力为50N ,所拉物体的质量为4Kg ,物体向上升了5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10N /Kg )A.妮妮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做功为400JB.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的重力可以忽略C.克服被拉物体的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其大小为200JD.此次使用定滑轮的过程中,其机械效率为80% 1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水银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B.我国东北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3.2℃,应使用酒精温度计C.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水的体积大D.1m3的水质量是1000kg15.一杯香浓的豆浆可以让我们早上有一个精力充沛的开始。
市质检2010学年(上)九年级质检物理试题
![市质检2010学年(上)九年级质检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be2ca30029bd64783e2c68.png)
厦门市2009-2010学年(上)九年级质量检测(热电部份)物 理 试 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全卷六大题,33小题。
试卷6页,另有答题卡;2.答卷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3.作图题可以直接用铅笔画。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大题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你认为下列行为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 .使用一次性筷子B .电脑长期不用时处于待机状态C .利用太阳能照明D .夏天时空调温度设低一些 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液化的是A .冰块化成水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C .钢水铸成钢锭D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 3.如图1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比较a 、b 、c 、d 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A .I a =I dB .I a <I bC .I b >I cD .I c = I d 4.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A .沸点低B .密度小C .凝固点低D .比热容大5.2009年11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一些树枝甚至出现了图2所示的“雾凇”。
“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A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 .小水珠凝固形成的D .小冰晶升华形成的 6.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把触电人拉离电源B .用剪刀剪断电源线C .叫医护人员来处理D .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将电线挑开 7.小张家的卫生间按如图3所示的电路安装了照明灯和换气扇,它们 A .只能各自独立工作,而不能同时工作 B .只能同时工作,而不能各自独立工作 C .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 D .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图1图3图28.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A .一定不带电B .一定带负电C .一定带正电D .可能不带电9.用干电池作电源的家用手电筒,正常发光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1 W ,则通过灯泡的电流约为 A .0.03 A B .0.3 A C .3 A D .30 A 10.如图4所示,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 .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小B .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C .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不变D .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 11.如图5所示,闭合开关S 后,发现电灯L 不亮。
~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二次质检(含答案或提示)人教版
![~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二次质检(含答案或提示)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18caa5dd88d0d232d46a20.png)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检 2009-11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总成绩: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
14、、、。
15、、、。
16、、、。
17、、、。
18、、、。
三、作图题(19、20题每小题3分,共6分)19、如图甲所示,重量为20N的小球悬挂在细绳下,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此时小球所受到的力。
20、如图乙所示,在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点最小的力F和这个力的力臂L(O为支点)图甲图乙四、实验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1、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的“探究滑动磨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 把木块放在较粗糙的木板 把木板放在与甲中一样的木板上;再在木块上加放重物甲 乙 丙(1)实验中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 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22、惠安是“石雕之乡”。
小明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 )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 为 g 。
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 cm 3。
样石的密度为 g/cm 3。
(3)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
丙2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这三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______ __的一组肯定有错误。
经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动力臂的实际值比记录值大还是小?______________。
(3)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宁夏银川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卷 通用
![【初中物理】宁夏银川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卷 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da97d0941ea76e58fa044e.png)
