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同步练

合集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1自尊自爱第1_2框自尊自爱是降的人格知耻才能自尊自爱课后作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1自尊自爱第1_2框自尊自爱是降的人格知耻才能自尊自爱课后作

课件在线
7
二、简答题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德、纪律、章程、法律等等,这些规则 因我们的生活安全有序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 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 诺……有人认为只要不影响生命安全,适当地违反规 则也是可以的。
课件在线
8
材料二 东汉时期,许衡与朋友出游,见路旁有梨, 同伴纷纷摘梨止渴,皆曰:“乱世,梨无主。”许 衡却不为所动,说道:“梨无主,我心有主。”摘 一只梨,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而许衡却能压制心 中的贪欲,做到“慎独”。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教育课件ION TEMPLATE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1课时 自尊自爱是健康的人格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
课件在线
2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中学生王强性格活泼开朗,但经常拿同学的缺点
或者缺陷开玩笑,还给同学起绰号,同学们很反感,
班干部把情况向老师反映了,老师批评王强的行为是
对他人不尊重的表现,为此王强很不理解:我只是跟
同学们开玩笑而已,并没有恶意,他们也太小气了。
他继续我行我素,慢慢地没有人愿意与他交朋友了。
据此回答1~2题。
课件在线
3
1. 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D )
A. 尊重他人是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
B.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④知耻才能自尊自爱
A. ①②③
B. ①③④课件在线 C. ①②
D. ①③ 6
5. “杨震四知”讲的是东汉太守杨震拒收王密赠金 的故事。四知则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这说明了( B ) A. 杨震拒金损害了王密的人格 B. 杨震拒金是知耻的行为,体现了自尊自爱的品质 C. 杨震拒金是因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D. 王密赠金是尊重杨震的行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复习提纲 粤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复习提纲 粤教版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1.1自尊自爱1、自爱的含义: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精神世界,悦纳并完善我自己,这就是自爱。

2、如何做到自爱?(自爱的表现):懂得自己生命是宝贵的,珍惜它,维护它,不使它受到伤害;学会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期待和追求更加美好的自我;懂得自己和社会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适应和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

3、自爱的重要性: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是美好道德的出发点。

4、自尊的含义:对自己的人格有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内心,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也不容许他人损害自己的人格。

5、自尊的重要性: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自尊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追求完善的自我,为他人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心理动力和源泉。

树立自尊,我们才有健康人格,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6、自尊与知耻的关系:自尊与知耻互为表里。

7、知耻的内涵:知耻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表现。

看到自己的内心有缺陷和不足,自己的行为犯了错误,通过反省来自我否定和纠正。

8、知耻的表现: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有了羞耻心,就会为自己不当的行为感到难为情,做错了事感到惭愧、悔恨,辜负了他人期望会觉得内疚......成为我们纠正自己、完善自己的力量。

9、自卑的含义:自卑是一种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10、自卑的表现:陷入自卑,就会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

11、自卑的危害: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生活的动力,甚至自暴自弃。

12、怎样走出自卑的心理牢笼?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悦纳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自尊人格。

13、自尊与自负的区别:自尊是恰当的自我评价、自我肯定。

自负是过度的自我肯定,夸大自己的优点,甚至靠自吹自擂来赢得别人的注意或赞美。

14、自负的危害:自负的人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而编造出虚幻的假象来欺骗自己,还常常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同时贬低他人,希望得到超过自己实际价值的社会肯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复习提纲 粤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复习提纲 粤教版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1.1自尊自爱1、自爱的含义: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精神世界,悦纳并完善我自己,这就是自爱。

2、如何做到自爱?(自爱的表现):懂得自己生命是宝贵的,珍惜它,维护它,不使它受到伤害;学会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期待和追求更加美好的自我;懂得自己和社会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适应和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

3、自爱的重要性: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是美好道德的出发点。

4、自尊的含义:对自己的人格有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内心,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也不容许他人损害自己的人格。

5、自尊的重要性: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自尊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追求完善的自我,为他人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心理动力和源泉。

树立自尊,我们才有健康人格,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6、自尊与知耻的关系:自尊与知耻互为表里。

7、知耻的内涵:知耻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表现。

看到自己的内心有缺陷和不足,自己的行为犯了错误,通过反省来自我否定和纠正。

8、知耻的表现: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有了羞耻心,就会为自己不当的行为感到难为情,做错了事感到惭愧、悔恨,辜负了他人期望会觉得内疚......成为我们纠正自己、完善自己的力量。

