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珩磨头类型及涨刀方式

合集下载

珩磨工基础知识

珩磨工基础知识

珩磨工基础知识:让你深入了解珩磨工的工
作原理和技术要点
珩磨工作为一种常见的表面加工技术,其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么,你对于珩磨工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点了解多少呢?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珩磨工的基础知识。

一、珩磨工作原理
珩磨工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珩磨头在工件表面进行滚动、转动和磨削,利用一定的压力和摩擦力将工件表面加工成一定的形状和尺寸。

二、珩磨工作方法
珩磨工的作业过程通常分为三个步骤:准备工作、夹紧和磨削。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清洗、检查和准备备件等。

夹紧是将工件固定到机床上,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磨削是完成加工过程的主要环节。

三、珩磨工的技术要点
1、珩磨头的选择
珩磨头的选择应根据加工工件的材料、形状和要求来决定,一般应先进行试验,确定合适的珩磨头。

2、夹紧力的控制
夹紧力过大会造成工件变形,夹紧力过小则会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因此,夹紧力的控制十分关键,应根据工件的要求和加工条件进行调整。

3、磨削参数的选择
磨削参数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形状、要求以及加工目的来确定。

对于不同的工件和加工要求,应灵活调整磨削参数。

四、珩磨工的应用
珩磨工在机械、汽车、航空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零部件的制造、表面处理、修复、翻新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珩磨工是一种高效、精度高、成本低的表面加工方法,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通过学习本文所介绍的知识点,相信大家已经对珩磨工的工作原理、方法和技术要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珩磨

珩磨

一、珩磨加工原理:珩磨是利用安装于珩磨头圆周上的一条或多条油石,由涨开机构(有旋转式和推进式两种)将油石沿径向涨开,使其压向工件孔壁,以便产生一定的面接触。

同时使珩磨头旋转和往复运动,零件不动; 或珩磨头只作旋转运动,工件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珩磨。

二、珩磨工艺;珩磨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

这种工艺不仅能去除较大的加工余量,而且是一种提高零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的有效加工方法。

三、珩磨油的作用:1、润滑作用:有利于油石与缸筒壁更好的接触、减少油石的损伤。

2、冷却作用:缸筒发热后不易珩磨,有利于珩磨效率。

3、冲渣作用:能够及时冲走磨下的铁泥,使缸筒光洁、光滑。

4、防锈作用:缸筒存放不易起锈。

四、珩磨流程1、检查珩磨机有无异常现象,开启电源。

2、准备珩磨所需的量具、灯具、工具及珩磨记录表等。

3、根据不同缸筒的直径大小来调整珩磨机上固定缸筒的V型架高度、珩磨杆及珩磨头的大小,(1)V型夹具调整A型夹具调整范围调整参考表:此表为理论数据,仅供参考A D 50 80 110 140 170 200 230 260 290 320 350 3800 315.6 298.3 281 263.7 246.3 229 211.7 194.4 177.1 159.7 142.4 125.1 3 313.9 296.6 279.3 262 244.6 227.3 210 192.7 175.3 158 140.7 123.4 6 312.2 294.8 277.5 260.2 242.9 225.6 208.2 190.9 173.6 156.3 139 121.6 9 310.4 293.1 275.8 258.5 241.2 223.8 206.5 189.1 171.9 154.5 137.2 120 12 308.7 291.4 274.1 256.7 239.4 222.1 204.8 187.5 170.1 152.8 135.5 118.2 15 307 289.7 272.3 255 237.7 220.3 203.1 185.7 168.4 151.1 133.8 116.4 18 305.2 287.9 270.6 253.3 236 218.6 201.3 184 166.7 149.3 132 144.7 21 303.5 286.2 268.9 251.5 234.2 216.9 199.6 182.3 165 147.6 130.3 113 24 301.8 284.5 267.1 249.8 232.5 215.2 197.8 180.5 163.2 145.9 128.627 300 282.7 265.4 248.1 230.8 213.4 196.1 178.8 161.5 144.2 126.8注:A为加值,单位为(mm),D为基本尺寸。

史上最全珩磨工艺及珩磨工具,收藏这个,基本珩磨知识都会了!

史上最全珩磨工艺及珩磨工具,收藏这个,基本珩磨知识都会了!

珩磨简介珩磨或称搪磨,其加工方法是:机床主轴带动珩磨工具(珩磨头)一面旋转,一面作直线上下往复运动,珩磨头上的油石(磨条)在一定的向外胀出压力作用下,在工件表面上去除磨屑,磨出螺旋形交叉网纹磨痕,它主要用于精密孔的加工,如发动机缸孔、压缩机缸孔、连杆、泵体及控制块等。

图1所示是珩磨加工中油石的运动轨迹,其中,l w为工件长度,π dw为工件孔的周长,θ为磨痕交叉角。

Ⅰ、Ⅱ、Ⅲ是油石在一个往复行程中折返时顺次的位置。

为了不让磨痕重复,回程位置Ⅲ应偏离起始位置Ⅰ有S的距离。

早期使用靠弹簧力推圆锥斜面胀出油石的珩磨头,如图2所示。

目前新型珩磨头主要均靠液压胀出,图2中的1为油石(磨条),油石是由磨料加结合剂构成的条形磨具,根据被加工材料的不同,可选择相应油石中的磨料,形状、种类、粒度、结合剂、硬度、组织和性能。

珩磨头通常由多块油石均布构成,可同时对孔的多处进行加工。

图1 加工中油石的运动轨迹图2 早期的珩磨头结构珩磨原理及特点1.珩磨能够精加工的原理把珩磨油石和工件看成两个互研的表面,为达到高的加工质量,应使它们在相对的往复运动中,油石上每一颗磨粒在孔壁上的运动轨迹都不重复。

加工时,油石和工件在面接触状态下,以较低的切削速度和压力,可靠地磨除工件较小的加工余量(一般为0.01~0.08mm,需根据不同加工材料、加工批量及加工要求而定)。

珩磨能显著地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小孔达1~2μm,中等孔达10μm,二者甚至更小)和形状精度(小孔圆度达0.5μm,圆柱度达1μm,中等孔圆度达3μm以上甚至更小;孔长300~500mm时,圆柱度达5μm以下,加工误差分散范围小,仅为1~3μm,加工表面质量高,其表面粗糙度值R a仅约为0.4~0.04μm,甚至更小),一般因油石对工件平均压力P小(约0.4~0.8MPa),故发热量小,加工表面变质层也少,因为珩磨头与工件是面接触,同时参加切削的磨粒多,故也是一种高效的加工方法。

