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主动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注学生主动建构
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 : 上课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
或者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的过程, 或者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的过程,教学 活动是教师主导的独角戏, 活动是教师主导的独角戏,而且主要是 完成知识传授而不需顾及学生情感的独 角戏. 角戏. 教学过程是展示学生 展示学生的过 新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是展示学生的过 让学生展示的过程 的过程. 程,是让学生展示的过程.焕发出生命活 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M. Kline 在《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 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 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 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 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 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 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 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 控制自然, 控制自然,尽力去探索和确立已经获得知 识的最深刻和最完善的内涵. 识的最深刻和最完善的内涵. 数学的理性精神被看成西方文明的核心

祝愿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做出无愧于 时代的贡献, 时代的贡献,给我们所有的学生 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 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 ――张孝达 ――张孝达
主导 — 主体 — 主线
理想教师应该是 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南京外国语学校 陈光立 210008 guanglichen1943@
实行新课程标准, 实行新课程标准,提高教 学质量,教育理念是灵魂, 学质量,教育理念是灵魂,教 材建设是关键, 材建设是关键,教师素质是根 本,课堂教学是核心,教学评 课堂教学是核心, 价是导向, 价是导向,现代化技术是推进 器.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认为: 教育现代化等于 “情感化”加上“技术化”.
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改革课堂教学 、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让学生积极 参与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参与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 是教学 方法的情感化. 方法的情感化.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间心理距离的接近,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间心理距离的接近,师 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作用,无疑会大大提高课 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作用, 堂教学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讲, 堂教学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讲,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 谐的学习氛围已成为比讲课本身更重要的学习因素. 谐的学习氛围已成为比讲课本身更重要的学习因素.
应用
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数学思想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数学是探索自然现象、 数学是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 具和语言 纯粹数学的重要作用 教 育 上 的 启 示 向被教育者提供参与社会生活与建设必要的数 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向被教育者提供必要的 能 和 提 向被教育者 识数学 社会 的 要 向被教育者提供提 的 会
现代教育正在从“ 知识中心” 现代教育正在从 “ 知识中心 ” 向 人本中心”转化, “人本中心”转化,它使教育更关心学 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全面的发展. 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全面的发展.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的是学习资源、学习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的是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 方法和学习氛围, 方法和学习氛围 , 帮学生搭建知识的 脚手架” 让学生主动、 “ 脚手架 ” , 让学生主动 、 积极地攀 向知识的高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向知识的高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过程中, 双主体” 课堂教学过程中 , “ 双主体 ” 观 更能客观地反映师生关系: 更能客观地反映师生关系 : 学生是学 的主体, 主要表现在思维的自主; 的主体 , 主要表现在思维的自主 ; 教 师是教的主体, 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 师是教的主体 , 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积 比
当前,强调学生对研究过程的参与以及对科学 当前, 概念、 科学方法、 科学态度的全面掌握为目标 概念 、 科学方法 、 的探究教学已成为一种基本教学模式. 然而, 的探究教学已成为一种基本教学模式 . 然而 , 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并不等于排斥接受学习. 实 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并不等于排斥接受学习 . 际上, 接受学习并不一定就是被动的. “ 举一 际上 , 接受学习并不一定就是被动的 . 反三”“ 融会贯通”“ 触类旁通” 等都是能动 反三 ”“融会贯通 ”“触类旁通 ” ”“ 融会贯通 ”“ 触类旁通 的接受学习的写照. 学习方式的被动或主动, 的接受学习的写照 . 学习方式的被动或主动 , 关键并不在于它是“ 接受的” 还是“ 发现的” , 关键并不在于它是 “ 接受的 ” 还是 “ 发现的 ” 而在于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的思维参与程度, 而在于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的思维参与程度 , 能否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主动建构的机会. 能否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主动建构的机会. 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主动建构的机会
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 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撞击成功.
