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一元二次方程x2+3x﹣4=0的解是()
A.x
1=1,x
2
=﹣4 B.x
1
=﹣1,x
2
=4 C.x
1
=﹣1,x
2
=﹣4 D.x
1
=1,x
2
=4
2.已知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mx+2=0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A.﹣3 B.3 C.0 D.0或3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时,方程变形正确的是()A.(x﹣1)2=2 B.(x﹣1)2=4 C.(x﹣1)2=1 D.(x﹣1)2=7
4.设一元二次方程x2﹣2x﹣4=0的两个实数为x
1和x
2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
1+x
2
=2 B.x
1
+x
2
=﹣4 C.x
1
x
2
=﹣2 D.x
1
x
2
=4
5.方程x2﹣3x+6=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 D.不能够确定
6.若x=﹣1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则a﹣b+c的值为()A.1 B.﹣1 C.0 D.无法确定
7.方程x(x+3)=x+3的解是()
A.x=0 B.x
1=0,x
2
=﹣3 C.x
1
=1,x
2
=3 D.x
1
=1,x
2
=﹣3
8.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没有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是()
A.m<1 B.m>﹣1 C.m>1 D.m<﹣1
9.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16m,宽9m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同样宽的小路,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若草坪部分总面积为112m2,设小路宽为x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A.2x2﹣25x+16=0 B.x2﹣25x+32=0 C.x2﹣17x+16=0 D.x2﹣17x﹣16=0
10.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的长是方程x2﹣7x+12=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A.10 B.12 C.16 D.20
二、填空题
11.方程x2=4x的解.
1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x(x﹣2)=4的一般形式是.
1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1=0有一根为0,则m= .
14.小明设计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实数对(a,b)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实数a2+2b﹣3.例如把(2,﹣5)放入其中,就会得到22+2×(﹣5)﹣3=﹣9,现将实数(m,﹣3m)放入其中,得到实数4,则m= .
15.庆“元旦”,市工会组织篮球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
16.解方程:x2+4x+1=0.
17.已知方程x2+4x+m﹣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
18.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方程a(1+x2)=2bx﹣c(1﹣x2)的两根相等,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四、解答题(二)
19.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2=0的一个解是2.
(1)求k的值;
(2)求方程x2+kx﹣2=0的另一个解.
20.如图,某小区在宽20m,长32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人行道(图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540m2,求道路的宽.
21.已知a是方程()2﹣()﹣2=0的根,÷(﹣)的值?
五、解答题(三)
22.已知斜边为10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为方程x2﹣mx+3m+6=0的两个根.(1)求m的值;
(2)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斜边上的高.
23.阅读材料:为解方程(x2﹣1)2﹣5(x2﹣1)+4=0,我们可以将x2﹣1看作一个整体,设x2﹣1=y…①,
那么原方程可化为y2﹣5y+4=0,解得y
1=1,y
2
=4,
当y=1时,x2﹣1=1,∴x2=2,∴;
当y=4时,x2﹣1=4,∴x2=5,∴,
故原方程的解为,,,.
以上解题方法叫做换元法,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①的过程中,利用换元法达到了解方程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请利用以上知识解方程:
(1)x4﹣x2﹣6=0.(2)(x2+x)2+(x2+x)=6.
24.如图,菱形ABCD中,AC,BD交于O,AC=8m,BD=6m,动点M从A出发沿AC方向以2m/s匀速直线运动到C,动点N从B出发沿BD方向以1m/s匀速直线运动到D,若M,N同时出发,问出发后几
秒钟时,△MON的面积为?
2019-2019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九年级(上)第一
次月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一元二次方程x2+3x﹣4=0的解是()
A.x
1=1,x
2
=﹣4 B.x
1
=﹣1,x
2
=4 C.x
1
=﹣1,x
2
=﹣4 D.x
1
=1,x
2
=4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分析】原方程可运用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法求解,求出方程的根后再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解答】解:x2+3x﹣4=0
(x﹣1)(x+4)=0
解得:x
1=1,x
2
=﹣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
2.已知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mx+2=0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
A.﹣3 B.3 C.0 D.0或3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析】直接把x=2代入已知方程就得到关于m的方程,再解此方程即可.