珩磨加工介绍

珩磨加工介绍
珩磨工艺安排 : 过去一般认为两次珩磨和三次珩磨均可实现平台网纹的表面结构。 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现在一般认为只有采用三次珩磨,且精珩磨与 平台珩磨在同一工位上一次定位完成,才能获得精确的平台网纹表面
珩 磨知 识 介绍
结构。
三次珩磨过程中,粗珩磨去除的余量为30~50μm,精珩磨去除的 余量为20~30μm,平台珩磨去除的余量为3~5μm。粗珩磨时主要去
除余量,消除精镗加工的刀痕,为珩磨网纹创造条件;精珩磨形成网
纹深沟;平台珩磨珩出平台。
10
公 级 项 目 推 进 会 05司 年上市产品公司级项目推进会
珩磨系列参数
核心剖面深度RK(Core roughness depth) 尖峰高度Rpk(Reduced peak height) 沟痕深度Rvk(Reduced valley depth) 尖峰材料比率Mr1(Peak material ratio) 沟痕材料比率Mr2(Valley material ratio)等。 Abbott曲线(材料百分比曲线
公 级 项 目 推 进 会 05司 年上市产品公司级项目推进会
珩 磨知 识 介绍
1
公 级 项 目 推 进 会 05司 年上市产品公司级项目推进会
珩 磨知 识 介绍
珩 磨 机 及 其 备 件
1918年,克里斯多夫.维利. 格林成为位于图林根的汽车 制造公司Peter & Moritz的 技术主管和合伙人。由此开 始了一个工业新纪元-珩磨加 工, 而珩磨这一概念也从此创 造了其辉煌的工业生涯,并且 直至今天还在延续蓬勃发展 1935年 制造第一台格林 珩磨机
21
公 级 项 目 推 进 会 05司 年上市产品公司级项目推进会
珩 磨知 识 介绍

浅谈珩磨头类型及涨刀方式

浅谈珩磨头类型及涨刀方式
科 技 创 新
2 0 1 3 年 第1 9 期l 科技 创新 与应 用
运用机 车 冷却 液硬 度分析 中掩 蔽剂 的应用
周 吉 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广铁 集 团株 洲 机 务 段 , 湖南 株洲 4 1 2 0 0 4 ) 摘 要: 文章 主 要研 究 了运 用 中 内燃机 车 冷却 液检 测 中在 有 离子 干扰 的条件 下 , 经常使 水 中总硬 度 ( 钙、 镁 离子 浓度 ) 检 测 结果 偏 高。联 合 使 用络 舍 一 沉淀 离子掩 蔽 剂 来排 除 这些 干扰 离子 , 能够 真 实准 确地 反 映 冷 却液 中钙 、 镁 离子 浓度 含 量 。 关键词: 掩 蔽剂 ; 三 乙醇胺 ; 运 用 中冷 却 液 合作用 ; 而我们 的实际 分析对象 是具有 含多种元 素属性 ; 这些元 素之 间 经常相互 干扰 ; 因此选择 陛滴定 c 、 M g 堤 需要解 决的重要 问题。 通过查 阅各金属 与 E D T A络合物 的稳定 常数 如表 1 : 从表 1 中数 据可 以得 出结论 : C a 、 M 与E D T A的络合常数 要小于 其 他几种 离子 , 也就 是说 , 我 们的 目 标 检测离 子的络 合常数 小于干扰 离 子的络合常数,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使用控制酸度进行分步滴定法来解 决 问题 , 必须 要采用 离子掩 蔽法 , 将 干扰离子 掩蔽 。否则采用 E D T A检 测方法 将无法 准确测定 c a 、 M 离子真 实含量 。 3 . 2掩蔽剂 的基 本功 能 : 在化 学分 析 中 , 干扰离 子会影 响分 析结 果 的准确 性 , 如何 消除其 它离子 的干扰 , 提高分 析结 果 的准确 度 , 除 了发 展高选 择性 的试剂外 , 掩蔽剂 的使用也 是—个 很重要 的途径 , 它对改进 响机车检修作业的交车, 又浪费大量冷却剂和处理过的水 , 增加了大量 旧有方法 和发 展新方法都 具有很 大 的实 际意义 。 的经济成 本和人力 。 因此急需找 出可行 的办法 , 解决使用 中的冷却液 中 分 析化学 中的所 谓 “ 掩蔽” , 是指 离子 或分 子无 须进 行分 离 而仅经 离子干扰 的问题 。 过一定 的化学 反应 ( 通 常是形 成络合 物 )即可 不再干扰 分析反 应 的过 2原因分析 程 。对 于有干扰 的离子 或分子 , 如不用分 离 的方 法 , 则必须 借助 于掩蔽 内燃机 车冷却 系统主要 是 由铁 、 铜 和铝等 材质组 成 , 冷却 液在长期 手 段 与管道 接触 后 , 再 经过高 温作 用 , 有 部分 c u 、 F e  ̄ % ' l f A l 进 入到 水溶 3 . 3选择掩蔽 剂的一般 原则 液中 。C u 自 身 显蓝色 , A l , 本 身是无 色的 , F e 坝U 是浅 黄色的 , 因此 , 带 给 常用 的掩 蔽剂有无机 掩蔽剂 和有机 掩蔽剂 两大类 。有 机掩 蔽剂 品 我们干扰 的离子主要就 是 C u 郴 F e 。 种更 多 , 效果更 好 , 得 到 了更 多的研究和应 用。 目前机 务化验 采用 的钙 、 镁离 子浓度 检测方法 是 E D T A容 量法 , 这 3 . 3 . 1掩 蔽剂 与 干扰 离子所 形成 的络 合物 的稳 定 常数 必须 足 够地 种 方法 的缺点是 E D T A可 以与 F e 、 c a 、 M [ 同时络合 ,因此检测 出 的 高。与其相反 , 与被测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应尽可能低 。 总硬 度必然偏 高 。 而 内燃 机车冷却 液 中的有 害离子主要 是 C a 、 M , 这 3 . 3 . 2掩蔽 反应 的速度应 当足够地 陕。 两种 离子在 长期 的运行 中会 结成水垢 ,依 I z f , j -  ̄机 车的冷却 液系统设 备 3 . 3 - 3掩蔽 产物最好 是无 色的或浅 色 的 , 而且在 水 中有足够 大 的溶 上 ,影 响机 车发动 机的散 热功能 ,引发柴 油机机 油的快速 老化变 质报 解度 , 或 者形成不影 响滴定终点 判断 的沉淀 。 废; 还会导致缸头 、 缸套穴蚀 , 造成气缸的提前报废; 严重的会造成机车 3 . 3 A 不影 响 目标检测离 子与滴定剂 的化学反应 。 运行 中停机 。我们将 这种有 害离子 称之为 “ 目标检测 离子 ” , 而F e 、 A l 3 - 3 . 5掩蔽剂加 入后 , 并不影 响溶液 的 p H值 。 等金 属离子并 不会造成管 道结垢 , 我们将 其称之 为“ 干扰离子 ” 。因此怎 3 . 3 . 6所选用 的掩蔽剂最好 是低毒或 无毒 的。 样消 除“ 干扰离 子” ( F e 、 A 1 ) 对“ 目标检 钡 0 离子” ( c 、 M ) 检测 结果 的 3 . 4掩 蔽剂 的选择 : 根据掩 蔽剂 的选择 原则 , 结合 我们检 测 的是无 影响是 本文要研究 的事情 。 机 的金 属离子 含量 , 我们 决定采 用有机 掩蔽剂 , 这 样可 以尽可能 地减少 3实验方 法分析 对 被测物 的影响 。三 乙醇胺作 为常用 的配位 络合掩 蔽剂 , 对A P、 F e 3 . 1实验 方法 的选择 : E D T A属于氨羧 络合剂 ,具有 非常广 泛 的络 着 非 常理想 的掩 蔽效果 , 能够 与 A l 、 F e 形 成稳定 的络 合物 , 而且 不 与 目标检 测离 子作 用 , 最适 合掩 蔽 A l 、 F e 这 类变 价金属 离子 , 又不 影 响 表 1 被 测离子 ;而对于 c u ,可以通过一 些沉淀掩蔽 剂 比如 N a 2 s 来 进行掩 蔽 。我们通过 一些计算来 验证选取该 掩蔽剂 的可行 l 生。 3 . 5实验方案设 计 :先利用 A l 、 F e 酸 陛水溶液 中不水解 的化学 内燃机 车运用 中冷却液 的分析检测 是监控 内燃机 车柴油 机质量 的 重要 - y - .  ̄ 。定期检 测冷却 液中的总硬 度( 钙、 镁 离子浓度 含量 ) 和缓蚀剂 的总浓度 的工作 , 是 保证机 车用冷 却液质 量达标 , 防止机 车冷却 系统管 道、 柴油机 缸套 等起垢 、 腐蚀 的重 要方 法 ; 与铁路 机 车 的安全 运营 密切 相关 。 新 制 的机 车冷却液 是无色 、 透明 的液体 , 但是 冷却液在 机 车内部经 过长 时间 高温条件 下使用 后 , 颜色 会改变成 浅黄 色或至 深黄色 ( 冷 却液 中存 在金属 干扰 离子 ) 。经检 测这种 带颜色 的冷却 液钙 、 镁 离子浓度 含 量偏 高乃至不合格 。 使用 中的冷却 液检测数 据不合格 , 即产 生机车用 冷却液 的更 换。 影

