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3.一个新家(教案)【新版】
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3.一个新家(课堂实录)

13.《一个新家》课堂实录“一棵死去的大树,在它枯朽的树干上,存活着更多的新生命。
”这就是“一个新家”,在逝去自我的同时,迎来新生,品味一种新的开始。
师:同学们,在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生1:我最想问的是“一个新家是什么样子的?”生2:“这是谁的新家”?生3:“一个新家在什么地方?”生4:“新家里都有谁?”......师:嗯!真好!同学们,你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这是我们在初次阅读一篇课文或一本书时,最基本的反应,更是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应该有的最基本思考......那通过我们课前的预习,谁能来回答一下刚刚这些同学提出的问题呢?生1:我知道这个新家是一棵死去的大树生2:我知道在这个新家里有动物,还有植物...... .......师:那让我们赶快去这个新家里去看看吧,打开书,让我们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新家?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来的?用“———”画下来。
生默读思考并勾画。
小组交流讨论师:下面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生1:我们小组觉得这是一个热闹的家,我们是从课文的第“3——21”自然段体会出来的......“因为这里啄木鸟、小松鼠、猫头鹰、林貂......这些小动物,还有草莓、木耳、蘑菇......这些植物”所以我们组觉得这是一个热闹的家。
师:真棒!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很有道理。
生2:我们组和 1 组找的语句一样,但感受不同,我们组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家,因为这棵大树虽然死了,但是死的却不孤独,因为有了这些小动物和植物,它很温暖......师:你们的理解很独特。
掌声送给他们!!生3:我们组觉得这还是一个有生命的气息又有意义的家,我们是从第21 自然段“一棵大树死了,更多的生命在这儿住下来了,不仅有动物,还有植物。
”理由是因为大树虽然死了,但是却迎来了新的生命————植物、动物,所以这个家又变得很有意义了。
师:同学们,你们真的很棒!从相同的语句中说出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新家》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字能⼒和知识,⽂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是⼝头和书⾯的语⾔和⾔语的合称,是语⾔规律和运⽤语⾔规律所形成的⾔语作品的⾔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个新家》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语⽂《⼀个新家》原⽂ ⼀天,护林的⽼爷爷带着他的⼩孙⼦来到⼀棵死了的⼤树旁。
“爷爷,我看见⼤树上有⼀个啄⽊鸟洞。
”⼩孙⼦的眼睛好尖。
“是啊,啄⽊鸟就爱住在树洞⾥。
有时候没有合适的树洞,咱们还得挂上像树洞⼀样的鸟窝,请它们住进来呢。
” “爷爷,我看见⼩松⿏的⼤尾巴闪了⼀下。
”⼩孙⼦⼜⾼兴得叫了起来。
“⼩松⿏也上这⼉来安家了吗?有意思。
” “爷爷,地上⼀团⼀团的,是什么东西呀?” “那是猫头鹰吃了⽥⿏以后吐出来的残骸。
这么说,猫头鹰也住进来了。
” “还有……” “啊,那是林貂的粪便。
” “啊,爷爷,我明⽩了:这棵⼤树,它快变成动物招待所了。
” “这棵⼤树还有别的⽤处吗?孩⼦,你再细⼼地观察观察。
” ⼩孙⼦围着⼤树转了⼀圈,摘了⼀颗鲜红鲜红的、⼜甜⼜酸的草莓送进爷爷嘴⾥,说:“爷爷,我看到了!它的周围长了许多⼩灌⽊。
” “你看看树⼲。
” ⼩孙⼦瞧了瞧树⼲,那上⾯长满了⼀丛丛⽔灵灵的、半透明的东西。
“新鲜的⽊⽿,原来它长在死了的树⼲上。
” “你再看看地⾯。
” ⼩孙⼦⼜仔细地看了看周围的地⾯,兴奋得跳了起来:“蘑菇!爷爷,那么多蘑菇。
灰⾊的,黄⾊的,真有意思,它们长得多肥壮!” 没有⼀个孩⼦不爱捡蘑菇的,⼜好看,⼜有趣,做熟了还特别好吃。
捡哪,捡哪,⼩孙⼦很快就捡满了⼀帽⼦。
“够了,够了。
”爷爷阻拦说,“留下⼀些给那些⼩松⿏、⼩野兔和⼩刺猬吃吧!” ⼩孙⼦说:“爷爷,这棵⼤树真有意思,我原来以为它死了以后就没有什么⽤处了,其实并不是这样。
” “说得对,孩⼦。
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3.一个新家(教案)