【解答】解:∵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mx+2=0的一个解,
∴4+2m+2=0,
∴m=﹣3.故选A.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利用方程的解的定义即可确定待定系数.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时,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A.(x﹣1)2=2 B.(x﹣1)2=4 C.(x﹣1)2=1 D.(x﹣1)2=7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配方法解已知方程时,首先将﹣3变号后移项到方程右边,然后方程左右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1,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为一个非负常数,即可得到所求的式子.
【解答】解:x 2﹣2x ﹣3=0,
移项得:x 2﹣2x=3,
两边都加上1得:x 2﹣2x+1=3+1,
即(x ﹣1)2=4,
则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 2﹣2x ﹣3=0时,方程变形正确的是(x ﹣1)2=4.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利用此方法解方程时,首先将方程常数项移动方程右边,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方程左右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方程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为一个非负常数,开方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4.设一元二次方程x 2﹣2x ﹣4=0的两个实数为x 1和x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x 1+x 2=2
B .x 1+x 2=﹣4
C .x 1x 2=﹣2
D .x 1x 2=4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则可.设x 1,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
(a ≠0,a ,b ,c 为常数)的两个实数根,则x 1+x 2=
,x 1x 2=.
【解答】解:这里a=1,b=﹣2,c=﹣4,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x 1+x 2=﹣=2,x 1•x 2==﹣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5.方程x 2﹣3x+6=0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不能够确定
【考点】根的判别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把a=1,b=﹣3,c=6代入△=b 2﹣4ac 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解答】解:∵a=1,b=﹣3,c=6,
∴△=b 2﹣4ac=(﹣3)2﹣4×1×6=﹣15<0,
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a ,b ,c 为常数)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6.若x=﹣1是方程ax 2+bx+c=0的一个根,则a ﹣b+c 的值为( )
A .1
B .﹣1
C .0
D .无法确定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析】根据x=﹣1是方程ax 2+bx+c=0的一个根,直接代入方程求出a ﹣b+c 的值即可.
【解答】解:∵x=﹣1是方程ax 2+bx+c=0的一个根,
∴a ×(﹣1)2+b ×(﹣1)+c=a ﹣b+c=0.
故选;C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据定义直接代入求出是解题关键.
7.方程x (x+3)=x+3的解是( )
A .x=0
B .x 1=0,x 2=﹣3
C .x 1=1,x 2=3
D .x 1=1,x 2=﹣3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分析】先移项,使方程右边为0,再提公因式(x+3),然后根据“两式相乘值为0,这两式中至少有一式值为0.”进行求解.
【解答】解:原方程可化为:x (x+3)﹣(x+3)=0
即(x ﹣1)(x+3)=0
解得x 1=1,x 2=﹣3
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本题运用的是因式分解法.
8.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m=0没有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是( )
A.m<1 B.m>﹣1 C.m>1 D.m<﹣1
【考点】根的判别式.
【专题】判别式法.
【分析】方程没有实数根,则△<0,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由题意知,△=4﹣4m<0,
∴m>1
故选:C.
【点评】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
(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0⇔方程没有实数根.
9.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16m,宽9m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同样宽的小路,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若草坪部分总面积为112m2,设小路宽为x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A.2x2﹣25x+16=0 B.x2﹣25x+32=0 C.x2﹣17x+16=0 D.x2﹣17x﹣16=0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如果设小路的宽度为xm,那么草坪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应该为16﹣2x,9﹣x;那么根据题意即可得出方程.
【解答】解:设小路的宽度为xm,
那么草坪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应该为16﹣2x,9﹣x;
根据题意即可得出方程为:(16﹣2x)(9﹣x)=112,
整理得:x2﹣17x+16=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用,弄清“草坪的总长度和总宽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菱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 的长是方程x 2﹣7x+12=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 的周长为( )
A .10
B .12
C .16
D .20
【考点】菱形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边AB 的长是方程x 2﹣7x+12=0的一个根,解方程求得x 的值,根据菱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出菱形的边长,即可求得菱形ABCD 的周长.
【解答】解:∵解方程x 2﹣7x+12=0
得:x=3或4
∵对角线长为6,3+3=6,不能构成三角形;
∴菱形的边长为4.
∴菱形ABCD 的周长为4×4=16.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由于菱形的对角线和两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判断出菱形的边长是多少,然后根据题目中的要求进行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
11.方程x 2=4x 的解 x 1=0,x 2=4 .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分析】先移项,使方程右边为0,再提公因式x ,然后根据“两式相乘值为0,这两式中至少有一式值为0.”进行求解.