珩磨相关

珩磨相关

珩磨是在低的切削速度下,对工件表面进行光整加工的方法,是磨削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一种较高效率的机械加工工艺。

它能够提高工件尺寸和几何形状精度及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而广泛于内孔的光整加工。

1、珩磨加工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机械作用下,珩磨条(轮)和工件的相对运动条件下,对工件表面进行低速磨削。

2、珩磨加工的特点:加工精度高,珩磨后圆度可达0.0005~0.005mm,尺寸精度可达0.005~0.025mm,表面粗糙度可达Ra0.4~0.05μm,而且无烧伤、嵌砂和裂纹;珩磨主要用于加工孔,适用于加工长径比大于10的深孔,还可以适用于其它成形加工(球面、平面、外圆等)。

珩磨孔的直径为Φ1~Φ1200mm,长度可达12000mm。

几乎所有的材料均可以进行珩磨;珩磨后的表面纹理,有利于油膜的形成,而使工件使用寿命增长;珩磨对机床的精度要求低,工人劳动强度低,可适用普通机床(车、铣、镗、钻床)加工高精度的孔。

珩磨油石3、珩磨油石(轮)的选择:珩磨油石(或轮)的选择,是根据工件材料和工件的表面质量要要求,来选择它们的特性(磨料、粒度、硬度和结合剂)的。

1)、磨料:珩磨碳钢、合金钢时,选用白刚玉(WA);珩磨不锈钢、轴承钢、高速钢时,选用单晶刚玉(SA)或铬刚玉(PA);珩磨不锈钢、高强度钢、高温合金、耐热钢时,选用立方氮化硼(CBN):珩磨硬脆材料时,选用碳化物磨料(GC、C、BC、D)。

2)、粒度:磨料的粒度是根据工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来选择。

Ra0.8μm为120#~150#;Ra0.4μm为150#~240#;Ra0.2μm为240#~W40;Ra0.1μm为W40~W20;Ra<0.05μm为<W20。

3)、结合剂:条式和大直径孔珩磨时,一般选用陶瓷结合剂(V)和树脂结合剂(B)外,还采用青铜结合剂(QT),小孔径珩磨条也多采用B和QT结合剂。

珩磨轮一般采用树脂结合剂。

4)、硬度:在相同条件下,珩磨油石的硬度应比砂轮的硬度低一些,以保证油石在珩磨过程中自锐性好。

珩磨简介

珩磨简介

珩磨简介珩磨工艺(Honing Process)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属于光整加工,需要在磨削或精镗的基础上进行。

这种工艺不仅能去除较大的加工余量,而且是一种提高零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有效加工方法。

珩磨加工范围比较广,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中采用专用珩磨机珩磨更为经济合理,对于某些零件,珩磨已成为典型的光整加工方法,如发动机的气缸套,连杆孔和液压缸筒等。

珩磨加工原理珩磨是利用安装于珩磨头圆周上的一条或多条油石,由涨开机构(分旋转式和推进式两种)将油石沿径向涨开, 使其压向工件孔壁,以便产生一定的面接触。

同时使珩磨头旋转和往复运动,零件不动;或珩磨头只作旋转运动,工件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珩磨。

在大多数情况下,珩磨头与机床主轴之间或珩磨头与工件夹具之间是浮动的。

这样,加工时珩磨头以工件孔壁作导向。

因而加工精度受机床本身精度的影响较小,孔表面的形成基本上具有创制过程的特点。

所谓创制过程是油石和孔壁相互对研、互相修整而形成孔壁和油石表面。

其原理类似两块平面运动的平板相互对研而形成平面的原理。

珩磨时由于珩磨头旋转并往复运动或珩磨头旋转工件往复运动,使加工面形成交叉螺旋线切削轨迹,而且在每一往复行程时间内珩磨头的转数不是整数,因而两次行程间,珩磨头相对工件在周向错开一定角度,这样的运动使珩磨头上的每一个磨粒在孔壁上的运动轨迹亦不会重复。