三、关于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 定位、设计、操作、 定位、设计、操作、反思 1.定位:课标-教材-学情-目标 .定位:课标-教材-学情- 2.设计:目标-过程-方法-手段 .设计:目标-过程-方法-
(教学情境、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 教学情境、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
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 造. 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 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 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不应该将各种定 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 义、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 创造合适的条件, 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 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 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 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Freudenthal
教师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师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为教师是 教学过程的认识者、组织者, 教学过程的认识者、组织者,他对教学过程所 涉及的各种因素(如教学内容、学生)进行认识, 涉及的各种因素(如教学内容、学生)进行认识, 这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 这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是体现教师创造性 的过程.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 对教师而言, 的过程.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 生成长所作的付出, 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 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 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 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 现.”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是他发挥主体 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新课程倡导教学设计的特点——有效教学的保证 有效教学的保证 新课程倡导教学设计的特点 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 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 , 它只 描述大体的轮廓, 描述大体的轮廓 , 它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 目标,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 间 ——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 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 展开的契机. 展开的契机. 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 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 的理解、 感悟和教育的理想、 追求, 的理解 、 感悟和教育的理想 、 追求 , 闪烁着教师的 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一句话,它是教师教学过程 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 . 一句话 , 它是 教师教学过程 中的创造性劳动. 中的创造性劳动.
数学知识是人类认识的一种成果, 数学知识是人类认识的一种成果,包括人 对周围事物“ 方面的经验和“ 对周围事物“数”与“形”方面的经验和“有 秩序的论理体系”两个方面。当前, 秩序的论理体系”两个方面。当前,人们把数 学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如数学事实、 学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如数学事实、数学原理 等)和默会知识(如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和默会知识(如数学思想方法、 的策略等) 这是比较科学的;数学知识、 的策略等),这是比较科学的;数学知识、技 能类化(系统化、概括化) 能类化(系统化、概括化)的结果就成为数学 能力;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 能力;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是 否能“数学地看问题” 数学地思维” 否能“数学地看问题”和“数学地思维”。
相互尊重 平等对话 选择微笑 学会倾听 善待挫折 宽容失败 鼓励探索 因势利导
二、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所有教学都归结为两个字: 主动. 所有教动学习是最终的目标 . 学生 学生是自己活动中
的主体,他们必须通过自主活动来认识事物、 的主体,他们必须通过自主活动来认识事物、 掌握知识,使自己的身心获得发展. 掌握知识,使自己的身心获得发展.教师必须 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空间, 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空间,教师就是为学生设 计一个主动思维的舞台,创设主动建构的情境, 计一个主动思维的舞台,创设主动建构的情境, 而不只是提供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 而不只是提供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 知识不是 目标,而是通过知识的获得过程, 目标,而是通过知识的获得过程,使学生形成 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获得研究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获得研究方法.
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 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 我国的数学教育比较强调教师的传授, 我国的数学教育比较强调教师的传授,强 调经过学生艰苦努力,反复的练习而达到对知 调经过学生艰苦努力, 识的理解,而对学生的自主探究、 识的理解,而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 重视不够,学生学得比较被动.所以,把发挥 重视不够,学生学得比较被动.所以, 学生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 学生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学 生亲身实践 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 实践, 探索的空间 生亲身实践,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使学习 过程成为学生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 过程成为学生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 构过程等作为改革的重点,有现实意义. 过程等作为改革的重点,有现实意义.
重视课堂教学情境设计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学 情境是一堂课的起点, 情境是一堂课的起点,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 分重要的作用. 情境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 情境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切忌喧宾夺主随意编造 情境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 情境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切忌舍近就远生搬硬套 情境设计应讲究教学效益, 情境设计应讲究教学效益,切忌故弄玄虚花里胡哨 情境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切忌乱用媒体追求新潮 情境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 情境设计应注重整体贯通, 情境设计应注重整体贯通,切忌有头无尾穿鞋戴帽
教师应该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 教师应该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 (是否 按照学生思维来思考教学 ) 、 童年意识 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 天真” ( 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 “ 天真 ” 想法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 ). 教师应该知道敬畏生命,并以“给知 教师应该知道敬畏生命,并以“ 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 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 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 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 这样的座右 铭来激励自己。 铭来激励自己。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 、记忆 、模 仿和练习,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 仿和练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 合作交流 、 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 .这些方式 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使学生的学 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鼓励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 学习过程中 ,养成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的习 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历程, 惯, 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历程,发展他们 的创新意识. 的创新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