13.《一个新家》教案文本细读: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写了爷孙俩在森林里的发现,全篇以人物对话为线索,向我们介绍在一棵枯树周围生活着许多新的生命,有美丽的啄木鸟、小松鼠、猫头鹰、林貂,还有鲜红的草莓、新鲜的木耳、肥壮的蘑菇,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画面的背景就是这棵死去的大树。
在生命与死亡的强烈反差下,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惧与无奈,而是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大自然是神奇的,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处处给我们展现的是生机,是希望。
树木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无论是苍翠挺拔的树,还是枯萎死亡的树,都在这个缤纷美丽的世界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田野,在路边,在海水飞溅的山崖……我们都能看到树木优雅的身姿。
静默的树木美丽、深沉,散发着幸福恬静的气息。
当生命逝去的时候,树木依然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就像文中这棵死去的大树一样,在它枯朽的枝干上,存活着更多的新生命。
在逝去旧我的同时,迎来新生,品味一种新的开始。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鹰、粪、酸、灌、摩”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窝、残、粪、颗、肥、壮、趣、帽、刺、抚”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通过读书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策略与方法: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充分朗读、体会。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时,搜集相关资料。
针对课题提出问题,通过读书试着解决,并能在读书中根据重点句子进行提问。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文章中提到的动植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根据课题进行提问,谁来先说说你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这个新家指的是什么?这是谁的新家?一个新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2、师: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预习一定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再读一读书,然后再来回答问题。
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13一个新家

课文脉络
护林的老爷爷带着小孙子来到树林里。 眼尖的小孙子看到了啄木鸟的家。
你知道小孙子还 看到什么了吗?
小松鼠的家
小孙子的发现
猫头鹰的家
林貂的家
大树成了动物招待所了!
猫头鹰
林貂
松鼠
在爷爷的提示下,小孙子又发现
了大树的好多秘密。
你知道这些大树
的秘密吗?
草莓 灌木
大树植物园
木耳 蘑菇
请以“大树的奉献”为题写一篇小
短文。
……
爷爷和小孙子都感慨这棵了不起 的大树。
学习完这篇课文后,你知道 爷爷和小孙子为什么夸赞这是棵 了不起的大树呢?
课文理解
课文通过讲述爷爷引导小孙子探索 大树成为动物招待所和生态植物园的秘 密的故事,告诉我们大树在我们的生活 中扮演了怎样重要的作用,表达了对大
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写作练习
去树林里走一走,观察一棵大树, 或是整片森林。 认真思考,想一想,树木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一个新家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会读会写
会用。
2、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字学习 dòng
山洞 树洞
shì
适合 适应
tǔ
吞吐 吐露
wéi
围绕 周围
fèn
发奋 兴奋
féi
肥壮 肥胖
zhuàng
强壮 雄壮
mìng
命运 命令
zhí
植物 植树
xīn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新家》教案 冀教版