此外,珩磨头每转一转,油石与前一转的切削轨迹在轴向上有一段重叠度,使前后磨削轨迹的衔接更平滑均匀。

在整个珩磨过程中,孔壁和油石面的每一点相互干涉的机会差不多相等。

因此,随着珩磨的进行孔表面和油石表面不断产生干涉点,不断将这些干涉点磨去并产生新的更多的干涉点,又不断磨去,使孔和油石表面接触面积不断增加,相互干涉的程度和切削作用不断减弱,孔和油石的圆度和圆柱度也不断提高,最后完成孔表面的创制过程。

为了得到更好的圆柱度,在可能的情况下,珩磨中经常使零件掉头,或改变珩磨头与工件轴向的相互位置。

最新珩磨孔

最新珩磨孔

二、珩磨孔121.珩磨原理及珩磨头34珩磨是利用带有磨条(油石)的珩磨头对孔进行精整、光整加工的方法。

珩磨时,工件固定不动,珩磨头由机床主轴带动旋转并作往复直线运动。

在相对56运动过程中,磨条以一定压力作用于工件表面,从工件表面上切除一层极薄的7材料,其切削轨迹是交叉的网纹。

为使砂条磨粒的运动轨迹不重复,珩磨头回转运动的每分钟转数与珩磨头每分钟往复行程数应互成质数。

892.珩磨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101)珩磨能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加工精度为IT7~IT6级,孔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可控制在3~5μm的范围之内,但珩磨不能提高被加工孔的1112位置精度。

2)珩磨能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Ra为0.2~0.025μm,表层金属1314的变质缺陷层深度极微(2.5~25μm)。

153)与磨削速度相比,珩磨头的圆周速度虽不高,但由于砂条与工件的接触面16积大,往复速度相对较高,所以珩磨仍有较高的生产率。

17珩磨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广泛用于发动机缸孔及各种液压装置中精密孔的加18工,孔径范围一般为φ15~500㎜或更大,并可加工长径比大于10的深孔。

但珩磨不适用于加工塑性较大的有色金属工件上的孔,也不能加工带键槽的孔、1920花键孔等断续表面。

21珩磨工艺(图)作者:邦得资讯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07-04-09 21:09 | 点击 84 次222324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油石(也称珩磨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2526的精整加工(见切削加工)。

珩磨主要用于加工孔径为5~500毫米或更大的各种27圆柱孔﹐如缸筒﹑阀孔﹑连杆孔和箱体孔等﹐孔深与孔径之比可达10﹐甚至更28大。

在一定条件下﹐珩磨也能加工外圆﹑平面﹑球面和齿面等。

圆柱珩磨的表29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0.32~0.08微米﹐精珩时可达R0.04微米以下﹐并能少量30提高几何精度﹐加工精度可达IT7~4。

平面珩磨的表面质量略差。

珩磨一般采用珩磨机﹐机床主轴与珩磨头一般是浮动联3132接﹔但为了提高纠正工件几何形状的能力﹐也可以用刚性联接。

实用便捷的珩磨头

实用便捷的珩磨头

参磊 工 ̄n /r j -
WWW. et wor | m a| k ng1 50 c 9 . om
! 笙呈 _ 塑
0 60 ) 刘 52 0

石或扭断珩磨 头的现象。
工作时调节圆螺母 9旋入量 ,销轴 8带动胀杆 3向左
移动 ,由于胀杆有两处锥度 ,其锥角均为 92 ” 。7 4,锥长 4
为 3r 0 m,移动过程 中胀杆 向上推 动球头 销 1 a ,通过球 头 销顶压底板 5及油石 4 ,从而调节内孔 的磨削量 ,此珩磨 头的最 大圆周磨 削量 为 :3 r 0 m×t 9 2 4 = m a a 。74 ” 5 m。操 n 作者在反复珩磨 过程 中,应不 断监测 内孔 尺寸 ,以便控
高 的同轴度 。转子 通常用 十字 连接 的方式 与钻 杆相 连 , 使工装具有一定的径向调整量 。此外 ,转 子不但可 以连 接钻杆 ,也可连接其他 回转类设备 ,如铣床 的主轴 、镗 床镗杆等都可达到预期效 果。
头销 1 分别卡人其中 ,油石两 端用两个拉 伸簧 7加 以圆 周 固定 ,拉伸簧嵌入带 沟槽 的底板上 ,油石底 部用漆 片 粘贴于底板 上。 珩磨时 ,孔径 8 0—10 m通 常可 留 0 0 0 1 r 2m .6— . 5 m a
2 .注意事项
使用一段时间油石损坏后 ,可用加热 漆片 的方 法使
珩磨 头结构 图
1 .球头销 2 .转子 3 .胀杆 4 .油石 5 底板 . 9 .圆螺母 l.螺钉 0
油石脱落以便更换 新油石。另外 ,在磨削 过程 中要 注意
润滑及切 屑的及时 清理 ,防止切 屑划伤 已加 工孔 内壁 , 通 常可用煤油 。特别注意的是胀杆 的两锥度部 分必须要

珩磨刀具知识点总结

珩磨刀具知识点总结

珩磨刀具知识点总结珩磨刀具是一种用于切割或加工各种材料的工具,它们的使用范围包括木材、金属、塑料、石材等。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刀具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珩磨刀具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对珩磨刀具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珩磨刀具的分类1.按照用途分类- 木工刀具:包括刨刀、手锯、电锯、木工刀片等,用于加工木材和木制品。

- 金属切削刀具:包括铣刀、车刀、钻头、刀片等,用于金属材料的切削和加工。

- 塑料切削刀具:用于塑料材料的切削和加工。

- 石材切削刀具:用于石材的切削和加工。

2.按照结构分类- 单齿刀具:只有一个切削刃的刀具,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切削任务。

- 多齿刀具:有多个切削刃的刀具,适用于复杂的切削任务,能提高加工效率。

3.按照刀具材料分类- 钢质刀具:由碳钢或合金钢制成,价格便宜但易生锈,适用于一般的切削任务。

- 钨钢刀具:由钨钢合金制成,具有耐磨性和耐高温性,适用于高强度切削任务。

4.按照切削方式分类- 旋转刀具:通过旋转产生切削力的刀具,如铣刀、钻头。

- 往复刀具:通过上下或左右往复运动产生切削力的刀具,如手锯、电锯。

二、刀具的使用和珩磨1. 刀具的使用- 使用前应检查刀具是否完好,刀刃是否磨损、变钝。

- 使用时要选择适当的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 切削过程中保持刀具和工件的稳定,避免产生振动和剧烈碰撞。

