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防护教案模板(共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请有关专家评估锐器伤并指导处理,依据病人血液中含病毒的多少和伤口的深度暴露时间、范围进行评估,做相应的处理。
第2篇:护理职业防护制度
二十一、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危害
职业环境通常包括理化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及职业习惯、行为方式等。护士的职业危害主要分为四类:生物危害、化学危害、物理危害和心理危害。
(四) 心理社会危害
1) 增加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 加强法律意识的培育,规范护理行为。
3) 加强护士应对暴力实力的培训。
4) 医院环境及工作场所的设置中,护士站与医院保安部门之间有监控和报警系
统。
第3篇: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防护制度
(一)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开发生职业暴露。
①禁止用双手分别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②禁止用手干脆接触运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③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④禁止用手回套针头帽;
⑤禁止干脆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托盘传递);⑥禁止徒手携带袒露针头等锐器物; ⑦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⑧禁止干脆接触医疗垃圾。
(5)加强护士健康管理: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定期为护士进行体检,并接种相应的疫苗。建立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建立医疗锐器处理流程;建立受伤员工监控体系,追踪伤者健康状况。
(二)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实行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三)以下状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仔细洗手:
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解除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四)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当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
药液,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药液外溢,运用后的物品应放于专用袋
内集中封闭处理。
E.操作中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里,马上运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
果溢出到桌面,应用纱布吸附药液,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表面。
F.处理患者化疗后的尿液、粪便、呕吐物必需戴手套。
2) 化学消毒剂
A.运用挥发性、刺激性大的消毒剂时做好与接触抗肿瘤药物同样的个人防
(五)在护理传染性疾病患者时,依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实行相应隔离和防护措施,必要时实行双向防护。
(六)刚好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七)刚好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运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消毒。
(八)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开造成交叉感染。
(九)若发生职业暴露,应马上实行紧急处理措施,并刚好上报,根据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
1.概念 锐器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碎玻璃、安瓿等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2.缘由 引发锐器伤的常见缘由包括:
(1)打算物品的过程中被误伤。(2)掰安瓿、抽吸药液过程中被划伤。 (3)各种注射、拔针时病人不协作造成误伤。
(6)和谐沟通相互协作:为不合作或有昏迷躁动病人治疗时,易发生锐器损害,因此必需恳求其他人帮助协作,尽量削减锐器误伤自己或病人。
(7)合理支配工作时间:依据工作性质,敏捷机动的支配休息时间,使护士身心得以缓冲,减轻压力,焕发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削减锐器伤的发生,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4.紧急处理方法 临床护理工作中一旦发生锐器伤,应快速实行下列紧急处理措施: (1)马上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解除伤口部位的血液,避开在伤口局部来回挤压,避开产生虹吸现象,将污染血液回吸入血管,增加感染机会。 (2)用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并用流淌净水冲洗伤口5min。 (3)用%碘伏,2%碘酊、75%乙醇消毒伤口。 (4)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损伤后处理原则:
A.马上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是部分鲜血排出,相对削减受污
染的程度。
B.用流淌自来水和消毒肥皂液清洗(如溅出,清水冲洗鼻、眼、嘴和皮肤
等干脆接触部位)。
C.用碘酒等皮肤消毒液涂擦伤口处理。
D.确定感染源患者并记录在案,同时进行牢靠的HIV、乙肝、丙肝等化验
检查。
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接受医学视察45天。
(二) 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一) 生物危害
WTO提出的职业接触中特别感染限制的预防措施:避开受到针头和其他锋利物体的损伤;避开接触开放的创口和粘膜;避开通过污染器械的传播;防止血液或其它液体外溢到身体表面;对废弃物作出妥当的处理;要求全部可能接触病人血液的员工在培训期就应当接受系列乙肝疫苗免疫注射。
3.普及性预防:即在为病人供应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深层体液,也不论其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加以防护。
4.标准预防:即假定全部人的血液等体内物资都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应实行防护措施,防止职业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策略。
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
1.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2.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3.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
