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下学期数学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材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引入、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分数。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运算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分数除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知的整数除法运算迁移到分数除法运算中,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
2.整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3.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3.准备学生的学习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除法的话题,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想把苹果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分数除法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如:2/3 ÷ 3、6 ÷ 2/3等,让学生尝试找出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如:设计一个分数除法的计算题,并解释解题思路。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打折后的价格?让学生尝试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课后反思
《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一)》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的第一课,内容涉及到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中涉及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因此,本节课一开始先设计了两个分一分,第一次分一分旨在让学生复习除法的意义,第二次分一分旨在让学生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复习,铺垫知识。
本节课计算方法的理解比较抽象,先是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涂一涂让学生直观体验并观察总结,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把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相当于求4/7的1/2是多少,让学生明白分数除以一个整数除法的意义,之后又让学生通过对比,提炼法则,将算法定义化。
实践证明,要有效地进行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就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寻找知识、体会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切实的掌握知识,从而运用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探究作用,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自觉发现者。
分数除法(一)-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数除法(一)-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能够判断分数除法的大小关系。
2.通过练习,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引导学生能够将分数除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粉笔、教具、教材、练习册等。
2.学生准备笔、纸。
四、教学过程1.概念导入教师可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分数,例如用一个苹果将苹果分成若干份,再让学生将其中一份拿走,询问拿走了几分之几,然后引申到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分数除法是指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得到的商仍然是一个分数。
例如1/4 ÷ 1/2 = 1/2,其中1/4为被除数,1/2为除数,1/2为商。
需要注意的是,分数除法要求被除数和除数都不能为零。
3.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1)同分母分数的除法同分母分数的除法,只需将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的分子即可,分母不变。
例如:3/5 ÷ 2/5 = (3÷2)/5 = 3/10。
(2)异分母分数的除法异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需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除法,首先要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简称最小公倍数,即两个数的公共倍数中最小的一个),然后将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一个适当的数,使它们都变成最小公倍数的倍数,然后就可以进行同分母分数的除法了。
例如:2/3 ÷ 5/7 =(2×7)/(3×7) ÷(5×3)/(3×7)= 14/21 ÷ 15/21 =14/21×21/15=14/15。
4.实际应用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绿豆饭的做法是先将绿豆泡开,然后把它们煮熟,煮豆汤的时候需要将豆子研磨成豆浆,再过滤掉豆渣,小明做绿豆糕时,需要先将绿豆磨成细粉,然后加一定比例的白糖、香薰等调料制成糕点等等,都需要使用到分数除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6篇

《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时间:2020-05-15我要投稿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6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材第65、66页例1和例2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圆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把6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6÷2=3(块)(二)导入(2)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1÷2=0.5(块)(三)教学实施1.学习教材第65页的例1。
(1)如果把1块饼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又该得到几块呢?1÷3=0.3(块)(2)1除以3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3)指名让学生把思路告诉大家。
就是把1块饼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3(1)来表示,这一份就是3(1)块。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1÷3=3(1)块)(4)如果取了其中的两份,就是拿了多少块?(3(2)块)怎样看出来的?2.观察上面三道算式结果得出:两数相除,结果不仅可以用整数、小数来表示,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引出课题:分数与除法3.学习例2。
(1)如果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板书:3÷4)(2)3÷4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
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3块饼看作单位“1”。
)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
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
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得到4个4(1),3个饼共得到12个4(1),平均分给4个学生。
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孔城中心小学刘定春〖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有了以前学习分数乘法、倒数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来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内容分析〗《分数除法(一)》是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把4/7 分别平均分成2 份、3 份,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1、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导学教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导学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新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分纸”情境,引入新课。
1、口答:(1)把16 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 份,每份是多少?(2 )把1 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多少?2、涂一涂,算一算:4/7 的1/3 是多少?(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涂一涂)3、由“分纸”提出教材问题一:把一张纸的4/7 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入新课。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课后优秀教学反思(通用10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课后优秀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课后优秀教学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课后优秀教学反思(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课后优秀教学反思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为了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力戒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
成功之处:一开始,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
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以前我曾有幸听过几个老教师的分数除法的课,他们对于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是特别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
教师喜欢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除法(一)一、教学内容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5页到56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倒数的认4平均识。
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都把7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成3份,第(1)4÷2,被除数的分子是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题的算式是74÷3,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
无论哪一种方的算式是7法,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等。