2. 珩磨刀具- 刀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磨损和变钝,需要进行珩磨来修复刀刃。

- 珩磨刀具的目的是恢复刀刃的锋利度,提高切削效率和加工质量。

- 珩磨刀具的方法包括手工珩磨和机械珩磨,手工珩磨适用于一些小型刀具,机械珩磨适用于大型高精度刀具。

三、珩磨刀具的注意事项1.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珩磨作业时,应穿戴好防护设备,包括护目镜、防护手套、口罩等。

- 珩磨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清洁,避免产生杂物和杂尘。

2. 珩磨技术- 珩磨刀具时要选择合适的珩磨石和珩磨液,保持刀具表面润滑和降温,避免因过热而导致刀具变质。

珩磨孔

珩磨孔

二、珩磨孔1.珩磨原理及珩磨头珩磨是利用带有磨条(油石)的珩磨头对孔进行精整、光整加工的方法。

珩磨时,工件固定不动,珩磨头由机床主轴带动旋转并作往复直线运动。

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磨条以一定压力作用于工件表面,从工件表面上切除一层极薄的材料,其切削轨迹是交叉的网纹。

为使砂条磨粒的运动轨迹不重复,珩磨头回转运动的每分钟转数与珩磨头每分钟往复行程数应互成质数。

2.珩磨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1)珩磨能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加工精度为IT7~IT6级,孔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可控制在3~5μm的范围之内,但珩磨不能提高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

2)珩磨能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Ra为0.2~0.025μm,表层金属的变质缺陷层深度极微(2.5~25μm)。

3)与磨削速度相比,珩磨头的圆周速度虽不高,但由于砂条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大,往复速度相对较高,所以珩磨仍有较高的生产率。

珩磨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广泛用于发动机缸孔及各种液压装置中精密孔的加工,孔径范围一般为φ15~500㎜或更大,并可加工长径比大于10的深孔。

但珩磨不适用于加工塑性较大的有色金属工件上的孔,也不能加工带键槽的孔、花键孔等断续表面。

珩磨工艺(图)作者:邦得资讯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07-04-09 21:09 | 点击84 次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油石(也称珩磨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见切削加工)。

珩磨主要用于加工孔径为5~500毫米或更大的各种圆柱孔﹐如缸筒﹑阀孔﹑连杆孔和箱体孔等﹐孔深与孔径之比可达10﹐甚至更大。

在一定条件下﹐珩磨也能加工外圆﹑平面﹑球面和齿面等。

圆柱珩磨的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0.32~0.08微米﹐精珩时可达R0.04微米以下﹐并能少量提高几何精度﹐加工精度可达IT7~4。

平面珩磨的表面质量略差。

珩磨一般采用珩磨机﹐机床主轴与珩磨头一般是浮动联接﹔但为了提高纠正工件几何形状的能力﹐也可以用刚性联接。

珩孔时﹐珩磨头外周一般镶有2~10根油石﹐由机床主轴带动在孔内旋转﹐并同时作直线往复运动﹐这是主运动﹔同时通过珩磨头中的弹簧或液压力控制油石均匀外涨﹐对被加工的孔壁作径向进给。

浅析发动机零部件加工中的珩磨技术

浅析发动机零部件加工中的珩磨技术

浅析发动机零部件加工中的珩磨技术论文导读:珩磨工艺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

发动机汽缸体缸孔珩磨是平台珩磨最典型的应用。

平台珩磨后可在缸孔(或缸套)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由具有储油功能的深槽及深槽之间的微小支承平台表面组成。

铰珩工艺是在传统珩磨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其加工过程中融入了铰孔的特点,目前在缸体曲轴孔、连杆大小头孔的精整加工中广泛应用。

发动机缸孔表面的微观质量,决定了发动机运转时的磨合性能、运转可靠性和润滑油消耗,通过刷珩工艺可以缩短发动机的磨合时间和显著降低润滑油消耗。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珩磨称作模拟珩磨,工件的珩磨质量可显著提高,工件的宏观形状精度可提高五至十倍。

关键词:珩磨,平台珩磨,铰珩,刷珩,模拟珩磨,缸孔珩磨工艺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

这种工艺不仅能去除较大的加工余量,而且是一种提高零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有效加工方法,在发动机零部件的制造中广泛应用。

珩磨加工原理珩磨是利用安装于珩磨头圆周上的一条或多条油石,由涨开机构(有旋转式和推进式两种)将油石沿径向涨开,使其压向工件孔壁,以便产生一定的面接触。

同时使珩磨头旋转和往复运动,零件不动;或珩磨头只作旋转运动,工件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珩磨。

在大多数情况下,珩磨头与机床主轴之间或珩磨头与工件夹具之间是浮动的。

这样,加工时珩磨头以工件孔壁作导向。

因而加工精度受机床本身精度的影响较小,孔表面的形成原理基本上类似两块平面运动的平板相互对研而形成平面的原理。

珩磨加工特点加工精度高:中小型的通孔加工,其圆柱度可达0.001mm以内。

一些壁厚不均匀的零件,如连杆,其圆度能达到0.002mm。

对于大孔(孔径在200mm以上),圆度也可达0.005mm,如果没有环槽或径向孔等,直线度可达到0.01mm/m以内。

表面质量好:珩磨速度低(是磨削速度的几十分之一),且油石与孔是面接触,因此每一个磨粒的平均磨削压力小,这样珩磨时,工件的发热量很小,工件表面几乎无热损伤和变质层,变形小,珩磨加工面几乎无嵌砂和挤压硬质层。

