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伐无道 诛暴秦》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上册11 “伐无道,诛暴秦”人教版习题精选九十五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上册11 “伐无道,诛暴秦”人教版习题精选九十五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上册11 “伐无道,诛暴秦”人教版习题精选九十五第1题【单选题】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这一记载秦朝的统治( )A、赋税沉重B、徭役繁重C、兵役繁重D、法律严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能反映秦末农民起义壮举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B、背水一战C、纸上谈兵D、揭竿而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楚汉战争指的是( )A、南方楚国与西汉的战争B、陈胜、吴广与秦朝的战争C、项羽与刘邦的战争D、项羽、刘邦与秦朝之间的战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②西汉建立③秦始皇“焚书坑儒” 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楚虽三户能亡秦”,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项羽骁勇善战B、秦始皇死后,子孙无能C、陈胜吴广起义动摇了统治基础D、秦的暴政【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包括( )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楚汉之争,刘邦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赢得民心B、实力雄厚C、破釜沉舟D、瓦解敌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刘欣同学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那么出现的网面中涉及到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陈胜、吴广B、商鞅、秦孝公C、刘邦、项羽D、李斯、蒙恬【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逐鹿之战B、黄巾起义C、巨鹿之战D、陈胜、吴广起义【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1“伐无道,诛暴秦”人教版课后练习三十三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1“伐无道,诛暴秦”人教版课后练习三十三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1 “伐无道,诛暴秦”人教版课后练习三十三第1题【单选题】秦统一后,又很快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秦朝暴政,迫使农民起义B、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C、宦官专权D、六国贵族不甘心失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史实,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可能查阅到的是( )A、华佗制成“麻沸散”B、汉明帝建造白马寺C、蔡伦改进造纸术D、陈胜吴广起义【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同学对“秦末农民起义”一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B、巨鹿之战——以少胜多C、秦朝统治者——投降于项羽D、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对楚汉之争的性质叙述最恰当的是( )A、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B、诸侯争霸战争C、刘邦反抗项羽的正义战争D、刘邦、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包括( )①徭役繁重②刑法残酷③赋税沉重④外戚、宦官专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①繁重徭役、兵役②沉重的赋税③残酷的刑法④宦官专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秦末年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导致这次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秦朝实行暴政B、各地民族矛盾的尖锐C、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D、徭役赋税的繁重【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伐无道 诛暴秦 同步练习 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伐无道 诛暴秦 同步练习  试题

勾文六州方火为市信马学校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一、秦的暴政1.秦始皇的暴政〔1〕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骊山陵墓,再加上修长城、修驰道等,造成了繁重的徭役。

〔2〕秦的赋税很重,刑法也非常残酷。

2.秦二世的暴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他与赵高狼狈为奸,政治十分黑暗。

二、陈胜吴广起义1.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领导九百多个农民在大泽乡发动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2.开展:起义HY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派HY一直打到附近。

但不到半年,起义失败。

3.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对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秦朝灭亡: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刘邦和项羽领导的农民HY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HY主力。

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秦朝灭亡。

2.汉朝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作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问题1】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暴君。

你有什么看法?探究:答案一:〔1〕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争战的分裂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HY集权的措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开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答案二:秦始皇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1〕他统治残暴,制定严刑酷法,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中国思想文化的开展。

〔2〕修建豪华宫殿、陵墓,消耗了巨大的财力与人力,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开展,加深了人民的苦难,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答案三:秦始皇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

〔1〕一方面,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了HY集权制度,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作出了重要奉献。

“伐无道,诛暴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人教版)

“伐无道,诛暴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人教版)

“伐无道,诛暴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人教版)②二世与宦官__________狼狈为奸,屠杀兄长姐妹与文武大臣。

③被征发的900多穷苦农民,在小队长__________和__________领导下举行起义。

④农民起义后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继续领导农民进行反秦斗争。

2.地点:①秦始皇为自己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__________陵墓。

②被征发的农民到__________戍守长城,走到__________举行起义。

③起义军在__________建立政权,并派主力向__________进攻。

④项羽以少胜多在__________大败秦军主力。

⑤西汉建立,定都__________。

3.时间:①公元前__________年,900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去戍守长城,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

②公元前__________年,项羽大败秦军。

③公元前__________年,西汉建立。

●重点难点剖析重点秦末农民战争:(1)原因:①秦的暴政:繁重的赋税和兵役、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破坏;残酷的刑法,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治,以上是根本原因。

②征发戍守的农民遇雨误期要被处斩,而举行起义,这是直接原因。

(2)经过:①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派主力向咸阳进攻,发展到几十万人,不到半年被镇压下去。

②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农民继续斗争;公元前207年,在巨鹿大败秦军,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3)意义:①特点: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作用: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

③功绩: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的性质:刘邦、项羽在秦灭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秦灭后,他们之间进行战争则不属于农民战争范畴,而是他们为争夺皇位而战,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习题3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习题3 (新版)新人教版

伐无道,诛暴秦一、选择题:1.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时间是()A.公元前208年B.公元前206年C.公元前209年D.公元前2O2年2.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A.陈胜吴广 B、韩信 C、刘邦 D 项羽3.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A.晋楚争霸B.齐魏争霸C.秦赵之争D.楚汉之争4.下列各项不属于刘邦打败项羽的条件是()A.约法三章,赢得民心 B.善于用人C.军事力量强大 D .拥有富饶的关中作根据地5.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A.垓下之战B.长平之战C.马陵之战D.巨鹿之战6、最后推翻秦朝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7.在学习了陈胜、吴广起义后,小明又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准备和同学们交流。