《一个新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掌握十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1、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2、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枯树图)师:这是什么?看到这样一棵枯死的老树,你有什么感受?就是这样一棵枯树却成了一个新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新家》揭开这课枯树的秘密。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字词)指名读。
讲解易错的生字,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师: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读。
只有多读才能有更多的收获和体会。
读书有多种方法:大声朗读、默读、速读、分角色朗读等等。
老师也特别喜欢读书,听,开始了!(教师范读1-8段,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谈感受,捕捉第一感觉。
四、精读课文,体会新家。
1、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一个新家,这是谁的新家呢?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读课文,找出新家的成员,并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师:在新家里住进了哪些小动物?学生回答并有感情的朗读发现这些小动物的语句。
教师出示课件。
师:当小孙子看到这些后他明白了什么?从文中找出来。
并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出示课件)师:看到这些,你想对这些小动物或枯木说什么?分角色朗读1-10段。
3、新家里除了小动物还有什么吗?学生回答并朗读有关的语句。
(教师出示课件)教师进行朗读的指导。
师:如果你去森林里,看到了这些,你想怎么做呀!分角色朗读11-19段。
4、(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同学们原来光秃秃的枯树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学生回答)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新家,你想用哪个词?学生用“这是一个-- -的家,因为-------”来练习造句。
五、师小结同学们,一棵大树死了,却成就了这么多的动物植物共同构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新家。
是啊,大自然是最具智慧的,大自然中的生命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冀教三年级语文 教案 教学设计《一个新家》

冀教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一个新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1.3能够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3.2教育学生要珍惜家庭,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教学难点:1.1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理解。
1.2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注意字词的读音。
3.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5.分析课文情感5.1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鸟在找新家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6.小组讨论6.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小鸟为什么能找到新家?6.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7.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8.作业布置8.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8.2家长签字确认。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情感等环节,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
2.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合作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合理,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
4.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4.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1在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比如“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推荐精品语文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一个新家》优质课教案2

一个新家教学目标:一、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读为主,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充分朗读、体会,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阐述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情感。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读为主,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充分朗读、体会,教学时间:1课时一、导入新课。
1.师:学生们,文中插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2.师:看到这样一个枯死的老树孤零零地在风中摇曳,你们的心情怎样?3.师:然而就是这样一棵老树却很快成了一个新家?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1.我们就快速的朗读课文注意老师这里的朗读要求:①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读正确。
②长句子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2.检查朗读效果。
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初读课文的效果如何?(1)能正确读下列词语吗?(2)提出课文中你读不懂的词语。
(3)交流比较难读的句子。
三、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①出示认读生字。
②猜字游戏2.讲会写的生字。
你们是怎样认识这些生字的呢?老师留2分钟时间说说你的记法。
(老师按结构分类书写)四、书写生字五、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看看谁能读得更好。
课堂练习1.观察文中插图(一棵枯死的木头)后说说你的感受(难过、悲伤、老树真可怜……)2.给下列字注音标调窝、残、壮、刺3.猜谜:带着毛巾看太阳(帽)作业布置1.搜集下列小动物的资料啄木鸟、小松鼠、猫头鹰、林貂。
板书设计22 一个新家动植物入住老树死了——————→新家无私奉献和谐相处。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一个新家课件 冀教版

爷爷和小孙子都感慨这棵了不起 的大树。
学习完这篇课文后,你知道 爷爷和小孙子为什么夸赞这是棵 了不起的大树呢?
课文理解
课文通过讲述爷爷引导小孙子探索 大树成为动物招待所和生态植物园的秘 密的故事,告诉我们大树在我们的生活 中扮演了怎样重要的作用,表达了对大 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写作练习
去树林里走一走,观察一棵大树, 或是整片森林。
xīn
欣慰 欣赏
课文脉络
护林的老爷爷带着小孙子来到树林里。
眼尖的小孙子看到了啄木鸟的家。
你知道小孙子还 看到什么了吗?
小孙子的发现
小松鼠的家 猫头鹰的家
林貂的家
大树成了动物招待所了!
猫头鹰
林貂
松鼠
在爷爷的提示下,小孙子又发现 了大树的好多秘密。
你知道这些大树 的秘密吗?
大树植物园
草莓 灌木 木耳 蘑菇
一个新家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会读会写 会用。
2、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字学习 dòng
山洞 树洞
shì
适合 适应
tǔ
fèn
发奋 兴奋
féi
肥壮 肥胖
zhuàng
强壮 雄壮
mìng
命运 命令
zhí
植物 植树
认真思考,想一想,树木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请以“大树的奉献”为题写一篇小 短文。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一个新家课件冀教版