珩磨机涨刀机构零位设置和对刀贴靠的方法

珩磨机涨刀机构零位设置和对刀贴靠的方法

第一步,将主轴移至原位
1,先找到相应主轴-----往复运动画面如下图。

2, 按下F3(往复行程轴点动—功能键)
3,按下(+)或(-),移动主轴至原位(0.0mm)位置第二步,涨刀机构负极限设置方法
1,找到涨刀电机功能画面。

如下图
2,按下F6选择涨刀机构设置负极限功能键(如下放大并注释)。

3,按下(+)号键,此时涨刀机构将回缩,直至负极限处停止。

4,按下(—)号键,系统将自动将当前位置设为默认的负极限。

完成
此时,可以打开安全门并,用手转动主轴,没有任何卡死现象。

第三步,对刀。

即进行刀具珩磨条的初始贴靠,以便确定珩磨涨刀机构的珩磨开始位置。

注意:每次更换新的刀具或者拆装刀具后,必须进行对刀的工作。

在对刀贴靠前,必须将珩磨头移入工件并确保珩磨头完全在缸孔内,具体步骤如下:
1,先找到相应主轴-----往复运动画面如下图。

2, 按下F3(往复行程轴点动—功能键)
3,按下(+),移动主轴至调整位置。

(即珩磨头对刀位置,缩写ERP)
注意:当主轴带珩磨头移至该位置后,珩磨头应确保完全进入缸孔。

(正常位置是在上换向点下面40毫米左右)4,找到涨刀电机功能画面。

如下图
5,按下F5选择涨刀机构设置对刀贴靠值功能键(如下放大并有注释)。

6,按下(+)号键,此时涨刀机构将自动涨开直至贴靠到缸孔孔壁。

并回收至-2000位置,贴靠完成。

注意:首次贴靠时只需按(+)向前按键,无需按(-)向后
7,重复第一步动作,将主轴手动移至原位。

刀刃的形式——一把刀这么多磨法

刀刃的形式——一把刀这么多磨法

刀刃的形式——一把刀这么多磨法研磨的形式及开刃的角度直接影响一把刀子的表现。

以下便就数种常见的形式及角度作一介绍:[1]凹磨(Hollow Grind)于刀面两侧各挖除一个凹槽,因其容易加工及设计,故市面上许多工厂刀皆是此一种研磨方式。

最大的优点便是经此研磨后会形成一个非常薄的刀刃,而越薄的刀刃切削能力越好。

其缺点为:越薄的刀刃越脆弱。

它可以切、削较硬的物体或组织,但却不适合用以在料理食物时砍劈的动作,因刀身的纵切面为非线性,故无法切的太深。

凹磨的刀子皆不建议用于砍劈动作上,因其刀刃相对的较脆弱。

其最大的优点便是增加刀刃的切削能力,尤其是在刀面不够宽阔时使用(德国Puma刀厂算出若刀背有3.5mm厚,那么刀面至少要有20mm宽才能有相当的切削砍劈能力。

若不够宽的刀子便要以Hollow ground 的方式来弥补。

)。

早期的剃头刀便是用凹磨。

凿刀磨法、片刃研磨(Chisel Grind)刀面只有一面研磨。

优点有四:1.易于加工:一面研磨故只需其它研磨方式的一半加工,且不需太过精密,因此省时、省工、省钱。

2.易于研磨:除非严重的损伤,否则只需研磨一面即可,且研磨技术不必像其它研磨方式一般的高超。

3.刀刃坚固:只单边开刃,故刀刃角度大(约30 - 45度),刀身厚。

4.节省材料:在早期锤打制刀时代,此种研磨方式不需像其它研磨方式一般要削去多馀的钢材,可节省最多的钢材耗费。

台湾原住民的刀子便是凿刀磨法。

缺点有三:1.无法准确的切削:拿凿刀磨法及其它双边研磨的刀子来切苹果时你便会发现,双面研磨的刀子可以精准的将苹果平分切成两半,而凿刀磨法的刀子则会随着研磨的角度而〔斜〕出去。

2.无法穿刺的太深:凿刀磨法在刀尖上造成了太多的斜面,使得其在穿刺上形成了许多的阻碍点。

举例而言,你从未见过凿刀研磨的匕首、短剑或穿孔锥吧!3.研磨面错误:右手刀的研磨方式为(从刀背向下俯视)刀面的左侧为平坦,右侧才研磨;左手刀刚好相反。

格林珩磨机的珩磨头涨刀机构浅析

格林珩磨机的珩磨头涨刀机构浅析

格林格林缸缸孔珩磨珩磨机的珩磨头机的珩磨头机的珩磨头涨刀机构涨刀机构涨刀机构浅浅析一、引言汽车发动机缸体的缸孔表面粗糙度要低,缸孔尺寸精度要高,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要好。

为保证缸孔能满足此要求,迫切需要良好可靠的缸孔精加工手段。

近年来,平台网纹珩磨在发动机缸体缸孔精加工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珩磨机无疑成为缸体加工中的关键设备,而珩磨头的涨刀机构是珩磨机的重要部件,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珩磨技术及设备,下面就以Z4-600-125型格林珩磨机为例,对缸孔珩磨机的涨刀机构及涨刀液压控制进行简单地分析介绍。

二、概述Z4-600-125型格林珩磨机对缸体的缸孔进行粗、精珩,精珩包括基础珩和平台珩,粗珩是为了消除前工序的加工痕迹,提高孔的形状精度,降低孔的表面粗糙度,为精珩做好准备。

基础珩则进一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并在缸孔表面形成均匀的交叉网纹。

平台珩则去掉表面波峰形成平台即可,加工余量较小。

粗、精珩工位各有两个珩磨头,对两个缸孔同时进行珩磨加工。

粗珩的涨刀机构由伺服电机驱动;精珩涨刀机构由液压驱动。

精珩磨头为双涨珩磨结构,即基础珩的珩磨条与平台珩的珩磨条两两相间安装在同一珩磨头上,由两套涨刀机构分别实现涨刀,先进行缸孔的基础珩,基础珩的油石涨出并开始珩磨,然后,平台珩磨的油石再涨出,进行平台珩磨。

由于缸孔的基础珩磨和平台珩磨一次安装定位完成,避免了重复定位误差,确保了珩磨精度。

三、粗珩粗珩的珩的珩的珩磨头涨刀结构磨头涨刀结构伺服电机通过齿轮1、齿轮2、齿轮3带动螺纹套旋转运动,而螺纹杆端部有限位键,使螺纹杆不能旋转,只能沿键槽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涨刀轴上、下移动,即实现涨刀动作(见图1)。

四、基础珩与平台珩涨刀结构图1 1、齿轮1 2、伺服电机 3、珩磨头上下往复运动驱动油缸 4、齿轮3 5、限位键 6、键槽 7、涨刀轴 8、螺纹杆 9、螺纹套 10、齿轮21 10 4 9 8 56 273基础珩油缸控制基础珩轴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基础珩涨刀动作;平台珩图3 13 4 521、平台珩涨刀油缸活塞2、位移传感器3、平台珩涨刀轴4、基础珩涨刀油缸活塞5、 基础珩涨刀轴油缸控制平台珩轴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平台珩的涨刀动作,平台珩轴的移动位置由位移传感器控制(见图3)。

珩磨孔

珩磨孔

二、珩磨孔1.珩磨原理及珩磨头珩磨是利用带有磨条(油石)的珩磨头对孔进行精整、光整加工的方法。

珩磨时,工件固定不动,珩磨头由机床主轴带动旋转并作往复直线运动。

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磨条以一定压力作用于工件表面,从工件表面上切除一层极薄的材料,其切削轨迹是交叉的网纹。