银川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选出各题惟一正确的答案,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选、多选 、错选均得0分)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 A .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B .两个普通鸡蛋重约为10N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 .珠穆朗玛峰山脚下的大气压约1.5×105Pa2、我国公安部规定:小汽车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都应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 ( )A .倒车B .车速太慢C .突然起动D .紧急刹车3、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的受力情况是 ( ) A .只受踢力 B .只受重力C .既受踢力,也受重力D .不受踢力,也不受重力4、例子:(1)经常要给机器的轴承加润滑油 (2)在皮带传动装置中要张紧皮带 (3)鞋子的底部和轮胎表面有凸凹的花纹 (4)冬季冰雪封路时,护路工常在路面撒些沙子。
以上例子中,属于利用摩擦力的一组是 ( ) A .(1)(2) B .(2)(4) C .(2)(3)(4) D .(3)(4)5、如图所示的都是杠杆,其中的费力杠杆是 ( )6、下列事例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 ) A. 刀、斧、剪的刃都磨得很薄 B. 把书包带做得宽些C. 用细线切割湿、软的香皂D.吸管的一端被削得很尖7、将一铁块第一次浸没于水中,第二次浸没于煤油中。
比较铁块在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正确的是()A. 两次铁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B. 铁块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大C. 铁块浸没于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大D. 无法比较两次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8、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同时轻轻放入盛水的烧杯里,最终甲球悬浮在水中,乙球下沉到水底,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B.乙球对杯底没有压力作用C.甲球密度等于1.0×103kg/m3D.甲球受到浮力大于乙球受到的浮力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9、电灯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与电灯受到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B.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D.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理由:10、在以下情况中,带“.”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A.大江中的石块..被冲入大海B.长江中的轮船..驶入大海C.海面下正在上升的潜水艇..卸货物...D.停泊在海港内的轮船理由:三、填空(每空1分,共12分)11、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是8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
2009年上海市学业考物理试题和2010年上海各区县学业考模拟试卷主要类型及解答思考点 - 初中物理选择题易错
![2009年上海市学业考物理试题和2010年上海各区县学业考模拟试卷主要类型及解答思考点 - 初中物理选择题易错](https://img.taocdn.com/s3/m/d0bdfe8ca0116c175f0e486d.png)
初中物理选择题基本类型及解答思考点王本运上海市松江区第七中学物理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
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
备选项是指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备选答案,分为正确项和干忧项。
物理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以试题的灵活性,知识的广泛性,答题的简便性和评分的客观性等特点,已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形式,在二期课改全面铺开以来的中考中占有16分之多。
选择题对学生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掌握上有一定的要求,这方面稍有欠缺,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选择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方面往往也有较高的要求。
由于选择题考查面广,考题要求层次多,具有题目小而灵活,选项多而新颖的特点,在学生训练和考试中失分较多。
提高选择题的解题能力,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是提高成绩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2009年上海市学业考物理试题和2010年上海各区县学业考模拟试卷中选择部分典型选择题进行分析,谈一谈物理选择题的基本类型和解答思考点。
一、通过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直接判断型。
从物理基础知识的组成来看,它主要包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包括学说、假说等)三个方面,其中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根基和精髓,是建造物理知识大厦的基石,是进一步认识物理规律和理论的基础。
物理选择题对物理概念的考查也是非常重视的,近年来,学生由于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透彻造成失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例1、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水,水的高度不同。
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研究声音的()(——奉贤区中考物理模拟卷)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评析:本题主要考查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幅和离发声体远近距离等因素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和发声体的结构(比如粗细、长短、松紧等)有关;音色又叫音品,与声音的频率组合有关,是“听声辨物”的依据。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
部分同学错选C或D,究其原因是对乐音的这三个特征的理解不透彻,不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找出正确答案,只好凭感觉胡乱猜。
2008—200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2008—200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fc53ed9b89680203d8256a.png)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分析鲁庄三中祖志昌为了更好地发挥物理试卷对我校物理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我对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进行了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如下:一、总体印象试卷严格按照《物理课程标准》进行命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了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体现了对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将物理知识及其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又体现了课堂教学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要求;试题注意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自然界的本质的整体认识,体现了科学的和谐与发展;试题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通过设置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问题,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试卷的题型设计合理,题量恰当,试题难易适中,对全市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物理课程标准的全面、有效的实施,对今后的物理教学改革均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特别是试题图文并茂,很吸引学生的眼球,容易“勾引”学生的做题欲望。
