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阳一中2008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新)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山东卷)](https://img.taocdn.com/s3/m/0500635ceff9aef8941e0694.png)
精心整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卷(必做,共88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于量):HlC12N14O16Na23S32CI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A.糖脂答案:蛋白质+2.p肽段A.BCD.答案: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必修一第三章细胞器的中的生物膜系统,中等难度题目。
失,因无法3.2008①A.答案:解析:快,为维持体温恒定,机体增加产热,新陈代谢速率升高,耗氧量升高。
③④⑤均属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过程。
4.通过特定方法,利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
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咆的叙述.正确的是()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必修一的细胞分化,较易。
干细胞,指的是体内保持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命名为“类胚胎干细胞”,也就是也具有了分裂和分化能力,故A选项正确;细胞分化的过程遗传物质不变,故B错误;功能与结构是相适应的,功能有差异,其形态也有差异;分化,即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达的基因也就不同,D选项错误。
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
王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必修二中生物进化部分,较易。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B 选项正确,而变的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单位是种群,故改变的是种群的特征,而非个体,D选项错误;自然选择、迁入迁出等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即引起进化,故A选项错误;变异是不定项的,并具有多害少利性,此处的“害”与“利”即指能否适应所生存的环境,C选项错误。
2008年5月试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综化学
![2008年5月试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综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e62ac59a102de2bd96058893.png)
2008年5月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说明:1.试卷由两部分构成:第I卷为选择题(必做);第II卷非为选择题,包括必做和选做。
2.试卷满分为24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88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
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计60分。
多选、错选或不选得0分。
)9.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常压下1 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为2221.5kJ,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奥运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B.丙烷的沸点比正丁烷高C.丙烷、空气及铂片可组成燃料电池,在丙烷附近的铂极为电池的正极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g);△H=-2221.5kJ.mol-1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MgCl2、聚氯乙烯、HD均为化合物B.干馏、常压分馏、萃取都是物理变化C.明矾、冰醋酸、硫酸钡和干冰均为电解质D.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11.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 NaHSO4固体中含阴阳离子数为3N AB.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C.1L 1 mol·L-1Na2CO3溶液中CO32-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2mol SO3所占的体积约为44.8升12.下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A.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反应生成氧气B.浓氨水和生石灰混合生成氨气C.Na2SO3和浓H2SO4混合生成SO2D.锌粒与稀盐酸混合生成H2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法炼铜的反应为Cu2S+O2高温2Cu+SO2,此反应中Cu2S只作氧化剂B.由海水制淡水可用太阳能蒸发的方法C.汽油中掺入酒精作为燃料不可能减少污染D.1mol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1mol乙酸乙酯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Cl2= 2Cl- +2Fe3+B.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45倍,则m+n>p+qC.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不一定改变D.在强碱性溶液中,ClO-、Na+、S2-、Cl-可以大量共存15.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1B.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D.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52分)注意事项: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部分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40f16bd33186bceb19e8bb3f.png)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第Ⅰ卷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K39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D.Na+、Cl-、CO32-、SO32-7.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SiO2 CsCl CBr4 CF4B.SiO2 CsCl CF4 CBr4C.CsCl SiO2 CBr4 CF4D.CF4 CBr4 CsCl SiO2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9.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l稳定化合物的是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F、HCI、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11.已知:4NH3(g)+5O2(g)==4NO(g)+6H2O (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12.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L1.0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mol/下列排序正确的是()()()()+->HAcAc.OHcHB>>Hc()()()()+->--cOHc.BA>>HcBc()()()()+-->-cOHc.CB>>HcAc()()()()+->cOHc.DHBc>H>HAc13.电解100mL含L+的下列溶液,)3.0(=c/molH当电路中通过mol.0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04的是A.0.10mol∕L Ag+B.0.20mol∕L Zn2+C.0.20mol∕L Cu2+D.0.20mol∕L Pb2+第Ⅱ卷26.(16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实验室可有软锰矿(主要成分为2M nO )制备4K M nO ,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 和3K C IO 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24KM nO )和K C I ;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24KM nO 转变为2M nO 和4K M nO ;滤去2M nO 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4K M nO 。