为使砂条磨粒的运动轨迹不重复,珩磨头回转运动的每分钟转数与珩磨头每分钟往复行程数应互成质数。

2.珩磨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1)珩磨能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加工精度为IT7~IT6级,孔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可控制在3~5μm的范围之内,但珩磨不能提高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

2)珩磨能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Ra为0.2~0.025μm,表层金属的变质缺陷层深度极微(2.5~25μm)。

3)与磨削速度相比,珩磨头的圆周速度虽不高,但由于砂条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大,往复速度相对较高,所以珩磨仍有较高的生产率。

珩磨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广泛用于发动机缸孔及各种液压装置中精密孔的加工,孔径范围一般为φ15~500㎜或更大,并可加工长径比大于10的深孔。

但珩磨不适用于加工塑性较大的有色金属工件上的孔,也不能加工带键槽的孔、花键孔等断续表面。

珩磨工艺(图)作者:邦得资讯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07-04-09 21:09 | 点击84 次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油石(也称珩磨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见切削加工)。

珩磨主要用于加工孔径为5~500毫米或更大的各种圆柱孔﹐如缸筒﹑阀孔﹑连杆孔和箱体孔等﹐孔深与孔径之比可达10﹐甚至更大。

在一定条件下﹐珩磨也能加工外圆﹑平面﹑球面和齿面等。

圆柱珩磨的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0.32~0.08微米﹐精珩时可达R0.04微米以下﹐并能少量提高几何精度﹐加工精度可达IT7~4。

平面珩磨的表面质量略差。

珩磨一般采用珩磨机﹐机床主轴与珩磨头一般是浮动联接﹔但为了提高纠正工件几何形状的能力﹐也可以用刚性联接。

珩孔时﹐珩磨头外周一般镶有2~10根油石﹐由机床主轴带动在孔内旋转﹐并同时作直线往复运动﹐这是主运动﹔同时通过珩磨头中的弹簧或液压力控制油石均匀外涨﹐对被加工的孔壁作径向进给。

哪种研磨方式最好用张图弄懂凸磨平磨凹磨的优缺点

哪种研磨方式最好用张图弄懂凸磨平磨凹磨的优缺点

哪种研磨方式最好用张图弄懂凸磨平磨凹磨的优缺点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常见的开刃方式有凸磨、凹磨、平磨等,这些不同的开刃方式直接影响了刀具的实用性能。

那么,哪种开刃方式最好用日常使用,该如何选择第一种,凸磨。

这种打磨方式呈外凸状,就像是文蛤的外壳一样,因此也叫蛤刃。

凸磨的刀刃呈椭圆形,最大的优点便是刀刃饱满、坚固,刀身的强度、耐磨度高。

适合用于户外生存刀、柴刀、开山刀等,便于劈砍。

但是,由于刀刃厚度大,所以凸磨的刀具锋利性较差,并且难以打磨。

凸磨:第二种,凹磨。

它跟凸磨恰恰相反,侧剖曲线是向内凹的。

内凹的薄刃,使得凹磨成为最锋利的开刃方式。

最适合用于剃刀。

同时,由于刃面薄,所以凹磨的强度最差,且十分容易磨损,不适合大力劈砍的刀具。

凹磨:第三种,平磨。

这是介于凹磨和凸磨之间的一种打磨方式。

兼顾锐利及坚固性。

刀的纵切面呈V型,也叫V型磨法。

小猎刀常用大平磨,既有较强的坚固度,又有较强的锋利性,可以满足剁骨、剥皮等功能。

平磨:斯堪的纳维亚开刃。

从刀身中间处开始开刃,多用于北欧传统猎刀和现代生存刀上。

斯堪开刃,是一种很实用的开刃方式,兼顾了刀身强度和锋利度。

凿式打磨。

刀身只有一面研磨。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打磨方便,你只要磨一个面,就可以得到很不错的锋利度。

凿式打磨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有穿刺功能,且不能准确地切削。

适合用于裁皮刀、刻刀、斧头等。

凿式打磨:复合式打磨。

它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研磨方式。

最具代表的是美国式几何刀尖。

复合式打磨:▼从这张图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不同的打磨方式有不同的刃角,它们在使用上各有千秋,蛤刃强度超高,适于劈砍,凹磨锋利异常,适用剃削。

一句话总结,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用途去选择合适的开刃方式的刀具。

珩磨加工技术一书之样件

珩磨加工技术一书之样件

第五章珩磨头§1.珩磨头的分类珩磨头是用来安装与固定珩磨油石组件的。

珩磨头对于珩磨加工精度、加工件表面粗糙度以及生产率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

磨头的结构性能和刚性往往是珩磨加工成败的关键。

通常所说的珩磨头,是指珩磨头的综合体。

它由接杆和珩磨头两大部分组成。

珩磨头与机床主轴的连接,是通过珩磨夹头实现的。

而珩磨头与夹头的连接方式有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

固定连接是通过螺纹连接实现的。

浮动连接,通过万向活节实现,万向活节所处的轴向位置,即上下位置,对珩磨加工孔的几何形状精度有着重要影响。

当主轴的轴线与工件孔轴线不重合时,即存在偏心距e时,对磨头产生偏转力矩,它会使磨头变形,使被加工孔产生不园度。

上下两个万向活节之间距离越大,即接杆越长,其偏转力矩越小。

接杆下面的万向活节越靠近磨头,偏转力矩越小。

一般情况下,珩磨头由彼此互相联系的三种元件组成。

它们是油石张开的驱动元件、油石张开驱动力的转换元件和磨头的工作元件。

珩磨头的形式和结构多种多样。

磨头的结构、类别如下:按生产批量划分:单件生产用的珩磨头、中小批量生产用的珩磨头、大批量生产用的珩磨头。

按磨头与主轴的连接方式:浮动形珩磨头、刚性连接的珩磨头、半浮动形珩磨头。

按磨头数量划分:有一个磨头的称为单节珩磨头、有两个磨头串连的称为多节珩磨头,叫双节珩磨头或多节珩磨头。

按用途划分:有标准型和专用型。

专用型珩磨头很多,如平顶珩磨头、花键孔珩磨头、平面珩磨头、锥孔珩磨头、盲孔珩磨头等。

按珩磨工艺划分:电化珩磨头、振动珩磨头、超声波珩磨头、通用型珩磨头等。

按油石张开的驱动划分:弹簧驱动张开式、液压张开式、磁性力驱动式、电热驱动张开等珩磨头。

按张开驱动力的转换机构划分:杠杆式、齿轮齿条式、凸轮式、液压式等珩磨头。

按被加工孔的形状划分:有园柱孔、锥孔、不园孔、球面、外园柱面、花键孔等珩磨头。

§2.珩磨头结构及其应用在众多的珩磨头中,选用哪种珩磨头,主要根据被加工材料孔的几何形状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生产率等要求来选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珩磨头类型及涨刀方式
作者:姜延冬商成超熊金金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19期
摘要:从珩磨加工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珩磨头进行了分类,并简要阐述了每种珩磨头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同时也系统、全面的对珩磨头涨刀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做了介绍。

