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最新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2),推荐文档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2),推荐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一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47sB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 25cmC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 0.008mmD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 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 均速度是( )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3. 汽车速度是36km/h ,运动员速度是10m/s ,自行车1min 通过0.6km 的路程,则 A. 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 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 B.偏小比较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比8.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 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 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D.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 图所示。

经过 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甲在乙前面0. 6米处B. 甲在乙前面1. 2米处C. 乙在甲前面0. 6米处D. 乙在甲前面1. 2米处 9. 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 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 图 像是()5.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 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C.正常D.无法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B.速度D.速度与路程成反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 、船和地面 C 、山和船 D 、风和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 2.57cm、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rn地面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A. 60sB. 50sC. 40sD. 20s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 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 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 3B、3: 10C、8: 15D、15: 8二.填空题(每空2分,30分)13. 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________ (选填“静止”或“运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微粒,它的浓度直接影响空气的质量和能见度,其中2.5μm相当于( )A.2.5×10-2mB.2.5×10-3mC.2.5×10-6mD.2.5×10-9m【解析】选C。

本题考查长度的单位换算。

因为1 m=106μm,故2.5μm=2.5×10-6m。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解析】选A。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不能倾斜,故B错;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故D错;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中测量方法正确,且已估读,C中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A对,C错。

【方法归纳】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可以归纳为“六会”(1)会认:正确认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会选:所测物体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量程,且选择合适的分度值。

(3)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线尽可能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4)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得斜视。

(5)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

3.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3 m,分度值1 mm【解析】选D。

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选取。

长度测量要求被测量值不许超出量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据生活常识知人的身高一般小于2 m,故选D。

4.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误差和错误,只要我们认真测量,都可以避免C.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不可能避免【解析】选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小杰家今年的苹果又丰收了!如图所示,这是小杰拿起自家苹果的图片,根据图片信息可估测苹果的高度约为()A.4mm B.4cm C.8mm D.8cm 2.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房间的高度为2m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C.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的速度可达30m/sD.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为15min3.暑假小霞和同学们去 Sentosa岛游玩,如图,他们坐在滑行的“香蕉”船上疾速行驶,若说小霞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海水B.Sentosa岛C.站在沙滩上给小霞照相的同学D.小霞她们乘坐的香蕉船4.关于误差与错误的分析下例说法不正确是()A.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B.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再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D.改进测量方法也能减小误差5.如图 A、B、C 表示三种测量木条 ab 长度的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正确B.B正确C.C正确D.都有错6.如图所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五星红旗经过全国各民族、各行业的 176 名代表的传递被郑重地交给国旗班,在传递国旗过程中()A.以国旗为参照物,行业代表是运动的B.以国旗为参照物,观众席是静止的C.以国旗班为参照物,行业代表是运动的D.以国旗班为参照物,国旗是静止的7.若用某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4次,读数分别为24.98cm、26.01cm、26.02cm、26.03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A.24.98cm B.26.01 cm C.26.02 cm D.26.03 cm 8.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路程越大B.由速度公式s=vt可知,路程跟时间成正比C.用1m/s的速度向东和向西走,结果相同D.速度是用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定义方法称为比值定义法,物质的密度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定义的9.在校秋季运动会100m决赛中,前80m小明落后于小华,后20m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质量2. 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为5m/s,方向向东。

若该物体受到一个向北的力,则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将如何改变?A.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不变B.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改变D.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3.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A. 物体受到平衡力B.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C. 物体的速度为零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4. 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则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A.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不变B.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改变D.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5.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方向改变的快慢程度?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质量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2.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可以改变。

()3.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一定为零。

()4.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5.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时,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用______表示。

2. 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______。

3.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时,其______一定不为零。

4. 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则其速度大小______,方向______。

5. 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的快慢程度用______表示。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 简述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