他的观点与史实不符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首创精神值得学习B.作为统治者,必须轻徭薄赋才能够维护社会安定C.起义动摇了秦朝统治基础D.起义实际上没有失败,因为他们的余部项羽、刘邦最终推翻了秦朝二、非选择题:8.材料一“秦始皇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

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

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

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材料二“第一次农民起义失败后,各地反秦农民斗争仍在继续,项羽大败秦军而刘邦趁机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之后项羽与刘邦为争当皇帝展开了楚汉战争。

”阅读材料回答:(1)材料一中的事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地点在哪里?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2)两位小队长是谁?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3)“有人认为如果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为对么?(4)你有没有发现材料二中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发生什么变化?9.难得“谜”糊——谜语四则①口述捷报②姑苏城外平原大③鹅绒围巾④鞋子去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8.(1)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七年级历史上: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无答案)(人教新课标)

七年级历史上: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无答案)(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习题(无答案)一、知识点击1.请你判断,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写出序号)①每年役使三四百万人去兴修豪华的宫殿、陵墓和长城②每年有几十万人攻打匈奴和戍边③制炮烙之刑,惩罚犯法的人④实行族诛⑤实行连坐2.连线题将左边的成语与右边的相关内容连结起来。

指鹿为马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斩木为兵赵高约法三章刘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四面楚歌鸿门宴3.史迹寻踪:⑴九百多穷苦农民被征发戍守长城的地点;⑵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时间是年;⑶张楚政权建立的地点;⑷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戍守长城的农民因雨误期B.陈胜吴广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军官C.戍边农民的极力鼓动D.秦朝的暴政⑸这次起义在中国历史有何意义?⑹秦末农民战争的特点是( )A.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地主阶级统治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们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光辉C.首先提出平等平均的口号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⑺.公元前207年,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的是( )⑻公元前207年最先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1.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二、思维冲浪4. 论从史出阅读右面材料,讨论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是谁提出来的?含义是什么?(2)材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对当时和以后产生了什么影响?(3)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三、个性空间5.史海聆潮秦朝末年,刘邦、项羽在继陈胜、吴广起义后,也先后起兵反秦。

秦就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灭亡。

后来,刘邦、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

一开始项羽占了上风,刘邦处于劣势。

但最后,刘邦却转败为胜。

刘邦与项羽的最后一战是垓下之战,项羽听到四面楚歌,项羽以为大势已去,心情沉重,就对身边的虞姬唱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从这首辞可以看出,项羽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时不利”和“骓不逝”。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练习:伐无道,诛暴秦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练习:伐无道,诛暴秦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练习:伐无
道,诛暴秦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工程在秦始皇时修建的是 ( )
①阿房宫②都江堰③灵渠④骊山陵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童谣“阿房,阿房,始皇亡”是暗指 ( )
A.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
C.秦始皇刑法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
3.秦末农民战争中,在陈自立为王的是 ( )
A.刘邦
B.吴广
C.陈胜
D.项羽
4.巨鹿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
A.刘邦与秦军
B.项羽与秦军
C.陈胜、吴广与秦军
D.刘邦与项羽
5.农民战争中,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6.下列有关秦末农民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领导人中有刘邦和项羽②建立了政权③一直持续到汉朝建立④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秦朝从建立到灭亡共经历了 (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8.下列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陈胜②商鞅③孔子④姜尚
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现在是不是觉得新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练习,可以帮助到大家。

努力哦!
2015-2016第一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同步练习试题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中华文明的起源。

七年级历史上册《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1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1 人教新课标版

历史: “伐无道,诛暴秦”习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A.统一中国B.焚书坑儒C.楚汉之争D.修筑长城2.秦朝政府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有()①农民缴纳大部分收获物作为赋税②征发农民去服兵役③征发农民去服徭役④农民缴纳一定数量的秦半两钱作为赋税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秦朝刑法残酷,一人有罪,周围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叫()A.族诛B.车裂C.腰斩D.连坐法4.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A.匈奴进攻B.农民起义C.宫延政变D.武将夺权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①陈胜②项羽③吴广④刘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

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A.10年B.14年C.25年D.30年7.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了()A.长平之战B.桂陵之战C.巨鹿之战D.赤壁之战8.请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A.爆发于大泽乡B.建立过农民政权C.推翻了秦朝统治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9.成语典故“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孙膑B.刘邦C.项羽D.吴广二、材料解析题10.材料解析:西汉贾谊《过秦论》中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原文大意:一人发动起义,就使整个秦朝崩溃了,秦二世也死于他人之手,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结合材料和你了解的知识,回答贾谊提出的问题。

11.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陈胜的评价:“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

”请你说说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12.有人说,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是暗指()
A.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
C.秦始皇刑法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3.仔细观察右图,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城濮之战B.巨鹿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牧野之战
4.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6.如今我国推崇“依法治国”,其含义一是依法行政,二是公民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

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族诛”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7.“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A.统一中国
B.秦末农民战争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8.中国象棋上楚河、汉界(见右图)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①陈胜②吴广
③项羽④刘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9.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①重用人才②重视农业
③统治残暴④末代国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

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

刘邦建立的朝代将都城定在()
A.咸阳
B.长安
C.镐京
D.殷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当时在秦朝的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材料三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此人有什么壮举?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0 AACAB CBDBB
11.(1)反映的是秦朝赋税、徭役繁重、刑法残酷。

(2)陈胜。

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

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或大泽乡起义)。

(3)有联系。

正是因为秦朝统治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来推翻秦朝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