08届高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08届高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87bf90b76eeaeaad0f3305b.png)
08届高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化 学 试 题(考试时间:120 分钟 全卷总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Br : 80 I : 127 N : 14 O : 16 P : 31Si : 28 S : 32 Na : 23 Mg : 24 Al : 27 Cu : 64 Ag : 108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
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发射,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第三级发动机使用的低温燃料为液氧和液氢。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液氧和液氢最好在临发射前的一段时间加注。
B .氧气比氢气较易液化C .燃烧产物对发射环境没有污染。
D .用液氧和液氢做火箭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量。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B .Na 2S 的电子式:C .乙炔的分子式: CH ≡CHD .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 3COOH+H 2O=H 3O ++CH 3COO - 3.英国研究人员 2007 年 8 月 30 日发表报告认为,全球将有 1.4 亿人因为用水而受Na S Na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
海带含砷超标,经水浸泡24 小时后,其含砷量才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
下列对砷( As )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砷原子序数为33 ,它与铝为同主族B.砷的原子半径小于磷的原子半径C.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强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4.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和收集的气体是()A.氯酸钾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B.浓氨水与氢氧化钙固体制氨气C.乙醇和浓硫酸(170℃)制乙烯D.铜和浓硝酸制二氧化氮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Al3+、HCO3—、NO3—B.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K+、NO3—、Cl-、NH4+C.在强碱性溶液中Na+、K+、AlO2—、CO32—.D.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Mg2+、Na+、SO42—、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08届高考理综训练化学卷一.doc
![08届高考理综训练化学卷一.doc](https://img.taocdn.com/s3/m/166e26b2d15abe23492f4d5c.png)
2008届高考理综训练化学卷一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Fe 56 Ca 40 S 32 Cl 35.56.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带来“白色污染”B .减少并逐步停止生产和使用氟氯代烷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酸雨C .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D .一个现代的化工企业,应该朝着无废物排出的“封闭式生产”的方向努力7. MOH 和ROH 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 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MOH 和ROH 都是强碱 B .在x 点,c (M +)=c (R +) C .稀释前,c (ROH)=10c (MOH) D .常温下,pH 之和为14的醋酸和R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8.二氧化碳硫(S 2Cl 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右下图所示。
常温下,S 2Cl 2是一种橙黄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S 2Cl 2的电子式为B .S 2Cl 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 .S 2Br 2与S 2Cl 2结构相似,熔沸点:S 2Br 2>S 2Cl 2D .S 2Cl 2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 2Cl 2+2H 2O=SO 2↑+3S↓+4HCl910.有a 、b 、c 、d 四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分别是Ba(OH)2溶液、Na 2CO 3溶液、MgCl 2溶液和稀硫酸中的某一种(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 mol·L -1)。
为了鉴别以上物质,操作如下: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现象如右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表示生成气体,“—”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是稀硫酸B .b 可能是Na 2CO 3溶液C .c 是Ba(OH)2溶液D .d 是MgCl 2溶液11.K 35ClO 3晶体与H 37Cl 的溶液反应后,生成氯气、氯化钾和水。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山东卷)](https://img.taocdn.com/s3/m/a931ef795acfa1c7aa00cc83.png)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卷(必做,共88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于量):Hl C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I 35 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必修一第二章三大物质鉴定,较易。
“用非酶法处理”,给出信息:不考虑外加物质(蛋白质)影响;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检测蛋白质,斐林(或班氏)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糖选出糖蛋白。