“是啊,啄木鸟就爱住在树洞里。有时候 没有合适的树洞,咱们还得挂上橡树洞一样 的鸟窝,请它们住进来呢。”
课文学习
什么东西 有意思?
“爷爷,我看见小松鼠的大尾鼠也上这儿来安家了吗?有意思。” “爷爷,地上一团一团的,是什么东西 呀?”
第四单元 · 第1课
一个新家
课文导入
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根据课题进行提问,谁来先说说你的 问题。
这个新家指的是什么?这是谁的新家?一个新家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
生字学习
yīng
老鹰 雄鹰
生字学习
fèn
鸟粪 粪便
生字学习
suān
酸味 心酸
生字学习
guàn
灌溉 灌酒
生字学习
课文学习
“那是猫头鹰吃了田 鼠以后吐出来的残骸。 这么说,猫头鹰也住
进来了。”
课文学习
在爷爷的细心解答下,小孙子得出答案— —这棵大树,它都快变成动物招待所了。
这个动物招待 所里住进了哪 些动物呢?
课文学习
猫头鹰进来安家
林貂进来安家
松鼠进来安家
课文学习
老爷爷望着这棵成为动物新家的大树, 望着这片长满草莓、蘑菇的土地,欣慰 地笑了。
你觉得老爷爷微笑的 时候在想些什么?
重点句型
“爷爷,地上一团一团的,是什么东西呀?” 一团一团
例:雪花一片一片的落下来,美极了!
一颗一颗 一圈一圈……
重点句型
小孙子瞧了瞧树干,那上面长满了一丛丛水灵灵 的、半透明的东西。
例:这个小姑娘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
ABB式词语
黄灿灿 红扑扑 白花花……
课文小结
【优质】最新语文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一个新家》公开课教案1

《一个新家》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鹰.粪.酸.灌.摩”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窝.残.粪.颗.肥.壮.趣.帽.刺.抚”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通过读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难点: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策略与方法: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充分朗读.体会。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时,搜集相关资料。
针对课题提出问题,通过读书试着解决,并能在读书中根据重点句子进行提问。
2.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文章中提到的动植物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根据课题进行提问,谁来先说说你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这个新家指的是什么?这是谁的新家?一个新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2.师:老师相信大家预习一定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再读一读书,然后再来回答问题。
二、检查读课文情况。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流利。
2.随机指名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3.理解文中个别词语。
如:林貂.残骸.灌木等词语。
像“抚摩”可以放在文中理解。
三、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再进行整理一下。
2.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这个新家样子的时候,书中并没有介绍,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棵已经死了的树是什么样的。
在理解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的时候,要先理解“新”的意思。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根据文中句子提出问题。
并解答。
“老爷爷望着这棵成为动物新家的大树,望着这片长满草莓.蘑菇的土地,欣慰地笑了。
”老爷爷为什么会笑了?引导学生思考他可能会想什么?如果你看到这样一个新家,你会怎样?学生在汇报老爷爷的想法时,要让学生展开说一说这株树到底有何作用?4.谈收获。
冀教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一个新家》

