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模拟考试文综试卷分析
政治部分
一、试题部分分析
本试卷为文科综合模拟试题,共两大部分:卷1选择题部分(50分),卷2非选择题部分(70分)
卷1选择题政治部分共10道题为1-10题,其中前4题为时事政治,每题一分,侧重国内外时事政治重大事件,5-10题为基础知识考察为主的选择题,同样以国内和人民,学生生活非常贴近的材料为背景和教材知识相联系,形式以一拖N为主这样使试题知识考察更宽,涵盖的知识点面更多。
25、27题为政史综合部分充分体现了本试卷的综合性。
卷2部分为非选择题部分共70分,其中28、29、30题为政治题部分34为政治历史综合部分,题型有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合作探究题,试题题型灵活多变充分考查学生的学习灵活性,方法多样性。
28题为简答题共7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29题为分析说明题共1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民族团结及西藏取得变化原因的分析。
30题为探究实践题共12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生活的关注能力,对幸福、责任、途径及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4题为政治历史综合部分共14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发展观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卷1选择题部分共12题,1-4为时事政治,5-10为基础知识类选择题,25、27为政治历史综合部分,其中学生出错多的题为2、10题,第二题考查学生对推动文化大繁荣应该怎么做的理解,大部分同学错选的原因是由于对题目理解不够透彻、粗心造成的,第十题考查对概念间关系得理解,学生由于对概念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准确理解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导致错选。
卷2部分非选择题为28、29、30题,34题政史综合题。
学生失分较多的题28题第二问,30题中的途径题,主要表现在对材料中创新人才的要求理解不够,导致总结不全面,定位不准确。
30题中的途径题,学生不知道结合材料中的公式下手,对问题分析不清,找不到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综合归纳能力欠缺,方法技巧欠缺,在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应重点解决。
一、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时事政治材料的学习,使学生尽量多的认识国内
外的重大、重要事件,加强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性。
2、强调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学会去抓材料的关
键词,按关键词去找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做到定位
准确,心中有数。
3、总结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学会多角度、多方位
的分析问题、归纳问题。
历史部分
在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难易适中,学生答起来比较顺手,不管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有一部分是围绕着今年的热点来出
题的,比如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1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等,试卷对这写内容都进行了考察,所以以后还需要特别在热点内容和时政新闻上多下工夫。
通过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历史选择题错误率高的是第11、17、21、26小题,有一部分学生做题时对题目审题不认真,比如第11题看不出题目强调的限制词是“干涉、阻挠”,再加上对八国联军侵华目的的记忆不够所以错选;对17题只看后半句不考虑前半句所以错误的认为答案应该是“B”;21题没有结合材料只是机械的运用了辛亥革命的作用结果错选;26
题对于中西方结合的中国文化理解不够,所以最终都导致失分。
从政史综合的的选择题来看,有些同学基础知识都掌握的不是很好。
非选择题部分第32小题基本得分都在4-5分之间,其中第1、3问基本都能答对,而第2问答对的却几乎没有,这说明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第32小题基本得分在5-8分之间,主要是第三问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国际国内因素概括的不够好,找不准切入点,
导致大部分学生失分。
第34小题中的第(1)问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中的三件大事,因为这道题学生复习过程中做过总结,所以答的比较好。
总之从试卷的分析中,我看到了很多不足,所以要更好的抓住这短暂的时间,在更好的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多抓热点问题,多做习题,从多个角度去探讨时政热点。
让学生多思考,给学生更充足的思考空间,更加开阔其思维,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中外史的结合,争取做到面面俱到,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