2.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系列(图中P肽段),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A. 无法继续合成B.可以进入高尔基体C.可以被加工成熟D. 无法被分秘到细胞外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必修一第三章细胞器的中的生物膜系统,中等难度题目。
肽链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该题题干未涉及核糖体功能,故对于肽链合成没有影响,A选项错误;因其引导序列功能缺失,使该肽链无法进入内质网,也就更无法通过内质网的囊泡进入高尔基体,判定B错误;因无法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故该肽链也就无法被加工成熟,C选项错误;正因从进入内质网处发生阻断,该蛋白也就无法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了。
3.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生理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答案:D解析:此题注意考察必修三人体内环境稳态中体温的调节过程,较易。
①科考队员通过特殊的衣物及自身系统的调节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也会保持相对稳定,这句话不适合②因外界温度低,热量散失快,为维持体温恒定,机体增加产热,新陈代谢速率升高,耗氧量升高。
08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doc
![08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8ea6c1786edb6f1aff001ffa.png)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08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化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涂黑,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Mg 24 Al 27 S 32 Ca 40 Cu 64 Fe 56 K 39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1.右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
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修正液是一种胶体,均一、透明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涂于修正处少许待完全干后书写用完后请及时盖上帽2.20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己知硫化羰的结构与二氧化碳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硫化羰是酸性氧化物B.硫化羰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硫化羰可用做灭火剂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CO2和SO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小,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高;②SiC俗称金刚砂,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③漂白粉和漂白精的有效成分都是Ca(ClO)2;④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也是大气污染物之一;⑤氧化铜可作为制造玻璃、搪瓷的红色颜料。
2008年6月试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08年6月试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7f56561327d3240c8447ef9f.png)
2008年6月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说明:1.试卷由两部分构成:第Ⅰ卷为选择题(必做):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包括必做和选做。
2.试卷满分为24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88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
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计60分。
多选、错选或不选得0分。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是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为了增强漂白效果,可将二氧化硫和漂白粉混合使用C.通常所用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D.静电除尘是利用了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性质10.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不正确...的11.设N A...A.6.4gCu在与足量硫单质反应时,共失去电子为0.2N AB.含0.0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制成的氢氧化铁胶体中所含胶粒数小于0.01 N AC.常温常压下,N A个氢分子的体积大于22.4LD.1 mol D3O+所含的电子数为10 N A1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Fe 2O 3与足量HI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O 3+6H +=2Fe 3++3H 2OB .向含有NO 3一、SiO 32一、[Al(OH)4]一、S 2一四种阴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微热并搅拌后,再加入过量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为SiO 32一、S 2一C .在反应O 2H 3S SO S H 2222+↓=+中氢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2.D .在NaHSO 4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c(H +)=c(OH 一)十c(SO 42一) 13.如下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NaCl 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Ⅰ)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Ⅰ)](https://img.taocdn.com/s3/m/e2af971e10a6f524ccbf8549.png)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命题人:物理:杜正洲化学:程正喜生物:张智慧,陶国林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l-35.5 Fe-56 S-32 N-14 Cu-64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共计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右图实验装置中a为红墨水水珠,b中装入KOH溶液。