冀教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一个新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1.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3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2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家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温暖、幸福”等。
2.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张家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意见。
1.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导入新课。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书写。
3.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4.2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5.课堂互动5.1教师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学生抢答。
5.2学生自由发挥,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
6.小结与拓展6.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2家长签字确认。
2.课外活动:2.1学生课下收集关于家庭的词语和句子,下节课分享。
2.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3.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但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还需加强。
4.课后作业布置合理,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是否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一个新家课件 冀教版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会读会写 会用。
2、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字学习 dòng
山洞 树洞
shì
适合 适应
tǔ
吞吐 吐露
wéi
围绕 周围
fèn
发奋 兴奋
féi
肥壮 肥胖
zhuàng
强壮 雄壮
mìng
命运 命令
zhí
植物 植树
xīn
欣慰 欣赏
课文脉络
护林的老爷爷带着小孙子来到树林里。
眼尖的小孙子看到了啄木鸟的家。
你知道小孙子还 看到什么了吗?
小孙子的发现
小松鼠的家 猫头鹰的家
林貂的家
大树成了动物招待所了!
猫头鹰
林貂
松鼠
在爷爷的提示下,小孙子又发现 了大树的好多秘密。
你知道这些大树 的秘密吗?
大树植物园
草莓 灌木 木耳 蘑菇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认真思考,想一想,树木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请以“大树的奉献”为题写一篇小 短文。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3.一个新家【第2课时】【新版】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仔细 )地观察 ( 酸甜 )的草莓 ( 新鲜 )的木耳 ( 肥壮 )的蘑菇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没有一个孩子不爱捡蘑菇的。(改为肯定句)
_每__个__孩__子__都__爱__捡__蘑__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来它长在死了的枯树干上。(修改病句)
奋斗
zhí wù
肥壮 生命 植物
二、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粪·便(fēn fè√n) 酸·味(sān su√ān)
灌满(ɡàn ·
ɡ√uàn)
抚摩(mō ·
m√ó)
三、先组词,然后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尘 ( 尘土 ) 吹 ( 吹气 ) _吐___( 吐出 ) _欣___( 欣慰 ) 话 ( 说话 ) 把 ( 把手 ) _适___( 适合 ) _肥___( 肥壮 )
拓展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课文中的新家指的是什么?
课文中的“新家”不是指一栋漂亮的房子,而是 指森林里的一棵死了的大树。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全篇以人物对话为线索,向我们介绍了在一棵枯树上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兴奋得跳了起来”写出孩子发现蘑菇后的激动心 情。通过小孙子的话,我们还体会到蘑菇种类多,长势 喜人。
理解: “够了,够了。”爷爷阻拦说,“留下一些给那
些小松鼠、小野兔和小刺猬吃吧!”
从爷爷的话里,我们知道了小动物们也爱吃蘑菇, 体现了爷爷很有爱心,也体现了爷爷的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的思想。
4.词语积累。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一个新家教案 冀教版

第13课一个新家第一课时1.认识本课“适、粪、酸、灌、阻、抚、摩”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洞、适、吐、围、奋、肥、壮、命、植、欣”10 个生字。
教具准备:搜集相关动植物的资料,如林貂、木耳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在你心中,家是什么样的?生:温暖、温馨、漂亮。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一个新家,(板书:一个新家)师: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生:这个新家是什么样?生:是谁的新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读书解答。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课件出示初读课文要求: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达到读正确、读流利。
2.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
(二)检查学生初读情况,认读字词。
1.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
遇到难读的长句子,同桌合作交流读正确、流利。
①预设容易读错的字:摩(mó)读成mō;吐(tǔ)读成tù。
师:辨别区分控制不住时读tù,其它读tǔ②预设难理解词语:障碍、眼睛好尖、欣慰、残骸、帽子、灌木、抚摩③长句子:(课件:小孙子围着大树转了一圈,摘了一颗鲜红鲜红的、又酸又甜的草莓送进爷爷嘴里。
那上面长满了一丛丛水灵灵的、半透明的东西。
望着这片长满草莓、蘑菇的土地。
)师:读时注意读出停顿的语气。
(点拨顿号的用法:表示并列关系,不分前后)2.检查初读效果a.认读词语(开火车读、同桌互读、学困生重点读、部分词语你演我读、分小组读、全班读)(课件演示词语卡片:老鹰、粪便、又甜又酸、灌木、抚摩、鸟窝、肥壮、残骸、颗粒、有趣、帽子、刺猬。
)b.扩词游戏(口头抢答)(教学预设:有错相机改正)c.朗读验收(1)开火车读;(2)分角色读;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进行交流。
“抚摸”指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
通过让学生做动作加以理解。
“残骸”本课指动物的尸骨。
“林貂”可以通过学生课前查找的图片、文字资料理解。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3.一个新家【第1课时】【新版】