3. 简述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

4. 简述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时的加速度情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完整word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以下各物体的长度靠近10 厘米的是()A. 篮球的直径B.乒乓球的直径C. 手掌的宽度D. 物理课本的长度5、小玲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正确的选项是()A、 184cmB、C、D、6、某刻度尺的刻度大于标准刻度,用它丈量长度时,丈量值和真切值对比较()A、偏大B、偏小C、同样大D、没法判断7、小新三次丈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则丈量结果应记为()A.B.C. 48.15 cm D.8、在用刻度尺丈量物体长度时,以下要求中错误的选项是()A. 丈量时辰度尺不可以倾斜B.丈量一定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C.读数时视野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丈量结果时一定在数字后边注明单位9、分别用分度值为1m、 1dm、1cm、1mm 四种直尺,丈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用米为单位作记录,则记录数据中小数点后边的位数最多的是()A. 用米尺丈量的结果B.用分米尺丈量的结果C.用厘米尺丈量的结果D.用毫米尺丈量的结果10. 以下状况只中是由于偏差而惹起结果不正确的是()A. 丈量时物体的边沿未瞄准“ 0刻”度线 B. 刻度尺自己刻度不均匀C. 察看时视野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 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11. 商场内的营业员量服饰时,最好应采用()A. 分度值为 1cm 的 1m 长的直尺B. 分度值为 1mm 的 1.5m 长的直尺C. 分度值为 1mm 的 1m 长的直尺D. 分度值为 1cm 的 1.5 m 长的直尺12. 对于偏差,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偏差的产生与丈量工具相关B.真切值与丈量值之间的差别一直存在C.偏差不可以防止,可是能够尽量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1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度常用的工具是,丈量时间的工具是,时间的主单位是。

,实验中,丈量长14、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察看它的,和。

15、用刻度尺丈量时,零刻度线瞄准,尺的地点要,视野要刻度线。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物质结构B. 物质运动规律C. 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D. 物质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2. 以下哪个单位是力的单位?A. 米B. 千克C. 牛顿D. 秒3. 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为10牛顿,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1米/秒²B. 2米/秒²C. 5米/秒²D. 无法确定,缺少物体质量信息4.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将改变其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其运动状态D.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加速运动5.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A. F = maB. F = mvC. F = m/aD. F = a/v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其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什么?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成二次方关系7. 以下哪个是惯性的表述?A. 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B. 物体受到外力时产生的反作用力C. 物体受到外力时产生的加速度D. 物体受到外力时改变其运动状态的性质8. 以下哪个是重力的表述?A. 物体受到的地球的吸引力B. 物体受到的地球的排斥力C. 物体受到的月球的吸引力D. 物体受到的月球的排斥力9. 以下哪个是摩擦力的表述?A.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B.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推动运动的力C.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力D.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垂直于接触面的力10. 以下哪个是浮力的表述?A.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B.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下的力C. 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D. 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向下的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物理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

12.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力等于质量乘以______。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A. 质量B. 速度C. 力D. 能量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海市蜃楼C. 钢笔错位D. 鱼在水中游动3.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核能C. 太阳能D. 石油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机械运动?A. 水的沸腾B. 铁的熔化C. 磁铁吸引铁钉D. 滑轮的转动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镜子反射B. 海市蜃楼C. 钢笔错位D. 鱼在水中游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3. 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4.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改变。

()5. 光的反射是指光遇到物体表面时,返回原来介质的现象。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保持不变,这种状态叫做______。

2. 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______和______现象。

3.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的能源,如______、______等。

4.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______、______或______。

5. 光的反射是指光遇到物体表面时,返回原来介质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请简述光的折射现象。

3. 请简述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4. 请简述机械运动的概念。

5. 请简述光的反射现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2.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求折射角。

3. 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每天可以产生200MJ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全部转化为电能,求这些电能可以供一台功率为100W的电器工作多长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年级物理上册第⼀章测试题及答案⼋年级物理上册第⼀章测试题及答案)⼀、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填空题 2.外科医⽣可以利⽤超声除去⼈体内的结⽯,是利⽤了声波能传递,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声波能传递。

3.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作时,屏幕上带有,⽽具有了的性质。

4. 体温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现在的测量⽰数是℃,它 (选填“⾼于”、“低于”或“等于”)⼈的正常体温。

5. 光在玻璃和空⽓两种物质界⾯发⽣反射和折射现象,是反射⾓,物质I是。

6. 夏天许磊同学从游泳池出来后,⼀阵风吹过感到有些冷的感觉,这是因为⽔,可他却惊奇的发现,旁边的⼀只⼩狗却热得吐出⾆头,快速地喘着粗⽓,这是因为吐出⾆头和快速喘着粗⽓,这样可以增⼤,并且加快了,从⽽加快了⽔的蒸发⽽带⾛⼩狗体内多余热量的原因。

7.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中⽉,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浅”。

其中“⽔中⽉”、“镜中花”是光的_____ ___现象,“捞(摘)不到”说明成的是像;“疑⽔浅”是光的现象,看⽔中物体的像在物体的⽅。

8. ,⼩聪玩放⼤镜时,他先⽤放⼤镜观察⾃⼰的⼿指,他看到的⼿指是 (完整填出成像的特点);然后他⽤放⼤镜观察远处的房屋,他将看到房屋是 (完整填出成像的特点)。