9、自卑的含义:自卑是一种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10、自卑的表现:陷入自卑,就会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

11、自卑的危害: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生活的动力,甚至自暴自弃。

12、怎样走出自卑的心理牢笼?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悦纳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自尊人格。

13、自尊与自负的区别:自尊是恰当的自我评价、自我肯定。

自负是过度的自我肯定,夸大自己的优点,甚至靠自吹自擂来赢得别人的注意或赞美。

14、自负的危害:自负的人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而编造出虚幻的假象来欺骗自己,还常常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同时贬低他人,希望得到超过自己实际价值的社会肯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2017年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1.1自尊自爱是健康的人格

2017年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1.1自尊自爱是健康的人格
八年级上册
做人之本
自尊自爱 明辨是非 自我负责
待人之道
诚实守信
平等友善 竞争与合作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民法保障 民事权利
侵权要负责 坚守契约 精神
让人生有意义
关爱社会 胸怀世界 追求有意 义的人生
自尊自爱
一、自尊自爱是健康的人格
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精神价值的体现。
有个少年想要弄明白人的尊严究竟是什么, 就去请教一位智者。 “让你脱光衣服,到集市去走一 趟,你愿意吗?”智者问。 失去仪表、身体方面的尊严 “你们那里有个富人,你去奉 承他,求他赏给你一些钱,你 愿意吗?”智者接着问。 向别人卑躬屈膝,没有尊严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 彭]
陈光标送房有情,莫言拒绝有风骨 被称为“中国首善” 的陈光标打算送莫言 一套北京的别墅,莫 言家人说:无功不受 禄,不是劳动所得我 们不要。
<廉政广告·面对大红包>
我们为什 么不能没 有自尊?
如 果
、如果我代表全班同学做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 着上穿得。 、如果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我会觉得。 、如果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 觉得。 、如果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时,我会 。 、如果我因帮助别人而受到感谢与称赞,我会。
我们受到称赞时,自
当我们受到批评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


自暴自。弃
2.自卑是一个心理牢笼,要走出这个心理牢笼,
就要学会 客观 地对待自己, 悦纳 自己,
培养 主动乐观 生活态度,树立 自尊人格。
3/26
3.自负与虚荣表面看来似乎也是尊重自己, 本 质上却与自尊 背道而驰 。自尊人重视自己
价值独,立却人并格不否定本身缺点与不足,自尊是
自我评价、自恰我当必定。而自负却是
14/26
5.自卑是一个心理牢笼。要走出这个牢笼, 就要(A ) ①努力树立自信 ②学会尊重自己 ③客观对待自己 ④培养主动乐观人生态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26
6.楚汉之争中, 刘邦广纳贤士, 善于听取部下 意见, 终成一代帝王;而项羽却刚愎自用, 置 范增等人提议于不顾, 最终落得乌江自刎悲 伤结局。上述事例给我们启示是( ) A.对一D 样有才华人就应该虚荣或嫉妒 B.才华不如人就会自卑自弃 C.才华不如人就不要重用他们, 省得自轻自 贱 D.要客观对待自己, 恰如其分地必定自己, 不 要自傲自负
11/26
2.孟子曰: “人不能够无耻。无耻之耻,无耻 矣。”做一个自尊人,就要( ) A ①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②看重自己人格,自我尊重 ③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 ④不能容忍他人对自己批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6
3.洋洋喜欢在课堂上说话,屡次受到老师批 评,但他嬉皮笑脸表现博得了一部分同学笑 声,为此他很得意。你认为他( ) B ①博得了同学笑声,还是成功 ②丢掉了自己尊严,要花很多倍代价才能找 回来 ③是不尊重自己表现 ④应更正缺点,努力将失去尊严找回来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26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1自尊自爱第二框知耻才能自尊自爱课件粤教版1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1自尊自爱第二框知耻才能自尊自爱课件粤教版1

