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命教育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命教育论
柴志明何仁富
《大学生命教育论》是2010 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柴志明//何仁富。
主要讲述了对于大学生的生命存在样态、生命教育的实践体验、生命教育从经典教育中获取智慧等。
《大学生命教育论: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论文集》是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的论文集。
全书按照论文的主题相关性,分为如下专题:(1)生命使命与生命教育;(2)生命学问与生命教育;(3)生命课堂与生命教育;(4)生命实践与生命教育;(5)生命样态与生命教育;(6)生命涵养与生命教育。
全书对大学生命教育的宗旨、使命、目标、学理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做了系统而多元的探讨,同时对于大学生的生命存在样态、生命教育的实践体验、生命教育从经典教育中获取智慧等也做了多元探讨。
全书各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建构起了大学生命教育的整体理论和实践框架。
作品目录
总序代前言大学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第一篇生命使命与使命教育让生命教育为生命插上翅膀--在"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上的讲话在人间天堂建设育人天堂--在"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上的讲话生命教育与大学使命--在"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上的讲话人类生命二维四重性的思考--以自杀问题与人生意义问题为中心生命自我敞现的维度与生命教育的使命身心灵与全人生命教育的目标实施"三生教育"的思考论生命教育的三重境界第二篇生命学问与生命教育生命哲学与生命教育建构与传导生死之学--营建一块知识的地盘
以存放死亡生命的现代神性关怀--蒂利希宗教哲学简述生命及人生意义探索和谐社会与和谐生命的辩证统生命教育:呼唤生命的觉醒浅析生死之辩证性与互渗性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探析第三篇生命课堂与生命教育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特色探讨--以彰化师大、吴凤、南华与北护为例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高师院校生命化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对民族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新时期高校生命教育初探生命教育: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新视域生命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政治理解力培养把中医养生纳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以《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选修课为例第四篇生命实践与生命教育生命无价人间有爱--周大观文教基金会为中国大陆生命教育做些什么? 尊重生命与快乐有约生命教育视域的心理辅导--一个心理咨询与生命辅导相结合的危机干预案例生命的境界:从爱到仁爱--"5〃12"大地震的生命教育从心理重建到生命提升--灾后心理重建与生命教育的实践与反思身心灵的全面安顿--生命教育视野的灾后救助第五篇生命困顿与生命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以80后的生活状态为引子大学生"郁闷"现象浅析大学生"郁闷"现象解析大学生自卑现象分析--以云南"三生教育"为背景大学生爱情观管窥--以电视剧《奋斗》中米莱为例浅析现代网络愤青现象探析当代大学生焦虑现象第六篇生命涵养与生命教育从知识传授到生命涵养--经典诵读与生命教育以经典浸润人生--以传统经典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困境及探索浅论生命教育与经典读诵《弟子规》的生命教育思想--兼谈大学生行为规范养成。
生命教育的意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惟一载体。
生命教育不是一门专门的课程,是要渗透到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三大载体的作用。
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家庭、社区和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注重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是学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个性,保证他们有相对的人格自尊与自由。
他们的任务不只是“学习”,而应该是“成长”。
特别是不要把他们作为我们自己的“替身”,作为我们达到或实现某种理想与目的的“工具”。
应该让他们去追求自己的个性与自由,不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机器,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实施生命教育,需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整体规划生命教育的内容序列,使“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内容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以“认识生命”为重点教育内容,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生命现象。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康成长。
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生命教育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要渗透到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三大载体的作用。
注重发挥自然、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想品德、体育与健身等学科的优势,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注重发挥音乐、美术等隐性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
生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育。
在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关键是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
识和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
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