据此你认为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有关。

9.在如下图电路中, (1)若要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若要两灯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 (2)当开关S1断开S2、S3闭合时,能发光的灯是,另⼀灯不能发光的原因是。

(3)若并联时⼲路的电流⼄电流表,流过L1灯的电流为0.30A,则流过L2灯的电流⼤⼩为_____ A。

⼆、选择题。

⼆、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 10.2008年5⽉12⽇,四川省汶川县发⽣⾥⽒8.0级特⼤地震灾害。

在抗震救灾中,⼴播⾥传来“⼈民的⽣命⾼于⼀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这应⽤了声⾳的哪种性质?( )A.⾳⾊B.⾳调C.响度D.振幅 11.汶川⼤地震使灾区⼈民的⽣命和财产造成了巨⼤的损失。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 萤火虫 B. 点燃的蜡烛 C. 工作的电灯 D. 反光的镜子2、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米、秒 B. 千克、秒 C. 牛顿、秒 D. 摩尔、米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能振得耳朵发烫,说明声音能传播热量 C. 声音能靠一切物体传播,且传播速度相同 D. 能听到蚊子的嗡嗡声,说明蚊子的翅膀每秒振动几百次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日食和月食 B. 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的一部分看起来弯了 C. 灯光下的人影 D. 湖水的反射形成的倒影5、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 B. 石油 C. 风能D. 太阳能二、填空题6、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0________(填单位)。

6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611、一切物体发出的光,都要经过________射到我们眼睛里,人就看到了物体的像。

6111、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________。

61111、蚊子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则它振翅时发出的声音频率为________Hz,属于________声波。

三、实验题11、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__。

四、作图题12、根据光路图完成下列填空。

已知一光源A,请在图中画出一束从A点出发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向B点射出。

五、计算题13、太阳距离地球约为1.5×108km,则我们看到太阳光是约________min前从太阳发出的。

131、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向山崖前进,司机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s听到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有多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星光闪闪C. 海水奔腾D. 春风拂面2.如图所示, 关于长度的测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 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 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B. 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 测得的数值不同, 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C. 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 测得的数值不同, 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 读数是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 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出现误差, 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 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C. 在测量时, 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就可以避免误差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 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5.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 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乌鸦为参照物, 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 乌鸦是静止的C.以老鹰为参照物, 乌鸦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 老鹰是静止的6.在上学的路上, 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 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 则()A.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速度公式/可知, 物体的()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 以上说法都对8.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 运动员、汽车、羚羊B. 汽车、羚羊、运动员C. 羚羊、汽车、运动员D. 运动员、羚羊、汽车9.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 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 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小车A做变速运动, 小车B做匀速运动B.小车A做匀速运动, 小车B做变速运动C. 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D. 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 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 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 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17分)11.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卷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测量某物体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25.0cm、25.1cm、25.12cm、25.3cm、26.4cm,则测量结果中数据是不合理的,数据是不正确的,物体的长度更接近cm。

2.学了刻度尺的使用后,李华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了粉笔盒的宽度,李华的测量如图所示。

请你对李华的测量做出评估。

(1)(2)(3)第2题第4题3.“五一”期间,丽丽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

“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与。

4.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

示例:信息一:骑自行车者比跑步者迟5s出发;信息二:信息三:5.汽车在前20s内通过200m的路程,在后40s内通过250m的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

6.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某同学家距学校600m,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s;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7.要测量一个瓶子的直径,下图中的方法正确的是()8.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9.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山洞,需要的时间是()A.60sB.50sC.40sD.20s10.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南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20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想要学习进步,就要不停地对所学的知识勤加练习,因此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10厘米的是( )
A.篮球的直径
B.乒乓球的直径
C.手掌的宽度
D.物理课本的长度
2、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 )
A、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
B、1988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
C、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D、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
3、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mm= mm = m
B.15m= =1.5×107μm
C. km= km cm= cm
D. cm= m= m
5、小玲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正确的是( )
A、184cm
B、18.4cm
C、1.84cm
D、184.0cm
6、某刻度尺的刻度大于标准刻度,用它测量长度时,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较( )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7、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cm,
48.15cm,48.15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48.14cm
B.48.17cm
C.48.15 cm
D.48.16cm
8、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9、分别用分度值为1m、1dm、1cm、1mm四种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用米为单位作记录,则记录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最多的是()
A.用米尺测量的结果
B.用分米尺测量的结果
C.用厘米尺测量的结果
D.用毫米尺测量的结果
10. 下列情况只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 )
A. 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
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 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D. 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
11. 商场内的营业员量服装时,最好应选用( )
A. 分度值为1cm的1m长的直尺
B. 分度值为1mm的1.5m 长的直尺
C. 分度值为1mm的1m长的直尺
D. 分度值为1cm的1.5 m 长的直尺
1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 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
C. 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
1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时间的主单位是,实验中,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14、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15、用刻度尺测量时, 零刻度线对准,尺的位置要,视线要刻度线。