探究园
实践与评价 结合我们中学生生活现象思考有哪些事情是“耻”的, 请以小组为单位,仿照“八荣八耻”撰写“新校园八荣 八耻”,并向全班展示。
试一试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耻。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耻。
随地吐痰 打架斗殴 言语污秽
课堂小结→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
1 知耻与自尊的关系 2 知耻的内涵 3 知耻的作用
2 知耻的内涵
1 知耻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表现。前提是 对自己的品德和行为能够做出评价和判断。
2 看到自己的内心有缺陷和不足,自己的行为犯 了错误,就需要通过反省来自我否定和纠正。
头脑风暴
人有羞耻心是好还是不好?
步骤一:请你根据预习情况进行小组讨 论,并总结小组观点 步骤二:选派小组代表进行组际辩论, 阐明小组观点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
辱 , 莫 大 于 不 耻
第二课时 ——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
了解知耻的内涵和作用,知道自尊与知耻的关系
学习 目标
重 点
自尊与知耻的关系
难 点
自尊与知耻的关系
第5 页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页,思考 并完成导学案 “先学检测”部 分 (8分钟) 在教材中做好笔记并用红色笔 标出关键词和存在的疑问
为了洗刷母校的耻辱,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不敢有一丝马虎,许 多人由此取得了非还是不好?
3 知耻的作用
知耻的表现
人有了羞耻心,就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感到难为情; 人有了羞耻心,做了错事就会感到惭愧、悔恨; 人有了羞耻心,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1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1
第九页,共二十页。
课堂(kètáng)讨论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rúguǒ)没有这样一种 羞耻之心,会出现什么后果?
答:知耻,是自尊(zìzūn)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 自尊(zìzūn)。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深渊。
12/10/2021
第十页,共二十页。
12/10/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页。
课堂(kètáng)检测
一、单项选择(xuǎnzé)
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的这句话表明( )
B
①做人(zuòrén)不可有耻辱感
②不知羞耻,就不会有自尊
③知耻就会失去自尊
④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10/2021
B
A、小明弄坏了同桌的铅笔盒,因害怕被骂而不敢说出实情
B、小玲在学校的书法大赛中因发挥失常而失利,她为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的期望而深感内

C、身为英语科代表的小刚,在一次英语测验中没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pī píng),他认为老师
不给自己面子,心里很不服气
D、小亮的家境贫困,但为了不损颜面,要求父母给自己买名牌衣服
A、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B、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C、敬人者也,人恒敬之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小明所在的学校
12/10/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页。
课堂(kètáng)检测
一、单项选择
(xuǎnzé)
2、英国哲学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可见,羞耻心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在以
下几位同学的行为表现中,有羞耻心的是( )
……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1自尊自爱第二框知耻才能自尊自爱教案粤教版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1自尊自爱第二框知耻才能自尊自爱教案粤教版
(2)诚信相关文章:《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诚信在现代社会的作用》等,这些文章深入剖析了诚信的内涵和意义,有助于学生对诚信有更深刻的认识。
(3)诚信案例集:《诚信案例汇编》、《企业家诚信案例》等,这些案例集收录了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诚信案例,可以让学生看到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目标: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则。
过程:
讲解诚信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原则。
详细介绍诚信的组成部分或原则,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诚信案例分析(15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诚信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诚信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诚信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4)诚信名言警句:《诚信名言警句汇编》、《古今中外诚信名言》等,这些名言警句蕴含了丰富的诚信智慧,可以激励学生时刻保持诚信的意识。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阅读关于诚信的故事书籍,选取几个印象深刻的案例,与同学分享交流,谈谈自己的感悟。
(2)鼓励学生搜集身边的诚信案例,可以是个人的经历,也可以是社会上的真实事件,分析这些案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课堂上,我会通过讲解诚信的含义、重要性和价值,为学生们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资源:运用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课件 粤教版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课件 粤教版
A ③有了羞耻心,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
④有了羞耻心,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3、音乐会上,一位女士姗姗来迟,鞋跟刺耳的声音扰乱
了听众的兴致。钢琴家机灵一点,现场为女士量身创作,
响起的音乐随着她的步伐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全场观
众都被女士的“舞步“逗得哈哈大笑,女士则面红耳赤。
“知耻而后勇”,周处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通过周处除三害,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因为周处 知耻,认识到大家也把他当一害,内心羞愧,自我 反省,真心悔改,成为一代忠臣。
1、知耻与自尊自爱的关系
(1)自尊自爱和知耻是互为表里的。 (2)知耻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表现。 (3)我们的内心世界在成长,认识自己的能力也 在不断增强。 (4)自我反省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 个人的发展潜力。
从叶存仁身上,你觉得如何做一个知耻、自尊自爱的人?
4、洁身自爱,维护自尊
(怎么做) (1)有自尊的人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人群中也就形成 了自身的尊严。 (2)有尊严的人必定是有所不为的。只有拒绝那些损 害人格的卑劣低下的行为,我们才能做到洁身自爱,维 护自尊。
课堂小结
1、知耻与自尊自爱的关系:(1)自尊自爱和知耻是互为表里的(2)知 耻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表现。(3)我们的内心世界在成长,认 识自己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4)自我反省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潜力。 2、知耻的含义:(1)知耻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表现。(2)如 果看到自己的内心有缺陷和不足,自己的行为犯了错误,就需要通过反省 来自我否定和纠正。 3、羞耻心的作用:(1)人有了羞耻心,就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感到难 为情;有了羞耻心,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悔恨;有了羞耻心,辜负了他 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2)这些负面的感受都会成为我们纠正自己、完 善自己的力量。 4、洁身自爱,维护自尊:(1)有自尊的人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人群中也 就形成了自身的尊严。(2)有尊严的人必定是有所不为的。只有拒绝那 些损害人格的卑劣低下的行为,我们才能做到洁身自爱,维护自尊。

