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贫血病防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传染性贫血病防控
作者:傅雯婕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7期
傅雯婕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定西 743000)
摘要: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于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发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损伤鸡的免疫系统,发病鸡可表现出严重的免疫缺陷,导致病鸡易继发其他传染性疾病,造成较大的死亡率,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该文主要论述鸡传染性贫血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及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07.042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Fu Wenjie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Bureau of Anding District,Dingxi City,Gansu Province,Dingxi 743000,China)
Abstract: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is a kind of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 caused by infectious anemia virus.It mainly damages the immune system of chickens.Chickens infected with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can show severe immune deficiency,which makes them prone to be followed by other diseases,cause a greater mortality rate,to chicken farms caused serious economic losses.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etiology,epidemiology,clinical symptoms,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diagnosis of 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Key words:chicken,infectious anemia,prevention and control
0 引言
鸡传染性贫血病通常称为蓝翅病或者出血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传染性疾病,但其发病后造成的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1 病原
该病的病原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为环状的单链DNA病毒,无囊膜,直径约为23 nm,该病毒的复制型基因组大约由2 300 bp组成[1]。
病毒对环境的抵
抗力较强,能耐受高温。
通常在100 ℃水中可存活超过15 min。
在普通的环境中可存活数月,病毒对酸和碱性环境均有一定的耐受力。
在pH值为3左右的环境中可存活超过3 h。
经过福尔马林熏蒸后也并不能使其失去活性。
但其对苯酚、次氯酸及氧化剂等均比较敏感,在这些物质的作用下迅速失活。
2 流行病学
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发生[2]。
该病的传染源为发病鸡和感染后的带毒鸡。
传播途径是垂直传播,是母鸡通过种蛋进行传播给下一代。
易感动物为鸡,是
该病毒的唯一宿主,不同的日龄和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雏鸡通常在2周龄时开始出现发病,
发病鸡在感染后3 d开始出现死亡情况,直到7 d左右时出现死亡高峰期。
病程1~2周,日龄越小的鸡其发病后的死亡率也越高。
该病的最易感的时间为30日龄内的雏鸡。
成年鸡在感染后临床症状表现轻微,甚至不表现出临床症状。
但种鸡在感染2周后,产出的受精卵中可检测到
该病毒的存在。
由于该病具有免疫抑制的特性,发病鸡通常会表现出免疫力降低的情况,容易
导致其他疾病的感染而引起病情的加重。
3 临床症状
发病鸡表现为贫血和苍白。
病鸡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没有光泽,
成年鸡主要表现为鸡冠苍白和消瘦。
通常20日龄内的病鸡临床症状表现明显。
具体表现为羽毛蓬乱,可视粘膜苍白,在鸡冠、头部和肉髯等部位的皮肤也变的苍白。
大多病鸡还会出现局部
皮肤病变,具体可见其头、胸、腹部,严重的的病鸡会出现翅膀变成蓝紫色。
或者是在胸部、
腹部及腿部等处的皮肤出现有出血点。
继续发展可表现出溃烂和坏死,有渗出液,严重影响鸡
的生长发育。
病死率也升至最高,发病鸡常在感染后2 d开始死亡。
成年鸡表现为轻微症状或
者无症状,具体是食欲略有下降,有轻微腹泻症状。
其他症状不明显,有个别鸡会出现死亡,
病鸡在发病后1周左右逐渐康复。
4 病理变化
病死鸡最典型的病变部位在骨髓,尤其是在股骨中的骨髓病变最为显著和典型。
骨髓的变
化由外观为粉红色变为淡黄色,出现脂肪化。
胸腺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充血和萎缩,甚至可见