【解答】解:原方程变为
x 2﹣4x=0
x (x ﹣4)=0
解得x 1=0,x 2=4.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本题运用的是因式分解法.
1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3x (x ﹣2)=4的一般形式是 3x 2﹣6x ﹣4=0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 2+bx+c=0(a ,b ,c 是常数且a ≠0).
【解答】解:方程3x (x ﹣2)=4去括号得3x 2﹣6x=4,移项得3x 2﹣6x ﹣4=0,原方程的一般形式是3x 2﹣6x ﹣4=0.
【点评】去括号的过程中要注意符号的变化,以及注意不能漏乘,移项时要注意变号.
1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x+m 2﹣1=0有一根为0,则m= ﹣1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将x=0代入原方程,列出关于m 的方程,通过解关于m 的方程即可求得m 的值.
【解答】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x+m 2﹣1=0有一根为0,
∴x=0满足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x+m 2﹣1=0,且m ﹣1≠0,
∴m 2﹣1=0,即(m ﹣1)(m+1)=0且m ﹣1≠0,
∴m+1=0,
解得,m=﹣1;
故答案是:﹣1.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零.
14.小明设计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实数对(a ,b )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实数a 2+2b ﹣3.例如把(2,﹣5)放入其中,就会得到22+2×(﹣5)﹣3=﹣9,现将实数(m ,﹣3m )放入其中,得到实数4,则m= 7或﹣1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新定义.
【分析】根据公式a 2+2b ﹣3,可将(m ,﹣3m )代入得出m 2+2×(﹣3m )﹣3=4,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m 2+2×(﹣3m )﹣3=4,
解得m 1=7,m 2=﹣1,
故答案为:7或﹣1.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及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5.庆“元旦”,市工会组织篮球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
16.解方程:x2+4x+1=0.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分析】求出b2﹣4ac的值,代入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a=1,b=4,c=1,
∴△=42﹣4×1×1=16﹣4=12>0,
∴,
∴.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7.已知方程x2+4x+m﹣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
【考点】根的判别式.
【分析】由于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根的判别式为0,解关于m的方程即可解答.
【解答】解:∵方程x2+4x+m﹣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42﹣4×1×(m﹣1)=0,
解得m=5.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
(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0⇔方程没有实数根.
18.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方程a(1+x2)=2bx﹣c(1﹣x2)的两根相等,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考点】根的判别式.
【分析】方程a(1+x2)﹣2bx+c(1﹣x2)=0的两根相等,即△=0,结合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解:原方程整理得(a+c)x2﹣2bx+a﹣c=0,
因为两根相等,
所以△=b2﹣4ac=(﹣2b)2﹣4×(a+c)×(a﹣c)=4b2+4c2﹣4a2=0,
即b2+c2=a2,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的知识,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ABC的三边长满足b2+c2=a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四、解答题(二)
19.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2=0的一个解是2.
(1)求k的值;
(2)求方程x2+kx﹣2=0的另一个解.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将x=2代入已知方程,列出关于k的新方程,通过解新方程即可求得k的值.然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方程的另一个根即可;
【解答】解:(1)将x=2代入关于x的方程x2+kx﹣2=0,
得:4+2k﹣2=0
解得:k=﹣1,
(2)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a,
则2a=﹣2,
解得a=﹣1,
故方程的另一个根为﹣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用这个数代替未知数所得式子仍然成立.
20.如图,某小区在宽20m,长32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人行道(图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540m2,求道路的宽.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本题中我们可以根据矩形的性质,先将道路进行平移,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法一:原图经过平移转化为图1.
设道路宽为X 米,
根据题意,得(20﹣x )(32﹣x )=540.
整理得x 2﹣52x+100=0.
解得x 1=50(不合题意,舍去),x 2=2.
答:道路宽为2米.
解法二:原图经过平移转化为图2.
设道路宽为x 米,
根据题意,20×32﹣(20+32)x+x 2=540
整理得x 2﹣52x+100=0.
解得x 1=50(不合题意,舍去),x 2=2.
答:道路宽为2米.