2017年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1.1.2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

2017年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1.1.2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


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

相庆贺的事情,才知道自己被人们认为是祸害,因此,有了些许悔改的 除
心意。 周处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

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恐怕已经来 害
而后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古隆一郎亲自出场,在蒙江县保安村 北门外的山岗上搭建起祭祀灵棚,为杨靖宇主祭安葬。安葬仪式 按日本习俗,在木碑前横拉着两头细中间粗的草绳,上面挂着白 色的纸条,焚香供酒,日本僧人礼拜念经。但当时不论在场或不 在场的蒙江老百姓却是以此为祭台,默默地真心悼念我们的抗日 民族英雄。
课堂小结
不及了,终究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认为早上听了圣贤之道,
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
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美名不能传扬呢?”周处于是改
过自新,最终成为一名忠臣。
创景设情
知耻而后勇,周处的故事对你有什 么启发?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自尊自爱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纳森·爱德瓦兹]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雷德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耻才能自尊自爱》同步练习
1、自尊和知耻是互为表里的。

下列语句能体现“知耻”这一观点的是( )
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B、失败乃成功之母
C、耻而移,是知矣
D、金无足亦,人无完人
2、知耻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B、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C、敬人者也,人恒敬之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比让人感到羞耻更起作用了。

这常常是人走上新的道路的起点。

”这句话告诉我们( )
A、羞耻心能使人改过自新,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B、知耻是一个人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唯一条件
C、羞耻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
D、羞耻心能使人树立道德责任感
4、“知耻近乎勇”,下面句子中意思与之最接近的是( )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C、诚交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5、“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的这句话表明( )
①做人不可有耻辱感
②不知羞耻,就不会有自尊
③知耻就会失去自尊
④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一次考试后,老师在改卷中发现,平时成绩很差的小李同学因为作弊得了高分。

为了教育这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老师假装不知道,在课堂上故意表扬了他。

听了老师的“表扬”,小李感到很羞愧,并下决心以后好好学习,不再作弊。

请你结合小李的做法及想法谈谈自尊与知耻的关系。

7、结合所学知识,批驳漫画中人物的言行。

2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A项是指要借鉴他人的有益经验,与知耻无关;B项是指要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与知耻无关;D项是指要正确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与知耻无关。

只有C项是知耻的表现。

2、【答案】B
【解析】知耻是一个人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条件,它能催人奋进;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

自尊始于知耻。

自尊心和羞耻心是互为表里的。

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地生活。

因而B符合题意。

A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C强调尊重是相互的。

D强调要有恒心,坚持不懈。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羞耻心的作用。

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

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的批评和指责时,就会感到羞耻,从而改过自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情。

4、【答案】B
【解析】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

知耻近乎勇是指知道羞耻就几乎等于勇敢了。

因为人有耻辱感就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必须做的。

比如当你看到不仁义的事情了,应该上前制止,但是你会害怕,如果你知道不制止不仁义是一种耻辱,你就会上前制止。

B符合题意,应选;A、C、D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B。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尊与知耻的关系,其中①和③的说法是错误的,做人可以有耻辱感,然后会激励我们努力,同时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一个知耻的人必定是懂得自尊的人,故选B。

二、主观题
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

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答案】(1)自尊与知耻是互为表里的。

知耻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表现。

(2)小李在一次考试中因作弊得了高分,听了老师的“表扬”后,他感到很羞愧,这说明了小李有了羞耻心,他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为自己做的错事而感到惭愧。

这些会成为纠正自己、完善自己的力量。

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尊与知耻的内容。

【答案】自尊与知耻是互为表里的,因为有知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

欺骗、贪婪、损人利己、卑躬屈膝、阿谀奉承、见利忘义等有
损人格的行为会毁灭自尊。

漫画中的人物明显是缺乏羞耻心和自尊心的表现,有损国格和人格,是要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的。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