(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袒露的针头或碎玻璃扎伤。 (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6)注射器、输液器毁型过程中刺伤。
(7)运用后的锐器进行分别,浸泡和清洗时误伤。(8)处理医疗污物时,不慎导致误伤。 (9)手术过程中锐器传递时造成误伤。 3.防护措施
(1)增加自我防护意识:护士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需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马上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如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需戴双层手套。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器械传递时要娴熟规范,并特殊留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护及良好的通风环境。
B.尽量选择对空气污染小的化学消毒剂。
C.科学的对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
D.遵守医院或部门的剧毒、有害物质的保管规定:集中存放,容器密闭,
有显著标记。
E.运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容器加盖。
F.运用消毒剂集中的特别部门如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处理等须有良好的
通风设施。
G.提倡运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护理专业教案模板
护理职业规划
护理职业规划
职业防护整改措施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规定
1) 呼吸道飞沫传播
A.留意病房及工作区域通风,保持环境整齐。
B.护理人员在进行任何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需戴口罩。
C.吸痰时,戴口罩、手套,面部不要垂直于患者口鼻及气道切开处。
2) 针刺伤(锐器损伤)
预防措施:
A.在进行注射、抽血、输液、输血时,肯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严格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B.肯定不要将针头帽套回针头,肯定要套回时,请运用单手套法。
D.灌肠时,应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
(二) 化学危害
1) 抗肿瘤药物
A.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须穿戴好手套、防护衣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
时更换。
B.冲配药场全部抽风和排风设备。
C.冲配规则:运用输液泵和软袋液体以削减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排出,用水
剂代替粉剂以削减冲配时气溶和气雾的外溢。
D.抽取药液时以不超过注射容器的3/4为宜,并运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
(三) 物理危害
1) 运动功能性损伤
A.确保全部体力处理操作在首次进行前,就有关工作的平安及健康风险,
作初步评估。
B.应用正确的方法搬抬患者和帮助翻身。
C.尽量正确运用各种设备进行搬抬等工作。
D.须要长时间弯腰进行操作时,首先考虑调整床体的高度。
2) 物理性刺激
电磁波和射线损伤防护参照放射科防护要求,如摄床旁片是全部人员尽可能远离摄片机10米以上,或用铅板屏风阻挡放射线。
1.生物危害。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如护士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及排泄物,临床最常见的为针刺伤(含锐器伤)所致的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
2.化学危害。护士职业中的化学危害主要来自抗肿瘤药物和消毒制剂。临床常用化学消毒制剂有肯定的挥发性和刺激性,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而产生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肿瘤等。
护理职业防护教案模板(共3篇)
第1篇:护理职业防护
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念:1.护理职业防护: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实行多种有效措施,爱护护士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2.护理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之中,在为病人供应护理服务过程中,常常暴露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如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各种导管等。还有各种理化损伤因子,如光、热、电磁辐射等及工作压力的影响。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急,即称为护理职业暴露。
3.物理危害。护士职业中的物理危害可分为运动功能性损伤和物理刺激。运动功能性损伤最典型的是腰背痛,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难受和运动功能障碍。而临床的物理刺激主要包括锐器伤和人体电磁波、射线暴露等。
4.心理社会危害。护士职业的心理社会危害主要指工作压力,主要压力源是专业及工作本身,如护患关系等。高压力工作简单产生各种身体或心理疾病。
(2)锐器运用中的防护:抽吸药液时严格运用无菌针头,抽吸后必需马上单手操作套上针帽。静脉加药时须去除针头经三通赐予。运用安 制剂时,先用砂轮划痕再掰安瓿,可采纳垫棉花或纱布以防损伤皮肤。
(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运用后的锐器应当干脆放入防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以防止刺伤。护理工作中应运用便捷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回收器,严格执行医疗垃圾分类标准。锐器不应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应放置在特定的场所。封好的锐物容器在搬离病房前应有明确的标记,便于监督执行。 (4)订正损伤的危急行为:
C.针头或锐器在运用地马上被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用钳子夹住针头
拔,不要用手将其折断毁坏。
D.收集箱有坚固的盖子和箱体锁定装置,有明显的危急品警告标记。 E.手持无针头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殊当心,以免刺伤他人或自己。 F.操作后马上处理四周环境,如切开包、拆线包、穿刺包的整理。 G.锐器和针头与一般垃圾严禁混放。
3) 体液、排泄物等接触性传播
A.当预料到要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分泌物时,须戴手套进行操作,手套
破损时应刚好更换。
B.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器械、各种废弃的培育
基及标本以及运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后须严格洗手。在不便利洗手的状况下,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
C.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