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用途和具体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装置可用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作为指标来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B、该实验装置也可用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作为指标来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C、该装置若用来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D、若将该实验装置置于光照条件下就能直接测出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2.下列关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条下端,就可以使它生长出大量的根来B、黄瓜开花后,利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雌花柱头可得到无子黄瓜C、在一定浓度的范围内,可以使用2,4-D作为单子叶植物庄稼田中双子叶植物杂草的除草剂D、由于阴雨连绵的天气影响到水稻的传粉作用,农民此时可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作为补救措施3.下列有关免疫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过程为效应阶段D、只要接触过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4.下列有关概念间相互关系的图示,其中错误的图示的个数为()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5.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相关图解,其中正确的图解的个数为()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6.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关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醇汽油”的广泛使用能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B 、向鸡蛋白水溶体中缓慢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有沉淀产生属于物理变化C 、“无氟冰箱”取代“含氟冰箱”,有利于臭氧层的保护D 、从油菜籽中提取的生物柴油与从石油炼制得到的柴油都属于烃类物质 7.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已知其中可能含有Fe 3+、 Mg 2+、Cu 2+、Al 3+、NH 4+,加入一种淡黄色粉末并加热,产生沉淀或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淡黄色粉 末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试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试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cd9e9bd9551810a6f52486c1.png)
山东省青岛市2008年高三一模试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上对应的答案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正确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止,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I―27K―39 P―31 S―32 CI―3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 O2的质量一定比lL Cl2的质量小 B.1.8g H20所含电子数为0.1N AC.等质量的N02和N2O4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溶液中所含的H+离子数一定相等10.某c(H+)=l×l0-2mo1.L-1的溶液中含有大量NO3-、SO4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NH4+ B.I- C.Ba2+ D.C6H5O-11.通过置换反应不可能生成 A.Fe3 04 B.F2 C.A1203 D. C12.无色孔雀石绿(结构筒式如右下图所示)曾被用作水产养殖业的杀虫剂(鱼药)。
因为具有潜在致癌性,已被禁止用作鱼药。
下列关于无色孔雀石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氢原子数为奇数B.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与苯胺(-NH2)互为同系物D.在一定条件下,1 mol无色孔雀石绿可以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3.一定条件下,氨气与氟气发生反应:4NH3+3F2=NF3+3NH4F,其中NF3分子构型与NH3相似。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F3是极性分子 B.NF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NH4F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上述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分子晶体14.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Fe(0H)2,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的白色沉淀能保持较长时间不变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海阳一中2008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8.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15N 标记核苷酸弄清了细胞有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 .用18O 标记H 2O 和CO 2有力地证明了CO 2是合作用的原料C .用14C 标记CO 2最终探明了CO 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 .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DNA 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宏观上的物质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观粒子都是电中性的原子和分子B .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C .利用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原子D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质分子中,显正价的是阳离子,显负价的是阴离子10.右图为短周期的一部分,推断关于Y 、Z 、M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性:Y>Z>MB .原子半径:M>Z>Y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M<ZD .ZM 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e —稳定结构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5℃时,向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适量CH 3COOH 使混合液pH=7,此时溶液中[Na +]=[CH 3COO —] B .25℃时,0.1 mol ·L —1氨水和0.05mol ·L —氨水中[OH —]之比是2:1C .体积相同、pH 值相同的①盐酸 ②硫酸 ③醋酸,被NaOH 溶液完全中和,消耗①、②、③溶液的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②<①<③D .向含有HCO 3—、CH 3COO —、CO 32—、SO 32—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后,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以上四种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CO 32—和CH 3COO —。
