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四《拿来主义》教学设计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必修四《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拿来”是批判地吸收的一种形象说法,“主义”是一种重大的原则和主张,这是作者的独创。

二、本文写作背景简介
三、范读课文,思考:一个新鲜而独创的概念的提出,必然包含着“它是什么”和“为什
么是这样”两个内容,“拿来主义”这个命题就包含着“为什么要‘拿来’”和“什么是‘拿来’”(即“怎样才是‘拿来’”)两个部分。

请大家思考这两个问题。

四、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本文结构
学习课文第一步是理清文章的结构,从而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先示范分析第一节的结构,然后要求学生分析后面部分的结构。

文章开篇第一句就是一件事——“闭关主义”。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是闭关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个很通俗而又很形象的说法。

第二句的前半部分说“自从……又碰了一串钉子”虽然也是叙述,但明显地包含有作者的态度,后半部分已转移到“送去主义”,是另一件事了,由此可见,第一节是由“闭关主义”写到“送去主义”,这就是作者的思路。

下面由学生自己分析文章的结构。

大错的政策和结果
正确的主张
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五、讲读课文,抓关键语句,体会文章,深入理解。

(一)作者是一开始直接分析“拿来主义”的吗?
1、作者是在哪一段提出“拿来”的观点的,哪一段开始正面阐述的?
第二段点到“拿来”后,第五、六段再点,到第七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的主张。

“所以”,表因果关系(前因后果),提示我们,在这之前的内容是“要自己来拿”的原因。

2、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即为什么要“自己来拿”呢?)
(1)在此之前作者提到了哪几种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2)为什么这两种主义行不通,而要实行“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给枪炮打破了大门
碰了一串钉子
送去主义——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
这里列举了哪些方面的事例?
总:“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指的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分:“学艺”上的:
古董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反语)
古画、新画(“捧”、“挂”、“发扬国光”)
送梅兰芳到苏联(“算得显出一点进步”)
这几个事例,充分反映了国民党政府的“媚外求荣”,因为这不是正常的文化交流,而是有往无来,只是单方面的取媚和讨好,这就有悖于交往原则。

(交往分为“输出”和“引入”两种方式,“送去主义”是只包含“输出”内容的单一交往方式。

一味送去的后果是恐怖的,将来,终于无物可送的子孙只能仰人鼻息,摇尾乞怜。


如果再把“引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那么自己主动去拿叫“拿来”,被动接受外国的给予叫“送来”。

当作者指出了“送来”总是不怀好意后,“拿来”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人对外交往中无可逃避的惟一可能的选择,文章确立了鲜明有力的观点。

作者就是用这种不断两分和排异的方法彰明“拿来主义”立场的,逻辑极为严谨。

六、小结本课内容
七、布置作业
拿来主义(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继续讲读课文
(一)作者是如何提示“拿来主义”的含义的?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比喻,形象的议论。

(二)如何实行“拿来主义”呢?
读第9、10段,然后进行归纳。

这两段中始终伴随着一个“穷青年”的形象,伴随着“穷青年”的“活动”。

第9段:这位“穷青年”面对“祖上得来的一所大宅子”,作了哪几种表演?
(1)不敢进门(逃避主义)——“孱头”(怕)不敢接触
(2)放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怒)全盘否定
(3)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喜)全盘接受
以上都是错误的态度。

分析其比喻意义。

第10段: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呢?占有,挑选(精炼,概括,但抽象,不够具体)
为能具体、形象地论述如何“占有、挑选”,作者又设想了这位“穷青年”的表演,他是如何表演的?
(1)看见鱼翅: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看见鸦片: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3)烟枪、烟灯、一群姨太太:送博物馆、走散
分析其比喻意义。

(三)分析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从上文的正确态度和错误态度的对比中引出了“拿来主义”的结果:
1、“拿来主义”的方针: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2、“拿来主义”的条件: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3、结果:“新”(人、文艺)
三、小结全文内容:本文论证中的破立结合:
闭关主义——(盲目排外、惧外、导致“送去主义”)
↓A送古董(不知后事如何)物
①事例B送国画(发扬国光)↓
C送活人(催进象征主义)人
破送去主义A尼采自诩太阳——发疯
(发展为降外)②-③↓
恶果B中国只是送——落个“讨”的下场
送来主义A是“抛给”“送来”(不许不接受)
侵略④实质
四、民族沦为奴隶B不是“抛来”(有权选择)⑩
提出主张⑤拿来主义
⑥什么是“拿来主任”
立运用脑髓(有主见)
⑦A正确的态度放出眼光(善识别)
分析论证自己来拿(掌握主动)
害怕(不敢进门)
⑧B错误的态度全盘否定(放火烧光)
全盘继承(接受一切)
吸取精华
⑨C怎样拿来剔除糟粕
(占有,挑选)毁弃废物
孱头——怕(逃避主义)——不敢
破昏蛋——怒(虚无主义)——烧光
废物——喜(投降主义)——接受
鱼翅——精华正
反(虚伪)
鸦片——精华糟粕正
立互见反(极左)
烟枪烟灯——旧形式正
反(可笑)
姨太太——腐朽文化——各自走散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