③语言文字等的意思;思想内容。
(4)这首诗的意. 思.我明白了。( ③ ) (5)这棵大树真有意. 思.!( ② ) (6)我们全家的意.思.是明年一起去新疆旅游。( ① )
4.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没有一个孩子不爱捡蘑菇的。(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
所__有__的__孩__子__都__爱__捡__蘑__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干上长满了一丛丛水灵灵的、半透明的东西。(缩句)
_树__干__上__长__满__了__东__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上,我吃了一块面包和一杯牛奶。(修改病句)
通过学习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大树 到底奉献了什么?
大树为啄木鸟、小松鼠、猫头鹰、林貂等 动物们提供了“家”,同时,它还为灌木、木 耳、蘑菇等其他生命创造了生存的条件,这也 是它们的“家”。
《一个新家》以人物对话为线索,写了在 一棵死了的大树上及其周围有许多新的生命, 告诉我们:在已逝的生命背后正孕育着更多新 的生命。
mìnɡ
命
书写指导
上边撇、捺舒展;中间 横短;“卩”竖略长。
zhí
植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木”要把竖 写直,“直”横画匀称。
xīn
欣
书写指导
左右紧凑;左部略窄, 右部撇缩捺伸展
我会认
fèn suān guàn
粪酸灌
zǔ
fǔ
mó
阻抚摩
易读错字
hái
diāo
fǔ
残骸 林貂 抚摩
suān
又甜又酸
zǔ
1.一锤定音。(在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一个新家》教案
文本细读: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写了爷孙俩在森林里的发现,全篇以人物对话为线索,向我们介绍在一棵枯树周围生活着许多新的生命,有美丽的啄木鸟、小松鼠、猫头鹰、林貂,还有鲜红的草莓、新鲜的木耳、肥壮的蘑菇,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画面的背景就是这棵死去的大树。
在生命与死亡的强烈反差下,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惧与无奈,而是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大自然是神奇的,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处处给我们展现的是生机,是希望。
树木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无论是苍翠挺拔的树,还是枯萎死亡的树,都在这个缤纷美丽的世界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田野,在路边,在海水飞溅的山崖……我们都能看到树木优雅的身姿。
静默的树木美丽、深沉,散发着幸福恬静的气息。
当生命逝去的时候,树木依然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就像文中这棵死去的大树一样,在它枯朽的枝干上,存活着更多的新生命。
在逝去旧我的同时,迎来新生,品味一种新的开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鹰、粪、酸、灌、摩”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窝、残、粪、颗、肥、壮、趣、帽、刺、抚”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通过读书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策略与方法:
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充分朗读、体会。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时,搜集相关资料。
针对课题提出问题,通过读书试着解决,并能在读书中根据重点句子进行提问。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文章中提到的动植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根据课题进行提问,谁来先说说你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这个新家指的是什么?
这是谁的新家?一个新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
2、师: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预习一定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再读一读书,然后再来回答问题。
二、检查读课文情况。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流利。
2、随机指名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3、理解文中个别词语。
如:林貂、残骸、灌木等词语。
像“抚摩”可以放在文中去理解。
三、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再进行整理一下。
2、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这个新家样子的时候,书中并没有介绍,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棵已经死了的树是什么样的。
在理解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的时候,要先理解“新”的意思。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根据文中句子提出问题。
并解答。
“老爷爷望着这棵成为动物新家的大树,望着这片长满草莓、蘑菇的土地,欣慰地笑了。
”老爷爷为什么会笑了?
引导学生思考他可能会想什么?如果你看到这样一个新家,你会怎样?
学生在汇报老爷爷的想法时,要让学生展开说一说这株树到底有何作用?
4、谈收获。
师:学习完课文你有何收获?
学生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如从大树的角度谈它的奉献,谈大树生活得有意义;从“家”的角度谈动物、植物相处的和谐、大家
庭的和谐;甚至谈人应该从中受到启迪、学习大树的精神等等。
教师应该给予充分地肯定,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具体内容来谈,不要脱离课本空发感想。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如“壮”字: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土”。
“刺”字的左半部分不要写成“束”。
“趣”“窝”“粪”等字要写紧凑些。
3、学生独立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写写你在生活实际中的发现。
回家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或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