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牵牛幼儿园大班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牵牛幼儿园大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野牵牛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
用;
2.能够通过观察、询问、比较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3.能够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培养幼儿的保护环境意识。
二、教学准备
1.野牵牛的图片、干草、牛角、小玩具草;
2.PPT课件,液晶屏幕、扬声器;
3.结合自然环境,调研野牵牛的实际情况。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野牵牛的视频、图书阅读等方式,引导幼儿们了解野牵牛的生态
环境、探究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明确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
2. 课堂教学(30分钟)
1.野牵牛的外貌及生活习性
教师介绍野牵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内容并展示相关图片,初步让孩子们
认知野牵牛的外貌和生存方式。
2.草原环境的调研
教师带领孩子们走到野牵牛经常出没的区域,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问答
等方式,了解野牵牛生活的环境。
3.实物(干草、牛角、小玩具草)的感知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配合干草、牛角、小玩具草等激发孩子们对野牵牛的
进一步认知和感知。
4.生态保护的意义
教师引导孩子们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从而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3. 课后延伸(10分钟)
教师要求孩子们在课后了解野牵牛的更多信息,将学到的知识展现出来。
四、教学评价
1.通过孩子们的图片、作品、答题等方式,全面评价幼儿对于野牵牛认
知的程度,发现和解决孩子的困惑。
2.教师综合观察幼儿在野牵牛实物感知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孩子们的感
知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野牵牛主题教学,孩子们了解了生态管理的意义,增强了环保意识,开拓了视野,感受到野牵牛与生态环境的广泛联系,增强了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完善,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