六、教学过程一、旧知复习蕴伏铺垫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来考考你以前学过的知识。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现)1.说一说它们的倒数是多少?你能举一组倒数的例子吗?2.口算3.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二、创设情境理解意义好,同学们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棒,接下来,请看今天的学习内容。
(课件出示)(一)初步探究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把一张纸的71.找同学读题(指名读题)2.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第一个长方形分一分、涂一涂。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作纸,涂*表示出这张纸的4/7。
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
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7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7,也就是2/7。
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7÷2=4÷2/7=2/7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7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
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7÷2=4/7×1/2=2/7师:对这种做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生:这儿是除法怎么变成了乘法?师:老师也有这个疑问,你能讲讲吗?师:谁能结合图来讲一讲呢?师:很好!把除法转化成乘法,问题迎刃而解,你真棒!……(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①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7,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②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除法(一)》北师大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分数除法是指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数(分数或整数)的运算。它是分数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我们有$\frac{3}{4}$升果汁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多少?通过这个案例,展示分数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除法(一)》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一)》,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基本运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简化结果。
2.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运算规律,通过实际例题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习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取倒数、乘分子、约分”的步骤,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对于将分数除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同学对实验步骤和方法不够熟悉。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环节的指导,让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于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场景不够了解。为了提高学生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我将在课堂中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分数除让学生在探讨分数除法的过程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协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学生需掌握分数除以整数时的计算步骤,如将除法转换为乘法,即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步骤:学生需学会“取倒数、乘分子、约分”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应用于各种分数除法题目中。
北师大版五年下学期数学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及反思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有了以前学习分数乘法、倒数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来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内容分析:《分数除法(一)》是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把4/7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1、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导学教学法创新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导学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新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把一张纸的4/7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创设分长方形纸这一情境,旨在一上课就把学生带入思考的空间,抓住他们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同桌之间交流想法)自主学习提示1. 利用手中的的学习纸,涂一涂,算一算,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一)教学案例及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一)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5~26页“分数除法(一)”。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和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解决有关分数除以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准备:三张长方形纸,二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涂一涂、算一算活动目标: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首先,老师提出几个生活中的数学小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
例如,一桶20千克的油,它的3/4是多少千克?XXX攒了40元钱,他拿出其中的3/5捐给失学儿童,他捐了多少钱?一段3/2米长的木头,它的2/3是多少米?接着,老师出示7/841和1/6这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二、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老师出示一张包装纸,并想用它把送给妈妈的礼物包装起来。
但这张纸太大了,老师把它的4/7再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首先,老师问学生4/7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
然后,老师让学生指示哪一个部分需要平均分成2份,得到2/7.接下来,老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列式计算分数除法。
学生可能会得到“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
老师将计算过程板书,并让学生尝试计算4/7÷4.三、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探索和理解了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但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老师告诉同学们,大胆猜想是数学思考的好方法,但需要经过科学验证。
同学们可以自己设计一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题来验证猜想的可行性。
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有些题目很容易算出来,而有些则不行,以及如何解决分数除以整数的问题。
同学们进行了分组讨论,涂分纸上的例题,并掌握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常用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通用16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通用16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篇1学习目标: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学习难点: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一、分一分有4张同样的圆形纸片。
(1)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画一画:列示:(2)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画一画:列示:(3)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画一画:列示:(4)每1/3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画一画:列示:(5)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画一画:列示:二、画一画1.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长1/3米,可以截成几段?列示:(2)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成几段?画一画:列示:2.3/4里面有几个1/8?画一画:列示:三、填一填,想一想在〇里填上“>”“<”或“=”。
4÷1/2〇4×2 4÷1/3〇4×3 4÷1/4〇4×42÷1/3〇2×3 2÷2/3〇2×3/2 3/4÷1/8〇×8你发现了什么?()四、试一试8÷6/7 5/12÷3你能把“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和“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这两句画合并成一句话吗?()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5.1《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5.1《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5.1《分数除法(一)》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和运算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在学习分数除法时,可能会对分数的除法运算规律产生困惑,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探索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2.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练习法: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和运算规律。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想把苹果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和运算规律,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和说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除法的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分数除法(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生1:74里面有4个7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71是72。