【点评】对于面积问题应熟记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本题中按原图进行计算比较复杂时,可根据图形的性质适当的进行转换化简,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
21.已知a 是方程()2﹣()﹣2=0的根,÷(﹣)的值?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换元法求出=2或﹣1,再将分式化简,并代入得出结论.
【解答】解:()2﹣()﹣2=0,
把x=a代入得:()2﹣﹣2=0,
设=b,则原方程变形为:b2﹣b﹣2=0,
解得:b
1=2,b
2
=﹣1,
∴=2或﹣1,
÷(﹣),
=÷(﹣),
=÷,
=•,
=,
当=2或﹣1时,原式=2或﹣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和分式的混合运算,本题运用了整体代入的思想,并与换元法相结合,求出一个分式的值,而不是方程的解x;在分式的化简中,分解因式是基础,要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并注意运算顺序》
五、解答题(三)
22.已知斜边为10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为方程x2﹣mx+3m+6=0的两个根.
(1)求m的值;
(2)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斜边上的高.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1)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a+b=m,ab=3m+6,再由勾股定理可得关于m的方程,解之可得求m的值;
(2)根据(1)中m的值可得原方程,解之即可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进一步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1)∵a,b是方程x2﹣mx+3m+6=0的两个根,∴a+b=m,ab=3m+6,
∵a2+b2=c2,
∴(a+b)2﹣2ab=102,
∴m2﹣6m﹣112=0,
∴m
1=﹣8,m
2
=14.
又∵a+b=m>0,
∴m=14;
(2)原方程可化为x2﹣14x+48=0,
∴x
1=8,x
2
=6.
当a=6,b=8,c=10时,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6×8=24,
斜边上的高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勾股定理、解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m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23.阅读材料:为解方程(x2﹣1)2﹣5(x2﹣1)+4=0,我们可以将x2﹣1看作一个整体,
设x2﹣1=y…①,
那么原方程可化为y2﹣5y+4=0,解得y
1=1,y
2
=4,
当y=1时,x2﹣1=1,∴x2=2,∴;
当y=4时,x2﹣1=4,∴x2=5,∴,
故原方程的解为,,,.
以上解题方法叫做换元法,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①的过程中,利用换元法达到了解方程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请利用以上知识解方程:
(1)x4﹣x2﹣6=0.(2)(x2+x)2+(x2+x)=6.
【考点】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专题】阅读型.
【分析】阅读题目理解清“换元法”的解法,然后按这种方法解答.
【解答】解:(1)x 4﹣x 2﹣6=0
设x 2=y ,则原方程可化为
y 2﹣y ﹣6=0,解得y 1=3,y 2=﹣2(舍去),
当y=3时,x 2=3,∴x=±
∴原方程的解为x=±
;
(2)(x 2+x )2+(x 2+x )=6
设x 2+x=y ,则原方程可化为
y 2+y=6,解得y 1=﹣3(舍去),y 2=2,
当y=2时,x 2+x=2,解得x 1=﹣2,x 2=1,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 1=﹣2,x 2=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换元法,即把某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字母去代替它,实行等量替换.
24.如图,菱形ABCD 中,AC ,BD 交于O ,AC=8m ,BD=6m ,动点M 从A 出发沿AC 方向以2m/s 匀速直线运动到C ,动点N 从B 出发沿BD 方向以1m/s 匀速直线运动到D ,若M ,N 同时出发,问出发后几
秒钟时,△MON 的面积为?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菱形的性质.
【专题】几何动点问题.
【分析】根据点M 、N 运动过程中与O 点的位置关系,分当x <2时,点M 在线段AO 上,点N 在线段BO 上、当2<x <3时,点M 在线段OC 上,点N 在线段BO 上和当x >3时,点M 在线段OC 上,点N 在线段OD 上三种情况分别讨论.
【解答】解:设出发后x 秒时,
(1)当x <2时,点M 在线段AO 上,点N 在线段BO 上.(4﹣2x )(3﹣x )=;
解得x 1=
,x 2= ∵x <2,
∴
;
(2)当2<x <3时,点M 在线段OC 上,点N 在线段BO 上,(2x ﹣4)(3﹣x )=;
解得
;
(3)当x >3时,点M 在线段OC 上,点N 在线段OD 上,(2x ﹣4)(x ﹣3)=;
解得x 1=s 或x 2=
s .
综上所述,出发后
或s 或时,△MON 的面积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出发后时间的多少确定列方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