到胸腺的小叶完全消失。
法氏囊也发生萎缩,法氏囊的外壁局部会变成半透明状[3]。
肝脏、脾脏和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并且颜色变浅,存在一些出血点和坏死灶。
肠道粘膜出血,尤
其是十二指肠和腺胃内的粘膜表现明显。
有时可见病死鸡的肌胃内粘膜也会出现糜烂和溃疡。
在鸡的周身皮下会有出血和水肿情况,尤其是在头颈部的皮下表现明显。
在胸肌和腿肌等部位
也会出现出血点。
病鸡还会表现出全身淋巴组织的萎缩,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发生萎缩,体内的血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法氏囊、胸腺、脾脏和盲肠扁桃体等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出现坏死
并数量减少和消失,被纤维细胞和网状细胞所取代。
肝脏细胞有肿大和变性,且在间质内出现
水肿。
5 诊断方法
该病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来进行检查。
常使用的实验室技术有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病毒分离鉴定是从病鸡的病变的肝脏中
分离病毒。
将其加入PBS,制成匀浆后低速离心,而后将离心后的上清液置于-70 ℃放置5
min后用氯仿处理30 min,而后通过220 nm的膜进行过滤后接种于MDCC-MSBl细胞中培养。
通过电镜检查结果。
血清学试验是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该病诊断还需要和
1型腺病毒病、叶酸缺乏症以及棉籽饼中毒症等进行鉴别。
鸡在感染1型腺病毒后典型病变为
包涵体肝炎,具体为肝脏肿大,颜色变浅,质脆易碎。
肝脏表面有出血点,细胞内有大量的包
涵体,气管内有卡他性的炎症,内含有大量的粘性分泌物,气囊不清亮,多表现出云雾状。
叶
酸缺乏症病鸡骨变粗变软,剖检可见其胃内有细小的出血点,肠粘膜也会发生出血性病变。
棉
籽饼中毒是长期给病鸡饲喂棉籽饼而导致病鸡出现产蛋下降、蛋清变红等情况。
剖检后可见输
卵管和卵巢内有明显的萎缩情况。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
该病的预防可使用免疫接种的方法。
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最根本的技术措施。
给鸡群免
疫接种鸡传染性贫血病弱毒冻干苗,通常是对12~16周龄的鸡群进行免疫。
接种后的鸡可以短期内形成抗体,能有效抵御该病的发生。
接种疫苗的病鸡,体内的疫苗能持续保护420 d左右。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还要做好检疫工作,在饲养中,应定期对鸡群进行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其
是否感染病毒。
一旦发现鸡群中有鸡发病,应尽早进行隔离饲养,进行观察和治疗,避免病鸡
发病后向周围鸡群中散播病毒,造成周围环境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引起鸡群中爆发该病。
还应
加强饲养管理,鸡舍内要勤打扫和出粪。
多通风换气,确保将舍内的有害气体排出去,将新鲜
空气吸入舍内。
但要注意在通风时不能影响鸡舍的温度和湿度,鸡舍应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和
湿度,在不同季节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维持温、湿度的恒定。
在夏季要做到防暑降温,在冬季要
做到保暖防寒。
只有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才有利于鸡群的健康。
消毒也是防止疫情发生的重要手段,养鸡场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消毒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在消毒时要做到全面,不能
留有死角。
消毒液要经常更换,防止病原对同一种消毒液产生耐药性。
消毒时不仅要对鸡舍内
消毒,舍外也要消毒。
进入鸡场的人员和车辆也要进行消毒,防止将病原体携带进入鸡场。
在
饲养中,要给鸡群饲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这样可提升鸡群自身的免疫力,防止病
毒感染和鸡群发病。
6.2 治疗
该病属于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治疗,需要通过提升免疫力达到治疗效果。
对发
病鸡还可应用一些广谱抗生素,防止病鸡出现继发感染。
7 结束语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发病率较低,但其发病后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对雏鸡的影响较高,而
且没有适合的药物对其治疗。
因此,在养殖中需要注重该病的预防,通过有效的预防降低发病率,避免损失。
参考文献
[1] 吴坤,徐正军,董永毅,等.鸡传染性贫血病诊断及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3):107-108.
[2] 张正来.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18(10):56.
[3] 刘成明.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和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18(5):122.
作者简介:傅雯婕(1990-),女,甘肃定西人,大学本科,助理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