二、试卷结构1.试卷长度及时间全卷共6页,五个大题,24个小题。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题型及占分比例填空题8个小题,共19分,约占27.1%;选择题10个,20分,约占28.6%;作图题2个,4分,约占5.7%;实验探究题2个,共12分,约占17.1%;综合应用题2个,15分,约占21.4%。
3.试题难度按易、中、难来分,三者比例为7:2:1.三、试题在各章节中的分布第十一章:第9题、第21题。
第十二章:第1、5、16、17、18、19题。
第十三章:第2、5、8、10、11、13、19、20、23题。
第十四章:第3、4、6、7、14、22题。
2009—2010学年度青岛市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题
![2009—2010学年度青岛市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f9ec2ee2bd960590c6771c.png)
2009—2010学年度青岛市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真情提示:Hi ,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答卷啊!祝你成功!卷(I )物理小知识(满分3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选项涂黑。
1.划艇比赛的运动员随着有节奏的号子声,大家齐心合力划动木桨使船快速前进的力是A. 水对船的作用力B. 人对木桨的作用力C. 木桨对水的作用力D. 水对木桨的作用力 2.对于密度公式ρ=m/V 的正确理解是A .同种物质的质量m 与其体积V 成正比B .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质量m 成正比C .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体积V 成正比D .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质量m 成正比,与其体积V 成反比 3.下列知识结构不正确的是4.下列现象不是利用惯性的是A.跳远助跑跳得越远B.用力将物体抛出后物体最终会落到地面上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向前飞行D.古代打仗时用绊马索绊倒敌方飞奔的马 5.下列有关做功的估算错误的是学校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密 封 线C.A.将两个鸡蛋举高1m 做功约1JB.将一袋10kg 大米扛到肩上做功约150JC.重500N 的人上一层楼克服重力做功约3000J D .将500mL 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做功约10J 6.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B.乙实验说明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760mmHg 产生的压强C.丙实验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差D.丁实验说明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7.在做家务劳动中用到了许多我们学过的知识,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擦地时用力压着擦可将地擦得更干净是利用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B. 洗衣机洗衣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 煮饺子时,加热一段时间饺子体积增大,所受浮力也增大D. 用羊角锤起钉子运用了省力杠杆 8.回顾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研究固、液、气三态物理性质的异同点是采用了比较法B. 类比速度,我们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C. 通过塑料吸盘吸在光滑的墙面上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这是模型法D. 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知力采用了转换法9.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上学期大理市期末统测
喜洲片区九年级物理分析
喜洲镇第二中学理化生教研组
一、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九年级物理试题考查细目表
重要知识点
二、试题的特点
1、本期末测试题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几乎考查了本学期以力学为主的知识点,覆盖面相当大,如第9题质量、第18题密度、第9、22题重力、第22题速度、第3、4、12、20、22、24题压强、第3、17、24题浮力、第7、8、16、23、25题功、能等都涉及,也加强了天平、量筒、刻度尺、测力计、压强计的使用,作图等基本技能的考查,各部分均出现,基础知识、技能占60%以上的比例,并且考查方式很灵活。
实验方法方面,考查了常见的控制变量法,还特别考查了“转换法”。
2、试题选择了许多从实际出发素材的题目,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获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第4 小题“塑料小提手”、第9小题“吸瘪的牛奶袋”、第14、15题的“旅行箱、升旗杆”、第25题“汽车上坡慢”等问题。
3、试题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探究问题贯穿试题始终,选择题第8题可能说是探究中“猜想”的考查,实验题中的18、18、20、21题则专门考查“探究”。
22至25题则通过不同的素材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力学知识结构的把握。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抽样统计(以喜洲镇第二中学为例)来看,优秀率15.6%,及格率51%,平均分58.01分。
其中最高分99分,峰值为80分段70人,90分段61人,但也出现30分段为52人,学生两极分化问题存在。
其中,答题情况较好的有:第13题最后一个空“浮力”,第14、15题“简单机械”,第17题测量工具,第18题“猜想”一空,综合题涉及重力、二力平衡的问题,总体效果都好。
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如通过实际情境中获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方面差,第9题是“大气压使牛奶袋瘪了”的分析,第25题“汽车上坡慢”原因分析,错解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也导致此题满分只有30人,不得分达430人。
基本技能方面,测量工具,特别是对压强计原理的不理解,形成第20题答题效果差;作图过程,如第17、19题不借助直尺,手画现象严重,暴露学生素养差;在探究综合能力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得结论能力需要加强,如第19题“f与N的关系”学生答题,只表述“定性关系”,而不表述“定量关系”,其实这各关系在坐标图中已经有明确的表示了;第13题“增大排液体积”一空,错解千奇百怪第题,有重力、面积、压强等,就是对题目情境不仔细审阅;综合题还出现有用功与总功混淆,浮力与液体压强相关因素混淆等问题。
四、后期复习建议
结合对试题的分析和我们片区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在后期复习中建议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研究,准确把握中考方向。
中考的原则其实就是对《中学物理
课程标准》的一种诠释,认真研习“课标”,云南中考说明,云南省历年中考题,参考全国各地中考题是明确方向的有效手段。
2、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学生基本概念混淆,有用功与总功、液体压强与浮力、单位换算和统一、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测量工具及原理,通过针对性的对比训练,予以加强。
3、加强实验探究能力培养,此次测试,第21题是独立的实验探究题,主要涉及物理方法的考查,而片区学生答题零分高达460人,主要表现为对物理研究方法不了解(转换法、控制变量法),表述能力差(基本为答非所问),需要针对性训练。
4、加强通过实际情境中获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训练。
由于片区内农村学生居多,第25题“汽车上坡慢”原因分析,因为接触汽车少,而更多的是骑自行车,错解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中考的一个主题就是时代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很重要,如就今年的南极冰山、哥本哈根协议、低碳生活、日环食、广武铁路、日常生活等做为情景的问题,针对性训练,从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010年1月27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