关键词:珩磨;涨刀系统;液压涨刀;机械涨刀;双进给
1 引言
随着对发动机高性能以及低油耗、低排放性能要求的日益强烈,现代发动机零部件的孔系越来越多的采用珩磨加工工艺以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而珩磨头与珩磨油石的配合使用,不仅能大大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更具有精度高、可测量等特点。

本文则主要对珩磨头类型及其涨刀方式做详细的阐述和总结。

2 珩磨头类型
为了适应不同类型孔的珩磨要求,珩磨头可分为单砂条珩磨杆、双砂条珩磨杆、多砂条珩磨头、带有在线气动测量装置的多砂条珩磨头、双进给平台珩磨头等类型,下面对各类珩磨头进行简单的介绍:
2.1 单砂条珩磨杆
单砂条珩磨杆顾名思义,它只有一根可进行涨刀并进行珩磨切削的砂条。

因此珩磨杆上也只有一个砂条槽,从而刀具的刚性特别好,此外砂条的涨刀顶锥面在整个长度上都由顶锥支撑。

耦合在一起的“顶锥/进给”这两个独立系统可以确保珩磨条自动的强制退刀。

珩磨杆上的非对称布置的金刚石或硬质合金导向条可给珩磨杆起导向及支撑作用。

对于特别小的微孔,那么在珩磨杆上就不用导向条而是在珩磨杆的背面渡上耐磨涂层,从而起到导向的功能。

主要应用于小孔、长孔、垛珩,例如喷射泵、控制阀套、气压液压缸等。

2.2 双砂条珩磨杆
双砂条珩磨杆装有两根可涨开的砂条。

砂条的涨刀顶锥面在整个长度上都被顶锥支撑。

耦合在一起的“顶锥/进给”这两个独立系统可以确保珩磨条自动的强制退刀。

下端镀有耐磨涂层的双砂条珩磨杆则由下置式的导向套来进行导向。

即使是小孔,双砂条珩磨杆也具有较大的珩磨切削接触面积,根据加工需要有时还要使用宽的开槽珩磨条。

主要应用于小孔、垛珩加工,例如喷射泵零件、控制阀套等。

2.3 多砂条珩磨头
多砂条珩磨头的显著特征是其通用性。

由于砂条座通过多个顶锥支承,以致于可以用一个珩磨头来加工孔径偏差高达10mm的孔。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在珩磨头上或多或少的排列安装不同根数的砂条,因为是多砂条珩磨头,因此其砂条整体切削面积很大,所以这种刀具可胜任大切削量的加工(比如粗珩)。

图3显示了一个带6根砂条的珩磨头,珩磨头具有2个支承顶锥。

砂条的退刀则靠退刀弹簧圈实现。

主要应用于发动机缸孔粗珩、液压缸等。

2.4 带有在线气动测量装置的多砂条珩磨头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在珩磨头或多或少的排列安装不同根数的砂条,同时在珩磨头上根据砂条数量的不同以及珩磨孔径来相应的安装多个硬质合金导向条和2根带测量气嘴的测量条。

砂条的退刀则靠退刀弹簧圈实现。

主要应用于发动机缸孔精珩、滑动轴承、无阶梯的直径大于13 mm 的孔等。

2.5 双进给平台珩磨头
这种刀具主要的优势是:一个工位,一个主轴,一次装夹,就可进行两次不同的珩磨加工。

除去其在经济性上的明显优势外,它还可以保证稳定的平台表面。

主要应用于发动机缸孔平台珩、滑动轴承等。

2.6 带内冷装置的珩磨头
3 涨刀系统
由于工件类型,加工要求和孔的孔径及长度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涨刀系统来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

涨刀系统主要可分为液压自动进给涨刀系统HAZ、电子液压涨刀系统EHZ、电子机械涨刀系统EMZ、液压双进给涨刀系统HAZ/HAZ、电子机械/液压双进给涨刀系统
EMZ/HAZ等。

3.1 液压自动进给涨刀系统 HAZ
液压自动涨刀系统主要应用于精珩加工。

采用液压涨刀系统可改善表面加工的质量和达到较高的尺寸精度要求。

3.2 电子液压涨刀系统EHZ
电子液压涨刀系统主要应用于大型珩磨机。

它的显著特征是其可为砂条提供尽可能大的径向进给力。

EHZ的基本结构如图8所示。

进给的驱动是由液压缸实现的,涨刀进给的大小调节是由液压泵驱动蜗杆机构带动丝母来设定的。

通过该涨刀系统可实现分步定量涨刀,并且被加工的孔始终是从孔径最小的地方且以一个相匹配的涨刀压力来进行珩磨。

3.3 电子机械涨刀系统EMZ
3.4 液压双进给涨刀系统 HAZ/HAZ
使用HAZ/HAZ的双进给珩磨头配有两套砂条,可使用一副刀具完成粗珩和精珩或者精珩和平台珩两个珩磨工序。

如图10所示,涨刀系统有两个独立的液压缸,它们驱动两个互不干涉的涨刀机构。

砂条对孔壁的压力调节是通过伺服比例阀来实现的,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控压力的大小。

3.5 电子机械/液压双进给涨刀系统EMZ/HAZ
与液压双进给涨刀系统类似,使用EMZ/HAZ的珩磨头也可配有两套砂条,并使用一副刀具完成粗珩和精珩或者精珩和平台珩两个珩磨工序。

如图11
电子机械和液压两套独立涨刀系统各有其特色:使用电子机械涨刀系统可在粗珩中获得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在此基础上,精珩或者平台珩磨使用液压涨刀系统,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的加工。

4 结束语
珩磨作为工内孔一种有效的加工方法,被越来越多的采用,例如在我厂的发动机工厂机加工车间,珩磨工艺主要应用于缸孔精加工,即采用带在线气动测量的电子机械/液压双进给涨刀系统,以达到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要求。

在实际生产加工中,可选择不同类型的珩磨头及珩磨涨刀系统来满足不同的加工特征及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二卷,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