12.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8.8gCO 2和N 2O 的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6N AB .Cu 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4.48L 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N AC .标准状况下,3.36L 丁烷中含有的碳碳键数为0.6N AD .在1L 0.2mol ·L -1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铁离子数为0.6N A1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装置中的锌片都作负极B .甲乙装置中的溶液内的H +在铜片上被还原C .甲乙装置中锌片上发生的反应都是还原反应 D .甲装置中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乙装置中的铜片质量减小14.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H 2O (g )=H 2O (l ) △H 1=-Q 1kJ ·mol -1C 2H 5OH (g )=C 2H 5OH (l ) △H 2=-Q 2kJ ·mol -1C 2H 5OH (g )+3O 2(g )=2CO 2(g )+3H 2O (g ) △H 3=-Q 3kJ ·mol -1 若使23g 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 ) ( )A .Q 1+O 2+Q 3B .0.5(Q 1+Q 2++Q 3 )C .0.5 Q 1-1.5O 2+0.5Q 3D .1.5 Q 1-0.5O 2+0.5Q 315.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28.(14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I .如图A~D 所示。
(1)若用实验D 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 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 ,实现现象是 。
(2)若用实验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 。
(3)若测定Na 2CO 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 3的质量分数,C 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若能,请说明其计算所需的数据 ;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 。
实验II .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分别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1)当石灰水过量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
(2)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 。
29.(14分)现有①0.2mol/L NaOH 溶液和②0.2mol/L HX 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溶液中c (Na +)>c (X —)。
则:(1)①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 ②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
(填“>”、“=”或“<”)(2)上述混合液中共存在种粒子..。
且:c(HX) c(X—)。
(填“>”、“=”或“<”,下同)c(HX)+c(X—) 0.1mol/L(忽略体积变化)请根据电荷守恒写出一个用离子浓度表示的等式:。
(3)上述混合液显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0.(14分)已知:A、H为常见的金属单质,D、F在常温下为气态单质,B为淡黄色固体,J为红褐色沉淀。
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B的电子式:。
应式。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④在生产中有重要应用,被称为反应。
(4)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是。
【选做部分】共8个题,考生从中选择2个物理题、1个化学题和1个生物题作答。
31.(8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化学式为[Al 2(OH)n Cl 6-n ·XH 2O]m ,它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增大AlCl 3溶液的pH ,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
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 2O 3、Al ,还有SiO 2等杂质。
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1)搅拌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生产过程中B 和D 的操作名称分别是 和 (B和D 均为简单操作)。
(3)反应中副产品a 是 。
(4)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5)调节pH 至4.0~4.5的目的是 。
(6)实验室要测定水处理剂产品中n 和x 的值。
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需得到的晶体较纯净。
生产过程C 物质可选用 。
A .NaOHB .AlC .氨水D .Al 2O 3E .NaAlO 232.(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根据下列五种1—20号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据上表可推断,上述五种元素,处于周期表中同一族的是(填字母)。
A.X和Y B.Z和M C.M和N D.Y和M E.Y和N (2)电解它们熔融的最高价氧化物,阴极电极反应式正确的是(填字母)。
A.X2++2e-→X B.Y2++2e-→YC.Z3++3e-→Z D.M3++3e-→M E.N2++2e-→N (3)若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P电子,则X的氢化物的化学键类型是,其空间构型是。
(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Z元素的单质形成的晶体类型是。
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相对分子质量为174的有机物M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M的结构简式是。
(2)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溶液呈紫色A.遇FeCl3B.遇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遇溴水发生取代反应D.能缩聚为高分子化合物(3)M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为。
(4)M与有机物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02的酯类物质。
A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
8.C 9. C 10. D 11. A 12. A 13. D 14. D 15. C28.(每空2分)I .(1)NaHCO 3;左边度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 B C D (3)能,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量质量(或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II .(1)Ca 2++CO 32-====CaCO 3↓;Ca 2++OH -+HCO 3-====CaCO 3↓+H 2O (2)Na 2CO 3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O 32-29.(1)< (2)6;<;=;c (Na +)+c (H +)=c (X —)+c (OH —)(3)碱;X —+H 2O HX+OH —(每空2分,共14分) 30.(14分)(1)Na +[: O : O :]2—Na + (3分) (2)Fe -2e —+2OH Fe (OH )2(3分) (3)3Fe+4H 2O Fe 3O 4+4H 2↑ 铝热 (3分) (4)2Al+2OH —+2H 2O 2AlO 2+3H 2↑ (3分)31.(1)Al 2O 3 + 6H + = 2Al 3+ + 3H 2O , 2Al + 6H + = 2Al 3+ + 3H 2↑ (2)过滤,过滤 (3)H 2 (4)HCl (5)促进AlCl 3水解,使晶体析出 (6)B D 32.(1)E (2)D (每空2分)(3)共价键、正四面体(每空1分) (4)ns 2np 1、金属晶体(每空1分) 33.(1) (1分) (2)B 、D (2分)(3) (2分)¨ ¨ ¨ ¨高温消去反应(1分)(4)CH3CH2OH或HCOOH(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