16、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1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m=________dm=_________mm=__________nm ;30dm2=___ _______cm2=___________m2
0.6×102dm=________km=___________μm ;360cm3=______ _______m3=____________mm3
5.4 x 103μs= mim ;360ms= ns
18、由图2甲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图乙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dm,合________cm。

图2
19、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是3.48cm、3.46cm、3.49cm、3.37cm,则此物体的长度平均值为_______cmm,在几次测量结果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_________。

若用乙图的刻度尺测量甲图的物体长度,则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

20、某同学进行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如下:32.56cm,则他的数据中准确数字是______,估测数字是______;从记录结果中可以判断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

21、四个人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0.230m、2.3dm、23cm、230mm,则以上记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22、在下面的测量数据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
(1)一支钢笔的长度是: 0.13 ;(2)地球的半径是: 6400 ;
(3)一根头发的直径是: 70 ; (4)一本书的厚度是: 18.5。

四、作图、实验题:
23、下表是某班同学在正常情况下测得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

跳动次数 55-59 60-64 65-69 70-74 75-79 80-84
人数 4 6 16 30 4 2
(1)请你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成直方图:
(2)根据直方图回答:
脉搏1min跳动在65-75次之间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率。

由此说明青少年学生正常脉搏1min跳动次。

24、在“探究摆的奥秘”的实验中,小新测得摆球摆动40
次所用得时间为72.7s,则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

25、用如右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铜丝的匝数为10匝,该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mm。

26、现有以下几种刻度尺:(1)总长0.6m的毫米刻度尺;(2)总长1.5m长的厘米刻度软尺;(3)总长20cm的毫米刻度直尺;(4)总长30m的厘米刻度卷尺。

配窗户上的玻璃时,应选用第种尺子;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应选用第种尺子;缝纫工裁剪衣服时,应选用第种尺子。

五、计算题:
27、王丽同学测得一本练习册的厚度是0.60cm,共计80张纸,则这本书中每张纸的厚度是多少cm?多少um?
六、探究活动题)
28为了测量一个圆锥的高,请你选择一个方案进行测量,回答:
(1)所需用的测量工具:
(2)、写出你的测量方案或步骤:
29、给你一把刻度尺,一副圆规和一枚一分硬币,测出图1-4中曲线AB的长度?请分别写出两种测量方法的简要步骤。

第一章
一、1 C 2 A 3 D 4 D 5 C 6 B 7 D 8 D 9 D 10 B 11 B 12 D
二、13、m,s,刻度尺,钟表;14、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多大,分度值是多少;
15、物体的起始端,紧贴被测长度,垂直与刻度尺;16、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17、12,1.2×103,1.2×109;0.6×10-2,6×106;3000,0.003;3.6×10-4,
3.6×105;9×10-5,3.6×108 18、2.36,1.70,17.0 19、3.48cm,3.48cm,0.24dm。

20、32.5 cm,0.06cm,1mm。

21、0.230米、2.3分米、23厘米、230毫米。

22、(1)m。

(2)km。

(3)μm。

(4)mm。

三、23、(1)略。

(2)74.2%,70。

24、1.8175s。

25、0.08mm。

26、1,4,3。

四、27、0.0075cm,合75μm
五、28 (1)两个大三角板。

(2)方案见图
29、解:方法一:
(1)用圆规和刻度尺测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L=2πr =πd,
求出周长L;(2)用硬币从A点沿曲线滚到B点,数出滚动的圈数n;
(3)则AB的长度为S=nL=πdn
方法二:
(1)用圆规把曲线AB截成n段小直线;(2)用刻度尺测出每一段直线的长度L1、L2、L3…Ln; (3)曲线AB的总长度
L=L1+L2+……+Ln
上文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相关内容尽在查字典物理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