生2:把74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72。
所以列式为:生3:把一张纸的 平均分成2份,就是求 的 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列式为:师:同学们说得都对,下面我们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探究分数的除法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问题二。
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再与同伴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学生画一画后展示分一分的结果:学生汇报:生1:用分子除以整数的方法分不了,因为4÷3得不到整数,所以不能用分子直接除以分母。
师归纳小结:计算分数除法时,将其转化为分数乘法计算更加简便。
也就是说,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看作是求这个分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问题三。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上台写出计算过程。
师:根据前面的探究和计算,请同学们说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分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整数,相当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教师强调:整数不能为零。
计算的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根据题意,先画一画,涂一涂,再列算式。
学生展示结果,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填写情况,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
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再独立计算。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一)。
《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孔城中心小学刘定春〖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有了以前学习分数乘法、倒数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来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内容分析〗《分数除法(一)》是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把 4/7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1、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导学教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导学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新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分纸”情境,引入新课。
1、口答:(1)把16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2)把1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2、涂一涂,算一算:4/7的1/3是多少?(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涂一涂)3、由“分纸”提出教材问题一:把一张纸的4/7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分长方形纸这一情境,旨在一上课就把学生带入思考的空间,抓住他们最佳的学习状态。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
学反思
有效的教学设计需要围绕三个基本问题展开:有效地把握学生认知基础、有效地定位教学目标、有效地设计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是学习分数除以整数,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
有了分数乘法的学习基础,学生们能够很快适应这一课的学习方式,本课的逻辑起点是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因此我从现实中的分数乘法问题和找一个数的倒数引入,帮助孩子们复习前知,当学生体会到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后,再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分数除法计算的必要性,为后续的学习架好了阶梯。
在准确把握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后,如何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本课如果仅仅关注学生是否会算了,那是不够的,在设计中,我们还应关注表象后的更深层元素,如:学生们对算理理解了吗?他们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实质上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到增进?他们是否有学习的积极态度?等等。
因此,在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我的着眼点是不仅使学生会算,更是通过对意义的理解,让学生。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通用5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通用5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通用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1 数学课要学分数除以整数了,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班级的大屏也坏了,让学生自学吧。
开始我先提出了自学要求。
孩子们开始学了起来。
陆续有孩子学完举手了。
学生通过猜想——尝试——验证,发现一个数除以分数和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都相等。
所以,乘以一个数就等于除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然后就进行了练习,学生学习效果也不错,此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呢?多数学生没有了做题后的兴奋了。
只是因为结果相同啊。
学生不明白算理。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知道,这个知识点是我要给孩子们讲解的地方。
此时我再结合线段图对学生进行算理的教学,大部分同学们恍然大悟,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从这节课,使我感悟到,计算教学,最省事的教法就是把计算方法和盘托出,直接告诉学生,然后进行大量的训练。
可是这样教学,尽管也能让学生熟练掌握算法,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一节课中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让学生自学,正如侯校长说的那样,真的需要老师好好琢磨呀。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2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老教材在解题方法上是以算术方法为主,侧重于让学生找单位“1”,分析单位“1”的量是否已知,然后根据单位“1”的量知道与否决定是用乘法还是除法。
在列算式的时候,注重量、率对应分析,即用公式模式。
而新教材中的解题方法则淡化了这种用算术解题的要求,更侧重于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侧重于用代数思想解题,注重让学生分析题中的意思,用代数思维解题即让学生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方程,这样思路达到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同学们感受到分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课件。
教学方法:导学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会不会?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
(板书“分数除法”)
二﹑动手操作,理解意义
展示课件: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纸,自己涂一涂,算一算。
2.同桌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操作完成后学生汇报,反馈。
在汇报反馈时,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即分、涂的过程。
通过思考操作学生达成共识:4/7里有4个1/7,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1/7是2/7.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4/7÷2=2/7。
三、再次探究
课件展示: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谁能把刚才这个问题用数学算式来展示。
2.怎么计算?
3.操作,探索算法。
引导学生发现:把4/7平均分成3份,这其中的一份实际上就是4/7的1/3,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算式是4/7×1/3=4/21。
4.总结发现规律: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
倒数。
5.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出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题。
四、大胆猜想,验证规律
课件展示教科书26页“填一填,想一想”。
1.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
2.观察,思考,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总结:除以一个整数,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学会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时,可以用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六、布置作业:
26页练一练
七.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1)4/7 2 (2)4/7 3
/71/2 4/71/3
2/7 4/21
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一)》是学生初次接触分数除法,本节课是学生今后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对算法的探索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探索数学。
数学课不应只让学生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应让学生在具体地操作、观察、实践中得出结论。
因此,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探索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把知识单纯的传授给学生,做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
二、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应用数学。
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
在新课结束后,我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应用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
李艳
时丰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